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舞蹈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3K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認識活動,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欣賞,就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體地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聯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來豐富和補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動和鮮明、從而能在觀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廣闊的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含義。

如何欣賞舞蹈

人們進行舞蹈欣賞這種的審美活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也就是說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識、舞蹈欣賞水平和認識能力,舞蹈欣賞活動才能正常順利的進行。所以我們瞭解舞蹈藝術的特徵、舞蹈和其他藝術的關係、舞蹈形象構成的各種因素,極其產生的過程等,就非常必要了。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從舞蹈作品訴諸於欣賞者的感覺特點來看,它是一種綜合了聽覺(時間性)和視覺(空間性)的表演藝術。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間(舞臺或廣場)內,主要通過舞者連續的動作和不斷變化的舞蹈隊型、畫面、以及音樂、舞臺美術(服裝、佈景、燈光、道具)等表現手段來塑造舞蹈的藝術形象。因此,考察和了解作品中各種表現手段是如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題內容是如何表達出來的,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加深對於舞蹈作品的理解,更好地進行舞蹈欣賞。

舞蹈欣賞的過程始,終離不開形象,它的理性活動始終和感性活動相結合在一起,因此,舞蹈欣賞也就是舞蹈觀眾進行形象思維的過程。但是,舞蹈觀眾欣賞的形象思維與舞蹈作者創作的形象思維的具體過程恰恰相反:作者進行創作首先是從生活的感受開始,有了主觀情感的激動,才能獲得題材,形成明確的主題,再應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塑造出藝術形象,而觀眾欣賞舞蹈作品,卻首先從對舞蹈的形象感知開始,通過人物在舞臺上的動作極其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使觀眾受到藝術的感染,產生情感的激動,進而才能體會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內容和主題思想。這也就是說,作者進行創作是由把握生活的現實面貌和本質意義以創造形象,而觀眾進行作品的欣賞,卻是由把握形象,以認識它所反映的生活的現實面貌,並進而體會和理解它的本質意義。

總之,舞蹈欣賞並沒有什麼神祕的地方,對舞蹈多接觸、多看,熟悉了舞蹈,瞭解了舞蹈,就會逐漸地提高舞蹈的欣賞水平。這正如我國古代文藝理論家劉勰所說:“凡抄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園照之象,務先博觀。”其意思是說,會演奏上千只曲子而後才懂得音樂,觀察了上千把劍而後才會識別寶劍,所以全面觀察的'方法,務必要多做觀察研究。一個人“曉聲”和“識劍”鑑賞能力,來自本人的藝術實踐和它對事物的全面反覆的觀察比較。因此我們說,對於優秀的舞蹈和舞劇作品,只有不止一次地反覆欣賞、透徹的體會和理解,才能夠充分地感受到舞蹈審美欣賞中的藝術樂趣,同時也可以不斷的提高舞蹈欣賞水平和加強舞蹈文化的素養。

欣賞芭蕾,大致上有兩條思路。一條是傳統的,一條是現代的。一般主張欣賞的方法與欣賞的物件相統一:即用一絲不苟的傳統思路,去欣賞“早期”、“浪漫”和“古典”這三個傳統時期的芭蕾舞劇、音樂型芭蕾和純粹型芭蕾。

傳統的欣賞思路要求觀眾提前半小時左右到達劇場,以便能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煩惱,統統留在劇場的大門外或衣帽間那個塵世的空間裡,然後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劇場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與馬路上的擁擠、菜市上的吵鬧、單位裡的糾紛、家庭裡的瑣事毫不相干的審美場,進入《仙女》、《吉賽爾》、《葛蓓莉婭》這樣一個人造仙境,進入《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這樣一個夢幻世界,一連幾個小時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囂和精神的壓力。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節目單,細讀一下劇情梗概、有關評論、舞團簡史、編導和舞者介紹等各種有關材料,尋找一下眾所公認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樂名曲,期待一下奢侈華麗的服裝和富麗堂皇的佈景……

現代的欣賞思路對觀眾沒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為其提供隨遇而安的哲學,因為現代生活的節奏壓根兒不允許觀眾,特別是有職業的觀眾提前半小時到達劇場,而是在欣賞的過程中強調觀眾無需任何先人之見,只需用隨身攜帶、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識來理解,用來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經驗來參與即可。

這種欣賞思路認為,節目單上的東西簡直就是編導們設下的圈套,或者是為彌補舞劇編導或芭蕾編舞自身的語無倫次而兜售的靈丹妙藥,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劇情到底是怎麼“寫”的無足輕重,成功與否只能看他臺上怎麼“舞”的。芭蕾舞舞劇說到底,還是以舞為主,以劇為輔的,否則,便無法解釋芭蕾舞劇中的領銜主演們在跳完雙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變奏後,便向觀眾頻頻施禮的現象。如果劇重於舞,這種行為豈不是出“戲”了,西方的觀眾和評論家們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個世紀呢?

這種欣賞思路認為,明星可以欣賞,但用不著崇拜得五體投地,明星崇拜的風氣實在顯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而不是跟著評論家們的意見跑;尋找自己眼中和心裡的明星,而不是隨波逐流,這才是最最重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