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課教案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9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舞蹈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舞蹈課教案合集15篇

舞蹈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綵帶的運動軌跡,嘗試繪製綵帶舞圖譜;

2、在感受音樂和認識豎排隊形圖示的基礎上,進行團體表演。

3、體驗同伴間合作舞蹈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跳綵帶舞:我讓綵帶跟我跳了一個怎樣的'舞

1、剛才我做了哪些動作

2、根據幼兒回答逐個示範動作。

3、出示相應圖片,請幼兒嘗試。

4、請幼兒跟著教師做動作。

二、請幼兒創編綢帶舞。

1、幼兒分組製作舞譜,自我分配任務。

2、幼兒製作圖譜,教師巡迴指導。

3、張貼幼兒完成的舞譜,教師帶領幼兒跳綵帶舞。

三、變化隊形跳綢帶舞。

1、除了動作在變化,還有什麼在變化

2、播放教師跳的綢帶舞視屏。(有隊形變化)

3、出示隊形圖(臉的朝向圖),解決豎排、橫排。

四、出示新圖示,嘗試看圖譜跳綢帶舞。

1、教師帶領幼兒看圖示跳。

2、教師帶領幼兒跳。

3、面朝客人教師跳。

4、教師帶領幼兒圍成大圓,面向中間,在教師帶領下跳綢帶舞。

活動評析:

首先,我覺得在公開課中開展舞蹈活動,精神可嘉,一般教師都不太敢嘗試舞蹈活動,一怕亂,二怕自身舞蹈素養不夠,可是周教師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舞蹈素養好,上課精氣神十足,教態親切。

其次,教師選用的教學策略也比較好,經過讓幼兒繪製圖譜來創編動作,完善綵帶舞;運用視屏及圖譜讓幼兒明白如何變換隊形,這些,都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可是活動也存在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活動的關鍵詞是舞,應當讓幼兒舞起來,從表到達表現,要讓幼兒感受音樂與綵帶的關係;舞姿與綵帶的關係;幼兒的動作與綵帶飄逸的關係;幼兒所有動作與綵帶的關係。除了舞動綵帶,身體也應當隨著綵帶舞動起來,最終的整套動作應當與音樂進行匹配,幼兒應當能夠看著圖譜,隨著音樂,完整地演示綵帶舞,音樂與動作應當配套。

提議摒棄教的痕跡,能夠先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舞動,然後動作與圖片匹配,然後與音樂配合,完整表演。同時能夠研究上下左右的空間關係,讓綵帶在上下左右都飄動起來。

舞蹈課教案2

教學目的、任務:

1.通過一年學習,應掌握較廣泛的舞蹈知識併兼備音樂與舞蹈的藝術表現力,舞蹈課教案。

2.通過嚴格VI練,使學生具有較規範、紮實的基本功及技術技巧。

3.能夠準確地講解示範並具有答疑糾錯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組織實施教材的正確方法。

學習內容

地面訓練

一、上肢訓練:

1.頭部:前、後、左、右傾頭、頭頸的轉動。

2.肩部:壓肩、環動、鬆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彎腰、療腰、涮腰。

二、下肢訓練:

1.腳踝部、勾腳、繃、拒腳、向內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環動、踢、搬、控腿

3.夠部:橫叉、豎又、壓又

三、訓練要求:

主要解決柔韌性、軟開度及身體各部分的靈活性。解放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同時為把科和中間的訓練做好最重要的準備。

扶把訓練:(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

2.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

3.小涮腰、橫擰組合

4.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臥點、撲步

5.豐富節奏。加強節奏變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後擦地

2.帶勾、繃腳、及與半蹲組合

3.前後擺動並環動

4.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

5.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6.豐富、加強節奏變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後、小踢25度

2.帶點地小踢腿

3.前後擺動、單腿變身

4.節奏處理、加強準度

四、單腿蹲:

1.前、旁、後、帶勾腳

2.單腿帶端掖腿

3.帶邁移、前旁後、擺動加半蹲

4.與單腿變身組合

五、腰:

1.前後胸腰、前後、大腰

2.療腰、大技步、臥點

3.雙跪後腰、單腿後腰

4.大涮腰探海輾轉

5.風火輪

六、控制

1.前、旁、後吸伸腿、半、全環動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後腿

七、大踢腿:

1.前窮、後大踢腿

2.前腿接後腿、後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擺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蓋腿

中間訓練

一、腰:

1.單跪下腰、單腿後腰

2.慢、快涮腰

3.臥雲

4.風火輪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強調身法連線流暢

三、控制:

