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浮生六記》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7.13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浮生六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浮生六記》有感

讀《浮生六記》有感1

週末,在書店裡看書,找了本沈復的《浮生六記》看。

看言對我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芸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遊歷的細節,而且,如今僅殘餘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巨集龐大,甚至連巨集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後,終於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裡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的妻子陳芸,自幼與沈復熟識,兩情相悅,婚後沈復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看沈復描寫的妻子,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於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芸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後,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芸娘是雅緻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峰,種上雲鬆,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芸娘是大方的,往的人朋友聚在一起談論詩畫,芸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芸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芸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遊玩,卻也隨機應變。

由此看,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看起,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治和休養。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到底是有些什麼好?值得芸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尋覓一知心小妾,不復得而鬱鬱寡歡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並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後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鑽到書裡,提起沈復的耳朵,指點他怎麼去賺錢,或者怎麼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裡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閒在家,淨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生活的年代,應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還可以養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僕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後,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後,追求藝術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於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學棋、學國學,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音樂家、畫家、藝術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的大門開啟,讓他們能領略到藝術之美,領略到藝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後不進入這一行業,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託,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裡,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隻字片言裡,發現作者眼裡的藝術之美,並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於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階?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讀《浮生六記》有感2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論是哪一章,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養生記逍》。四記穿插相聯,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常瑣事,平淡無奇,然情真意切,一點沒有忸怩作態,更無學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徐徐拂面。

沈復,字三白,清乾嘉年間蘇州人,出生於衣冠之家,父親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爾後家道中落。雖是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家計清貧,有段時間甚至是飢寒交迫,他和妻子陳芸卻志趣高尚,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們吟詩,作畫,郊遊,聚友,烹餚,興趣昂然,意興飛逸。而後來,終於因為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最終天人永隔。芸死後,三白“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書中記錄著作者一生經歷的起伏坎坷,悲歡離合。散發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我彷彿置身於當時的社會,體味著世間百態。沈復得雙眼始終瞄向自己的妻子芸娘,這位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痴情,不得不讓讀者“閱而心醉”。是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穎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女兒相比,芸娘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雲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於當今的.時尚女郎相比,芸自是多了一份內涵,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佳人中道悽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

芸雖思想高超,卻在處理人事方面,仍有欠缺。大家庭的弊害盡人皆知,小夫妻的恩愛往往成為遭妒之由。沈家的家教禮儀很嚴肅的,父母,兄弟媳婦都住在一起。初始,芸娘處處小心翼翼,後來漸漸放鬆了,在公開場合也和三白並起並坐,當然就有人看不順眼,慢慢起了閒話。

有一年,三白隨父親在外任職,沈父說芸能筆墨,就代沈母寫信。後來家中有了些閒言,沈母以為芸寫信不清楚,就不讓她寫。沈父怒道:“想汝婦不屑代筆耳!” 芸怕沈母不高興,便不解釋。超然大度的芸娘,獨在家事上唯唯諾諾!可見封建家教之害人啊!

就篇幅所佔的比例來說,《浮》應該是快樂、幸福、積極的,這些都應和了我曾經的人生觀:充滿光明的人生。然而就是那隻佔了六分之一篇幅的“坎坷記愁”,改變了我的看法。開篇的“閨房記樂”和“閒情記趣”所描寫的夫妻恩愛,歡樂融洽,使我的心情十分舒暢,也再次讓我充分的看到了生活的光明,“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這是怎樣的幸福生活!也許就是因為這太快樂,太幸福了,所以當我讀到妻子芸“受責於公”、“失愛於姑”後與作者四處流浪,最終客死異鄉時,我的眼淚無可抑制的流了下來。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歷戰亂、飢餓、孤苦,但誰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嗎?疾病、失去親人、沒有工作……這並不遙遠,每天都有那麼多人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奔波於各類人才市場。顯然,我的人生觀過於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失敗的原因所在一一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冒冒失失,失敗後又沒有及時總結經驗,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於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開啟《浮生六記》,看到“閒情記趣”,再看到“閨房記樂”,沈復在經歷了妻死子散後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是什麼?痛苦又是什麼?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情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吧。

我想我已經明白了我以前對於生活的過於膚淺的理解。那麼我能做什麼呢?改變我的人生態度,在做事前全面的考慮,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情況。困難挫折破壞了生活的快樂,但我們可以將它轉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戰勝困難,也要盡我們所能幫助他人,為他人創造快樂與幸福。

讀《浮生六記》有感3

對這本書早有耳聞,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一睹為快。來到大學之後,閒暇時間較多,有幸借到此書,迫不及待品讀。

此書是清代布衣文人沈復所著。他生於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中年之後家庭頻遭變故,與愛妻芸娘顛沛流離,歷盡坎坷。又細化為浮生·初見,浮生·盟誓,浮生·貧樂,浮生·歡聚,浮生·飄零。本書是他與妻子在遊歷中的故事,三十年裡,他走過許多地方,見過不同的人與物。書中對各地景物的細節描寫有獨到之處,如夢如幻,令人嚮往。更有他與妻子的愛情令人豔羨。此中也有詩人所寫的.詩句,朗朗上口。

