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8.78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幼兒特別喜歡,小班幼兒的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對遊戲的情節、角色、動作很感興趣。

歌曲《小鴨小雞》是一首節奏歡快、旋律活潑、結構清晰的歌曲。歌曲十分適合小班下學期幼兒。而且歌曲中小鴨小雞是幼兒非常熟悉的兩個小動物,幼兒很喜歡,小鴨小雞碰在一起對話能激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好象在和自己的好朋友對話一樣。所以通過對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已有音樂、經驗的瞭解和分析;在自主、探索、創新的教學原則下,我將本活動的目標設計成以下三點:

二、說教學目標:

⑴、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⑵、學唱叫聲XX X/XX X/的節奏,學習小鴨小雞對唱。

⑶、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小雞小鴨一起遊戲、表演的快樂。

基於對以上目標的認識,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唱歌曲《小鴨小雞》;難點定位在學唱叫聲XX X/XX X/的節奏。並讓幼兒嘗試分角色對唱,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說教學準備:在活動開始前我做了如下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另外在對唱的形式上我還為幼兒準備了頭飾,為幼兒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與條件,來滿足孩子自我表演的需要,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四、說教法和學法:

我們都知道,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清晰,能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表演性。課件《小鴨小雞》是我為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小雞》量身定做的。正好適合小班幼兒具象思維的特點,在課件中佈置了美麗的環境,配上音樂,讓孩子融入到多媒體課件所創設的環境中,再通過遊戲的形式展開,讓多媒體與音樂活動巧妙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幼兒園教學中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學法上,我適時運用了觀察法、遊戲法、表演法等學習方法。

下面就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活動過程:

我為這個活動設計了5個環節:

1、第一環節通過課前操《小貓操》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環節,我以孩子們喜歡跳的《小貓操》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然後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回憶上節活動《在農場裡》,讓孩子說說農場裡有哪些小動物並學學它們的叫聲,並加上動作表演,使幼兒的情緒振奮起來,精神集中起來。(此環節我預計3分鐘)

2、第二個環節是本首歌曲的難點部分,我利用課件,出示嘎嘎嘎,嘎嘎嘎小鴨來了,嘰嘰嘰,嘰嘰嘰小雞來了,它們碰在一起,打招呼?此時我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編一編、唱一唱,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小鴨小雞是什麼叫的呢?(師分開示範)再出示XX X/XX X/的節奏圖,難點前置。這裡的小鴨小雞的嘴巴是立體的動態的,化抽象為形象,讓幼兒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之中學唱叫聲。接著再把兩種小動物的叫聲整合在一起,讓幼兒連續的把小鴨小雞的叫聲唱出來,幫助幼兒再一次形象生動的感受“XX X/XX X/”的節奏,引導幼兒大膽的唱出這個節奏,掌握歌曲中的難點。(此環節我預計用3—4分鐘)

3、第三個環節利用圖示,念歌詞,學唱歌曲。

我把整首歌的歌詞整合在一張圖譜上,我把歌曲的中歌詞用可愛又能讓幼兒看懂的圖片來表示,這樣幼兒可以根據圖譜熟悉歌曲的歌詞,能更好地進入角色,我請幼兒跟著我手中的滑鼠把歌曲輕聲的哼唱一遍,(放音樂) 這一遍的目的在幫助幼兒跟著圖譜有順序的將歌詞練習一遍。接著還有一遍我會要求幼兒自己看圖譜聽音樂哼唱歌曲(放音樂)這一遍目的在於鞏固歌詞,這時我可以觀察幼兒哼唱過程邊帶領幼兒做些簡單的動作,這裡也很好的體現了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平時在這個環節裡我需要一位配班老師為我彈琴這樣我才能觀察幼兒的演唱過程,而現在我不僅可以利用課件完整地展示歌詞還可以觀察幼兒的歌唱過程。也順其自然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唱歌曲。(此環節我預計用4-5分鐘)