1.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

2.大射燕、探海

3.加強流暢感及身韻的連線

四、五跳:

1.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

2.小射燕跳

3.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變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2.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3.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4.變身跳

技術技巧:

一、轉、

1.平轉2-3個

2.斜線平轉:8個

二、翻身類: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點翻身3-5個

教學方法與要求:

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

一、樹立中國舞嚴謹、規範教學作風

二、外部動作與內在意識諧調統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準確地動作示範,清晰規範的語言表達。

四、因材施教、集體授課與個另輔導相結合。

五、制定教學計劃,並根據教學物件及時進行調整

1,重點在老師要會技巧,言傳身教和經驗積累。

2,技巧的基礎是練好倒立,而且開技巧前的起範兒很重要。

比如手是擴指手型,手的方向(打側手翻指尖對旁,前橋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過程中,每個技巧的發力點是哪裡,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力,肌肉一定要收緊。可以讓孩子們多做些腹背肌的練習…單腿前橋和單腿後橋

3,教前橋,首先要解決倒立,下腰的基礎問題。

先讓學生練倒立,要求又輕又穩,崩腿崩腳尖,落到把杆上沒有聲音,教案《舞蹈課教案》。倒立熟練之後在進行前橋的練習。手落地手直,腳落地腳直,注意協調的圓;放輕鬆。關鍵在腰和肩,手要具備基本的支撐能力,在操作的時候頭看前面,別看地面,讓孩子準備做倒立,老師在旁邊,當孩子做動作的時候老師用手頂一下孩子的腰,讓他知道什麼地方用勁。

技巧主要是通過力度、幅度、速度來體現。我們要把情感與氣韻融在一起,讓動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隨感而變,順情而化。加強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後在腳準備掂地時拉肩單腳掂地時要挑腰左腳最好是在腰起來後在放下!(這做單一的練習)熟練之後可串起來!

老師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練習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經驗就好了。

4,教側翻時腳打直,注意最開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個身體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頭。雙手也要成一條直線。

不是往外甩開的,手腳要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腳要往內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學生腿彎是因為心虛,或者習慣性彎腿等原因。先讓孩子把側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順了就能帶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訴他們--蹬腿,擺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點翻身時頭保持一個點不動,側腰和後腰要挑住。

這個不能放鬆。其實點翻就是從左邊側腰畫個圈在回到左邊側腰的一個動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覺。就會感覺很順。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於感覺主力腿的壓力重,轉的很難受,找不到別人轉的很順的感覺是因為右邊的側腰和後胸腰沒有用力。

6,教壓腿時三種正確姿勢

(1).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比如高臺、桌椅,雙腿併攏站立,抬起左腿將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兩手扶在左腿膝蓋上。兩腿伸直,挺腰,同時一定要收髖,這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壓腿的動作,逐漸加大力量,然後換腿做。根據柔韌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額甚至下頜去接觸腳尖。

(2).側壓腿

身體側對肋木等支撐物,右腿支撐,腳尖稍向外撇,左腿舉起,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右臂上舉,左掌放在右胸前。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左側振壓。髖部和腰部在這個練習中將得到鍛鍊。

做這個動作易出現兩腿不直、身體向前彎曲。所以在練習中應注意,支撐腿的腳尖外展,被壓腿儘量向身體正前頂髖,左臂向裡掖肩,右臂向上舉,向頭後伸展。同時,將腿向肩後方振壓。幅度逐漸加大,直到腳尖能接觸到後腦勺。

(3).後壓腿

背對肋木,並腿站立,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右腿支撐,左腿提起,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繃直。上體後屈,並做振壓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髖部、腰部和頸部可以得到練習。

該動作要求雙腿直膝,支撐腳要全腳著地,腳趾抓地,挺胸,展髖,腰後展。做這個練習時兩腿容易彎曲,因此可請同伴幫忙頂起自己被壓腿的膝蓋,用一隻手下壓腰、髖,幫助把腰挺直。

7,壓腿的五大注意事項

壓腿時為了避免拉傷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穩--單腿站立時必須站穩,最好能有個扶手,避免搖晃失重跌倒;

(2).要輕--壓腿用力不能過猛,以免對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損傷;

(3).要緩--壓腿的`動作宜緩慢;

(4).要短--每次3~5分鐘即可;

(5).要鬆---壓腿之後不要馬上就結束鍛鍊,還要做一些踢腿練習來放鬆調整。

8,舞蹈基訓中有數學--沒有音樂伴奏時,我們就用數數字來代替節奏;表明各種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們運用了45°,90°等等數學用語…。