此書是沈復的生活所記,可看出他的生活閒適,瀟灑暢意,但也為了生計曾奔波於不同的地方,可看出:想要過肆意的生活,需要有金錢的支撐,同時也需要有賞景的心境,不然,在閒適的生活,若需要為生計奔波,也會讓人疲憊不堪,失去生活的希望與激情。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不少的青年男女疲於奔命,同時身體也受到極大損傷,心裡壓力巨大,讓人只能每天重複這無聊且無趣的一成不變的生活,實在過於殘忍。不妨適當的放慢自己的節奏,享受旅途的美景,在休閒的週末靜待時光流逝,觸控陽光,感受微風拂過自己的臉龐,感嘆生命不息。

其實,人生的路上步履匆匆只會讓你得不到想要的,適當的放慢腳步,享受生活,一切如此。安好。

讀《浮生六記》有感4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清朝沈復寫的《浮生六記》,一部自傳體隨筆,讀完之後有許多感概,記錄下來,也算是我人生成長中的一道印記。

其實人生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總是不斷有新的認識,新的領悟,一直到老,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路歷程,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將自己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的心得記錄下來,後人讀後也會別有一番滋味吧?正如欣賞一次花開,又如看到竹筍在破土而出,一節節地成長,有時甚至能聽到生命膨脹時那清脆的聲響……

《浮生六記》的第一記是“閨房記樂”,寫的是作者和夫人芸的愛情和家居生活。我邊讀邊感嘆唏噓:他們生活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而且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然後互相傾慕,終成眷屬。婚後也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兩人又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於是面對良辰美景,你恩我愛,琴瑟和諧,聯詩對句,樂趣多多。斯文風雅的姑蘇小城,為他們夫婦的生活平添了幾分浪漫,名揚天下的獅子林,滄浪亭,是他們飲酒抒懷的私家園林,而錢塘江,西湖白塔,又好似專為他們而設……我知道,這是真正有過的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我羨慕,他們夫婦簡直是一對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人間苦痛的神仙眷侶,紅塵中竟還有如此超凡脫俗完美幸福的人生!老天爺對他們豈不是太眷顧了?!

帶著這種有點嫉妒的心情,我繼續往下讀,第二記是“山水記趣”,無非是沈復在盆景山石方面的情趣愛好,於我來說仍是第一部分的延伸,無他。然而第三部分的"坎坷記愁"使我看到了沈復夫婦完整的人生——原來浪漫幸福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也有貧病交加,窮困潦倒;也有遭人猜忌,左右為難;也有顛沛流離,也有生離死別,讓人掩卷嘆息,不忍卒讀。這段文字不是蘸著血,也是和著淚寫成的。讀過我也有一種噙過黃連的感覺,滿口是苦!

原來,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權利,人人也都有品嚐痛苦的義務,任何人不要抱怨命運,不要哀嘆人生,當苦難降臨時,坦然接受它吧,這樣你會多幾分堅強,幾分冷靜,少幾分焦慮和絕望;當幸福到來時,才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學會品味和享受……生活的辯證學也正在於此,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總是有歡樂,也有苦痛;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有春暖花開,也有風霜雨雪;有豔陽,也有陰霾;有月圓也有月缺;有離合也有悲歡;有抱憾終生,也有回味無窮;有志得意滿,也有窮途末路;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有絕處逢生;有樂極生悲,也有否極泰來;有愛也有恨,有喜也有痛……

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有過挫折,總是抱怨生活對我不公。其實想想看,自己也有很多順利的地方。所謂挫折,也跟自己心胸狹窄有關,而順利之處,也是自己付出的結果。所以一切都是有因果的,當然這種因果跟佛教的因果報應不同。它是客觀的,自然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又是另一種辯證。嗚呼!辯證真是無所不在,讓人不得不折服。

讀《浮生六記》有感5

瞭解《浮生六記》卻是在李白那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之後了。總覺得李白為這本書做了最好的詮釋。一開始為田園而去,為了沒有矯揉造作的安樂而去。循著大家的評語,伴隨著沈復,觸及著隔了百年的浮世之樂,想著心中的白月光,頓得清歡。可越是深入,越是覺得苦澀。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啟示

生於蘇州滄浪亭旁的體面人家,按沈復的話講是“天之厚我可謂至矣”。他的前半生也確實如此,不用憂慮生計,呼朋結友,尋幽探密。可最大的幸事,即使沈復不曾言明,也逃不過陳芸其人。

那是婦道森嚴,男尊女卑的古代。你難以想象有著這樣一位婦人,才情俱佳,恪守婦道的同時卻又不落俗套。林語堂先生說芸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誠非過譽。早年喪父,靠著女紅養活一家,自學認字,偏偏還學得極快。沈復很喜歡描寫她如何可以陪自己在閨房中談論詩書、賞月飲酒。除此之外,敢於女扮男裝去看廟會,僱了餛飩擔子為丈夫的花會溫酒,主動為丈夫謀妾室,諸如此類,乍讀令人神往,覺得實在可愛;但多讀幾遍,便覺得最可貴處,是她風雅感性之後的緘默沉靜。