4、第四個環節讓幼兒在遊戲情景中反覆練習歌曲。

首先創設遊戲情景,這邊有一塊草地,小鴨小雞一起去草地上玩,很開心(這時請寶寶們找個空位子站好),他們要一起唱歌一起遊戲(放音樂)這裡我利用畫面,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認真的看著動畫複習歌曲一遍。這也是課件在教學中的魅力所在吧。之後我設計了小鴨小雞又來到了小河邊玩,這是為了讓幼兒不感到枯燥的反覆練習(放音樂),這時幼兒還可以找一個空位子站好,學小鴨小雞碰在一起,在和自己的好朋友對話一樣,讓幼兒以小鴨小雞的身份身臨其境,在歡快輕鬆的氛圍中又複習歌曲一遍。同時也強化幼兒對於歌曲的掌握度。這兩遍複習下來相信大多數幼兒能掌握這首歌曲並能把動物的動作模仿出來。更能感受表演的快樂。

最後一個環節是本活動的一個延伸活動。請幼兒嘗試分角色對唱,因為小班幼兒的學習重點還是在於模仿、遊戲,所以這一環節不做重點。當然在對唱的形式上我也還為幼兒準備了頭飾,讓幼兒在遊戲中嘗試集體唱和對唱的快樂情感,共享遊戲的快樂經驗。(此環節我預計用7-8分鐘)縱觀以上的活動過程,我以課件貫穿始終。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動態的課件演示,圖譜等方法,讓幼兒在輕鬆的狀態下投入到活動中,像在做遊戲一樣不知不覺掌握了歌曲,重點和難點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更能體現幼兒大膽表現與交往的快樂。不斷促進幼兒對歌曲,對錶演的興趣。新理念下的音樂活動融生活經驗、現代科技、音樂感知、情感表達為一體,我也會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地挖掘出音樂活動的內在價值。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著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物件,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絡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遊戲)——音樂遊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

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瞭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

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裡,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

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後面的音樂遊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遊戲(好聽的歌)

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這首歌曲,符合小班幼兒認知水平和發展特點,是適合小班幼兒年齡段開展的音樂活動,它可以促進幼兒在學唱歌曲同時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緩解分離焦慮,獲得美的感受。

二、說教材

《我愛我的幼兒園》是一首經典簡單的 4/2 拍兒童歌曲,音域在六度範圍內,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旋律簡單優美,歌詞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氣息,反映了小班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便於理解。

三、說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老師、小朋友一起演唱的樂趣。

2.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能夠較為完整演唱。

3 感受歌曲的歡快,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四、說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能夠較為完整演唱。

活動難點:在活動中,能夠隨著音樂,大膽的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歌曲的表演活動。

五、說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利用日常生活照,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突破了 活動重難點。

2、遊戲法:客人小兔子的角色貫穿整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和專注力品質的培養。

3、表達法:鼓勵幼兒隨音樂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到愉悅。

六、活動總結

幼兒入園時間不長,大部分幼兒已經能夠獲得初步的生活體驗和經驗,這些生活經驗有助於幼兒對本歌曲音樂性質和內容的理解和表現。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學會歌曲的演唱。

七、說學法

1.觀察回顧法:通過觀察課件,回顧幼兒園生活,理解歌曲的內容。

2 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引導幼兒想想、說說、看看、聽聽、演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八、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為三個大的環節:具體活動如下:

環節一,匯入部分,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激發幼兒學唱歌曲興趣。

1.播放小課件

以客人小兔子角色帶幼兒進入活動。播放幼兒在園日常生活照片製成的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目的:幫助幼兒簡單回顧幼兒園有趣生活,突破重難點,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主要內容,激發幼兒學唱歌曲興趣。

教師指導語: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誰呀?今天有位小客人,來和小朋友一起上幼兒園。

它不知道我們幼兒園是什麼樣的,我們來幫幫她吧,這是哪裡呀?都有誰?他們做什麼呢? 剛才小兔子看到了你們和老師唱歌,小兔子說今天也想和我們學一首新歌,好嗎?