舞蹈基訓中有物理--旋轉時,勢能轉變為動能;跳躍時,人體在盡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時,身體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數學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訓也應有定律,現試舉幾例,不知可否成立。

△單腿舞姿,當主力腿向下運動時(或從半腳尖成全腳,或從直腿變半蹲),動力腿應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單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當著地腿有韌性地下蹲時,做舞姿的腿應漸

漸向上,保持動作的延續性和輕快感。

△旋轉動作,立勁是基礎,轉勁是動力。練習旋轉,先要打好基礎--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穩,這樣才能轉得好、轉得多、轉得漂亮。

△旋轉和跳躍,都要找身體--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覺,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頭部上鑽。一個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這一部分上去了,整個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腳背,小跳練腳背。小跳小巧玲瓏,快速多變,主要靠雙腳或單腳推地繃腳的力量來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過小跳的練習,則可培養出離地即繃腳、繃腳落地的好習慣。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遠。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動作的變化,才能給觀眾留下飛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應首先想辦法儘可能長時間地擺脫地球的吸力,至於遠度,由於慣性的作用,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達到。在體育的田徑運動中,跳遠運動紀錄是跳高紀錄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證明。

舞蹈基訓和一切事物一樣,有一定的規律,如果我們把那些帶有普遍性的規律都找出來,並應用於實踐中,那末它對於我們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舞蹈課教案3

一、說設計意圖

藝術活動是一種以個體的感受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為主要方式的活動。《綱要》指出幼兒的藝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韻律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形式,能使幼兒在輕鬆、活潑、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能力目標:學習踢跳步、點肩、轉手腕等基本動作。情感目標:體驗與同伴一起舞蹈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難點:學習踢跳步、點肩、轉手腕等基本動作。

四、說活動準備

音樂《拾豆豆》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1、示範法:教師完整或部分難點動作示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2、分解組合法:把動作中重點、難點以及基本動作先分解再組合;3、觀察模仿法:教師示範,幼兒跟學;4、個別教學法:對幼兒進行個別教練,因材施教;5、講解、提示、口令法:用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感受、掌握和表達舞蹈的內容。學法:1、觀察法:吸引幼兒注意力,啟發幼兒主動性地學習。 2.操作法: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模仿能力。

六、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問好,一起做熱身運動操。

(二)基本部分

今天呢,我們來學一個新的舞蹈,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拾豆豆》,是一個東北秧歌舞,小朋友們想不想學呀(想)好,那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兒歌的音樂旋律。

1、播放舞蹈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旋律。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跳踢步:雙腳交替繃腳後踢跳躍跑動。

b、點肩拾豆豆:一手手心向下點於肩上,另一手旁按手。

c、裡繞花:從攤手經過團手裡繞腕,停至壓腕,用手腕帶動手巾花。

d、壓腳跟:身體前傾,膝蓋蓄力,腳跟微抬起,一拍壓下,要求有勁兒。

e、蝴蝶花:

(1)雙手8點前斜下位交叉裡繞花,同時體對1點,擰身至8點。

(2)雙手旁斜下位裡繞花,同時體對1點。

(3)雙手2,同點前斜下位裡繞花時體對1點,擰身至2點。準備位置:3點方位準備,體對7點,雙手肩前壓腕持巾準備音樂:幼兒擺好舞蹈動作。

(三)結束部分

1、師幼共同表演舞蹈。

2、小朋友們,這首兒歌好聽嗎?喜歡這個舞蹈嗎?那今天回家以後,把新學的舞蹈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和你的小夥伴看。

七、說活動延伸

今天回家後小朋友們給這個舞蹈重新編幾個動作,下次活動的時候表演給老師和小夥伴們看。

舞蹈課教案4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弱起節奏的特點,提醒學生注意前奏與演唱時的第一句一定要銜接的準確。

二、通過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並能夠用編創適當的動作配合節拍表演。培養動作的協調性。鼓勵合作表演。

三、通過跟唱、模仿歌曲,順帶學習附點音符。(能正確演唱或演奏即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歌曲

弱起節奏附點音符

教具準備 電腦光碟 電子琴 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一、隨音樂律動

二、師生問好

學習新課

1、教師演奏歌曲旋律,學生隨音樂自由創編動作。

2、教師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樂器音色來演奏這首樂曲。要求學生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每一遍之間不同的情緒。(表演後提問、並請學生回答)

1、教師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請學生模仿(注意與前奏的銜接)

2、請學生用不同於教師的身體部位來演奏這段節奏。

3、欣賞歌曲。要求學生記住歌曲的名字。 學生在隨音樂律動的過程中可以放鬆自己,將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樂當中來。

