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5W
  篇一: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12月10日我做了一節同課異構,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七課第二框《禮儀展風采》。這節課教學後,我回顧了備課、教學設計、教學流程的點點滴滴,看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進步,也發現許多不足。

八年級上冊《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5篇

從備課方面看《禮儀展風采》這節課著眼點在於:當今社會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文明禮儀是與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而當今社會青少年文明禮儀欠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使學生學會以禮待人,不僅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純潔和美好,而且可以避免和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衝突,使社會更加和諧、美好,本框主要是幫助學生培養文明禮貌的素質,為學生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學重點: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禮儀,與中學生有關的禮規範,並能熟練掌握社交的一般禮節。教學難點:如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落實禮儀知識,從而展示自己的風采。在教學目標上,這節課教學目標基本達成,重難點也得以突破。教學設計方面,我通過國慶60週年大閱兵長旗儀式的視訊匯入,揭示課題。課上我採用小品、姿態展示等互動活動,整個教學設計各個環節清晰條理,有分析有討論,有情境有活動比賽,,過渡銜接自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也顯現出來。

但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多處缺失。 首先,整個課堂教學比較單調,老師的激情不夠。《禮儀展風采》用國慶大閱兵60週年視訊匯入新課,本是很動情動人,學生也馬上融入到課堂中,匯入效果是很成功的,

但教學過程我的聲音語氣神情沒有融入到課堂中。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調控自己的情緒,上課要想打動學生,首先老師應感動於教學內容中,教學效果方可達成。

其次,課堂調控能力問題,作為老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並給予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後應適當的進行點評,再發揮自己的主導性,給予歸納提升。此外,整個課堂略顯枯燥,鬆散,課堂調控能力有待提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更注重語言的精煉、準確,明確本節課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並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

最後,感覺自己在某些問題的設計上沒有考慮周全,多餘的語言過多,所提出的問題也不是很恰當,致使問題與知識點中間的“橋”沒有搭好,這也給自己今後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使自己明白設計問題的環節一定要仔細推敲。

雖然是精心準備的一節課,也知道在教學中要精心挑選材料、仔細準備學生活動,避免過多過濫,影響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對一些材料的選擇還是取捨不夠,總覺得我們學生需要並應該瞭解掌握的禮儀知識太多了,總希望他們能夠在這節課上多瞭解一些禮儀知識。所以一節課的容量過多,導致最後一個環節關於民族交往中禮儀習俗沒有提到,而是留作課下作業。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吸取經驗教訓,並不是通過一節課就能夠讓學生把禮儀知識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讓學生成為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人,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落實到每節課的課堂教學中。

  篇二: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匯入不生動

內容過多,沒講完

活動過多,理論引導不夠

  篇三: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學後,我回顧了備課、教學設計、教學流程的點點滴滴,看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進步,也發現了許多不足。

從備課方面看,這節課的著眼點在於:當今社會太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文明禮儀是人與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而當今社會青少青欠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使學生學會以禮待人,不僅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純潔,也可以避免和減少不必要的衝突,使社會更加和諧,本框題主要是幫助學生培養文明禮儀的素質,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學重點在於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禮儀,與中學生有關的禮儀規範,並能熟練掌握社交的一般禮儀,從而展現自己的風采;在教學目標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在教學設計方面,我通過人所皆知的故事引入,揭示課題。課上我採用講故事、情景再現等互動活動,整個教學設計各個環節清晰,師生互動良好。 但課堂教學過程也出現一些不足。首先,整個課堂教學比較單調,我的激情還是不夠。比如在講故事那個環節,本來是由學生自己去講,但後來還是老師來代替,引導學生回答能力有所欠缺。

其次,課堂調控能力問題,作為老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回答後應進行適當的點評,再發揮自己的主導性,給予歸納提升。而且,本節課課堂氣氛是非常活躍,但是學生比較隨意,有偏離主題。

再次,感覺自己在某些設計方面沒有考慮周全,多餘和重複的語言比較多,所提出的問題也不適當,以致學生難以切入問題。在課堂知識方面,也沒有怎麼發掘課本內容。

今後,在教學中,應該吸取經驗和教訓,注意教學設計在備課中應首先備學生,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禮儀的基本知識,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中學生。

