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言藝術【熱門】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2W

教師語言藝術 篇1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較為鮮明的一個變化,應該是教師話語方式的轉變。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亦須明確。一節語文課,教師說什麼,怎麼說,說多少,這都是課前要充分考慮的內容,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所謂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審美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係,把語文知識和資訊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那麼,語文教師在運用課堂教學語言時,有哪些藝術技巧呢?

教師語言藝術【熱門】

一、言之有“路”

每節課前,對本節課的大致內容要做到胸有成竹。如何讓我們的課堂一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還有待課前的模擬“演練”。從畢業踏上工作崗位起,教師每天備課都會分幾步走:先熟悉文字,瞭解教學內容;參閱相關資料,請教有經驗的教師,融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在備課筆記中形成詳案;接著由繁到簡,將詳案梳理成提綱式的簡案,理出大致思路;最後再由簡到繁,在腦海中實時“預演”簡案思路,有時還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根據預設的時間長短,增刪內容、調整思路。所以每次上課鈴響之前,教師都會處於一種緊張的備課狀態。現在想來,這樣的緊張是值得的,正是這一次次的緊張為工作之初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言之有“情”

與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性相比,語文的人文味兒要濃一些。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似乎更喜歡和符號、數字打交道。在我們抱怨學生不聽話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專業情意還不濃。所謂“專業情意”,即指從事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細細觀察能發現,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有一生摯愛語文教育的教師,像於漪、錢夢龍等;有將語文教育作為維持生計的教師;也有不得已而誤將語文教育當作職業的教師。於漪、錢夢龍視語文教育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中國語文教育的脊樑。這份專業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

1.激情投入,以情帶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講課。教師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帶著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於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薰陶和感染。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最後一課》觀摩課,整個教學設計緊扣小說的文體特點展開,若就此而言,未見特別。但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這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愛國詩朗誦環節。滾動的字幕、柔和的音樂、觸人心底的話語,加上這位老師飽含深情的誦讀,換來了學生不約而同的雷鳴般的掌聲,相信也換來了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悟!

2.詩情設境,以境醞情。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還應用詩情畫意般的語言,引領著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好。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的魅力應該來自於內心深處,來自於這種不斷豐富的過程。所以我想如果一個教師要想有魅力,就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這樣魅力才能長存。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獨特魅力,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習語文的意識,啟迪智慧,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字,構建詩意化的課堂。

3.聯絡生活,以情悟情。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承擔著育人的重任!所以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課外遷移、生活感悟亦相當重要。曾經上過《父母與孩子的愛》這篇課文,雖是一篇外國小說,但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理解沒有難度。於是課堂上讓學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父愛與母愛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獨特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感受,但又各自不同。經過課堂討論,大家似乎發現了身邊的共性——父愛是深沉的,母愛是易得的!有同學說:“父愛如山。”有同學說:“父愛無言,愛在心頭口難開。”還有同學說:“母愛最無私。”同學們似乎理解了父親們的`沉默,接受了母親們的嘮叨,也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這麼漠視身邊的愛。學習歸有光《項脊軒志》之類的寄情古文,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帶學生去體味、感受。在學校,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句話不合,扭頭走了;一句話不順,幾天不說話;不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這個年齡段,也多是孩子的叛逆期。所以課堂上,我常會引導學生由古人的“孝”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古人:“父母在,不遠行”“辭官以奉父母、敬老愛幼”……這樣的延伸、體悟,或許比生硬的批評教育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言之有“方”

1.善串。

串,即串聯,也就是課堂上的承接、過渡。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串聯得好,環環相扣,一節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考慮,過渡生硬,只剩下“接下來”“下面看”的課堂,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曾經上過一次全市公開課,內容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的鑑賞學習,自然少不了誦讀。因為是杜甫的詩,又寫於特定的背景下,誦讀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找了一個還比較合適的音訊資料。多媒體展示音訊朗誦後讓學生嘗試,進行誦讀體悟。因為沒有相應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感觸,學生根本讀不出其中的韻味。再加上公開課的緊張,學生甚至連停頓、輕重音都出現了重大失誤。讀完後,課堂還要繼續,於是我就鼓勵大家,說:“現在大家知道老杜的厲害了吧!他的沉鬱頓挫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既然我們在誦讀上把握不準情感,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詩歌內容的學習,在詩句的鑑賞中加深對這份情懷的理解!”這是一次預設之外的串聯,只能臨場應變,帶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好課堂容易冷場。如何避免或是儘量減少這種尷尬,備課中的預設串聯就應該是周密考慮的重要內容。

2.善評。

評,即課堂評價,教師對學生絕對要不吝評價,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個人認為,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氛圍營造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鼓勵:“這個問題不簡單,可能現在考慮還不成熟,可以繼續思考,我們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回答的閃光處,絕對可以用“漂亮”“真厲害”“比答案漂亮多了”“我都沒想到”等詞語鼓勵學生。教師課堂上的一句鼓勵,對這位學生是肯定,對其他學生也是激勵。

3.善變。

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一上到底的課,只會使學生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昏昏欲睡,更不用說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而同樣的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教與學的效果就明顯不同。針對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的語言也要富於變化,或激情迴盪,或自然流暢,或娓娓道來……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的語言特色,讓不同文體的課文展現出各自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體的語言藝術美。

四、言之有“範”

範,即規範。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堂用語必須規範。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可以適度幽默,但不能太過隨意,課堂的神聖和嚴肅不容忽視。又因為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情景化的,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學生講話、玩手機等),教師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受到影響。教師如果不注意身份和場合,亂髮一通脾氣,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所以,教師要三思而後“言”。比如處理意外情況時,要機智些:用眼神暗示法,或用停頓提醒法,或用幽默化解法……最後,教師需注意教學語言要簡練,儘量避免重複語言,少些囉唆,少些“啊”“呀”雜音和嚴重的方言。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這樣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若都能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修養,那麼這個四“言”交融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迎來一個色彩絢麗的春天!