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面將要進行的歌曲教學做鋪墊。

通過模仿,提高學生對節奏的記憶能力

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

對每一次聆聽都應該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集體舞表演

3、教師板書課題,並且介紹歌曲風格(生動有趣,遊戲性強)以及歌曲名稱的含義。

4、再次聆聽歌曲。記住前四小節說的歌詞是什麼。欣賞後,教師要提問。並且會要求學生反覆的配合肢體語言說出這些歌詞。

5、 請學生隨範唱輕聲學唱歌曲(教師注意學生在演唱時出現的問題,採用靈活的方法加以糾正)

難點:弱起節奏

附點音符

a) 教師為學生示範基本動作

b) 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

c)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

d)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總結本課內容,提出希望

經過幾次聆聽之後,學生對於歌曲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這就使得接下來的.演唱對於學生來講變的比較容易。

學生在學習了教師的動作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部分動作,就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舞蹈了。之後再把小組內其他的同學的動作都組織起來,一個小型的集體舞就形成了。

板書設計 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附點節奏 歌曲曲譜及歌詞

舞蹈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並喜歡向別人學習。

活動準備:音樂素材、太陽牌,烏雲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二、 匯入

1、 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雲牌)大烏雲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 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麼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 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麼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才聽到了什麼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 那雨滴是怎樣跳著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 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著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舞蹈課教案6

創編舞蹈:炒米粉

一、設計意圖: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主角遊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遊戲,於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炒米粉這一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的: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影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你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此刻請你們說說媽媽是怎樣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趣味、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了幼兒對舞蹈創編活動的興趣,為舞蹈創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一塊米粉)多奇怪呀,原先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塊米粉,是怎樣在鍋裡變的軟軟的、細細的,象一條條白線一樣呢?讓我們一齊來看一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鍋裡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後在水裡由硬變軟的過程。由於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說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奏明顯。

教學設想:經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啟發幼兒把將要創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麼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貌。

(2)用什麼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後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一樣,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我的想法以自我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經過美化、誇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於"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為舞蹈,此環節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編活動推向高潮。

五、活動延伸:

1、創設音樂藝術活動區角,供給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一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臺。

2、開闢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舞蹈課教案7

活動主題:

這是小兵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能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拍的進行表演。

2、在感受歌曲特點的基礎上嘗試依據歌詞創編動作。

3、激發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願望。

活動準備:

初步欣賞和感知歌曲、紅色五角星頭飾若干、課件、錄音機、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解放軍叔叔嗎解放軍叔叔都有什麼本領(他們是怎樣做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2、遊戲這是小兵:教師與幼兒頭戴軍帽,教師整隊併發出口令,與幼兒一齊隨音樂有節奏的模仿解放軍的`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場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課件,根據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表演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曲資料進行模仿表演。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軍叔叔做什麼動作了(教師將歌詞資料串起來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邊說歌詞邊表演)

2)啟發引導幼兒表現出歌曲特點:

教師:解放軍叔叔應對敵人他們害怕嗎他們很勇敢,我們應當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不怕困難,做一個勇敢的孩子!那我們怎樣表現他們很勇敢呢(教師引導幼兒動作有力來表現解放軍的勇敢與威武)

2、創造性表現:

1)啟發幼兒進行創編,並在此基礎上逐步過渡到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教師:解放軍叔叔還用什麼武器進行作戰他們怎樣做的(讓幼兒模仿,並帶領幼兒根據創編的動作進行完整表演,並引導幼兒能動作有力、精神抖擻的表現舞蹈。

2)用不一樣形式讓幼兒反覆練習:如,個別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練,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兵們表現得真棒!走,咱們一齊到操場上練練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舞蹈課教案8

一、說指導思想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重視,而作為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舞蹈教育,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背景下與其它藝術門類百花齊放。每個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為舞蹈源於人體的動作,而每個人無時無刻也離不開動作,用動作的語言共同來表情達意,來創造和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人們的生活中參加舞蹈活動所具備的舞蹈能力,當然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後天學習。對於基礎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打破原來的“言傳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開闢一片新的天地!

