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觀察物體》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6.02K

朱老師的《觀察物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上冊的一個獨立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後、左右等位置關係的知識後來學習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判斷出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得到的形狀,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如果就按目標設計教學,就會顯得單調,學生也不會得到持續發展,也不符合“課標”精神,所以本節課中朱老師精心、巧妙設計以觀察“小熊”的方位,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將課堂教學昇華、拓展,推向高潮。經過多次的磨課和試課,評課如下:

二年級上《觀察物體》評課稿

一、課堂教學中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創設情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察。

本節課教學的一開始朱老師創設了一個有趣、生動的情境,從學生對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從猜謎語出示後,再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那麼這節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朱老師選擇了以小熊為素材,讓學生觀察不同方位的小熊,並說說自己所站的位置看到了什麼;讓學生感到很新奇,把他們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過來。

緊接著,以四人小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體,更加刺激了學生。這時候學生的眼球會盯著小象。不光是創設的情境抓住了孩子們好奇、好強、愛動手等心理特點,而且朱老師讓學生用“我站在小象的,看到小象的。”在語言上也提醒孩子,在觀察物體時,要全面的觀察,如有分辨不出左右時,用模仿小象的動作,來分辨。今天課堂,朱老師的語言很淡定,例如:在揭示小熊玩具時,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裡這是什麼?學生一致回答,是小熊。直接進入主題,你們在小熊的哪裡?老師在小熊的哪裡?再後來請兩位學生上臺來分別站在小熊的左右兩側,出示課件,問,哪位同學看到的圖與課件上的哪一副圖是一致的,學生紛紛舉起手,請幾位學生分別說出誰站在小熊的哪一面。這時,用小熊的的右手舉著,左手放著,這樣讓孩子好分辨出左右面;最後,把小熊的兩手都放下來,讓學生分辨,這樣會比較有難度,這時,學生必須要知道小熊的左右手的方位,否則就不知道你所佔的是小熊的哪一面。接下來的環節,以四人小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體,分別站在小象的四個方位,把你所觀察到的小象,“悄悄地告訴你的小夥伴,你坐在小象的哪個位置?觀察到的是什麼?”這樣就像玩遊戲一樣。可以說老師很善於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使學生在愉悅、主動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識,建立了空間觀念。而且這些情境也確實有效、可行的。

二、讓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動。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識、識圖方法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光靠傳授、講解學生很難建立三維空間方位的.概念和知識。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傳授的方法,而是捨得花時間、空間給學生去觀察、去展示、去評析。這樣做學生得到的知識才是真實的、完整的、生動的。

這節課最主要就是設計了學生喜愛的小熊這個形象。一開始讓孩子們充分地觀察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為了引導不同方向看到的也不一樣,老師進行了“轉動小熊”遊戲,再說說你看到了什麼?甚至到最後,老師讓學生動手用連線的方法,他們所看到的書本,貨車等物體。當展示到電腦上,孩子們不得不承認四個方向的小朋友看到的車子確實是不一樣。通過展示、交流、評析過程中,終於獲得了關於“觀察物體方法、方位知識、識圖方法“等綜合性、整體性的知識。

下面我再講一些自己的意見:

1、在組織小組活動時,朱老師可能也是緊張,雖然說了活動要求再請小組長把玩具拿出來,但是這時候學生的興奮點全在玩具上,沒誰聽老師的活動要求了。所以這裡的組織教學做得不太好。

2、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沒在注意判斷學生回答得是否準確,而且激勵性語言不夠。當解決以下這題“四個小朋友從四個方向觀察一輛貨車,然後把貨車的照片和四個小朋友連一連時,朱老師讓學生觀察以後說一說就過去了。我覺得車子的前後面很容易,但要弄清車的左右面卻是比較難的。所以這裡我覺得換一種形式更好。可以讓孩子用肢體動作來演示給自己組的其他小朋友看,或者可以把車子放到學生的位置上去觀察,然後再用電腦顯示旋轉的車子,校對。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

最後,我相信朱老師今後在不斷的歷練中應該能穩步快速的成長,同時敬請更多老師幫助我們全組老師共同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