教師語言藝術 篇2

一、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1.1使用條理清晰、精煉的語言提高美術課堂的效率。精煉的教學語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最多的資訊,從而能使課堂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偶爾出現一兩句充滿詩意的語言,不僅會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而且還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2使用故事化的語言進行美術教學。在語文教育中,教師有時候會通過影象對比較難懂、晦澀的成語或故事等進行教學,以便於學生的理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也可以使用故事化的方法欣賞作品尤其是《清明上河圖》等長卷敘事式作品。長卷影象作品,通常以敘事為主,把其分開欣賞時通常比較費力,如畫家顧閎中把《韓熙載夜宴圖》繪成五個情節放在一張畫卷上,通過畫卷,老師可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到主人公被大臣排擠、且不被重用的鬱郁不得志的心情與無奈,這樣不僅你能讓學生對畫卷有一定了解,而且還能深入體會到主人公的心情,從而引起共鳴,進而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

1.3引用詩句,增強美術作品的意境。美術作品中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及豐富的藝術傳統知識,如欣賞我國古代山水畫時,應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的意境,各個時期的山水畫都有著其特有的意境及風格,意境及風格不同,人的視覺感受也會有所不同,高職生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及現代意識,和現代美術作品相比,古代山水畫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比較抽象的作品。因此,為了便於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可在教學過程中引用古詩詞。根據相關研究可知,我國古詩詞和古代山水畫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高職生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對古詩詞已有一定了解,結合詩句欣賞古代山水畫,可使學生對作品有更深的瞭解。如欣賞倪瓚的《六君子圖》時,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畫面景色會給人一種荒涼、蕭條的感覺,但是引用詩句“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後,通過前兩句,可使學生對畫中意境有更深的感受,通過後兩句,可使學生對作品所要表達的元代漢族知識分子對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的不滿及憤怒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可使學生對畫家的藝術個性及情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從中達到共鳴。這樣通過詩和畫間的相互聯絡和對比,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4使用提問式方法進行美術教學。教師的提問在美術課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能力得到一定訓練,而且還能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培養與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多層次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互動性的課堂使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上園林設計藝術課時,教師可通過詩歌“一琴几上閒,數竹窗外碧。簾戶寂無人,春風自吹人。”讓學生解釋其中所描述的植物、亭臺樓閣等美術設計元素、藝術畫面及園林意境,然後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對園林設計的獨特藝術形式進行講解,又如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遵循所遵循的原則是什麼?主景和配景之間有什麼關係?”這樣通過提問不僅能使學生對學生對園林設計中的主景與配景的關係、植物配置的原則等有一定了解,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對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給學生講解美術及園林藝術設計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就會帶著求知心理主動認真上課,積極思考,從而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5運用幽默而富含激情的語言提高美術課堂的魅力。好的開始對成功的課堂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上課前應面帶微笑並使用飽含激情而洪亮的聲音和學生說:“同學們好!”此時,學生聽到老師那麼響亮而有激情的聲音肯定也會大聲地說:“老師,您好!”這樣,通過師生間的相互問候,整個課堂都會活躍起來,學生會更投入地根據老師的引導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為了讓學生對美術構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在作業過程中,可讓學生從中選出最小和最大的圖畫,然後讓他們通過對比方式對這兩幅畫進行評價,從而加深他們對美術構圖的理解;另一方面,對成功的課堂教學而言,風趣而幽默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能使學生從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與啟發,而且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當課堂中遇到特殊情況,如發現學生同桌之間或上下桌之間聊天或呼傳字條,頓時心生怒火時,如果對學生大聲訓斥肯定會使整個課堂的氣氛及教學效果都受到影響,於是選用幽默的語言對全面同學說:“如果老師像孫大聖那樣會分身術,那麼往後看的同學也聽到老師講課了。”這樣大家笑過之後,不僅會使那兩位學生漸漸回過神來專心上課,而且還會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並使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1.6通過設定懸念的方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慾望。使用巧妙的語言來設定懸念,可把學生引入到美術作品的求知情景中。對於許多美術作品,學生都沒有比較深入的瞭解,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是在認知方面還有一定困惑。因此,上新課或對作品進行欣賞前,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慾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困惑來設定懸念,從而使其在課堂中能夠主動對作品進行深入探索。如對於《蒙娜麗莎》這一作品,很多同學對它的認知通常都是“她”迷人的微笑及神祕的身份,而對它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卻缺乏一定了解。此時,教師可從作品的創作背景引導學生對其作進一步的瞭解,讓學生明白時代性是其主要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知道文藝復興以前,神和宗教是人們繪畫中最主要的題材,對於人本身則很少關注,《蒙娜麗莎》在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優秀的人物作品,其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其不僅是對美術藝術的探索,而且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人類本身的探索。需注意的是,使用懸念的語言藝術引入作品時,教師所設定的問題一定要新穎而又富有啟發性;另一方面,反問句和設問句是懸念法導語中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運用過程中應注意語氣的疑惑性及語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隨著教師的引導而不斷思考,進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探索精神。

二、語言藝術在學生評價中的應用

2.1親切的語言能使師生間建立良好關係。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使用比較親切的語言,這樣不僅能有利於師生間感情的交流及關係的和諧,而且還能使師生間建立良好的友誼,進而可使美術課堂的教學更加高效。

2.2含蓄而得體的語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不斷髮展。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平時表現,使用客觀的語言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在表揚學生的優點的同時,也要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之處並給予相應的糾正方法。如:你畫的很好,可是要注意審題,應分清主次。”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2.3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一定增強。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與學生適當的鼓勵與積極性的評價。當學生的美術作品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評價時,不僅能使其對學習更感興趣,而且還能使其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激發其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語言在日常交流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把藝術性的語言運用在美術教育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良好關係,進而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通過語言進入情境匯入、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語言藝術在學生評價中的應用三方面作了相關論述,以使語言藝術的運用能使高職教師的美術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教師語言藝術 篇3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裡,幼兒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語言必須是純潔的、完美的、生動活潑的,並具有啟發性的。蘇聯教育學家加裡寧說:“教師每天彷彿都蹲在一面鏡子裡,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於敏感的、善於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著他,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受這樣嚴格的監督,也沒有任何人能給年輕的心靈以如此深遠的影響。”一個教師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教育物件。因此,一言一行都比其他職業的人要求更高。