在那樣一個除了丈夫的疼愛無甚長處的家庭裡當媳婦,她默默承擔著很多東西,居然還能過出安貧樂道的風雅勁來。其實,二人的夫婦生活並不算舒暢,除了前幾年的`風流,往後便是苦心經營,清寒不已,甚至難以為繼。最終,妻子早逝,讀者尚且扼腕,更遑論沈復本人。最後一句“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以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哀莫大於心死。

晚年沈復著此作時談及為何將閨房記樂放在篇頭,只是說及關雎位於詩經三百篇之首。這乃夫婦情事,我也如此做。但僅僅如此嗎?他對陳芸的愛至死都未放下。

遍觀書中其人其事,在輕鬆寫意的筆下呈現的卻都是遺憾的悲歡離合。沈復的第一知己鴻幹二十二歲便早逝;妻子結拜的姐妹憨,有意將其納為妾室,最終為人所奪,也成為妻子重病的誘因;偶然結識,相處良久的喜兒,而後拋她而去,惹得其尋短見。沈復本人自二十多歲後,便在外顛沛流離,與妻子苦心經營,期間屢次經商失敗。更曾帶著重病的妻子離開父母家,與子女在雪中告別。而後,妻子逝世,兒子於十八歲離世,再後來父親去世,又遭人討債。

何以給他勸慰,除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情,還有山水。貫穿全文的不止有人,更有其一次次的尋幽探密,縱情山水。即使最落魄時,也依舊徜徉。

我也是南方人,家鄉離其出生地蘇州很近。我也是看著江南風光長大的,連大學也是在南方。可即便如此,我依舊對其筆下描寫的風景心生嚮往。那些最原汁原味的風光到現在還有幾分,那些亭臺樓閣還有幾分韻味,我腳下的河水是否因循著千百年前的足跡。偶爾也會裝模作樣的嘆惋著傳統的凋零。莫名的覺得與那莫說千年,便是百年的風光都隔了一條銀河。人們總是強調著傳統的精神,若是連最基礎的倚傍都凋零,何來的傳承。

初讀嘴角總有笑,可越讀越是覺得苦澀。在那輕鬆寫意的筆觸之外,那些坎坷,生離死別才是常事。“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真實的令人動容。李白詩曰: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百年時光,好似一場夢,歡暢時光又有多少。終生浮於世,多受苦難。你是出生富貴,榮華加身,卻也難保一世快活;你是出生貧寒,不著一縷,還是在泥土裡掙扎。最後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浮生有六記,失其二。其中歡樂有,晶瑩剔透如水晶,給你最樸素的清歡。悲傷也有,黯淡如微塵,平凡卻常在,亦得勸慰。

最後,眾生皆苦,清歡難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讀《浮生六記》有感6

終日蹉跎酒對歌,浮生若夢幾離合。天南地北奔波久,剩水殘山已無多。

在新年第一天,往暢和園消磨一捧心事幾串眼淚,期待很久的《浮生六記》,自然不負我望。譚正巖扮的沈復,梅派青衣竇曉璇扮芸娘。實在郎才女貌呵~

先說暢和園的佈置,著實精緻,早有準備是園林廳堂,見了實景仍不免美到嘆息。大堂兩側的對聯,出將入相的側門,右邊司琴司鼓的長廊,懸頂天花板上的宮燈。座位不多,我坐第三排,沈復的鬍鬚芸孃的頭面,眼角眉梢見得清清楚楚。中間譚老闆唱到喝粥一節,瞧向這邊的一雙妙目,直教我私心忒忒啊。

本來擔心劇本改得不好,敷衍一段死後十年的故事,倒像是兩世姻緣。可今日看來卻好,不顯得太傳奇,而又有一片鍾情其中,竟不忍心糾結芸娘是喜兒還是喜兒是芸娘了。

當年看《浮生六記》,不忍釋卷。知道人間有此種煙火神仙,十三歲的鐘情,藏粥,情投意合,方知相敬如賓竟也是人世良緣。布衣小菜,幾近窮途,印象最深是沈復吃醬瓜腐乳,不得其解,自嘲為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或許這齣戲打動人半是因為所演得自始至終是回憶,沈復是回憶,喜兒是回憶裡的芸娘,故事自始至終是過去的`,而重新開始不過圓一出夢。而《浮生六記》於我,是和沈復一樣的記憶,看戲便也是回憶的痴。兩下相合,不過如此。

十年不曾執君手,孤燈長眠不到頭,削肩長項人依舊,只是你神情消瘦為誰愁?

