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8.25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有利於資訊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要怎麼寫好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薦]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

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1

《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節課重點在於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確定與不確定現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能和同伴交換想法。“可能性”問題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張老師為學生創設了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大膽放手,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實踐、探索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張老師的課就如她的為人一樣,溫文爾雅,娓娓道來的課中讓我有以下幾點較深的感觸:

1、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數學。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課的伊始,張老師從小朋友熟悉的抽籤進行匯入,不僅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結果。緊接著是摸球遊戲,在猜測、表達、交流中歸納,初步感受隨機事件發生的不同結果,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三個概念。

2、重視數學思想,滲透數學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張老師比較重視學生的猜測,對學生的回答沒有簡單地給予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把評定與驗證的權利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瞭解世界的事物很多與數學有關,學習用數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3、有效地引導與組織,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中,張老師設計思路較清晰,能層層深入地進行教學,較好地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創設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特別是最後的猜一猜,很有新意。

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2

可能性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簡單的隨機現象,理解時間的發生可能的大小離不開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隨機試驗。宋雙雙老師的這節可能性有幾點亮點:

第一,匯入新穎。課堂開始用狐尼克,兔朱迪用摸球遊戲決定去什麼地方玩,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觀察三個口袋中球顏色的不同,認識到事情發生的三種情況,介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第二部分用兩個實驗讓學生感受隨機現象,首先通過有序的摸球遊戲試驗,認識到每次摸到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到的是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這是兩種可能的情況,但不能確定是哪一種,學生通過試驗切實感受到了隨機現象。

其次,第二個摸牌試驗將紅桃換成黑桃後,進行的摸牌驗證了事件中的數量的多少對隨機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有影響,通過實驗結果比較歸納出紅桃數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黑桃數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宋老師在實驗後還巧妙地提問,怎樣讓摸到的可能性相等,當數量相等時,可能性相等。當然,這次的試驗時間上較久,摸牌次數較多,我認為在課前可以訓練學生摸牌,排除有人故意摸某一張牌導致試驗結果不準確的情況。

最後的'練習也是本節課最有亮點的地方,設計十分有趣,再次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安排了顧客和商人摸獎的練習,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怎麼樣讓自身獲利最大,與可能性的知識密切結合,也加深了對本節課學習知識的理解。第二個練習,隨著幸運星一顆顆被敲出,學生感受到下次敲出幸運星的可能性再漸漸變小,也將本節課推向高潮,學生學得有興趣,知識也掌握的很牢固。

總的來說,宋老師的可能性這節課很成功。

五年級《可能性》評課稿3

聽了柏老師執教的五年級數學《可能性》,讓我獲益匪淺。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對可能性的大小有了充分的體驗之後,通過讓學生進行摸球遊戲從而引出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讓學生能辨別遊戲是否公平等等,這是對可能性知識的應用,教材呈現的內容不多,因此給執教柏老師帶來了難度,但是柏老師能靈活處理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妙設情境,激疑解惑。

教師找準了新知識的切入點,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含有數學問題的情境。把問題設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思維上的矛盾和衝突搭起了一個平臺,調動起學生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去實現知識的建構,並從中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由於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使用了學生喜歡的擊鼓傳花遊戲,學生思考起來會感到非常親切、有趣,也易於理解和掌握,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比如一開始上課讓學生每組進行一次擊鼓傳花遊戲,看傳到哪個同學,那個同學就出個節目,這顯然是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的含有“碰碰運氣”的成份。

二、層次清楚,環節緊湊。

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做擊鼓傳花遊戲遊戲,猜想花一定會傳到哪個同學的手嗎,第二個環節根據學生的猜想,再進行第二、三組、四組,從而得出,不一定會傳到哪個同學的手上,而是每個同學都有可能第三個環節:第三環節猜想打籃球是利用擲硬幣來確定發球權是否公平;第四個環節:讓學生擲硬幣驗證這一疑問,既讓學生運用了所學的確定性的知識,又發展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一步研究體的可能性大小的規律是讓學生應用“可能性大小”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應用中深化對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的認識。

三、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與探索性。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柏老師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以“猜想—實踐—驗證—反思等一系列的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線,充分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去探索。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生在具體的操作中體驗可能性,探索數學思想、方法並獲得結論,且能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美。為此提出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1、本節課是在大量的活動中進行,如果活動的目的能更明確些,學生的活動將更有序,活動效果將更佳。

2、數學教師也應注意語言的更準確性以及評價語言的豐富。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我們的課堂將更精彩,更豐富多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