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隨筆點滴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6W

今天小編提供給大家的是國小語文教學隨筆點滴範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點滴

篇一: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生讀書易,教學生做事難。”班主任老師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就是要教會學生做事和做人。重任在肩,班主任老師怎樣有效地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呢?這是我們每個班主任老師都必須深思的話題。下面,筆者就自己班級管理工作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結合具體的工作例項來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與藝術性。

通過家訪,把學校教育延伸.在家訪過程中,我們明顯的發現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他們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家庭的教育.有的同學活潑自信,在家訪中我瞭解到她是在長輩的寵愛中長大的,這些積極的因素從一方面來講是有利於學生的自我承認度的培養。培養自信,樹立獨立意識是重中之重.與家長有效的溝通是培養這種意識的關鍵。

在各種活動中,我注意到他們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差。如何糾正這種依賴心理,使他們不再成為班級發展的局外人是很值得探討的。這種意識是一種慣性,是已有的習慣導致了他們的這一行為.學生的團體意識培養尚未成為體系,因此,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讓我們好好的思索。

教學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更是一門藝術。有位教育家曾告誡我們的班主任:“教育學生,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麼不能做,而且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不能做。”的確如此,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命令或大聲喝止上,是註定不會有什麼好的成效的。教育的舉措只有撥動了學生的心絃,觸擊了學生的心根,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篇二:

沒有對學生滿腔熱情的愛,便沒有教育。確實,誠摯的.愛能夠縮短教師與學困生之間的感情距離,贏得學困生的信賴,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踐中我用對待“雙優生”的感情去對待“雙差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當他們學習趕不上隊時,熱情給他們輔導。當他們犯錯誤時,批評教育要講究方法和尺度,要壓得下心頭上“恨鐵不成鋼”的火氣,要容得下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反覆。幾年的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是好的。

如我班有一個學困生,上課一直無精打采,眼光呆滯,老師讓回答問題半天醒不過神來。下課後不與同學一塊玩,總是呆呆地一個人在一邊,似有心事,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不易接近。而對如此棘手的問題,怎麼使他走出低谷,象正常學生那樣愉快學習、輕鬆生活呢?為此,我首先加大情感投入,主動與他交朋友,聊聊學習,談談興趣愛好,說說日常生活,使他感受到老師對他格外關愛。時間一長,他發現老師並沒有偏愛優等生,沒有對他有一點歧視,就主動跟老師談心,說出他內心的真情實感,在此基礎上,我平時有意同他說幾句俏皮而幽默的話,使我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近。後來,明白了他學習不好的原因,他的家庭是組合家庭,他在家中得不到任何親情和疼愛,常常遭到冷落,久而久之,他內心的孤獨、自卑心理越來越重。他說:“我的學習、生活後媽從來不管,只有父親有時過問一下。”而對此情,我就經常同家長保持聯絡,向家長灌輸家庭教育方法,使他在家中儘可能多一點溫暖,多一點鼓勵。經常與家長長期的交流合作,這位學困生進步很大。

要善於把握學困生的閃光點,學困生並不是每個方面都弱,總有潛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當這種閃光點閃爍時,也正是對他們進行引導的最好時機。因此,教師要善於使用放大鏡,尋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抓住哪怕是微弱的亮點,也要給予鼓勵,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上進的信心。

知識上的缺陷是學困生的本質特徵,要幫助學困生補缺補漏,首先要查明學困生現有知識缺陷的性質和程度,查明導致這些缺陷的各種因素。這一過程可藉助於教師個人對學困生的日常提問、作業分析、課堂反饋、個人訪問及各種診斷性測驗等到方法去完成,更要藉助於科任老師、家長等一起的“教育會診”。

篇三:

上個學期,學校改革了作業評價機制,建議我們各科作業使用糾錯本。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感觸,很多易錯的問題你講了無數次,但往往只有部分學生了解和掌握。考試時,拿到試卷心裡會竊喜:這些地方都給學生講過,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可是,在判閱時,你心裡納悶,為什麼我們千叮嚀萬囑咐的地方居然還是隻有幾個人注意的到。所以不免會發發火:罰抄啦、通知家長啊、罵上幾句啊等等。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後才發現,通常我們對於易錯處會先提醒,然後錯了再訂正,接著就沒有了……

