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聽課評課記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聽課時,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教學實效。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楊氏之子聽課評課記錄,一起來看一下吧。

楊氏之子聽課評課記錄
  楊氏之子聽課評課記錄篇一

陳老師執教的第10課《楊氏之子》,是五年級第十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語言藝術為專題來組合課文的。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在陳老師的課上充分地體現了課堂的有效性。

一、課堂匯入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匯入就是在短時間內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進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中去。陳老師匯入課題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是“X氏之子”、“X氏之女”,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朦朧地感受到了語言藝術的魅力,為學習課文創設良好氛圍。

二、課文誦讀的有效性。

1、初讀課文做到讀準確、通順,不讀破句子,即讀對停頓。陳老師一班的學生功底紮實,達到了“讀準確、通順,不讀破句子”的要求,但沒能讀出古文味,這時,陳老師採用了範讀,即老師讀一句學生跟一句,一下子將孩子帶入了文言文的境界,讓孩子找到了讀古文的感覺。

2、精讀課文做到讀懂句子,明白故事內容。陳老師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還相機教給了學生兩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比如,“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在理解這句時,學生回答正確後,陳老師追問“甚”這個字的理解,學生答曰課文有註釋,陳老師點明這就是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參考註釋理解句子意思。並且讓學生用這種方法再學習其他句子,靈活運用。再比如,學習“為設果,果有楊梅”這句話時,陳老師問“誰為誰設果?你怎樣知道的?”從而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第二種方法——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讀懂了這則文言小故事,而且還學會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目標也有效完成。

3、品讀課文做到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在這個環節中陳老師丟擲本文的中心問題:解讀“甚聰惠”。陳老師抓住重點語句,創設情境,出示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這兩種說法語氣上的不同,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點——體會楊氏子的禮貌,聰惠,幽默,婉轉。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做到教學的有效性。

縱觀這堂課從教學環節到導課到總結語,每個教學環節落實的一步一個腳印,既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言的藝術。有效的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一起構建的,這裡需要教師的課堂智慧、深厚涵養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靈。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就是它施展的場所,讓我們的課堂少一點熱鬧多一點熱度,少一點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語文學科的特性落到實處。

  楊氏之子聽課評課記錄篇二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楊氏之子》一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戶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這篇文章是孩子們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練,全文只有53個字。但對於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李老師通過短短40分鐘的教學,激起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並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和《語文課程標準》對文言文教學的教學理念。李老師的這節課整個過程自然,流暢。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激發和培養興趣

課始從老師的導語中,捕捉古文開始,到揭題理解“楊氏之子”,繼而引導學生學習課題的命名方法,給自己命名,如“李氏之子”、“王氏之子”等,學生立刻對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又如:先從簡易的入手,拉近了遙遠的古文距離。再如課末的延伸:請你也當一回機智、聰慧的“楊氏之子”,如是姓“柳”、姓“李”的人來拜訪,該如何應答呢?學生答曰:未聞柳樹是夫子家樹、未聞李子是夫子家果。雖是簡單的一個練習,學生容易上手,但其實其中包含了對學生聽說讀寫的一個綜合考查,既要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又要掌握文言文的遣詞用句的方法,真正體現了化難為易、化複雜為簡單的教學理想。

二、以朗讀為主線

在教學中,李老師自始至終引導學生反覆地讀,如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範讀,師生合作讀。放手讓學生充分朗讀之後,對朗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首先是讀音的問題,“為設果”wèi“應聲答曰”yìng ,這兩個字都是多音字,在文中究竟該怎麼讀,讓學生根據上下問的理解,根據語境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然後是朗讀的停頓,“孔/指以示兒/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對於這些在朗讀中不易掌握的停頓,先讓同學朗讀,並給孩子進行示範朗讀,特別是“家禽”“家/禽”,因為文言文中的“家禽”和現代意義的“家禽”含義不同,但學生對此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累,所以不能理解。老師的範讀這一環節不但培養了學生聽的能力,說的能力,還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在讀中體會了句子的意思。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模仿,這是入情入境地感受。

三、探究文義,指導學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要讓學生讀懂文言文,首先要理解文中那些典型的單音節詞的意思,在教學中,李老師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去讀通,去讀懂,弄清文言文的大意。如“孔君平詣其父”中的“詣”,先舉出註釋中有的“詣”指拜見。再讓孩子去研讀,又如“甚”、“乃”、“示”等,讓學生學會藉助註釋學習,帶領學生疏通文句,並詞詞落實,句句落實。這是一種學習文言文習慣的培養。在理解“為設果”中,李老師質疑誰為誰設果,引導孩子聯絡上下文學習古文的方法。方法的滲透簡單明瞭,自然流暢。

同時引導學生去文中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讓學生反覆品句、揣摩,讓學生對楊氏之子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反駁孔君平說的“此是君家果”的理解。更顯示了李老師在教學預設上的獨具匠心。

四、商榷之處

“未聞”語氣委婉,一開始學生有點體會不出,如讓學生演一演,可能感悟會更好點。李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如開始讓學生模仿說說自己是“X氏之子(女)”是個很有意思的設計,要是在拓展中,請學生用文言文說說:這是你家的貓。我們班的某某很聰明。老師你家在哪裡?等句子。這種遷移運用不但加強了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學生即時運用所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