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太陽》評課稿通用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2W

三年級語文《太陽》評課稿1

這就好像珍珠原本就是一粒沙子,是蚌用自己的身體消融它,哺育它。經過千百次痛苦的磨礪後,才誕生了那溫潤的珍珠。孫奇奇老師,她有著紮實的基本功,謙虛的態度和好學的衝勁兒,她上的這篇《太陽是大家的》一課,經過試教、修改、反思、再修改。經歷了一次磨課的過程後,註定她要磨礪成那顆閃亮的珍珠,並在太陽的照耀下綻放光芒。下面結合聽課的感受和對這篇教材的理解,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三年級語文《太陽》評課稿通用3篇

一、以語文的方式促進語言的積累

心存語文意識,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是吸收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基礎。雷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在課題的匯入中,不僅僅停留在激趣的欣賞圖片,而是看圖片積累描寫太陽的詞語,如旭日東昇,金光四射,夕陽西下等。這樣的教學,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記憶體。又如,在教學“紅彤彤的晚霞”時,不忘這經典的詞語形式,引導學生積累這樣描寫顏色的詞語,並搭配詞語。學生在這樣的語言積累中運用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又如,老師在引導學生欣賞火燒雲圖片是的解說詞:“每一朵雲似乎都在燃燒,金光染紅了雲朵”引用火燒雲的金典文字;還是後面的引導品讀“灑”在的過度話,“這一灑,灑向了河面,河面閃著金光,小河就像你長長的錦緞了”。多麼精美的語言。老師這樣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給了學生語言美的薰陶,讓孩子喜歡上這樣的語言,從而激發積累語言的興趣。

二、以語文的.方式品味語言。

教師要心存語文意識,品味文字語言時,不僅要關注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而且要關注語言形式,關注語言表達的豐富多樣和準確生動。《太陽是大家的》一課,這是一首現代詩,詩歌的內容很簡單,所以我們教學重點就要引導學生是理解詩歌的含義和品味詩歌語言的精美。雷老師在組織引導第二節詩歌的學習是,理解太陽在一天中做了許多好事,重點抓住兩個動詞“灑”“拔”。通過換詞比較,動作演示等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這一灑,灑出了金燦燦的油菜花綻開笑臉,灑出了錦緞般的河面。這一拔,拔離了一株株玉米,拔高了一串串高粱……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感受到了太陽的偉大與無私,並以此為契機,這一擬人化了解,學生髮現了詩歌中的“她”,感受到了太陽如母親般無私奉獻,如朋友般的親切,學生品味到這些,就品味到了語言文字背後蘊藏著的東西了。更知道怎樣用精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

三、以語文的方式提升語言表達。

心存語文意識。我認為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理解語言,感受語言,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過程。所以隨著年級的提高,我們的教學要逐步從“寫什麼”轉到“怎麼寫”,並要把寫擠進我們的課堂。《浙江省國小語文學科教學建議》中指出;“課內書面作業一般不少於8分鐘”語言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孫老師在引導學生品讀了詩歌語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激發語言記憶體,仿寫第二節詩歌:太陽在一天中還做了哪些好事時,學生的語言較之課前已經有了提升,知道用詩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語言是經過加工的,而不是課前已有的零碎的語言。知道用精緻生動的詞,感受擬人化描寫的精妙之處,知道這種詩歌的結構帶給人的美感。這就是語言表達的豐富,這就是語言的增量,是孩子們通過這節課學習後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年級語文《太陽》評課稿2

《太陽是大家的》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一篇兒童詩。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而第二小節是寫了她在一天中所做的好事。本單元是圍繞著“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組織教材的,本文教學重點是培養孩子熱愛和平的情感,感受陽光對世界人們帶來的美好。

聽崔老師上的《太陽是大家的》一文中的第二小節的10分鐘微格教學,深感崔教師教學基本功的紮實。她不但教學經驗充足,還與時俱進,新的教學理念與創新意識在她身上都能充分體現出來。她教態大方、親切、富有親和力。在教學重難點的把握處理上及教材的駕馭能力都較好,板書設計有特色,能突出重點。

這節10分鐘微格課比較突出的.地方有

1、充分準備,突出教學重難點。如對“灑”“拔”等擬人化的動詞的理解,崔老師就是通過做動作,想像體會等形式進行啟發,使學生感受到用詞的準確。

2、非常注重德育滲透,讓學生在感受到太陽帶給我們的愛的同時,熱愛太陽,熱愛和平,感恩太陽

3、能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

4、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提升。

5、讓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去拓展,去創造。啟發學生自由創作,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說出更精煉的詩句,崔老師讓學生當小詩人的形式,讓學生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

三年級語文《太陽》評課稿3

楊老師今天執教了《太陽》一課,從老師的教態到學生表現來說,都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楊老師採用猜謎匯入的方式,並問后羿射日有可能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安排,使學生得以心情輕鬆,又為後面上的課文《太陽》做了鋪墊。

楊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太陽的三個特點遠、大、熱,重點是去探討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清楚的。為了突出這一重點,楊老師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說明太陽特點的關鍵詞句並試著讀好,在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方法時很巧妙的出示了看課件: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約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二十幾年。

很明顯的一看便知是數字說明,此時楊老師問學生:“這幾個數字說明了什麼?”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楊老師告訴學生:“用數字告訴我們太陽離我們有多遠,這種方法叫‘列數字’。”然後在學習課文中出示幾種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給學生鋪了一層臺階,降低學習難度。這樣的點撥引導,使學生對太陽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式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整體的把握。接著楊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學習第一段的學習方法讀、畫、想,進而讓學生自學第二、三段,先扶後放,這也正是新課程語文課堂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始終注意學生說的訓練,課件出示太陽公公的自我介紹,讓學生自己說完整,這既是對文章所學內容的一個歸納,同時學生也得到了說的訓練。總之,這是一次成功的展示課,讓我們的學生受益無窮,也讓我受益無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