2.發聲練習。

“小朋友們好,老師您好”進行發聲的練習,既複習了音階,又和幼兒進行了交流。

目的:為學習唱歌做好準備,學習正確的發音及音準。為幼兒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並進行禮貌教育,和拉近師幼關係。

教師指導語: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小朋友,現在和老師一起聽著鋼琴互相問好吧。

重點指導:積極參加活動,與老師互動,在老師的帶領下,聽琴和老師一起唱。

環節二,基本部分,初步學唱歌曲,能夠較為完整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歌曲內容和情感

1. 教師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完整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整體感知音樂,體會歌曲節奏的活潑歡快,瞭解歌詞,教師引導幼兒和小夥伴一起聽音樂,與歌曲產生聯絡,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裡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歡快和美好,並鼓勵幼兒隨音樂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感。

目的: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知道歌曲在唱什麼。初步感知音樂,通過提問引發幼兒初步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指導語: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來一起聽一聽吧!你聽到這首歌高興嗎?歌曲裡唱了什麼。

重點指導: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引導幼兒說出歌曲裡的歌詞。用簡短的歌詞回答問題。

2.教師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較為完整地學唱歌曲。

目的:用給客人小兔子表演,向同伴表演、自我自由表演唱等不同形式幫助幼兒學唱完整歌曲,突破重難點。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

(1)教師帶幼兒跟唱 2-3 遍,在老師的帶領下較好的激發幼兒學唱。

(2)分句分段唱,句子短,易於幼兒記憶和動作表現。

教師指導語:

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歌吧。你想用什麼動作表現愛?什麼動作表現唱歌跳舞。

(3)引導幼兒用快樂的情緒、動作和同伴來演唱。

重點指導:基本能夠演唱,聽音樂幼兒運用自己的動作初步表達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幫助幼兒掌握歌曲。

環節三,結束部分(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抱抱)

播放《找朋友》的音樂,進行找朋友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認識並找到更多的朋友。

目的:幼兒初入園,對於班上的小朋友還不完全熟悉,感受與同伴一起的快樂。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教師指導語:

我們一起來跳找朋友吧?和朋友抱抱後小朋友要找新朋友喲?

重點指導:老師找不同的小朋友遊戲,帶動幼兒的情緒,鼓勵每名幼兒找新朋友。

九、說活動延伸

為幼兒創造更多機會來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支援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活動區播放歌曲,日常中經常和幼兒一起唱歌、表演,共同分享音樂活動的樂趣。開展豐富的活動感受體驗幼兒園朋友多,幼兒園生活是快樂的。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3-4歲幼兒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在瓜果飄香的秋季,幼兒看到豐收的水果興趣很高,此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在活動中感受韻律。

二、說教材

兒歌《水果歌》選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幼兒園小班教材,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目標:3-4歲幼兒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水果歌》是一首問答式的兒歌,韻律感和節奏感都比較強,相同結構的句式,一問一答,幼兒較為感興趣。水果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並且幼兒對水果的顏色已有了知識經驗準備。但是,小班的幼兒節奏感和韻律感較弱,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我定為了:體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

三、說活動目標

依據《指南》語言領域中3-4歲幼兒的年齡段目標:能聽懂短小的兒歌或故事,結合兒歌的特點制定了目標:1、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兒歌的節奏與韻律;2、感受問答式兒歌的樂趣。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理解兒歌內容,讓幼兒口齒清楚的說出兒歌,在此基礎上稍高於幼兒的實際水平。在學習兒歌中,體驗兒歌的節奏與韻律,讓幼兒在節奏中願意學習兒歌,從中獲得樂趣。

五、說教法

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交流互動法、討論法、觀察法、傾聽法、遊戲法等。

匯入部分運用了談話法,通過出示圖片,運用觀察法讓幼兒直觀感覺水果的輪廓和顏色。

交流互動法:是教師和幼兒的互動交流,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在輕鬆的氛圍中讓幼兒大膽表達。交流互動結合的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討論法:幼兒在討論中能無拘無束地表達,是幼兒練習表達的好機會。

觀察法:主要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與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教師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通過活動的教具,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從而激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傾聽法:是教師示範朗讀,讓幼兒認真傾聽中感受兒歌的趣味性,從而刺激幼兒喜歡去學習兒歌的目的。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許多樂趣。因此,在活動中採用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自然的理解兒歌內容。

六、活動總結

此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能根據兒歌內容作出相應的反應,發展幼兒的思維,發展了幼兒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得到發展。