沈郎,十年不曾見而今又執君手,神情多消瘦——奴本為君愁。

天下鍾情,或如《牡丹亭》,所要的不過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了。人生若有知己如此,死死生生,自然在所不惜,只是於我固然是晚了的,於天下人,也多半晚了吧。日日歲歲,平白這麼久,而誰與記浮生呢?由來痴心一片,情重愈珍,遇不到人情之所鍾、雖醜不嫌,姑且過自己的日子,倒也罷了。

一出半是歡欣的戲,從譚正巖剛出來就開始哭,到騙粥、到賞月、到死、到活,一年的眼淚,偏在今天流完了。周圍人看我應多是奇怪,而我,不能夠在境遇裡露一點怯弱,偏合宜為別人掉眼淚。

最喜歡的是譚老闆喝粥前那一段唱詞,他本知道粥裡有藥可還是喝了,為著清醒總是抵不過糊塗,為著思念時渴望哪怕有一點相關,所以十年後的沈復亦知自己何其幸運。

你本是一碗粥、一盞酒、一捧愁,醉本難收。江湖出身本無求,將身醉倒且干休,逞陰謀便逞陰謀。

《浮生六記》於我便是這一碗粥,只是迷魂過後,醒來找不到我的仙山。芸娘說,一粥而始,一粥而終,他年若做傳奇,當名《食粥記》。本也想把這篇小文以此為名,卻安敢自比沈復,安得敷衍傳奇。想天下之大,浮生為夢,究其真假,半已蹉跎。痛哉!

讀《浮生六記》有感7

《浮生六記》這本書因為是文言文的關係,反反覆覆糾結了幾次,都未選擇沉心閱讀。

一方面是文字太過於晦澀難懂,易曲解作者思想;一方面是現當代有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多如繁星,難免吸引目光;另一方面,自身無法與作者沈復的心境相較,無法理解他與芸娘之間的情感。

是故,從網上找了譯文對照閱讀,卻未想到比現代電影、電視劇更為吸引。

《浮生六記》共六篇,前三篇《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記錄了沈復與妻子芸孃的感情生活,從小事中揭露二人情感的細膩,展示瞭如何在當世做自己。

後三篇《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缺少了芸孃的內容,也有很多學者疑似後人偽作,故尚未深讀。

心無所住,寧靜以致遠。

文中沈復與妻子陳芸 3歲訂婚, 8歲結婚,十餘次搬遷的顛沛,也不乏二人遊玩的恬樂,雖是六記生活閒趣,也充斥著酸楚苦澀與時代禁錮,當時二人不論身在何處,皆能保持著最純淨的心靈,從容豁達,多像佛家《金剛經》中所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眾多智慧禪師以此句為經書之主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理解,可基本大意均一致,即為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心。

沈復中年悽苦,40歲被貢局裁員,可芸娘多方努力打破兩地分離到揚州與落魄的沈復團圓,僅過了5個月,陳芸血疾病發,四處借貸救治無果,二人陰陽兩隔。

次年,其父親去世,奔喪後一直住於湖北的廢院,靠畫藝為生。兩年後,年僅 8歲的兒子逢森去世。

年內,三白先生埋父、喪偶、失孤,影射到現代,也是鮮少有人能夠承受如此悲慟。

隨時間流逝,其著下《浮生六記》,一方面回首自己的歷歷在目的生活,一方面以餘生思念芸娘及親人,"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為結尾,聊以慰藉。

從會考量,若非不糾不固、心自所處,也不會有今日一書,是故,心應無所結,無所鑽、無旁騖,不停滯、不頑固、不拘泥,白駒過隙,生然一顆本心,則一生淡然欣樂。

不完美亦是多彩般完整。

縱觀六記中,二人因一碗粥結緣,平淡無奇但情真意切,毫無忸怩作態,更無學究之氣,但芸孃的超然脫俗被封建社會禁錮,三白先生晚年的悽慘,似也不是那麼完美,故靈秀沖淡,卻讀如一縷嫣然清風徐徐拂面。

可不完美就是乏陳、缺憾嗎?實不盡然。

結局的不完美掩蓋不了三白夫婦的甜蜜、陳芸的靈慧賢巧、沈復的情真滿腹、二人遊玩的幸福恬淡還有細微之處的閒適,如繁星般的種種經歷過足矣,古來完美只是一種嚮往追求,以上述本心渡過多彩般起伏的人生才是完整之命。

最近的網路上的一句"老來獨愛傻白甜",也是應了這個期望,年紀越大越是看不得那些悲虐痛,即是內心對完美的許願。

越是拒絕的,越是要學會接納,接受它、理解它、消化它,佛家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皆為浮生一夢,帶著一顆博容的本心,成為一個不完美、無所住的尋夢人。

讀《浮生六記》有感8

初讀此書,思為清酒,細品之,才知是純中帶烈,口齒留香。談及書中的兩人,沈復和芸娘。只有芸娘,讓我羨慕,讓我心疼。

我羨慕文中芸孃的學識。雖說那時也奉行著女子無才便是德,但芸娘顯然與普通女子不同,她溫文爾雅的皮囊之下,是不屈服於舊世界對女子偏見的靈魂。她涉獵廣泛,也可以說是滿腹詩書。沈復是一大才子,博覽群書,兩人婚前婚後經常吟詩作對,而芸娘對上沈復毫不怯懦,出口成章,辭藻優美,其能力絲毫不亞於沈復。如果當時女子可以考取功名,我想這官場,定有芸孃的一席之位。芸孃的學識不只只是表現在她與沈復吟詩作對,與朋友對句聚會,交朋友女兒識字,還表現在她對事物的獨特見解,個人的審美上。插花也能以蟲裝飾,屏風可取天然植物纏繞其上,涼爽極致,且甚美。也難怪沈復說,今時閨閣之中,恐怕未必有如此蘭心蕙質之女子了。