二、分析教材內容

本課的內容來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與舞蹈》當中的第三單元中國少數民族舞蹈部分,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是五十六個民族當中的一員,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麗、西雙版納等地區,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許多動作多為動物的模擬與美化,頭、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線,俗稱“三道彎”,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優美的舞姿,把人帶入詩一般的境界。

三、教學目標:

⑴通過傣族舞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風格,基本造型,動作韻律特點等。⑵擴大豐富學生的眼界及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自身鑑賞,舞蹈表演的能力。⑶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動作融會貫通,學會簡單的創編。⑷培養、增進學生熱愛少數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舞蹈雖然是動作的藝術,但不僅僅只是做做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民族的風格特點。這節課的重點就放在對傣族舞基本動作的教授上,因為學生做動作往往是單純的模仿,有時候還模仿的不像,再加上這節課的內容較多,要力求使他們把動作掌握好,是這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難點:

這節課的難點就是要求學生們創編。學生大多是來自農村,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舞蹈基礎,創編對於他們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再加上選擇舞蹈課的都是女同學,將來很有可能走上工作崗位會用上,所以學會基本的舞蹈的創編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項基本技能。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創編可能要學習兩至三節課後,把基本的舞蹈動作都熟悉瞭然後再展開創編活動。

六、說教法:

為了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抓住傣族舞的風格特點,攻克舞蹈的重點和難點,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視覺影象法:首先傣族的風土人情、文化內涵等對於我們這些漢族的孩子來說不那麼瞭解,為了學生能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先拿出了學校演出時的傣族特色的服裝,通過視覺的刺激和教師對這位傣族姑娘服飾的講解,逐漸的`引出傣族舞蹈的體態特點,使同學們在欣賞中接受知識,在介紹手形、手位時,我打破了以前那種老師做,學生學的傳統模式,找了許多手形手位的示範圖,讓學生們自己去找動作,去配動作,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

(2)語言啟發法:教師的語言是最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教師的語言生動,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在這節課中,我不斷的用語言來啟發學生,讓她們轉化角色,把自己轉換成一位美麗的傣族少女,或者把自己想象成金色的孔雀,這樣她們做動作會顯得比較自信,對於我們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是很有幫助的。

(3)實踐法:在學生舞蹈學習練習實踐中,突出音樂與舞蹈的情感表現。

七、說學法: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法和學法是相統一的,有什麼樣的教法就有什麼樣的學法,應該說教學思想決定了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決定了教法與學法。但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必須重視學生的存在,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用視覺的觀察來模仿老師的動作,聽覺來把握傣族舞蹈的風格以及樂曲的旋律和節奏,不斷的鼓勵、啟發她們主動性的學習。注重學生創造性的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滲入素質教育

八、教材的加工重組:

在教學大綱中,本單元應最先介紹的少數民族舞蹈是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和新疆舞蹈。但這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很難,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而傣族舞蹈在技巧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所以先選擇了學習傣族舞蹈。

九、教材的拓展

充分的利用網際網路,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我們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所形成的舞蹈風格多樣,補充進了傣族舞的內容,拓展了學生的藝術

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力。

十、學情分析:

舞蹈學習的內容傾向於技能技巧的訓練,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學生舞蹈功底很差。,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並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十一、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之後,我都會讓學生喊出舞蹈課的口號:秀出自己!讓她們時刻提醒自己:讓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

2、匯入教學內容:內容一:基本技能的學習。

準備活動:播放音樂,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以各關節為主,目的在於預防和減少關節損傷,增強各關節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通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範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幹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組合練習:通過學習舞蹈身韻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動作的協調性,是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並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內容二:相關文化的滲透。《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將“提高學生的舞蹈鑑賞水平和激發學習興趣”放在《音樂與舞蹈》模組教學目標的首位。舞蹈課也是學生進行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能讓學生初步瞭解民族民間的舞蹈文化,激發學生舞蹈學習的興趣,提高舞蹈審美能力。所以,在高中《音樂與舞蹈》模組的學習過程中,舞蹈技能技巧的學習固然重要,而在學習中提高學生舞蹈鑑賞能力也應得到高度的重視。在堂課中,緊緊圍繞該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滲透,以提高學生舞蹈鑑賞能力。如在課題的匯入中,首先就是對傣族舞基本體態及動律成因的探究,如,傣族舞為什麼手部動作是這樣為什麼常用一些送跨的動作等等。這既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把握基本動作的要領,同時能讓學生了解該舞蹈的本質特點,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以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積累傣族舞蹈的欣賞經驗,提高其舞蹈審美水平。本文內容三:傣族舞蹈動作的學習、動作組合的創編。側重點在這一個環節《音樂與舞蹈》模組中的舞蹈創編,主要是根據舞蹈的節奏和情緒選配合適的音樂或根據音樂來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及隊形。教學中舞蹈創編的體現主要在利用已學習的傣族舞的基本動作,根據音樂創編出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和隊形。創編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凸顯高中學生舞蹈學習的特點,同時也體現了課標的教學要求。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採用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方法:

(1)手形手位的教授。再加上對於孔雀這種動物的描述,使學生們強化記憶。

(2)再接下去就是創編實踐。這一塊內容是本課的難點,在學生創編之前教師帶頭編了一個舞蹈,讓學生一邊看,以便帶著問題:老師在這個舞蹈當中用了那些手形手位,老師是怎樣進行編排的?讓學生首先明白創編是怎麼回事兒。然後,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她們大膽的創編,活學活用,這樣,編一組4個8拍的動作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編完之後,還讓她們跳出來,並且大家一塊兒來學。

(3)課堂小結。

十二、感悟與反思:各位領導、各位同行,《音樂與舞蹈》模組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在教學方式上無現成的模式可循,又由於其課程目標定位和學習人群的特殊性,此門課程的教學更需要老師們在認真學習課標,深刻領會課標要義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中如何體現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徵,如何把握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係,如何將舞蹈鑑賞、表演、編創有機結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等,都還有待於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為之共同努力。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育方式,為我們的教育開闢了一片新天地,一節好的舞蹈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與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的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景中輕鬆愉快的接受美的薰陶。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繼續朝著這方向努力,這次開課便是一種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各位同行的幫助、指導!謝謝!本文地

舞蹈課教案9

活動主題:

我的朋友在哪裡

活動目標

1、在愉快地歌舞遊戲中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的自律本事。

2、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3、在遊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動準備

為曲調選節奏的四列火車及節奏型卡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趕花會》,引導幼兒在句末大膽創編造型。

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引入,引導幼兒大膽創編B段中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活動中注意堅持自我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齊,不相互碰撞。

二、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遊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

三、複習歌曲(拉拉勾)

2、複習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學舞蹈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1、複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裡》

①教師問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裡?啟發幼兒答:在那裡,在那裡,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兒齊唱後,複習這道歌有幾個樂句?(4個)。

2、為曲調選節奏,並練習拍打節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個樂句的小火車,引起幼兒興趣。

②出示節奏型卡片,幼兒拍打節奏。

③引導幼兒為歌曲選相應的節奏型貼在車廂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養)。

④讀節奏。

3、看著節奏譜學習基本動作。

4、學習舞蹈遊戲。

①教師唱曲示範一次。

②交待舞蹈遊戲的規則。

③組織幼兒舞蹈遊戲。

遊戲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五、小鴨小雞律動退場。

六、遊戲結束

這篇幼兒園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裡》就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活動帶有很大的樂趣,一節課完成孩子們意猶未盡的討論這是我的動作這是誰誰的動作,並且他們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忘記這個舞蹈。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還能夠為他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舞蹈課教案10

活動背景分析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製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藉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 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 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訊檔案。

活動重難點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幹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聯想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 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 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後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麼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賞音樂,並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老師把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配進了音樂裡。我們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動腦筋想想。我們怎樣用身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二、分段欣賞音樂,進行動作創編

1 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鑽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怎樣從卵裡出來的.?怎樣扭動?毛毛蟲往樹上爬的時候,它的身體該怎麼樣動?能加上一點身體方向的變化嗎?除了身體能變成毛毛蟲,還能用哪個部位變成毛毛蟲?做什麼動作看起來像毛毛蟲爬?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並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 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著、跪著、蹲著等姿態表現“吐絲”。)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編的快樂。師:你們都編出了自己的動作,想想毛毛蟲現在的心情,該用怎樣的表情來跳毛毛蟲變成蛹的舞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後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於變成了蝴蝶,它多麼高興啊。你能用什麼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麼樣的步伐?還能用什麼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麼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樂的小蝴蝶。

4 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並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三、分組協商,運用綵帶進行舞蹈的創編

1 出示綵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麼把綵帶用到剛才的舞蹈裡。

2 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綵帶,並和同伴商量。

3 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綵帶跳起舞蹈,

4 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綵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四、欣賞教師的舞蹈,在教師的舞蹈裡尋找自己的動作,再次體驗創編的成功感

1 欣賞教師舞蹈。師:老師把小朋友剛才編的動作都編進了舞蹈裡,你們想看嗎?感覺怎麼樣?

