什麼是作文教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4W

導語:作文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抓手。學生作文如果養成了創新習慣、強化了創新意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教學論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什麼是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應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要使學生連貫正確地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必須進行長期的、有計劃的基礎訓練。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際,淺談幾點做法:

一、指導學生寫什麼

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假如學生想寫又沒有東西可寫,而老師硬要他寫,這樣是寫不出好作文的,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是重要的一環。學生開始作文寫什麼呢?一般說來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寫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自已所幹、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

1 、做過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做過的事易寫。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親自參加實踐,自覺地從中接受教育。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才能把親身經歷的有意義的事寫下來。例如平時我注意組織學生為集體,為他人多做好事,然後叫他去寫“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或“記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文題,學生就會感到有內容可寫。

2 、看了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所看到的東西不會感到難。我就做有心人,引導學生關心集休,多留心周圍的事情,多觀察,多分析。需要寫的時候,手頭有東西可寫。如要學生寫某一景物或建築物或某一現象,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或參觀,我在觀察或參觀過程中指導,啟發思路,幫助學生構思。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會具休充實。

3 、聽到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親聞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寫。我經常引導學生留意日常與人交往,把所聽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人和事記述下來,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聽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聞、爺爺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時要學生寫這類題材,學生就有事可寫了。

4 、想到什麼,寫什麼。要學生寫自已心裡所想到的東西,也是較容易的。因學生生活閱歷不深,雖對生活有觀察,注往會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我在學生觀察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去思索問題。這樣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東西寫下來,也就成了文章。或寫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決心,自己的回憶等。如讓學生寫“我長大了想幹什麼”, “老師日夜辛勘地工作為了什麼”,“你生活中有過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歡讀的書是什麼”,一這樣寫起文章來,思想就會長上翅膀,自由飛翔,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態。

5、讀了什麼,寫什麼。要學生寫自己讀過的東西,也是較易的。學生讀了什麼,組織他們寫什麼,主要是指讀了什麼“習作例文”,組織他們寫什麼習作。當然也可以寫自己看過的課外讀物的感受。我經常指導他們進行仿寫,仿其結構寫法,也可仿其與自已生活實際相似的內容特色,還可仿其詞語句子的運用。仿寫的關鍵在一個“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動生搬硬套,或者改頭換面。使學生寫起來就有樣可依,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二、學生如何寫好、寫具體。

學生寫作文有了內容。但如何寫好,寫具體,還是一個關鍵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採用多樣方式去開拓學生思路,把文章寫具體。

1 、引導回憶,再現情景。要學生作文時,我先引導學生回憶,再現所寫題材當時的情境,把學生帶入當時的情境。如寫義務勞動、主題班會等,都可以先引導學生追憶當時的過程與情境,使當時的人和事再現在目,喚起記憶,再次體味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狀等情形。這樣,教師把學生帶入情景,為學生提出一個具體生動的語言環境,把語言訓練和發展智力統一在情境作文過程中。

2 、仔細觀察,認真比較。

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從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的重要方法。一個場面、一個事物、一處景物、一件東西、只有物件明確,範圍清楚,為兒童所熟悉、所喜愛、貼近兒童生活,才能夠激起兒童習作的興趣。首先,要確定好觀察點,注意取景角度。例如《長城》一文,先寫遠看長城,觀察點在遠處,後寫長城的高大堅固,觀察點在近處。這樣從不同角度觀察長城,由遠及近,由概貌到細處,寫得及全面又精析。其次,要認真比較,才能寫出特色。例如《桂林山水》通過麗江的水與大海、西湖相比,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相比,寫出了桂林的山和水的不同特點,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絕唱做了很好的註釋。

3、指導“具體”。文章切忌“言之無物”。我的做法是:除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外,我很注重典型示範,引導聯想。作文前選擇一兩篇類似的寫得具體的.作文範例,讀給學生聽,指出寫得具體生動的地方。我在講讀課文中結合範文進行指導外,還善於啟發學生從一事想到另一事,從現在想到過去,想到將來.從事物的現象想到事物的本質,等等。其次,指導寫具體還要多問“怎麼樣”,學生常常對自己描述的人和事,雖有真切的印象,但作文時往往寫不具休。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就是告訴學生不論寫人寫事或寫景時,要多問問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比如說公園的景色很美麗,到底怎樣美麗呢?會開得很熱烈,到底怎樣熱烈?有時候問一次不行,還要連續問幾個“到底是怎麼樣的”。如果一個個“到底怎麼樣的”都得到了明確的答案,就一定能把事物寫得具休形象。

三、“放膽文”與“下水文”的指導

所謂“放膽文”,就是要學生我手寫我言,我言寫我事。寫自己熟悉的、自己想寫的事。自己怎麼想,怎麼說,怎樣做就怎麼寫。這樣就能寫出真情實感來。如寫“我所感興趣的事”,學生生活的世界是個萬花筒,他們感興趣的事很多。什麼公雞打架,貓捉老鼠,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饒有趣味的,春天來了,他們有的會悄悄溜到河邊撈小蝦養著玩,有的用紙盒喂著幾條蠶蟲,天天在觀察翻動…,這一切,他們寫起來興趣很濃,且有血有肉。我就有目的有計劃指導他們寫召“放膽文”。當然,這樣的作文有點稚氣,取材於生活瑣事,不那麼“富於思想性”的,也可能不那麼文雅,但是這些作文一般無做作,無氣話,是發自內心的聲音,反映了他們眼中的客觀世界。

“下水文”是對教師而言。教師下水指導是搞好作文指導的根本所在。葉聖陶先生多次闡述指導作文“教師要下水”。“希望教師經常練筆,深知作文之甘苦,蓋即添本錢之意”,“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師不斷提高其水平,實為要圖。”這些話,深刻地闡述了“教師下水”對指導作文的重要。在指導學生寫作前,不妨自己寫一寫,考慮如何審題,中心是什麼?選擇什麼材科?如何佈局謀篇,這樣,我通過自己的實踐就能體會到、題目是否出得合適,學生是否有內容可寫,文章重點是什麼,難點在那裡,除了這種寫法之外,還可以怎麼寫,如此等等。俗話說.“事非經過不知難。”這樣一實踐,不僅可以深知作文的甘苦,體會寫作的難點,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及以後的批改,而且“教師下水”,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學生,更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