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的教學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6.53K
  《湖》的教學分析

《湖》是金波先生的作品,他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有一對善於傾聽的耳朵,還有豐富的想象力。

《湖》的教學分析

《湖》這首極富兒童情趣,極有音律節奏的詩歌中,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我們聽到了大地生靈的合唱,讓孩子們徜徉在大自然美麗的懷抱中,去體驗美好生活。詩中的文字成了跳動的音律,成了有聲的畫面。作為一個成年人,敬佩金波先生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有舞弄文字的天賦,有能感染他人的強烈情感。作為一名教師,更希望成為撩撥孩子情感的魔棒,架設引導孩子體驗的橋樑,激發孩子想象表達的願望,達到從欣賞到感悟到積累最後到運用語言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必須藉助多媒體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透過文字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誘發孩子們的想象。

我教授的是第一課時。在備課時,為了更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標、重難點等,我都是做到精心設計,並認真寫好教案。在備課時有考慮容量大,有怕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念頭,後考慮兒歌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等特點,所以還是沒有更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導致在課堂上沒有完成寫字任務。從這節失敗的課例中,我也進行了分析和反思。

  一、老師在備課時,忽視了從學生角度去考慮。

課堂上通過老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到欣賞畫面,乃至後面的情境表演,老師都用一根情感的線貫穿始終。但是從學生的表現來看,情感的撩撥並沒有發揮極至。整個課堂氣氛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幾個沒有進入狀態地場面。如:老師範讀1-8學生自讀並非是發自內心地自覺行為,範讀並未真正打動孩子地心。學生知道文中這一段描寫得很美,但從學生質疑中,老師沒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如:有的孩子說:翡翠是什麼?大唱片是什麼等。因二年級的孩子閱歷淺,老師在預習時,可以去自己通過或網上看圖片等,找找這兩個事物是什麼,這樣因此整節課地情感調動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二年級地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老師必須完全放下身架與孩子們交融,用眼神對話、語言鼓勵,恰當的評價、適時的煽動,在平等的交流中和孩子們共創和諧的、舒適的、放鬆的、自由的學習空間。

  二、再現想象,形具備而神韻乏。

課中,我設計了兩個再現想象的環節,一個是想象亮得像鏡子似的湖裡有些什麼,一個是想象在這場盛大的音樂會中還有哪些聲音。每次想象我都作了情感的鋪墊,一定的引導與暗示。第一次,課件出示了逼真的畫面,第二次,播放了有趣的聲效,孩子們興致挺高,但是當他們把想象再現為文字時,缺乏的是語言的魅力,缺少的是語言的詩意,內心的美沒有盡情地釋放出來。回頭想象,不怪學生沒有表達的能力,只怪自己沒有恰當地牽引、靈活地指導、有針對地預設。如在第一次想象時變化一下提問地角度,改成“你從這亮得像鏡子似的湖水中看到了些什麼?”再如第二次想象前的提問避免寬泛、針對形更強些,改成“在這場音樂會中,還有誰發出了怎樣有趣的聲響?”變換提問的方式,讓想象落到實處,才能讓後面的再現交流更加順暢自然、富有童趣。

  三、景美文美,重感悟更重發現

《湖》中的景色令人流連往返,《湖》中的文字讓人浮想聯翩,《湖》所蘊涵的人景交融的和諧更是叫人無限嚮往。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的確幫助孩子們品味到文字的魅力,各種方式的朗讀也能讓孩子們體驗到美給我們帶來的愉悅。但是這還不夠,我們不僅僅要讓孩子們體驗感受,更要讓孩子們學會觀察發現,從而讓孩子學會隨處感念生活的美好。因此在迴歸整體時,老師應將情感上升到感受人景合一的生活之美的高度。整因為有一雙回發現美的眼睛,有一對會聆聽美的耳朵,有一顆會感知美的心,生活才如此美好。

一首充滿奇特想象的小詩帶給了我一次心靈的震撼,一次難忘的師生對話留給我太多的思考。至少我明白了,老師不要做一根拽住學生思想翻飛的軸線,而要做能串起學生思想珍珠的銀絲,當絲與珍珠完美結合的時候,它們的光彩便會自然流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