2 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五、結束。愉快的“小蝴蝶”飛到操場玩耍。

舞蹈課教案11

活動主題:

《小夥伴,你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維吾爾族小朋友之間團結友愛的親密友情。

2、學習維吾爾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獨特風格,要求幼兒跳的.熱情、奔放、開朗、輕快。

3、學會維吾爾族舞的基本步伐:錯步、跺地拍手、進退步

活動準備:

場地、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教師戴維吾爾族小帽、敲打著搖鼓進教室,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二)展開部分:

1、請幼兒說一說對維吾爾族人民的瞭解。教師介紹維吾爾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體幼兒欣賞音樂《小夥伴,你好》,體會音樂的熱情、歡快,熟悉節奏。

3、教師和幼兒自由表演,教師重點示範舞步,請幼兒創編舞蹈動作,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4、教師示範講解錯步、進退步、跺腳拍手等動作,教師指導,請幼兒間相互糾正動作。

5、隨音樂跳舞,分組反覆練習,請幼兒相互指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6、請個別跳的好的幼兒帶領大家一齊練習。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講評,幼兒聽音樂跑跳步出教室。

舞蹈課教案12

舞蹈活動《千手觀音》

活動領域:藝術

【活動前評析】

舞蹈《千手觀音》是一個由壁畫產生靈感,從而將靜態藝術轉變為動態藝術的創作,是一個十分具有中國特色,讓人賞心悅目的節目,不管是舞臺的佈置、燈光、服裝、飾品還是演員優美的舞蹈動作,都給人帶來一種震撼美。異常是舞蹈中的動作造型更是有利於大班孩子主動的參與,能調動孩子的進取性,讓孩子受到薰陶,喚起孩子好奇心和表現欲,引起共鳴。由於參加表演的都是殘疾人,他們克服了種種身理上的困難經過三年的反覆編排和排練,共同努力的團體團結合作精神,更是值得孩子們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動作的特點並嘗試多人合作表現舞蹈。

3、體驗欣賞合作表現的歡樂。

【活動準備】

《千手觀音》碟片、多媒體。

【活動過程實錄】

一、初次欣賞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教師:今日教師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請小朋友看一看、聽一聽這段舞蹈什麼地方美?

幼兒觀看舞蹈片段。

教師:剛才聽小朋友邊看錄象邊說,好多人都看過了,這是《千手觀音》,春節晚會上的舞蹈。美嗎?哪些地方美?

幼兒:手的動作

教師:初了動作,還有美的地方嗎?

教師:你覺得他們穿得服裝美嗎?還有美的嗎?剛才我們看到他們身上一會是紅的,一會是綠的,那是什麼美?

幼兒:燈光美。

教師:那你們覺得音樂美嗎?

小結:我們看了《千手觀音》的舞蹈,發現這個舞蹈的動作、服飾、燈光、音樂、道具都十分的美。

二、再次欣賞舞蹈,探討舞蹈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遍,你覺得那裡有哪些好看的動作?你最喜歡哪個動作?

教師: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動作做給小朋友看看?

幼兒“蘭花指”並示範動作,幼兒做自我喜歡的動作。

教師:我們小朋友來試一試、學一學他的動作。

教師:我看出來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試一試,此刻就請小朋友到前面找個空地方做一做自我喜歡的動作。

教師:教師此刻要考你們一個問題,為什麼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臉,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

幼兒議論交流發表自我的想法。

教師小結: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隊伍很整齊,很直,象一條線,可是他們手的位置不一樣,有的手低,有的高,還有的.更高。

教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一遍我們要看他們的手有哪些神奇的變化?播放錄象,在有手部動作造型的地方暫停:這些手的動作象什麼?

幼兒依次欣賞一隻手、兩隻手的動作。

教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們的動作一樣嗎?象什麼?

幼兒:象開啟的翅膀;象半圓形;象開啟的扇子;象轉動的風車......

三、幼兒分組,嘗試多人組合表演舞蹈,體驗合作的歡樂。

教師:我們又欣賞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讓我們一齊來做一做。

請小朋友找自我的好朋友(兩個人)做四手觀音。

教師:兩個人難不倒,三個人怎樣樣,再找你的好朋友試一試。

幼兒嘗試。

教師:只能看到一張臉,6隻手。三個人的手有高、有低。

播放音樂,幼兒嘗試五個人合作跳舞。

教師;教師準備了一個小道具,,請第一組的小朋友來表演。

欣賞第一組的小朋友表演,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做了一個什麼造型?