  篇四: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在《禮儀展風采》這一課中,要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禮儀,禮儀有什麼作用。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並能夠在交往中加以運用。樂於以禮待人,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從內心願意做講禮儀的人。上完本課後,我有如下的一些感想:

 一、 教材內容要敢於整合。

老師在備課時,必須的一個工作就是閱讀教材,弄清楚本課的教學目標。基礎課程改革後,使用的新教材與老教材的不同點就在於新教材更形象,不如老教材的知識體系清晰。所以七年級第一年使用新教材,當我亦步亦趨的跟隨教材的時候,有的課卻是彆彆扭扭的,彷彿已變成了教材的奴隸了。現在適應了新教材,我也不再迷信教科書了,我想在大的教學目標方面一致就可以了,而不必完全拘泥於教材內容,所以我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大膽作了整合、加工、處理,使本課的結構層次更加的緊湊、清晰。我對教學內容重組後,分成四塊:禮儀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講究禮儀的意義(重要性) ;正確對待中國傳統禮儀和少數民族禮儀;社交禮儀的形成。

 二、活動設計要為教學目標服務。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聽到、感受到禮儀,禮儀是一種美,我應該讓學生表現這種美,欣賞這種美,接受這種美。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學生的表演活動,表演展示的就是日常的`給長輩打電話的禮儀,招待同學的禮儀。學生對禮儀的瞭解不會那麼詳細,為了教學的需要,我事先要把禮儀的細節設計好,達成教學目標。這裡我要說明的是,在禮儀的教學方面,我覺得用正面的表演要比反面的效果要好。班杜拉曾經作過一個實驗證明人是可以通過觀察來學習的。學生觀察到正面的積極的刺激越多,對他們的積極的行為的影響就越大。所以課堂上要慎用表演,表演雖然能令氣氛熱烈,但如果內容不恰當,反而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每個表演活動完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一是表演活動中體現了哪些禮儀細節,讓學生從同學的表演中自己說出基本的禮儀要求,在這個環節中,我充分運用了學生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第二個問題是,表演中如此講禮儀的意義是什麼,因為情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絡很近,所以學生也很容易分析講禮儀的意義,那麼就把表演深化了,達成本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資料要勤於創新

現在,資訊科技發展很快,帶給教師工作一個便捷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備課時,會先下載借鑑網路上的課件,這一方面可以節約教師的很多時間精力,可另一方面也培養了教師的懶惰性,因為有現成的資料可以用,何必再花心思去尋找資料呢?我在備課時,也是如此,在網路上看別的老師的課件和教案。比如,在本課匯入部分,網路上很多的課件用的是和教材一樣的資料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升旗的內容,我原先也用了這個資料,而且還在網上花時間找了一段升旗的視訊。可是後來在有的班上的時候,發現效果並不好,天安門的升國旗禮儀是很獨特的、很嚴謹的,距離學生的生活還是遠了些,而且用這個材料我不好設計提問。後來又在網上找資料,看到西安交通大學恢復師生課前問好制度,有的人認為這是個形式,沒有必要。師生課前問好是學生每天都要進行的,所以再熟悉不過,

我就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課前問好有無必要?學生還是知道尊師的。由此達成了教學目標: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所以,教師的教學資料在拿用其他教師資料的同時,還要勤於創新。

  篇五:禮儀展風采教學反思

1 在分析“反例”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清“反例”中不合禮儀的地方,預防個別學生誤將“反例”中的行為作為模仿的物件。

2 在指導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要突出禮儀的優雅。或許學生的表演姿態並不那麼完美,但要使學生明白,禮儀更注重內在的優雅──對人的真誠、善意以及發自內心的尊重。

3 創設情境,從學生身邊、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學生容易感知. 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對於不正確的或不恰當的姿態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自覺改掉不良習慣,提升自己的禮儀品位和禮儀要求。

4 本課涉及的內容較多,由於受到課時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突出其中的某些方面,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深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