七、說學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我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理念,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活動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主要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直接感知兒歌內容。

遊戲法: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加強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八、說活動過程

本次教學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為匯入部分,幼兒觀察圖片、輪廓,運用已有經驗,討論水果的顏色,為展開部分做了鋪墊。幼兒知道了蘋果、香蕉、西瓜的顏色。為避免教學過程中幼兒對水果顏色的爭執,我出示的是兒歌中水果的顏色,拿出魔術袋增加神祕感,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了目標1的“理解兒歌內容”。

展開部分劃分為4個學習兒歌的環節。第1環節為教師有節奏的朗誦兒歌,幼兒整體感知兒歌,培養了幼兒的傾聽習慣,初步感知了兒歌的節奏和韻律。第2環節藉助圖片,運用問答式學習兒歌,教師一邊拍手提問,一邊引導幼兒用拍手的方式回答問題,感知、體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激發幼兒興趣。第3環節分組學習兒歌,男女小朋友面對面互問互學,再次熟練一問一答的句式,感受兒歌一問一答的樂趣,此環節完成了目標2。第4環節為遊戲環節,突破重難點。考慮到小班幼兒對節奏把握不夠準確,因此,在展開部分採用了多種活動方式練習幼兒的節奏感。在師幼互動、幼兒互動及遊戲活動中,多方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本次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水平出發來設計了問答、遊戲等教學環節,並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參與情況,我會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活動設計。把活動的主體交給幼兒,注重師幼互動。

九、說活動延伸

在結束部分運用了談話法,激發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把更多的水果編入兒歌中的意願,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5

尊敬的領導:

大家好!

我是中一班的xx老師。我園的體驗教育包含若干個子課題,子課題的研究就是如何將體驗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實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的環境創設、方法手段的運用上。我承擔的是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實施體驗教育思想的子課題研究。本學期,我班根據體驗教育階段目標和班級教育目標,精心選編教學內容,採用南師大許卓亞教授編的音樂教材以及以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理論和體驗教育理論為指導展開一系列的音樂節奏感的培養,給予幼兒音樂節奏的美。在實施過程中,除了日常的音樂教學活動以外,我們還利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音響幫助幼兒感知節奏,讓幼兒去尋找、去傾聽、去模仿,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例如:讓孩子們去傾聽“嚓、嚓、嚓”的手錶聲、“鐺-鐺-”的敲鐘聲、“嘀嘀”的汽車聲,去模仿走路、切菜、洗衣服等節奏鮮明的動作,從這些不同的有節奏規律的聲音和動作中,孩子們漸漸知道聲音和動作有各種各樣的節奏。每當孩子發現了生活中富含節奏美的事物時,我總是給予熱情的鼓勵,引導孩子模仿這些聲音、動作或形態,增強幼兒對尋找生活中的節奏的興趣。

今天我向大家開放的音樂活動是“胖胖熊和小老鼠”,目標定位於:

1、熟悉故事內容,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的節奏,初步掌握節奏型×-|×-|、××××|××××|。

2、通過探索,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會用樂器表現。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與樂器帶來的愉悅情趣。

我的設計思路是:首先選用節奏鮮明、對比性強的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動物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匯入,通過幼兒現有的經驗水平來感知胖胖熊和小老鼠在外形上的不同;其次,給孩子提供模仿的機會,我則與孩子同學同樂,為了進一步感受節奏的速度和力度,我和孩子們一塊兒學熊寶寶-熊媽媽-熊爸爸,由強到更強;學鼠爸爸-鼠媽媽-鼠小弟,由弱到更弱;然後,孩子們根據動物走路的性質選擇小樂器來探索樂器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的關係,我著眼於啟發、引導、點撥,最後,每位孩子手拿一件小樂器跟著老師的故事情節分別敲出胖胖熊和小老鼠走路的聲音,從而感受故事情節與樂器配合帶來的愉悅情趣。在此,無論我今天的活動成功與否,我希望我今天的活動能給孩子帶來歡樂,讓孩子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體驗學習,這也正是我園體驗教育的目標之?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快樂“,我是這樣做的,我園的其他老師也是這樣做的。那今天我能不能將快樂帶給每個孩子呢?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設計意圖:

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應選擇有一定情景性、趣味性,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歌曲。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同時,針對班內幼兒在音樂歌唱活動時,常常大聲叫或胡亂唱的現象,為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根據以上的指導思想,我設計以下活動。

二、 說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2、學習唱歌的正確方法,初步培養幼兒辨別音色的優劣。

3、能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較大膽地表現音樂。

三:說教材:

《聲音不吵架》這首歌曲形象、生動,歌詞風趣、易懂。用各種節奏學小動物的叫聲,幼兒對這些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兒在唱歌時感到十分愉快,有利於形成他們樂觀、開朗的性格。歌曲音域為6度(1=C)最高音b,在旋律的設計上主要在兒童最感舒適的音域內進行,比較合適小班幼兒演唱,速度為中速,節拍為2/4拍,節奏平穩,幼兒易於掌握。

歌曲的重點:學習唱歌的正確方法,初步培養幼兒辨別音色的優劣。

難點:學習節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為掌握這兩條節奏在輔助了小動物的各種叫聲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動物叫聲進行了選擇。讓歌曲中小動物的叫聲和自然的動物叫聲相似。

四;說教法、學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為目標服務。因此根據歌曲的特點及幼兒的具體情況,運用了遊戲法和直觀法,培養幼兒音樂感受力,音樂想象力,音樂記憶力。在整首曲子的教唱時,採用分段教學法和整體教學法,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為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中採用了難點前置,通過圖譜及對唱、分組唱和集體唱的方法讓幼兒掌握節奏|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

五:說教具:圖 譜 指揮棒

教具的作用是來輔助教學目標的完成,應低投入高產出。簡單的圖譜直觀、形象,能較好的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六:說教學程式

1、導語:以生動、激勵性的語言,引起幼兒音樂表現的興趣。複習律動、班歌演唱。

2、新教歌曲:以“小動物開演唱會”情景貫穿始終。

(1)引題:“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 。

(2)設疑、提問:老師範唱,幼兒回答。激起幼兒聽歌曲的情趣,啟動幼兒的思維。

(3)視聽結合,觀察對比,加強感知:學習節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

(4)幼兒學唱歌曲:主動感知、體驗後半段歌詞的內容及含義。

3、歌曲創編:老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將別的小動物及叫聲編入歌曲中。可以讓整節課推向高潮,令人意猶未盡。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音樂遊戲多種多樣,有純粹在歌聲中活動的,還有純粹在樂曲聲中活動的,有些是有情節、有角色的音樂遊戲,內容繁簡不一,然而小班幼兒年齡小,一切從興趣出發。興趣能誘發幼兒學習的動機,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另外喜歡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音樂遊戲時與同伴交流情感,孩子們在這種耳鬢廝磨的互動中還可以建立信任、瞭解和友誼,形成一個相互學習、開放的學習環境, 因此音樂遊戲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具有特殊作用。

小貓和小老鼠是幼兒非常熟悉的兩個動物形象,幼兒很喜歡,尤其是出現了動畫片《貓和老鼠》,孩子們更是對小老鼠的聰明、可愛形象喜歡的不得了,因此我選了這個音樂遊戲《小老鼠吃米》,在這個音樂遊戲中,我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出現遊戲規則,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極高的興趣,掌握遊戲。

2、說目標

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①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邊玩邊學做遊戲,並遵守遊戲規則。

②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歌詞。

③體驗和享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3、說準備

每個活動的準備是為活動過程服務的,因此活動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這個活動我有如下準備:

①幼兒已初步學會歌曲《小老鼠吃米》。

②小貓的頭飾一個。

4、說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讓幼兒學會這個音樂遊戲的玩法並能保持愉快的情緒。通過啟發引導、參與體驗、共同遊戲及師生交流等,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出現遊戲規則,逐步學會。