一、幼兒教師的語言應該“兒童化”,能夠“以聲傳情”

對幼兒教師來說,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範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才能吸引幼兒。教學實踐也表明,用兒童化語言上課,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易於幼兒接受。因此,幼兒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用語。

(一)甜美

幼兒有一種本能心態,即期望得到教師的“愛撫”。如果教師用寡淡冷漠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會很敏感地覺察到,他們同樣會以冷淡的態度回報你,教師的教學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例如,大班講《認識螢火蟲》一課的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一天,小白兔去採蘑菇,在回來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來。幾隻螢火蟲飛來了,對小白兔說:‘彆著急,我們來幫助你。’說著,他們把身後的小燈點得更亮了,很快地幫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們想一想,螢火蟲身後那個發亮的小東西,真的是燈嗎?它為什麼會發光呢?好,今天啊,我們一起來認識螢火蟲。”

我認為這樣講,語言就達到了一種“甜美”的要求。使語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1、教師要煥發童心,進入角色,用親切、自然、純真的表情和語言讓幼兒感受天真爛漫之情。

2、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處理好輕重、停頓、兒化、變調,做到抑揚頓挫,以求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如,在說“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來”時就要用兒化的哭的聲音來描述;說“幾隻螢火蟲飛來了,對小白兔說:‘彆著急,我們來幫助你。’”時可借用一些動作並用變調來描述; 說“他們把身後的小燈點得更亮了,很快

地幫助小白兔找到了家。”時就要加重語調;說“小朋友們想一想”後就適當地停頓一下運用這樣的語言來上一節生動的課,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

(二)擬人化

擬人化的語言是幼兒易於接受的,這種語言能促使幼兒情緒愉悅,師幼互動融洽。擬人化的語言生動、有趣、形象、幽默、新奇、富有情感,而這樣的語言正好符合幼兒好奇、喜歡新事物的特點,對與幼兒交流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每天課間幼兒喝完水後,總是把杯子放在桌上,儘管我一再說請小朋友把杯子放回水池裡,可有的孩子就是充耳不聞,為此我靈機一動對小朋友說:“你們看,杯子的“家”在水池裡,我們一起把杯子送回家吧!”一邊說一邊把杯子輕輕地放進水池。小朋友也爭先恐後的送杯子回“家”了,在一旁我還輕輕地提醒小朋友要輕放杯子,別把它摔疼了。這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亂扔杯子或亂摔杯子的現象,小朋友也都記住了喝完水後要輕輕地送杯子回家了。

擬人化語言因其能突出“新、奇”,而追求“新、奇”是幼兒的一種特有心理,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如喝水的例子,由於我把杯子比喻成人,讓杯子也有家,也會知道疼痛,來提醒小朋友要輕輕地送杯子回家,這樣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就會立刻學著去做了。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有的孩子還問我:“老師,髒東西的家是不是在垃圾箱裡呢?圖書的家是不是在圖書架上”你看,小朋友都能舉一反三了。

(三)短小

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瞬時記憶不發達。因此他們對較長或複雜的語句理解較困難。如果一句話超過8個詞,那麼幼兒就會聽了後面而忘了前面。所以,這就要求教師用短小、富有節奏感、符合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才會樂於接受。對於較長的兒歌,我會多用“散句”。即將一個長句拆零為幾個較短的詞語單位來表達;多用兒童熟悉的、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與句式,避免過多生疏的附加成分,但也要注意語法和語言規範。如兒歌《春天在哪裡》比較長,出現的東西比較多,小朋友可能一下記不住,也難以掌握,於是我會說一些提示語:“這首兒歌,寫春天的景物可多啦!像花草、樹木、山水、風雨、蜜蜂、蝴蝶啦小朋友們要一邊聽一邊想:春天到底在哪裡?從兒歌中把春天找到。”說完並把這些小詞語寫在卡片上,說的時候,都能提示給小朋友,這樣小朋友比較好接受。

(四)靈活

課堂中靈活地運用一些自然、親切、似家常絮語、像親朋敘舊的“插入語”,可以起到調節幼兒聽課情緒,增強他們注意力集中的作用。譬如:正在上計算課,突然一架飛機從教室上空飛過,聲音震耳欲聾。“飛機,飛機!”一個小朋友尖叫起來。緊跟著,全班小朋友都轉頭東張西望,邊看邊嚷。有的還想離開座位到室外看看。這時,教師靈機一動:“好呀,飛機也來聽我們大班小朋友數數了。我現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來數數,給飛機上的飛

行員叔叔聽聽。好不好?”“好!”按照平時養成的習慣,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這樣一來,把孩子們的思緒又拉回數數上來了,一節計算課又能更生動的繼續下去了。

又如,一名膽小的幼兒,在回答問題時聲音很輕,小朋友都聽不清楚。教師笑著說:“說給誰聽的?——說給自己聽的?還是說給大家聽呢?小朋友在回答問題時應該大聲地說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聽,對不對啊!”小朋友們都異口同聲的回答是。這樣巧妙地指出了不足,提出要求,委婉而親切,而這名膽小的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也能大聲的回答問題了。靈活的“抒情插語”,是幼兒教師靈感的閃現,是教學機智的結晶,是促進兒童心智的良藥。

二、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趣味性

孩子對新鮮有趣的東西總是很感興趣。教師的話如果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新鮮活潑、幽默風趣,具有藝術性,那麼孩子就像在聆聽一首動聽的歌曲。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感人,就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對日常用語進行加工,創造有自己風格的語言。面對幼兒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年齡、思想等特點,我認為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趣化”。

