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歡慶元宵手抄報圖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95K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2016年歡慶元宵手抄報圖片

元宵節花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

又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歡慶元宵節的手抄報的.圖片。

2016元宵手抄報資料1: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宵即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說

2016元宵手抄報資料2:祝福語

正月十五月兒圓,風清月朗花燈豔,良宵美景同心圓,湯圓香濃暖心田,給你:湯圓呈現你眼前,觸手可及放嘴邊,圓圓滿滿度良宵,快樂生活比蜜甜!

明月圓圓添思念,簡訊字字是真情;元宵節到了祝:鞭炮聲聲向你傳好運!湯圓給你送來甜蜜的幸福!花燈盞盞照亮你的前程!元宵致辭

十五的月亮倍兒圓,十五的燈籠倍兒亮,喜慶的鞭炮倍兒響,吉祥的鑼鼓倍兒猛,祝福的話語倍兒多,願你的身體倍兒棒,富裕的日子倍兒紅,幸福的生活倍兒香。祝願你元宵節

閤家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甜甜蜜蜜,歡歡喜喜!用吉祥的紅紙,開心的骨架,糊出好運的燈籠,照亮快樂的心情;

用如意的毛筆,順心的字型,寫出幸福的燈謎,猜出生活的甜蜜;用美滿的麵粉,無憂的清水,做出團圓的元宵,吃出美好的人生。元宵佳節,快樂好心情,幸福伴一生!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樑橋外月如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