我心疼芸孃的`大度與淡然。芸娘婚後可以說大半生是在為沈復而活吧,她實在是太大度了,主動替沈復張羅納妾,看到漂亮的女子,就主動接近,把對方當姐妹,如果其對沈復有意,便勸其成為沈復的小妾,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人們口中的賢妻吧。可我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不免為芸孃的這種大度而感到心疼,你說芸娘不愛沈復嗎?不,芸娘比誰都愛沈復,也許這就是愛的深切,愛到甘願讓其放肆生活吧。生活並不總是如意的,後面起起落落,發生了好些事,芸娘不言苦累,與沈復一起承擔生活的苦,生活顛沛流離,但倆人也自得其樂,尤其是芸娘,總能從這苦中找到甜來,你說是芸娘心大嗎?她只是太愛沈復了,為了這個人,她能吃一切苦,受一切累。

芸娘怎麼去世的就不說了,總歸是些不好的結局。但值得一說的是芸娘去世後沈復整個人如同丟了三魂六魄,整個人消瘦了不少,總的芸娘沒有愛錯人,沈復也是深愛著芸孃的,後面他也寫道,重陽日,鄰冢皆黃,芸墓獨青,以此來表現對對芸孃的思念,只是沈復這人真的是對的上風流才子這四個字,這一點總是會讓人有些傷心的。

我真心佩服芸娘這般女子!

讀《浮生六記》有感9

讀著讀著,我忍不住愛慕沈三白,他有著那麼美好高明的妻,更不由自主連聲驚歎陳芸,芸於日常細瑣之事,也處處流露著靈慧奇妙,體現著匠心專制,詩情畫意。這是多麼穎慧的可惡的女性啊!

夫妻二人同親戚掃墓山中,芸撿回一堆巒紋白石,拿回家,在宜興長方盒中疊成一峰,若臨水石磯狀。自己著手種植白萍,石上植蔦蘿。到暮秋,巖間蔦蘿懸壁,水中白萍大放,好一幅“流水落花之間”,網路創富,卻不見斧鑿痕跡。

三白小酌,不喜多菜。她用二寸白磁碟六隻,自制“梅花盒”。啟盒視之,如菜裝於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良知可隨便取食,食完再添。

書樓夏天太晒,芸用數根黑柱橫豎搭錯,旁邊以舊布條裹縫。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錢。

三白和朋友于外觀花,發愁飯菜冷熱。芸心血來潮,從城中僱來餛飩擔子,推來烹茶暖酒熱飯。酒餚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眾曰:“非夫人之力不迭此!”大笑而散。

瞧,好個秀外慧中的芸娘!她的聰慧賢淑說不盡啊!難怪林語堂先生竭力地誇獎陳芸,“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賢達美德”,說她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恨的`女人”。

然而,我很奇異的是,這樣一位見識高超,有自己獨到審雅觀的芸娘,卻匆匆失去了夫家人的愛好。

讀《浮生六記》有感10

《浮生六記》這本書因為是言的關係,反反覆覆糾結了幾次,都未選擇沉心閱讀。

一方面是字太過於晦澀難懂,易曲解作者思想;一方面是現當代有越越多的學作品多如繁星,難免吸引目光;另一方面,自身無法與作者沈復的心境相較,無法理解他與芸娘之間的情感。

是故,從網上找了譯對照閱讀,卻未想到比現代電影、電視劇更為吸引。

《浮生六記》共六篇,前三篇《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記錄了沈復與妻子芸孃的感情生活,從小事中揭露二人情感的細膩,展示瞭如何在當世做自己。

後三篇《浪遊記快》、《中記歷》、《養生記道》,缺少了芸孃的內容,也有很多學者疑似後人偽作,故尚未深讀。

心無所住,寧靜以致遠。

中沈復與妻子陳芸1歲訂婚,18歲結婚,十餘次搬遷的顛沛,也不乏二人遊玩的恬樂,雖是六記生活閒趣,也充斥著酸楚苦澀與時代禁錮,當時二人不論身在何處,皆能保持著最純淨的心靈,從容豁達,多像佛家《金剛經》中所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眾多智慧禪師以此句為經書之主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理解,可基本大意均一致,即為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心。

沈復中年悽苦,40歲被貢局裁員,可芸娘多方努力打破兩地分離到揚州與落魄的沈復團圓,僅過了個月,陳芸血疾病發,四處借貸救治無果,二人陰陽兩隔。

次年,其父親去世,奔喪後一直住於湖北的廢院,靠畫藝為生。兩年後,年僅18歲的兒子逢森去世。

三年內,三白先生埋父、喪偶、失孤,影射到現代,也是鮮少有人能夠承受如此悲慟。

隨時間流逝,其著下《浮生六記》,一方面回首自己的歷歷在目的生活,一方面以餘生思念芸娘及親人,"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為結尾,聊以慰藉。