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如何遵守遊戲規則,如何表現小老鼠在黑夜裡偷吃米的形象。我注重營造寬鬆、和諧、愉快的活動氛圍,同時運用榜樣示範、表揚鼓勵、個別指導等方式,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得到發展。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以示範法、遊戲法為主,如何靈活、正確地使用示範法呢,示範法對教師來說是示範,對幼兒來說是模仿,幼兒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樂遊戲的教學活動中,提供正確、熟練的示範,供幼兒模仿,在音樂遊戲的教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但絕不能只讓幼兒單純機械地模仿,除此,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情景想象法、啟發引導法、提問法等各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學,同時我還讓幼兒通過模仿法、觀察法、實踐法等各種學法來學習遊戲,讓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絡起來,逐步突破難點,達到活動的目標。

三、說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小老鼠和小貓的形象,並創編模仿小老鼠和小貓的動作。

①教師繪畫老鼠,引起幼兒的興趣,創編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教師先慢慢畫老鼠,讓幼兒猜是誰來了,引出小老鼠。接著問:小老鼠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誰來學一學小老鼠的樣子呢?提醒幼兒小老鼠走路時要輕,不能大聲喧譁,最後集體模仿小老鼠。

②引出小貓,創編模仿小貓的動作。

教師問:小老鼠長著尖尖的嘴,最喜歡偷東西了,那它最怕誰呢?引出小花貓,讓幼兒創編模仿小貓的動作。

這一開始部分通過啟發想象、觀察示範讓幼兒創編模仿小老鼠和小貓的動作,為後面遊戲做好鋪墊。

2、學做遊戲《小老鼠吃米》。

①引出歌曲《小老鼠吃米》。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就是講了小老鼠和小花貓的事情,是什麼歌呢?引出歌曲的名字。

②複習歌曲一遍。

③做在座位上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④學做小老鼠,提出遊戲的第一個規則。

小朋友想不想學一下小老鼠呢?(想)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就是小老鼠一定要聽話,唱第一段時,小老鼠輕輕離開座位,唱第二段時小老鼠開始吃米,好嗎?(好)。小老鼠(哎)!這兒有好多米。

??? ⑤教師和幼兒完整遊戲一遍,提出遊戲的第二個規則。

小朋友剛才表演的真精彩,為了表揚你們,××老師要來跟我們玩《小老鼠吃米》的遊戲,你們高興嗎?××老師做小花貓,我們做小老鼠,呆會兒小老鼠聽到小花貓的叫聲才能逃回座位。

⑥調換角色遊戲一遍,逐步提出遊戲的第三、第四個規則。

提出:小花貓在唱到“醒了,抓住你”時,做伸懶腰抓小老鼠的動作,歌曲唱完小花貓要“喵嗚”叫一聲才能跑過去抓小老鼠。

???? ⑦遊戲結束小結。提醒幼兒小老鼠在黑夜裡偷吃米時走路一定要輕。

3、引導幼兒簡單創編歌詞,並演唱歌曲。

通過提問“小老鼠除了偷吃米,它還偷吃什麼呢?”讓幼兒創編歌詞:小老鼠來了,來吃×(油、餅……)從而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

4、幼兒再次遊戲二至三次。

小朋友還想不想來做“小老鼠吃米”的遊戲了呢?遊戲一遍後說:看那兒有一大缸油我們快去吃吧!幼兒遊戲幾次。(可以是“小老鼠吃餅” 、“小老鼠吃蛋糕”等等)。

小老鼠你們是不是很累了,我們快回家休息吧。

5、結束部分。

小朋友想不想也來畫一畫小老鼠呢。餘下的時間讓幼兒繪畫小老鼠,旁邊添畫一些食物,也可以回家畫。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幼兒園》,這是一個小班的音樂活動,我將從說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教法學法,活動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設計意圖

《我愛我的幼兒園》是一首簡單的4/2拍兒童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歌曲旋律簡單優美,歌詞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氣息,便於幼兒理解。這些都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符合《指南》中所說的“小班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環境的變化使幼兒感到不安,排斥去上幼兒園,有些幼兒哭著鬧著要回家。而這首簡單的兒歌通過簡單的歌詞和旋律告訴幼兒上幼兒園的好處,使幼兒從心底認可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同時《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行成。”因此我選擇了《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次活動的教材。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即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同時《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所以我制訂了以下幾個目標:

1.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知道所唱歌曲的歌詞是什麼。

2.在教師的示範和引導下,能隨著音樂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

3.感受音樂的美,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三、說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本次活動學會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難點:在活動中,能夠隨著音樂,大膽的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歌曲的表演活動。

四、說活動準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

1.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

2.幼兒日常生活照片製成的教學ppt 經驗準備:幼兒入園已有一段時間,會唱兒歌《找朋友》,且有交好的小夥伴。

五,說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表達法,觀察法等教育教學方法。

遊戲法是指通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規則的遊戲活動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 表達法即發表,表現,是指幼兒經過思考,領悟,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對事物認識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他是什麼樣的。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為三個大的環節:

環節一,匯入部分(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我將通過和幼兒的相互問好“小朋友們好,老師您好”進行發聲的練習,既複習了音階,又和幼兒進行了交流。作為活動的匯入部分,也可以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

環節二:主體部分(學唱歌曲)

1.遊戲找朋友 在該環節中,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通過找朋友的遊戲,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體會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和團體生活的溫暖。

2.聽一聽 教師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幼兒整體感知音樂,體會歌曲節奏的活潑歡快,大體知道歌曲在唱什麼。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和小夥伴一起聽音樂,與歌曲產生聯絡,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裡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歡快和美好。

3.學一學 通過上一環節聽一聽,聯絡生活,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讓幼兒想知道歌曲在唱什麼,應該怎麼唱。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逐句教幼兒唱兒歌,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快速學會唱歌曲。

4.比一比 在幼兒學會唱這首歌的基礎上,組織幼兒進行歌唱比賽,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歌詞興趣,也可以使部分幼兒得到一定的休息。

5.說一說 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播放幼兒的生活照製成的ppt,請幼兒認一認他是誰,講一講自己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這既可以使幼兒的嗓子得到休息,又可以加深對本班幼兒的認識,這也是本次活動動靜交替的表現。

6.演一演 在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時,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在本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用快樂的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教師也應進行適當的提示如拍手等。通過幼兒大膽的表演,既滿足了幼兒的表演慾望,又複習和鞏固了所學的歌曲。

環節三:結束部分(遊戲大家一起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教師將再次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讓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

為了更好地完善本次活動,我將活動延伸至美術活動,讓幼兒畫一畫我的幼兒園,畫出幼兒自己心中的幼兒園,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9

說活動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講衛生》這首歌曲節奏活潑歡快,歌曲有趣易懂,特別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小班的幼兒抵抗力差,身體防禦能力弱,講衛生對於他們來說是件不可忽視的事情,所以,才會設計本次活動。

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藝術欣賞水平我從三個維度定位了以下目標:

1、理解並學唱歌曲《講衛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節奏。

2、初步學會肢體動作表演,通過歌曲知道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說活動重難點:

藝術教育是開啟幼兒心靈的一扇窗戶,《講衛生》這首歌有著對幼兒很大的衛生教育意義,所以,我把理解並學唱歌曲《講衛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節奏。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小班的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對愛乾淨,講衛生的認知也淺顯,所以,初步學會肢體動作表演,通過歌曲知道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將會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說活動準備:

為了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講衛生》;小兔生病圖片一張;太陽,洗手,刷牙圖片各一張。

2、經驗準備:幼兒對愛乾淨講衛生有初步的認知。

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給幼兒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本次活動我採取了情景法和示範法;而幼兒主要通過情景的創設進入到角色中去,再加上我的講解和示範,從而來獲得知識與體驗。

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幼兒律動進教室,發聲練習。根據情景的匯入來激發幼兒對歌唱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播放音樂,初步欣賞歌曲,幼兒傾聽。

2、範唱歌曲,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知道這首歌裡面唱的是什麼。

3、根據歌曲節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4、完整播放歌曲,幼兒歌唱,並出示歌曲中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5、幼兒演唱歌曲,進行歌曲表演。

(三)結束部分:

以情景開頭,以情景結束。帶領幼兒出去洗乾淨小手。

說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講衛生》歌表演活動。

說活動預期:

《講衛生》是一首活潑歡快,簡單有趣的一首歌曲,幼兒應該很快能掌握,之後就可以盡情的投入到歌曲表演中去,體驗音樂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 篇10