“趣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將汽車說成“嘟嘟”,也不能太過“成人化”,將早晨景色說成“雄雞報曉”。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更具活力,比空乏的說教更具效力。如有我在讓孩子們學習摺紙時,會把“把紙折平”說成“幫紙寶寶瘙癢癢”;想讓孩子閉上嘴巴時,就說“把我們嘴巴的小拉鍊拉上”,邊說邊在嘴上做拉拉鍊的動作。孩子們都覺得有趣,都樂意去學去做。這樣一來,教育效果就好多了。還有一次吃午飯時,孩子們都很吵,於是我說:“咦,我們教室裡什麼時候飛進來那麼多的小蜜蜂,嗡嗡嗡的,真是很吵啊!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後,先是到處看了看,然後都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便都安靜下來吃飯了。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地氣氛中自覺、自主的學習。

三、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

鼓勵和支援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和無望時,教師就應該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如在進行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去做,總想依賴教師,這是我們就可以說:“你試試啊,失敗了也沒有關係的!”“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等這樣的話語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援性的力量,可以成為他們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但有些家長或教師,當孩子表現好了就給予特誇張的表揚,如“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你太棒了,誰也比不上你!”諸如此類的表揚容易使孩子飄飄然,盲目自大,惟我獨尊,時間一長,就會聽不得半句批評的話,這樣的表揚就會適得其反了。

因此,激勵性的表揚語言也要適度。

相對於激勵性口頭語而言,體態語就是教師運用肢體語言和幼兒交流的手段,也是教師用手勢﹑姿態﹑表情﹑身體移位等非言語手段對幼兒的活動做出積極有效的肯定。體態語是人際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幼兒教育中,這一方式更顯得尤其重要。其主要原因,一是對幼兒來說,動作比語言易於理解。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舉起大拇指的手勢﹑點點頭等等遠比語言更能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鼓勵﹑期待﹑肯定。二是幼兒有身體接觸的需要。心理學實驗表明嬰兒有面板肌渴,成人的雙手撫摩可以滿足嬰兒的需要,身體肌膚的接觸有利於安定幼兒的情緒,使幼兒感到溫暖,安全,消除緊張等。例如在英語課上,孩子們都在跟讀英語,洪濤的聲音特別大,還不時地站起來動張西望,一會讀一會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話。我點了他的名,請他坐好跟其他的小朋友一樣,他馬上坐回位置上去了,繼續跟讀。不一會兒又開始跪在凳子上了,眼睛不時的到處望,我走過去,摸摸他的頭,彎下腰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對他說:“洪濤小朋友最愛學英語了,英語說得可好啦!”說完後,他又馬上坐好,認真的跟讀英語,玩英語遊戲。時不時的還看看我,我都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伸出自己的大拇指,他很開心一直堅持到英語課結束。

激勵性言語行為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對一些自制力較弱或根本缺乏自制力的小朋友要以不同形式的激勵來培養他們的控制能力。如:我們採取正面積極的激勵言語,針對他們較為突出的方面進行鼓勵,以表揚優點來促進他們改掉缺點。從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堅持性。

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它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與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裡,幼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於,它是架起與幼兒相互溝通的橋樑,也是幼兒進入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作為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範化語言的基礎上,還要儘量擴大知識面,吸取語言精華,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蒐集專業的資訊,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注意自己的語言修養,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讓孩子在我們健康的語言環境中快樂的成長!

教師語言藝術 篇4

一直都覺得作為老師,語言一定要豐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可悲的是,自己的語言卻是那麼匱乏,因此常常懊惱不已。最近看了《教師的語言藝術》這本書,讓我對教師語言有了新的認識,有時無聲的語言更顯魅力。

一、時刻保持微笑

微笑的人更容易讓人接近。無論是平時的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我喜歡微笑。因為有了微笑,學生就會感覺很親切,願意和你親近;因為有了微笑,就會獲得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援,他們會更加的聽話、努力。課堂中,最害怕的就是沒人舉手回答問題,就像在唱獨角戲。其實並不是學生不會,可能他已經想到了答案,只是害怕錯了而不敢回答而已。他的眼神在和你交匯,但他的手卻遲遲不肯舉起來,這時,你不妨給他一個微笑,讓他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相信學生看到你鼓勵的微笑一定會鼓起勇氣舉起膽怯的小手。在他回答時,即使答得不到位,也請你給他微笑,這樣會讓他以後不恐懼發言,變得更加自信。老師的微笑就像一縷縷晴和燦爛的陽光,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甘露。親愛的老師們,記得展開你美麗的笑臉哦!

二、用眼神來表達

教師擁有一雙敏銳的目光,不僅可以觀察學生的行為、表情,還可以通過眼神調控學生的行為和情緒。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裡是怎麼想的,有時不用說出來,你的眼神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因此,我們可要好好利用最具表現力的眼睛的威力。上課鈴聲結束了,班級裡還是一團糟,說話的說話,喝水的`喝水,收拾課本的收拾課本……看到這樣的情景,相信大家一定滿肚來火,免不了大聲訓斥他們一番。有時你氣得要命,學生卻一點感覺也沒有,而且還影響你上課的情緒。此時,不妨肅立講臺,冷冷地看著他們,眼神掃視班級一圈,然後盯著那個講話聲音很大的人。相信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眼神,聲音一定會戛然而止,手中的動作也會迅速停下。因為他們知道老師生氣了,所以有時眼神比語言更有效。教師的眼神很神奇,一個眼神,替代了老師的千言萬語,包容了老師多少教化。聰明的老師們,讓我們有時用眼神來說話!

三、擁有溫柔的手

人的手是很能說話的。在教學中,我們的手勢是講課的輔助手段,它和語言的配合,能使我們傳遞出的資訊更加的形象,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老師的手也顯得更加重要。學生考得不好,心裡很難受,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傻傻地看著桌上的試卷。此時,他或許在想,考得這麼差,老師一定會批評我吧?回到家裡,等待我的會不會是暴風驟雨呢?可能作為老師你也很鬱悶,辛辛苦苦教了這麼長時間,他竟然考成這樣,太讓人失望了,真想找他談談。你不知道,你的言語可能會讓他更加的自責,讓他的心情更加跌入低谷,他所想的就不是以後要怎麼好好學了,而是硬著頭皮聽你的教導。如果你能換個方式,用你溫柔的手摸摸他的頭來溫暖他的心,我相信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和慚愧,他會暗自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因為你的手傳遞了你的寬容和鼓勵。熱愛學生的你,伸出你溫柔的手吧!