從會考量,若非不糾不固、心自所處,也不會有今日一書,是故,心應無所結,無所鑽、無旁騖,不停滯、不頑固、不拘泥,白駒過隙,生然一顆本心,則一生淡然欣樂。

不完美亦是多彩般完整。

縱觀六記中,二人因一碗粥結緣,平淡無奇但情真意切,毫無忸怩作態,更無學究之氣,但芸孃的超然脫俗被封建社會禁錮,三白先生晚年的悽慘,似也不是那麼完美,故靈秀沖淡,卻讀如一縷嫣然清風徐徐拂面。

可不完美就是乏陳、缺憾嗎?實不盡然。

結局的不完美掩蓋不了三白夫婦的.甜蜜、陳芸的靈慧賢巧、沈復的情真滿腹、二人遊玩的幸福恬淡還有細微之處的閒適,如繁星般的種種經歷過足矣,古完美只是一種嚮往追求,以上述本心渡過多彩般起伏的人生才是完整之命。

最近的網路上的一句"老獨愛傻白甜",也是應了這個期望,年紀越大越是看不得那些悲虐痛,即是內心對完美的許願。

越是拒絕的,越是要學會接納,接受它、理解它、消化它,佛家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皆為浮生一夢,帶著一顆博容的本心,成為一個不完美、無所住的尋夢人。

讀《浮生六記》有感11

最近在翻看沈復的《浮生六記》,讀到"閒情記趣"時才恍然國中時學的那篇"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出自這裡。現在想想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蓋一癩蝦蟆也",因為當時考試經常會考這句裡"蓋"的意思,一直到高中每每提到"蓋"表原因,翻譯為"原來是"時,都會用這句話舉例。

再往後讀,發現當時課本里的節選只到"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卻沒有了後文"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古語云:‘奸近殺’,蟲亦然焉?"許是考慮到國中生年紀太小,不宜接觸這些字眼吧。

還有再下一段作者被蚯蚓咬到,腫不能便,捉鴨子來吮的事情也沒有收錄,原文是這樣的:

貪此生涯(鳥獸蟲魚),卵為蚯蚓所哈(吳俗呼"陽"曰"卵"),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

只是單論幼時這些事情的描寫,讀來還是蠻有趣的,如果沈復在知乎答"你有哪些尷尬到死的操作?"之類的題,單捉鴨子這個操作應該就會有不少贊。

《浮生六記》的開卷篇是"閨房記樂",沈復因想到《關雎》是《詩經》三百篇的開篇,故也將夫婦之卷列於首。這應該是全書寫得最輕鬆的一卷了,沈復回憶了與妻子芸的相識以及婚後相伴的點滴,兩人探討李杜詩之別、戲稱茉莉為香中小人、吃臭腐乳;也同遊太湖,感嘆天地之寬;還曾女扮男裝遊廟會。這些都透露著沈復和芸的情投意合,伉儷情深。

林語堂稱芸娘為"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讀罷第一卷我也覺芸既聰慧又體貼,既堅毅也溫柔,這些都是褒義詞。可是除去這些,在芸身上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她很賢惠,而我是不喜歡她的這種賢惠的。

這種賢惠是在封建社會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作為一個正妻該有的規範和大度,芸終其一生都想做一個合格的妻子,所以她會每日一見晨光印上窗櫺便馬上披衣起床,恐公婆說她懶惰;會在內心和行為上均和丈夫恭敬有禮,丈夫偶為她披衣整袖必連聲"得罪";會在沈復出門完成學業時寄來兩封信往往只回一封,且多半是勉勵之語,餘下則是些浮泛的套話;甚至於為自己的丈夫張羅娶妾,且直到死都為此事沒能如願而耿耿於懷。

我不知道林語堂先生語中芸的"可愛"包不包括為丈夫納妾這些事,但從他的《京華煙雲》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援納妾的`,"正妻的地位只有在側室的陪襯下才愈加鞏固,好比總統的職位只有配上兩位副總統才顯得尊貴而難得。"

也許這種論點在當時的實際生活中是站得住腳的,但它徹底暴露了舊時代某些知識分子的女性觀。受過系統教育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像芸這種深受傳統禮教束縛的女子,在她的眼中為丈夫納妾是一個合格的妻子該做的事情。我惡意一些去揣測,如果這種理論在當時是成立的,那麼能通過納妾上討好公婆,下鞏固自己的婚姻地位,於芸來說便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芸是愛沈復的,這點毋庸置疑。無論從一開始便是主動的喜愛,還是抱著古代女子"出嫁隨夫"心態的愛慕,芸都發自內心的愛著沈復。而愛情往往是狹隘的,我想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如果愛,就會想對方只屬於自己,芸的內心深處該也是這般希望的吧,只是可能每當有如此念頭,便會有一個叫做禮教的小人跳出來告訴她:不可以這樣,你的丈夫出去學習,你不應該過多寫信打擾他,信中更不要有繾綣之語使他分心。而沈復卻不知這些,所以在收到芸寫著浮泛套話的信時才會怏怏不快。

