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孩子安排“校外課堂”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英國高質量的教育絕不僅體現在炫目的高科技硬體或堆滿參考書的方塊教室,各城遍地豐富的“校外課堂”可謂功不可沒,深受歡迎。

為自己的孩子安排“校外課堂”

英國學校總是極力為學生安排充裕的時間投入到校外課堂。這些校外課堂的內容與領域可並不是一般的社團,而是在正常工作日頻繁走出校園去參觀或實踐的體驗式學習。這樣的好處是鼓勵學生廣泛深入社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地點和授課方式的巧變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反應能力。

在英國,除了各城的公共圖書館這樣優質的免費資源平日深受學校及學生們的青睞,更受歡迎的場地當屬堪稱英國風景線的博物館和畫廊,因此每逢工作日,除了在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泰特、V&A、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大型展館,還總能在中小型或私人博物館看到一群群內穿小校服、外罩熒光訊號服的學生圍著展品趴了一地進行學習。而館裡的其他參觀者會很善意地為孩子們空出位置,語調步伐都像貓兒一樣靜悄悄的,盡全力對“校外教學”予以支援。而在馬路上,行進中的“校外教學”隊伍就像會動的交通法,凡是孩子們排隊通過的路口總能看到微笑等候的車隊,司機們絕對會等到最後一個流著小鼻涕、夾著讀書筆記的.小孩子通過斑馬線才發動車子,不管會為此錯過幾次綠燈。

英國的大學則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學生們可以利用平時不見導師的時間自由為自己安排“校外教室”,因此作為大學生,我們的“校外課堂”更多樣。西班牙室友為自己安排了“幼兒園義工課”,這不是單純的社會實踐和打工,而是為了幫助她的“兒童心理學”專案提供一手資料。主攻教會學專業的韓國室友將“校外教室”定在了教堂,不為禱告,而是通過對教堂模特隊演出的跟蹤記錄來完善自己的學期專案。我的校外學習總是以“攻佔博物館、畫廊”為主。根據我祕製的記事本顯示,每週七天,包括大英、國家畫廊在內的倫敦各大展館、圖書館天天都有名師講座及互動,99%免費。這種和知名藝術家、作家、評論家、科學家、演員、社會學家等直接交流的機會,真的對我的創作和理念有極大幫助,因此我經常把各種講座資訊記在本上,爭取不放過每一場,所以每週除了在校上課,我的“校外課程表”總是爆滿,每每跑得我渾身大汗。

如果趕上週末,大學生們經常直接買火車票出城去走訪與自己學習相關的博物館。我的好友曾於某日突然從謝菲爾德打來電話,稱自己將於兩週後的週五為了課業專案來倫敦參觀兩家植物園,希望能在我家借住兩晚。聽好友說,她們小組的其他成員也都正在英國各城市的植物園、景觀園、皇家莊園或花園進行考察,然後回學校彙總。

正是這種“校外課堂”從學生們還是“小南瓜”時起就培養了大家的自主又兼具團隊合作的學習意識,從學習內容、地點到方式、目標都在不斷地創新和突破,因此才能打造出英國百年老字號經久不衰的教育品牌,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