四、靜下心來傾聽

學會傾聽很重要,因為教師的傾聽可以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小,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想法有時和我們大人真是很不一樣,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他們的想法,要給他們說的權力,靜靜地傾聽,你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決不能以平時的印象來給他們定奪,或一時的表現抹殺他的全部,這樣對於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班裡有位學生最近一直狀態不佳,突然又有學生來報告他的不是,第一反應就是要去批評他。雖然很來火,還是喊他們上來,詢問到底怎麼回事。等我認真傾聽完他們各自的話語,發現原來並不怪他。試想,要是沒有靜下心來傾聽的話,不就冤枉他了嘛!所以,教師的傾聽能夠開啟和進入學生的心扉,讓我們遇到事時都能靜下心來認真傾聽!

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的無聲語言在盡顯它們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好好運用好他們吧!相信無聲語言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教師語言藝術 篇5

關於教師語言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值得廣大教師深入研究。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有了語言人們才能更好的表情達意,交流溝通。“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語言的重要性早就存在於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它是教師傳播知識的紐帶,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樑,只有正確運用語言,教師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目的,才能正確地教授祖國的語言文字。而掌握語言藝術,則能使教師的教學錦上添花,美不勝收。

教師語言從廣義上講,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肢體語言。教師的語言修養應關注細節,如教師在提問時有人說:“誰會說?請舉手。”有人說:“誰能說?請舉手”。有人說:“誰想說?請舉手”。這三種不同問法,其實有著質的區別。

誰會說?實際上是在要求已經學明白,能夠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髮言;誰能說?實際上是在要求能夠回答問題,但不一定回答正確的學生髮言,顯然,其覆蓋面要比“誰會說”大得多;“誰想說”是在要求相回答問題的人發言,包含會說的、能說的以及想說但不會說的學生髮言。看似簡單的差異,卻反映出教師學生觀的不同。對於這種不同的實質,如果哪位老師想明白了,並把思考的.結果寫出來,可能會是一片比較有意義的文章。

教師語言素養的提升,應關注到口頭語、書面語、肢體語的複合實用。

提問時強調口頭語言表述內容的簡要、明確、清晰,同時還要表現出和藹、親善、激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輔以表情、眼神、手勢等,有時如果我們再輔以教師位置的合理移動,效果可能更好。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讓學生感覺到你在傾聽,因此必須要讓學生看到你的眼睛。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如遇到困難,教師最初提供的幫助不是語言,而是眼神、表情、口型變化(意義的表達並非都靠口頭語言,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大人在給小孩餵飯時,常常會張大自己的嘴,這就是一種語言,和“真乖,再吃一口”具有同等意義)等傳達的激勵。激勵無效時,再輔以口頭語言的引導或相應的暗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語言方式的單一也同樣會降低語言效果。如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後,老師會微笑著說“某某同學真聰明,回答得很好,請坐。”如果一節課上幾次提問,上述話語不斷出現,情況會怎樣呢?會不會讓人感到肉麻?或不會讓人覺得教師語言太貧乏?真心的激勵會不會成為虛假的奉承?如果會,那將是多麼可怕!如果我們將口頭表揚和在與學生眼睛對視的同時先伸出拇指表示讚賞,再做一個“請坐”的手勢這樣的肢體語言交替使用,效果會怎樣呢?

教師語言藝術 篇6

最近我看了《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我覺得對我影響很大。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語言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表情達意、傳遞資訊的工具。由於行業的不同,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特色。但是教師的語言更特殊一些,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面對的是一張張天真的臉,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教師與學生溝通是其中一種特殊的溝通關係。因為教師扮演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教師還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但是這幾個角色必須圍繞一箇中心——“學生的發展”。那麼,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的國小人民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語言特色呢?

首先,我認為流暢是說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語言要簡潔清楚,乾淨利落,恰到好處。因為語言重複,拖泥帶水,會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和流暢,浪費課堂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表現自己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善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運用學生們所熟知的生動事例啟發、引導學生理解、掌握並運用所學的知識。比如:低年級學生都喜歡藍貓,因此在教學“認識幾時幾分”時,師:今天藍貓超市開業了,現在正在招工呢!看招工啟事上寫著什麼(生):本店所招員工必須會認鐘錶、會修鐘錶,報名者請與藍貓聯絡。師:想去試一試嗎?生:想。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再次,清晰是說教師要口齒清楚,要把表達的意思說的一清二楚,否則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也會影響孩子解題的正確性。數學和語文不一樣,有時相差一個字所表達的意思會完全不同。比如:

1、一段繩子長4米,剪去了2/5米,還剩多少米?

2、一段繩子長4米,剪去了2/5,還剩多少米?這兩個題目就相差了一個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樣了,解法也完全不同。

最後,正確是說數學教師的語言敘述要準確,不應使學生髮生疑問和誤解。比如:不能把“除”讀作“除以”,98讀作九八,8時零5分讀作8時5分等。國小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但又由於知識經驗的不足,自己還不能分辨對錯,教師的語言對他們來說是仿照的標準。

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深入淺出,使學生明確地知道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教師本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那種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語言是不能表達明白的。

教師語言藝術 篇7

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不言而喻,這句話旨在強調教師語言的重要性。

前些日子到市圖書館消遣,偶爾看到了《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這個書名立刻吸引了我,遂借閱回家細細品讀。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首先向我們強調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書中引用了兩位著名教育家的話。其中一位是蘇霍姆林斯基,他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另一位是馬卡連柯,他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意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反思這些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相信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有深深的體會。同樣一節教案,有的教師能夠用順暢連貫的語言把每個教學環節自然而然地連線起來,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能夠在糾錯中柔聲細語如春風化雨般溫暖孩子的心田,能夠在不經意間表達對孩子的欣賞進而激發孩子的內動力,但有的教師卻語言枯燥,詞彙匱乏,課堂教學生硬呆板,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截然不同。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分多個章節,分別從課堂提問的藝術、批評的藝術、表揚的藝術、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藝術、如何和家長進行交流等十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細細品讀,每一部分都淺顯易懂且簡單實用。特別是因人而異批評法和如何與不同的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對作為班主任的我來講,在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面啟發很大。