這大概就是儘管愛,芸卻仍舊可以為了表現賢惠和穩固地位而分享自己的愛情的原因了吧,如果是這樣,不得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芸深受傳統禮教的洗禮,這些已經根深蒂固到成為了一種固有思維,她可能並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一種悲哀。

跳出時代侷限這個想法,沈復和芸的相遇相知於他二人來說都是幸運的。他們都有各自的優點:芸自小聰慧,牙牙學語之時口授《琵琶行》,馬上便能背誦,看著《琵琶行》挨個字來認,便學會了識字;她精於女紅,靠一己之力支撐母親和弟弟的生活,這樣聰敏且堅韌不拔的女子如若換一個時代,也許會有另外一番創造,而不僅僅是在沈復筆下充當閨房之樂的主人公了。

沈復的一些細節也讓人喜歡,除去本身的一些才氣,他會自己動手養花、尋石、佈置園林;也會慫恿妻子女扮男裝然後帶著妻子去逛廟會;在芸要給他納妾時也會駭曰"此非金屋不能貯,窮措大豈敢生此妄想哉?況我兩人伉儷正篤,何必外求?"這種想法對古代的男子來說應是難得的了。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匆匆浮生中,能得此一人相伴幾十年的時光,哪怕半生坎坷仍彼此相依,也是此生有幸。

讀《浮生六記》有感12

經過了前兩卷的行樂之日,沈復還是不得不迎來了坎坷之日。在這卷中,我們能深切的體會到沈復的痛苦,能深切感受到他對命運的痛斥,芸娘最終因為難得尋得的妾被強權者奪走,大病一場去世,芸娘是如此的深愛沈復,以至於最後也是為了沈復而去。

芸娘死後,可見沈復本來便不如意的日子,失去精神支柱後,將變得愈發的折磨人。然而,芸孃的死,確實令沈復極其痛苦,但沈復則並沒有多大多大地抱怨,他依然是順其自然,故後來的一卷依然是記敘一些愉快的事情,只不過語氣當中,多了一份寂靜,一份孤獨。而幸虧如此,沈復才得以寫出《浮生六記》不是嗎?

芸娘死後,由於接觸太深,實在是令人傷感,後三卷的劇情看著也變得乏味了,末尾兩卷聽聞是後人補寫。但無論如何,我認為沈復的浮生,在芸娘死後,便結束了。

讀《浮生六記》,實在是感觸很深,從最初的不懈,到後來的沉浸,從其中得到啟發,再到最後為芸孃的死與沈復一同悲傷。這早已不僅僅是沈復的.自傳了,它也已融入了我自己的感情,成為了我自己的一段浮生,即使我不在這其中。或許有很多人也有著同樣的感觸。讀《浮生六記》,我們不僅會跟沈復一起追憶過往,被芸娘和沈復以及他們的愛情所感動,還會隨著這本書一同瀏覽這段浮生,從中得到眾多啟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深愛之人,夢中追尋;聞夢中事,啟現上事。”

讀《浮生六記》有感13

週末,在書店裡看書,找了本沈復的《浮生六記》來看。

看文言文對我來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文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來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芸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遊歷的細節,而且,如今僅殘餘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文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巨集龐大,甚至連巨集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後,終於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裡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的妻子陳芸,自幼與沈復熟識,兩情相悅,婚後沈復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看沈復描寫的妻子,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於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芸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後,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芸娘是雅緻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山峰,種上雲鬆,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芸娘是大方的,往來的文人朋友聚在一起談論詩畫,芸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芸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芸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遊玩,卻也隨機應變。

由此看來,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看起來,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治和休養。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來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到底是有些什麼好?值得芸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尋覓一知心小妾,不復得而鬱鬱寡歡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並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後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鑽到書裡,提起沈復的耳朵,指點他怎麼去賺錢,或者怎麼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裡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閒在家,淨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生活的年代,應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還可以養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僕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後,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來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文章,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後,追求藝術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於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學棋、學國學,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音樂家、畫家、藝術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的大門開啟,讓他們能領略到藝術之美,領略到藝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後不進入這一行業,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託,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裡,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隻字片言裡,發現作者眼裡的藝術之美,並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山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於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來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階?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讀《浮生六記》有感14

今天是七夕,是傳說當中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在這樣的日子裡,一起分享一本好書:沈復的《浮生六記》。

“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本書說是六篇,但如今僅存四卷。它們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閨房記樂》是本書的核心精華所在,而芸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林語堂先生還曾評價芸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閒情記趣》談論養花尋石、佈設園林的段落,頗有趣味。《坎坷記愁》則寫了作者中年失妻喪子之痛。《浪遊記快》記下了作者幕遊在外的身份,以及窮困潦倒還不忘去郊遊的旺盛精力。

作者年少便聽聞芸的聰慧,十三歲第一次見過她後,便一心想要娶她,十八歲兩人正式結為夫婦。兩人一起品茶論文,作者用了很多文字去描繪了芸如何陪伴他在閨房中談詩論書、賞月飲酒,敢於女扮男裝去看廟會,能夠僱餛飩擔子為丈夫的賞花會溫酒,主動為丈夫謀妾室,也有主意為自家公公找姬妾。