我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小蝌蚪找媽媽》。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我說課的題目之後,首先就會想到是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的是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手指點畫課。隨著季節的變化,萬物復甦的季節已經到來了,小朋友們脫去了厚厚的衣褲,換上了輕便美麗的衣裝,可以無拘束的遊戲、玩耍。小動物們也從長長的睡眠中醒來了,所以我預設了這節有關於小動物的美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是適合於小班孩子的,因為5—6歲的孩子對小動物很敏感,也很樂意與小動物交朋友。所以我為小班幼兒設計了一節有趣的手指點畫課,其次我還收集關於幼兒美術的研究資料,美術教育對於幼兒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了解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下面,我就從“活動內容”和“活動主體”(即幼兒)這兩方面,具體分析一下這節課的設計意圖。

一、 設計意圖:

(一)說教材

現在陽光明媚、萬物復甦。春天的使者也為我們帶來了春的訊息, “青*”、“小蝌蚪”作為表現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傢伙也來到了活動室的自然角里。也就是說,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基於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和遊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 —創作—欣賞”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二)說幼兒

現在再來談談活動內容與活動主體(即幼兒)之間的適應性關係。《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小班的幼兒都是剛剛接觸美術這門課,還不懂得什麼是美術。記得第一次給他們上美術課時,大部分的孩子舉著水彩筆對我說,“老師,我不會畫!”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會“無從下筆” 呢。我想,主要應該取決於成人對待幼兒美術活動的態度。幼兒在初步接觸美術後覺得用一支筆可以畫出很多的東西,很有意思。他們就拿著筆隨意的畫啊畫啊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幼兒理解美術,讓幼兒愛上美術。首先是教師,直接參與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是孩子們眼中的“權威”。那麼,教師能否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對孩子的發展就至關重要!《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這些要求,我在平時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簡單而有易於幼兒表現的教材,就像今天設計的這節“手指點畫”課,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輕鬆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在美術作品欣賞中,體會分享的快樂。這就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

二、 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3、作品展示,欣賞作品並互相評價,分享成功的快樂。主要依據《綱要》中“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在這裡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因為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三、重點和難點:

目標2的實現,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來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這節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匯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匯入課題後採用了 “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經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過程:

活動程式可以簡單的概括為“觀察—想象—創作—欣賞”四個部分。

(一)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遊戲和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引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引起學習的興趣。。

1、幼兒說手指歌:一個手指頭呀,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爬爬爬;兩個手指頭呀,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兔子呀,蹦蹦蹦;三個手指頭呀,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呀,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青*呀,跳跳跳。利用幼兒學過的遊戲,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裡來了一位客人。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課件裡出現青*媽媽)

老師:“咦!青*媽媽皺著眉頭,好像有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回事吧!”(課件裡播放青*媽媽的聲音“唉,聽說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著急啊!”)

老師:“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唸完兒歌后課件裡出現了一群遊動的小蝌蚪。)

老師:“哇!好棒喲!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它們可真開心,這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這時,課件裡的青*變成高興的表情。)現在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複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匯入課題後採用“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並思考。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裡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裡不一樣?”(課件裡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遊動的畫面)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並且提示幼兒要說完整話,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二)採用“示範講解法”教授小蝌蚪的畫法,“示範講解法”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 “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在這一環節中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小朋友們請看一下,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在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節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幼兒先徒手在桌上練習,讓幼兒在紙上作畫時增加一次就成功的機率。“小朋友我們畫小蝌蚪的時候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為了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裡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後,請幼兒再次作畫。(同時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欣賞與評價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教師繼續利用課件創設的情景,對幼兒說:“青*媽媽看到這麼多的寶寶都找到了她,真高興啊!她到我們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牆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貼上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媽媽的身邊啦。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在這裡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遊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個環節當中還要注意幼兒語言的完整性,教師要給以適當的指導。

七、活動延伸:

這是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師生共同佈置“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牆面,複習有關故事、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遊戲。並且可以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蝌蚪和青*的祕密”,收集相關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資訊,對如何更好保護“小蝌蚪”和“青*”展開討論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