我們的教育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性格迥異的孩子,《教師的語言藝術》中,針對教師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如何做到因人而異進行了科學詳盡的闡述——對於疲沓型學生,採用嚴父式,對於內向型學生採用慈母式,對於暴躁型學生採用以柔克剛式,對於敏感型學生採用溫和式,對於偶爾犯錯型學生採用表揚式,對於知錯就改型學生採用激勵式,對於屢教不改型學生採用嚴厲、漸進、反覆強化式,對於倔強型學生採用商討式、建議式和啟發式,對於性格懦弱型學生採用雙向交流式、幽默含蓄式和迂迴式。

對不同型別的家長,《教師的語言藝術》建議,可以分別採用以下溝通交流的方式:知識型家長,如實反映情況,多徵求家長意見;溺愛型家長,先對孩子給予肯定,再懇切反映情況,婉轉批評滲透期望;脾氣暴躁型家長,要採用和風細雨式交流,使其明確貴在共同幫助孩子進步;放任不管型家長,多報喜,少報憂,強調家教的重要性;後進生家長,說優點要有力度,說缺點要婉轉,貴在樹立家長的信心。

教師、學生、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三個要素。語言是架起三者心心相通的橋樑,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善於和不同型別的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是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極其重要的因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中還有許多寶貴的經驗,還需要我在研讀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付諸實踐,力爭在閱讀中提高認識,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教師語言藝術 篇8

熟練運用簡約語言的正確方法

教學運用簡約語言並不簡單,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如何提高教學語言的簡約性呢?

(一)通過讀書,積累語言素材

教師的語言功底全要來自於平時的知識儲備。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教師只有廣泛讀書,不斷積累更豐富的知識,教學語言的表達才能更加精練,切中要點。讀書時切忌走馬觀花,應吸取書中語言的精華,積累語言素材,提高課堂語言表達的簡約性。

(二)通過練習,提高概括能力

教學環節往往需要總結性的概括,如問題解決完後關於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概括,課堂結束時的課堂小結等。課堂語言概括性強,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言之有物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明確地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言既是一種工具,又是一門藝術。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裡的分析,畫龍點睛的點撥,可以把學生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啟他們的心智,陶冶他們的情操,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錘鍊自己的語言,摒棄空洞乏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一、教師課堂用語要尊重事實,言之有物。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言之有物,使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具體講明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切忌要求混亂,言語籠統,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收不到實效。教學語言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漫無邊際地誇誇其談,或者缺少重點,必然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說話言之有物的具體方法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做到言之有物呢?

(一)語言要富有知識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要來源。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是檢驗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標準。課堂語言滲透著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的的探究,是教師定向思維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同時,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傳授儘可能多的資訊,最好不要涉及和課本知識關係不大或無關的內容。

(二)語言要有具體內容

“物”是指教學的具體內容。言之有物,就是要求教師說話要有具體充實的內容,講有針對性的要點,少說繞彎子的廢話,儘快切入主題。在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不由自主將一些與學習不相干的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但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卻沒有或很少涉及,以至於口乾舌燥講了半天,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三)語言要健康文明

教師語言要健康、文明。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體現,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審美修養有著極大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為了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必須用健康、文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美好、高尚的心理世界。

(四)以理服人

言之無物還要求教師避免嘮叨,同時要以“理”說服學生。過多、不當的語言刺激不但不會加深學生的印象,反而容易使學生反感,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使其心悅誠服地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只有把道理說得明白、透徹,才可以解開學生心中的困惑,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 篇9

一、教學語言要具有啟迪性

啟發性語言有利於開動學生的思維機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性語言是創新教學中語言藝術的最高境界,教師善於駕馭啟迪技巧撇創新的“催化劑”。

1.語言要到位且含蓄。說“到位”是指對症下藥,說到點子上,向正確方向引導膽也不該是為從學生那裡“套取”教師需要的答案而設的“全套”。說“含蓄”是指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開拓思維,思而得之,你“舉一”學生“反三”月日便最終得到錯誤答案,也不束縛他們的手腳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同時也練就了他們堅毅的品格。

2.語言要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時河以這樣提問題:我們都知道人和其他動物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那麼植物需不需要呼吸呢?因為很多學生都不注意植物的呼吸,所以一定覺得很新奇就很容易喚起他們的求知慾從而促使他們去求根究底。

二、教學語言要形象化

形象化的語言有利於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或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語言生動讓人愛聽,幽默讓人回味無窮,簡潔的數字讓人一目瞭然。說服力勝過千言萬語。形象化的語言使學生緊張而不拘束嚴肅又不失活潑。它把深奧的事物形象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使知識深刻地印在大腦皮層上。

1.形象化的語言使學生從優美的境界裡獲取知識。如在講果實和種子形成一節前這樣描述:人們常讚美花開的美其實花落同樣是一種美,因為花落之後即將收穫豐收的果實,正所謂的“春華秋實”,那麼果實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樣的語言使學生如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金色的秋天,學生自然對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產生求知慾。在這種愉快的心情下學生就獲取了知識。

2.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能使問題化難為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意義時可運用類比的方法肥植物散失水分比喻成人洗澡之後留存體表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人體的部分熱量,從而感到涼爽這樣學生自己就能把蒸騰作用能降低植物本身的溫度這一意義理解北難為易理解也透徹。

3.幽默使教學語言魅力無窮。幽默是要以豐厚而淵博的知識為底蘊的,因為笑過要有收穫。課堂上時而插入幽默詼諧的語言能活躍課堂上緊張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笑聲中領悟科學的奧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反射的概念時教師不妨讓同學說出反射的概念,當同學聽到教師點名而立刻站起來時教師說這就是反射,同學們會哈哈大笑之後教師又說這也是反射。這樣教師幾句幽默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講反射的概念既能深刻體會理解北抽象為直觀,又增強了記憶提高了學習興趣掌習效果也一定很好。