教師:剛才我們做了五人一組的觀音,此刻我們按照剛才進教室的隊伍(一條直線)站好,面向大鏡子一邊看一邊跳。

教師:你們的舞蹈美嗎?你明白跳舞的這些演員是什麼樣的人嗎?“聾啞人”,那我們回去也好好地練,然後跳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舞蹈課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小鼓”組合源於“快樂小舞星教材”它倡導快樂、健康、科學的教學理念。教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運用孩子的天性,沒有過多動作,主要是發揮孩子的自主意識。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自信、大方、團結、友愛、拼搏、合作的舞蹈。“小鼓” 通過敲鼓的組合形式,準確掌握節奏,在練習中增強音樂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二、教學目的

1、學習組合《小鼓》通過敲鼓的形式,準確掌握節奏

2、在組合練習中增強音樂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3、學習組合加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三、教學要求與主要動作

1、學會組合中的舞蹈動作

敲鼓:正部位站立,眼視身體前方。雙手握拳,小臂折回,重拍向下,按節奏敲擊前人的肩膀,同時連續做半蹲

咚咚咚:正部位站立,眼視身體前斜上方,雙手握拳舉於前斜上位,重拍向下連續敲擊三次

2、帶情感有節奏的表演舞蹈組合《小鼓》

四、教學重點

1、學會舞蹈組合中的主要動作“敲鼓”“咚咚咚”

2、在學習中體會音樂的節奏感用舞蹈組合動作表達

3、舞蹈組合中舞伴的相互配合

五、教學難點

1、舞蹈動作“敲鼓”“咚咚咚”與節奏配合完成

2、帶情感有節奏的'表演舞蹈組合《小鼓》

六、教學過程

1、形象認知

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拿的是什麼啊?小鼓是什麼呢?你們聽它能發出聲音是不是?那它是怎樣發出聲音來的呢?看看你們是怎樣敲打?今天老師教你們一種另外的敲打方法?來和老師一起學。

2、動作進入

A、“小鼓”引入

(1)我們怎樣敲小鼓呢?有幾種敲擊的方式啊?(請學生上臺敲打鼓)

(2)老師這裡也有一種敲打的方式(教師示範)

(3)兩人一組(一人拿鼓一人拿鼓錘)用教師的方式敲打小鼓。(讓學生在後面學習動作時找到真實的敲鼓感覺)

B、教授動作“敲鼓”“咚咚咚”

(1)展示文字圖片“敲鼓”“咚咚咚”

(2)教師將動作分解一步步教授,動作規範後,按節奏的進行練習

C、舞蹈動作的鞏固訓練

(1)教師指示文字圖片,學生自己跳舞蹈動作

(2)將舞蹈動作跳的規範的學生到前進行示範

(3)反覆練習矯正不規範的動作與節奏

D、表演組合

(1)編排隊形

(2)欣賞視訊“小鼓”組合

(3)合音樂完成組合《小鼓》

3、完成組合

配合音樂隊形完成組合

七、總結和評價

八、下課

作業

舞蹈課教案14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

1、佈置環境:小樹林

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隻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複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並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隻老虎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兒聽後,提問:這首歌裡面唱到了誰?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隻老虎在樹林裡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小樹林) 聽說,這個樹林裡住著兩隻可愛的小老虎,我們來看看它們正在做什麼?

(1)播放音樂,"兩隻老虎"在跳舞、(由兩名教師表演)

(2)幼兒欣賞後,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兩隻老虎在幹什麼呀?(它們在跳舞)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自由模仿動作)

3、教師有表情地示範舞蹈、

師:老師也來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們先坐著看看伍老師學得像不像,好嗎?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 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範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舞蹈課教案15

教學時間:

第一週

培訓人數:

低年級舞蹈班學員

教學內容:

1, 認識身體各部位,方位,訓練站姿,認識腳位;

2, 基本舞步訓練

教學目標:

1, 通過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為以後的基訓做好準備;

2, 在訓練站姿中,認識各個方位,為小組合的`練習做好基礎;

3, 學習正部位半腳掌,交替半腳掌,流動半腳掌。

教學重難點:

1, 記住方法及各種腳位的正確要領;

2, 能按要求完成動作。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師生相互認識,介紹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及本節課的訓練內容。

三,訓練站姿

1, 老師說出要領及要求,指導學生以正確的站姿表現;

2, 在訓練站姿中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3, 在不同的方位練習站姿,從而認識各個方位。

四,認識腳位並做一做

1, 老師講解並示範:正部位,一字位,大八字,五位。

2, 指導學生練習;

3, 請學生單獨做,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價。

五,複習一遍學習內容

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正步位半腳掌,交替半腳掌,流動半腳掌。

1, 老師講解並示範

正步位半腳掌:踝關節儘量向上推起,上身向上拔起,兩個肩下沉; 交替半腳掌:注意重心的轉換和踝關節的鬆馳,後背向上拔起; 流動半腳掌:走的時候要注意平穩,踝關節要注意鬆馳。

2, 指導學生練習

3, 指導學生合著節奏練習

三,小結。

課後小結:學生程度不一,年齡相差有一定距離,應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程度的學生以不同的要求對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