作者寫芸每天用餐,必吃茶泡飯,喜歡配薺滷腐乳,吳地俗稱此物叫“臭腐乳”,又喜歡吃蝦滷瓜。這兩樣東西,作者很不喜歡,還打趣芸。芸說:“腐乳的好處是便宜,而且下粥下飯兩便,我小時候吃慣了,如今嫁到郎君家裡,已經算得飛昇高舉了,猶且愛吃這個,是因為不敢忘了本來出身。”這段用簡單的話來說,便是芸曾經說過”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的生活。

芸也確實做到了輕視金銀,卻看重書本。作者堂弟要娶親,下催妝禮時家裡缺了珠花,芸便拿出她當初所受彩禮裡頭的珠花,呈現我母親。婢女僕婦為芸可惜,芸卻覺得:“凡身為女人,已經算純陰之體,珍珠更是純陰的精華,我用來做首飾,克了所有的陽氣,也不好。既然如此,有什麼珍貴的.呢?“想想芸如此知書達理,娶之的確為作者人生之大幸也。

《閒情記趣》裡講了作者養花的一些趣事。菊花宜單數,不宜雙數,每瓶只插一種品種、一種顏色更好。選用的花瓶,瓶口應該選開口闊大的,而窄小的不宜;闊大的瓶子宜於花枝舒展。最有情趣的莫不過芸親自為作者織作衣物,衣服顏色大多暗淡,這樣比較耐髒,既能出去見客人,也能家常穿著。這又是服飾上儉省的法子。更有趣的是夏天荷花初放時,晚上閉合,白日盛開。芸便用小紗囊,撮少許茶葉,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來泡茶,香韻尤其絕妙。

我不怎麼喜歡讀《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因為這裡充滿了妻離子散的傷感,特別是芸臨終時對作者所說的那番話:“如果可以著布衣取暖、吃蔬菜飯得一飽,一家和諧,遊覽於泉石之間,像當年在滄浪亭、蕭爽樓那樣的處境,真成了煙火神仙呀。”

讀《浮生六記》有感15

在陰雨連綿的夏日,讀一部《浮生六記》,感受“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無奈之憧憬,感動於沈復與陳芸簡單平凡卻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愛情。

《浮生六記》一書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部分,分別記錄了沈復與妻子陳芸相依相伴、遊歷田園山水以及沈復在妻子去世後經歷各種艱難困苦與人生坎坷、痛失愛子與父親等故事。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常瑣事、平淡無奇,卻情真意切、秀麗清新,毫無忸怩作態與過分講究學究之氣之意,讀來如一股清風撲面卻又拂進心房,感人肺腑,讓人不禁淚如雨下。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便是沈復與陳芸的愛情,他們坦誠相待至死不渝,一生平凡卻光明磊落、善良美好、超脫世俗。書中寫陳芸道:“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這是沈復眼中的陳芸,由此便可看出沈復對陳芸的愛意之濃烈。此處為沈復記敘婚後生活的開始,往後,二人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態炎涼,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令人羨慕不已。但二人之間終有不幸,嘉慶八年陳芸離世,離世當晚本應避著,沈復卻因不捨陳芸,欲與其魂魄短暫相聚而克服恐懼,可見其對陳芸的情之深、意之切。陳芸死後,沈復可謂是:“從此熙熙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二人曾只為了看月亮而到亭中對酒閒談,此可謂人間至簡至真之幸福,二人單純樸素地相伴,只為了快樂與幸福,將一切雜事繁亂擋於心外,令人深深感動。

縱觀全書,兩人的.戀情並非曠世絕戀,也並不驚天動地,更未被後世傳頌成千古名唱,卻容易讓人銘記於心,久久不能忘懷夫妻間飲茶談詩論詞,春日三白(沈復字三白)攜芸遠足,夏日因芸頭戴茉莉花夫戲妻謔,笑俗為雅,二人都想給對方帶去最單純的快樂,雖處於封建社會彼此間卻平等相待,超前的思想令人讚歎不已。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夫妻恩愛不到頭”,三白失妻之恨令人唏噓不已……

書中曾寫道:“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知榮枯有數,得失難量。”這是沈復飽經磨難後的人生感悟,也許是對生命的一種釋然。但在我看來,縱然世事茫茫,光陰有限,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與追求二而奔忙。雖然在奔忙之時,自己可能會受傷、會失去、會勞累,但為了夢想奔忙過,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毫無遺憾。雖沈復對安靜閒適人生的追求也不無道理,但我更傾向於追求擁有有意義的奔忙的人生。因為在我看來,只有活在奔忙之中才能看到安寧閒適的可貴並珍惜這種生活,倘若一直處於安靜閒適的生活之中,終會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到最後甚至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都想不清楚。可貴的事物正因為稀少難得才顯得可貴,若每日均可得知,何來可貴?且不奔忙,也未必能得個安寧閒適。

“榮枯有數,得失難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人生的神奇之處。“難以計量的得失”會讓我們的生活有驚喜也有驚嚇,這便使人擁有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生,不至於平平淡淡。雖平淡實為生活之根本,但這平淡也是有快樂、有真情、有情調的平淡。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其情如此,令人唏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