沒有更好的辦法---要學生把錯誤記下來,這樣糾錯本就產生了。

著名教育家皮亞傑認為,“錯誤是有意義的學習所必不可少的”。產生錯誤並不意味著失敗,而只表明它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一個有機而重要的部分。通過思考這些錯誤是如何發生的,學生得以從中學到新的東西,並能舉一反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針對自己所帶的語文學科,我做了如下嘗試:

語文糾錯本採用“課課練”的形式,首先是過字詞關,主要是糾正字詞讀音,判斷字詞是否正確。生字是本課學生自己認為容易錯的,每課選四個,每個正確、美觀地書寫三次;詞語是學案“基礎達標”中學生自己做錯的;另外還有些難寫字的筆順,特殊字的部首,多音字、組詞等。除了這些基礎知識的糾錯,還有對課文詞句的積累,比如文中出現的詩句、成語,還有自己喜歡的文章段落等。

在使用糾錯本的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

首先,語文糾錯本上除了拼音就是字詞句,學生稍不留神就會寫出錯別字,比如“貪”最後一筆是“點”而不是“捺”,“取”最後一筆是“捺”而不是“點”……諸如此類的細枝末節問題頗多,學生教師每天就在這一點一捺上斟酌,甚是費神。本來就是易錯字和自己已經犯的錯誤,糾錯反倒又有錯,效率可見一斑。

其次,和數學相比起來,似乎對錯題的針對性不大。數學題做錯了,及時記錄下錯因並改正,過幾天翻出來看時,便能起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語文糾錯本在此功能上就遜色許多,語文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而呈現在糾錯本上的範圍實在太窄了。如何提高語文糾錯的功效性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呀!

毋庸置疑,糾錯本如果使用得好,還可以在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開展互幫互學,起到學生教學生的作用,也可以開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激發學習的興趣。我們如能集思廣益,堅持使用,必將使學生形成一種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對學生今後有一定的益處。“我們要苦幹,更要巧幹!”關注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從現在開始吧!

篇四: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裡最苦的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觸頗深,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穫,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嚐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的歷程,我認為做班主任老師是不乏味的、是充實的。一個好的集體,沒有每個老師辛勤工作,沒有領導的支援,沒有同事的合作,沒有家長和社會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難以發揮作用。現所帶126班,自認為它還是朝著健康、茁壯的方向良好發展的。

自我總結了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以“親”為主,以“勤”為輔。

“親”就是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和藹可親。一個好的班主任,她不會動輒發怒,而會耐心地給予教育和引導;當學生有異常表現或行為時,她能觀察入微,及時地與學生談心並幫助解決問題;當學生遭受挫折時,她能“扶”起學生,鼓勵其樹立堅定的意志和信心。學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愛,才會向班主任傾吐自己的真情,特別是班中的“後進生”,她們最容易產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給她們更多的關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愛,必然會點燃她們奮發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懇。班主任要帶好幾十個學生,就必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主要應做到“五勤”即:勤觀察、勤動腦、勤動手、勤家訪、勤談心。勤觀察指的是不論上課或下課,注意觀察學生細微的變化,掌握她們思想的動向,以便隨時對學生進行教育,防範於未然。勤動腦指的是學生出現的問題千變萬化,你得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同學關係,家庭狀況或社會關係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個適合於這個學生的方法,解決她所遇到的問題,使她不至於在學習和思想上掉隊。勤動手指的是學生在具體工作中,不會或做得不好的時候,老師要親自手把手的教學生,幫助她們幹好每一項工作,讓她們從不會到會。勤家訪指的是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絡,可以通過電話或親自到學生家裡去,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表現,這要花去老師很多時間,但卻能防止學生出現意外,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勤談心指的是平時多與學生交流,把學生當朋友,推心置腹地與學生談話,談談自己的想法,傾聽她們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後還要勤於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以適應新形式的需要。

二、捕捉閃光點鼓勵上進

捕捉閃光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點,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因勢利導,使她們產生積極的情感,從而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這是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在別人看來,後進學生,不求上進,沒有任何優點,我不那麼認為。誰說她們沒有優點?我班的呂正濤每天為班級開門鎖門,韓家興為班級擺桌椅……這是發現出來的,是表揚出來的。

抓住契機,鼓勵上進。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增強學習的信心,她們學習成績雖然不很理想,但我相信,經過努力她們的學習成績會趕上來,必將是班上的佼佼者。捕捉閃光點,抓住契機,鼓勵上進,有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工作,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以上是我對班主任工作的一點粗淺見解,有不妥之處,請同事們多提寶貴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