三、語言簡明扼要啟然流暢往意節奏

課堂語言既要簡明扼要,自然流暢,又要有快有慢,有輕有重,忌長篇累犢主次不分不停地說成斷斷續續拼講停停平鋪直敘。

1.優美流暢的語言能誘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打造舒適的心裡環境,陶冶人的情操始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首先在語言上接受了你,那麼你的傳授才有可能被接受。教學語言的流暢主要體現在過渡自然、不留痕跡不要給學生造成這是一部分那又是一部分汾割明顯的感覺。

2.所謂簡明扼要是不講廢話,語言要既能講透問題,又少而精煉不要反反覆覆抓不住重點,尤其講解概念時,更要簡明、透徹。簡明既去掉可有可無的詞不要多餘的,因為概念是本質的東西,是精華要求語言精且準。

四、肢體語言的運用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所謂的肢體語言是指通過手勢、軀體的姿勢、面部表情這些無聲的語言協助詞語語言來完善教學內容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1.手語形象生動。手是人的第二張臉池是會說話的工具。它表達的含義相當豐富肩表達情感的情意手勢,有指明人、事物、方向的指示手勢,有描摹性的象形手勢也有表達抽象概念的象徵手勢。總之手語使生物教師語言的象形更加鮮明大大增強了美感效應。

2.表情語言豐富多彩。表情能體現出人的各種思想情感,學生通過教師的表情能感知教師的心境從而引起相關的心裡效應。教師在課堂上要正確使用表情語言赴學生感知生物學的奧祕。語言是一門藝術,怎樣讓這門藝術在創新教育的生物課堂上大放異彩赴學生在陽光雨露中收穫知識,創新語言的運用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45分鐘都成為藝術的精品。

教師語言藝術 篇10

一、教師語言要突出教育性

教學語言不同於一般性口語,不是用來把個人情感向他人釋出的,而是通過語言將書本知識和自己的見解講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鑑於此,教學語言必須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對學生要有指導性、借鑑性、教育性,也即注重“言傳身教”中的“言傳”,而教學語言的教育性恰恰指的就是要突出“言傳”裡的“傳”。

二、教師語言要突出針對性

教學語言的針對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二是針對不同的教育物件,選用恰當的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師生融合在一起,讓課堂充滿和諧、融洽的氣氛。

三、教師語言要突出啟發性

教學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心理交流過程,若教師僅僅是照本宣科,這隻能算是完成了教學活動中最低階的一部分,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利用語言藝術啟發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升分析、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授課要擅長運用啟發性的語言,去幫助學生開啟禁錮的思維,讓學生的思想自由馳騁。

四、教師語言要突出直觀性

所謂語言直觀性就是言之有物,語言生動、形象,不艱深、不晦澀。教師應把書本上抽象、隱諱的內容用直觀、形象的語言講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能明白,如身臨其境,繼而達到很好的掌握效果。

五、教師語言要突出幽默感

“幽默感”,從藝術上講,它是喜劇小品的一種表演形式。具體運用到教學上是通過比喻、誇張、寓意、詼諧等手法,用精煉、機智、風趣的語言,使學生在嬉笑中受到啟迪,在愉悅中掌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有時能起到神奇的教育功能,學生能在輕鬆愉快中享受學習的快樂,輕而易舉地掌握較難的內容。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需要教師除了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素養外,還要有高尚的情趣、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這些條件作支撐的幽默,只能是“自拍式”的幽默,令學生厭惡和譏諷。

六、教師語言要突出節奏感

教師語言的節奏感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求教師在講課時聲音的`大小、聲調的高低、聲速的快慢要有變換。即語言節奏像音樂節奏一樣抑揚頓挫,富有變化,使學生聽著產生美感,不累,如同聆聽音樂一般。如果教師講課聲音高低一樣,聲速快慢一致,一個調子貫穿始終,那麼學生無疑是在聽催眠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教師語言要有休止符,要有停頓。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人的逆反心理的產生是由於神經接受刺激過量造成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教師講課時應有適當的停頓,特別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回憶某個問題時,應留有一定的“語言空白”,給學生留下思考的餘地,而不應該在這時一氣呵成秀口才,從頭講到尾唱獨角戲。“語言空白”有時所佔的時間可能很少,甚至僅僅是短短的幾秒鐘,但只要運用得當,它就會像中國水墨畫中的“飛白”一樣耐人尋味,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美好境界。

教師語言藝術 篇11

[關鍵詞]:教學語言 語言藝術 教師

教師要面向學生有效地傳授資訊,必須經過語言、文字、造型等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其中教學語言尤為重要。

一、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體現在教學語言的準確性、精煉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所謂準確性,就是能夠正確地使用概念,科學地進行判斷,語言規範,發音準確,吐字清晰,使學生準確地理解講授的內容。所謂精煉,就是措辭精當,言簡意賅、乾淨利落,不嗦,能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最豐富的內容。所謂邏輯性,就是對每個論點的論證推導,步驟嚴謹,理由充分,無懈可擊,合乎邏輯的引出必然的結論,所謂系統性,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順序,層次清楚、結構條例的進行講解,抓住精華,突出重點,取捨得宜,而不是掛一漏萬,以點帶面,一堂課的講授記錄下來就是一片完整的文章。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沒有科學性,就會導致概念模糊,造成判斷上的錯誤,推理上的自相矛盾,這既影響學生掌握知識,也阻礙他們的智力發展。

二、教學語言的啟發性

教師的教學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學語言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富有啟發性,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以難度適當的多方面問題刺激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由此及彼,由因想到果。

三、教學語言的'教育性

教學始終具有教育性是一條客觀規律。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將教書育人有機結合起來,任何學科的教師,在鑽研教材時,都要深刻體會教材的思想內容,並使之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來,這樣,教師的愛和憎,使他們既能準確地掌握科學知識,又能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感情上的薰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脫離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去片面追求教育性。

四、教學語言的的生動性

學生理解事物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而教科書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語言敘述的,文字雖簡練,但缺乏具體形象和情節,很難吸引人。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緊密聯絡實際,恰當舉例,運用有趣的比喻,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或講解。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五、教學語言的情感性

心理學認為,情感在在心理活動中具有動力性質。任何認識活動都伴著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懷著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富有情感、生動的語言採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使其在高漲的情緒中進行智力活動,在滿足的情緒中解開知識之謎。師生雙方不僅在理智上產生同頻共振,同時,在情感上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共同體驗著教學的愉快、耕耘的喜悅。

六、教學語言的時空性

課堂教學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是在指定地點傳授完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內容的一種過程。因此,教學語言要適應這種時空的限制。在時間上要充分合理利用,語言速度要適中,時間分配要科學;在空間上,教師應根據教學空間的大小,有效地控制和調節教學語言的音量和音高,使前排聽了不覺震耳,後排不覺吃力。而且,教師語言在某種意義上要突破這種時空限制。這是指教師運用語言教學在有限中求無限,創造出超時空的教學意境,使學生感受到課雖然上完了,但教師的教學語言所引起的思考卻在腦中回想不絕。

教師語言藝術 篇12

一、教學語言藝術的體現

1.教學語言的準確

數學語言有著嚴密準確的特點,是一種表達數學概念、推理等的邏輯思維語言.數學語言不像文學語言一樣富有彈性,它是十分嚴謹的語言,有時擁有不同的字眼就可能表示著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座標與座標軸”“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等,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必須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有著透徹的理解,如“求解與函式有關的問題不要忽略定義域優先的原則”“求反函式時,易忽略檢驗反函式的定義域”等等.

2.形象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橋樑,如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課堂中老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一個教師能夠運用自己深厚的教學經驗來為學生塑造一個生動的課堂形象,如此來驅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予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要學會生動的語言形象來描述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從而降低學生對此理解的難度,更好地掌握這些概念.如講述階乘的概念是可以將它描述成一個感嘆號來藉以加深學生對此的印象.

3.幽默的教學語言

幽默可以緩解課堂氣氛,學生在一種比較壓抑畏懼的環境中學習遠遠不如在一種輕鬆詼諧的環境中學習效率高.幽默的語言是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在教學質量上的體現,它不僅可以提高批評的效果,還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情緒化是青春期中學生的特徵,如果不能善用自己的幽默語言來引導學生去學習,而是一味地斥責學生,則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牴觸,降低課堂的.教學質量.

4.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

中學生是冉冉東昇的旭日,充滿著激情和活力,而數學教師的各種身體語言則會點燃他們的活力,讓他們在學習中充滿了鬥志.作為一名教師,不能總是呆板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善於用自己的身體語言,用身心來與他們交流.同樣數學語言也可以通過這種身體語言來表示,利用手勢將數學知識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描繪,更增加了學生的視覺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正如我們說的“眼睛是心靈的視窗”,我們要經常用和藹的目光去與學生交流,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在注視著自己.但切勿不要過多地重複一個動作,也不要把手勢結束得太快,要保持自然適度.

5.合適的比喻語言

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枯燥的數學概念,我們可以將這些概念進行一些恰當的比喻,讓這些枯燥的數學概念更生動、鮮活地儲存在學生的腦海中,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牢靠地記住這些知識點,同時能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還有更多的語言藝術,而以上只是其中的幾種,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應不斷地探究、總結及反思自己的語言,從而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藉此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教學語言藝術的影響

從以上的教學語言藝術的體現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不僅僅表現在其深厚的數學功底,更重要的注重在課堂上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利用自己的語言藝術來打造一個完美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要求數學老師的語言要精練、準確.課堂語言能力是數學教師數學能力的基礎,也是其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設計、閃耀著智慧火花的教師語言,能把枯燥的數學公式講得生動,把模糊的數學概念講得清晰,啟發學生去探索、去挖掘,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總結

總結在數學教學中,語言是師生交流最直接的通道,我們應該善用自己的數學語言,我們更要會用自己的數學語言,因為它不僅僅關係著我們所教授的課堂知識,更包括著學生們的學習和未來,有時成就學生就在一句話,毀掉學生也在一句話,所以,我們的語言藝術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語言藝術 篇13

讀了《教師語言藝術》這一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書中一個個生動的例子,體現了老師們在運用語言時的藝術,在解決問題時的機智、幽默。我從中受益匪淺,下面就簡單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規範性

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把要表達的意思講清楚、明白,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談到語言美。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語言規範,才能使所講的概念、原理、規則做到準確、完整、周密。

以五年級教學的《小數的性質》為例,“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將“小數的末尾”這幾個字用紅色粉筆著重寫出,讓學生說說對它的理解。所以之後的練習中出現了這樣的判斷題“在小數點的後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學生都知道是錯誤的,完成情況較好。

二、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鼓勵性

教師語言的主要物件是學生,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因此教師必須愛護他們,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時時鼓勵他們積極上進。

新學期,我發現其中一些學生的課堂作業書寫很不認真,家庭作業更是如此。我剛開始非常生氣,批評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讓書寫不認真的'同學重寫,可是收效甚微,大多數同學還是書寫馬虎,以至於作業的正確率也不高。換新本時,我提醒學生是新的課堂本,讓同學們認真書寫,在學生剛開始寫作業時,我還特別在教室中轉一圈,表揚了幾個平時書寫馬虎,但這次認真的同學,這幾個同學就更加認真了。我還表揚了全班同學,表揚他們的書寫都很認真。批改作業時,我發現學生的書寫認真了,正確率也大有提高。於是我又抓住時機,評講作業時,肯定了全班同學學習態度的轉變,指出學習態度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關鍵,希望他們在今後的作業中都能這樣認真。學生們受到了鼓勵,之後的作業書寫確實比之前進步不少。我也在反思,教學中如果一味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反感,也會對所教學科失去興趣;相反,如果教師能夠很好的鼓勵學生,對學生多幾分耐心和愛心,就會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師的語言要具有教育性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平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要講究藝術:說服、疏導、鼓動、表揚、批評。可以針對教育物件的不同和教育內容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中豐富的教師語言範例給了我不少啟發,要做到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不容易,但我們只要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積累,我們的語言一定會日漸豐富並充滿藝術性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