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認識》評課稿15篇(合集)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有利於資訊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麼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圓認識》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圓認識》評課稿15篇(合集)

《圓認識》評課稿1

《圓的認識》這節課選自國小數學教材第11冊,屬於老教材的內容。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上好老教材?學生需要經歷怎麼樣的學習過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何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在這方面進行了認真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後,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我們知道,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何老師在這節課剛開始就出示了一個長方形的擲沙包的比賽場地,讓學生體會到這樣比賽有失公平,那怎麼樣比才公平呢?學生能夠想到圍成一個圓形進行比賽,並且能夠體會到站成圓形到中心點都一樣長,這就是學生對半徑的特徵的直觀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麼樣把圓畫好。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學生也並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二、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國小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何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螢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舉。整節課,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圓認識》評課稿2

11月5日上午第二節,我們裴主任上了一堂《圓的認識》,讓聽課老師和六年級同學一起認識了圓,認識了什麼是有效教學。

一、在國小數學大綱裡,關於圓的教學相關要求有以下一些:

(一)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係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的知識。

(二)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學要求:

使學生獲得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例的基礎知識;常見的一些數量關係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量與計量、簡單幾何圖形、珠算、統計的一些初步知識。

使學生逐步形成簡單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係的表象,能夠識別所學的幾何形體,並能根據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它們的表象,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係和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需要,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國小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徵,學會計算它們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進一步學習幾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求積計算的資料不應過繁。組合圖形作為選學內容,只限於兩個圖形的組合。幾何形體要從低年級起逐步認識,合理安排。

認識圓,會畫圓。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對幾何圖形——“圓”建立最基礎的認識(當然是在一年級的圓的認識的基礎上);

2、認識事物間——圓的特徵、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係和基本特徵;

3、學會用字母表示圓的有關知識,主要是指:2r=d;

4、會畫圓;

5、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係和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

6、增強民族自豪感:祖沖之和圓周率。

關於教學任務,老師們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綱提出的教學方式為我們的“有效教學”的提供了思考:

1、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2、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

3、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徵。

日常生活、實際操作、直觀學習雖然簡簡單單的`12個字,卻值得我們數學老師時時為之警惕,因為在我聽過的數學課中,很多老師如能做到其中一點都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今天的課堂中,老師的三大理念使《圓的認識》更加有效: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

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如匯入:早幾天的秋遊中,大家都把座位讓給了小弟弟小妹妹,今天老師讓大家座一次車!又如: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圓形的物體呢?再比如:假如要在草坪中間建立一個圓形大水池,你該怎樣畫圓呢?

2、利用學生動覺智慧來促進數理——邏輯智慧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摺;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這主要是藉助於課件,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螢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類似之處還有很多。

由此看來,這堂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當然,課堂中存在的諸如:教師的語言還要更加嚴謹、有些區域性處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難免的事情,這就無傷大雅了!

《圓認識》評課稿3

本次教研課聽了姚老師上的《圓的認識》一課,這節課教態自然,教學語言精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後,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1、以學生為本,以自學為主,教師適當指導。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會用圓規畫圓。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我們知道,學生在生活中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在加上課前預習,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麼樣把圓畫好。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學生也並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2、課件直觀演示,圓片操作探索,學生自主研究。

我們都知道,國小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教師設計了開放型的方式,給孩子們一個圓,讓孩子們去自己發現。這樣設計給孩子一個無限的空間。在研究圓的特徵時,教師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圓的各部分特徵,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教師再對學生的發現進行有意識地梳理和提升,從而讓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充分提升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比如,教學圓的直徑,半徑特徵時,老師設計了一組自主探索題目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研究:

(1)一個圓有多少條半徑?每條半徑都相等嗎?

(2)一個圓有多少條直徑?每條直徑都相等嗎?

(3)圓是軸對稱圖形嗎?有多少條對稱軸?

(4)圓的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操作,思考,交流彙報進一步理解圓的各方面特徵。“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螢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整節課,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圓認識》評課稿4

本節課教學設計別具一格,體現了教學新理念,採用的是新方法,呈現出了新氣象。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積累方法,分層練習,發展能力。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和諧與統一。其突出特點如下: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新課伊始,教師在螢幕上出示了森林裡幾個小動物騎著不同形狀的小車進行比賽的情境,並及時提出問題:“你們認為最後的結果誰會贏得第一,為什麼?”此時有學生說坐車輪是圓形的那輛車最平穩、最舒服。教師立即設問:“這是為什麼呢?”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後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由於創設的情境有很強的趣味性,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由於要解決的問題蘊涵在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之中,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思考價值,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立即進入到了最佳的學習狀態,積極投入到了新知的探究之中,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

二、注重操作實踐,主動獲取知識

依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重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數一數,畫一畫等操作活動。所有的這

些活動,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達;既有個體的獨立思考,又有小組的合作交流;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又有教師的適當點撥。例如在將圓形紙片反覆換位對摺開啟操作時,教師讓學生觀察這些摺痕有什麼共同點,你們發現了什麼?從而概括出圓心和直徑的概念。在歸納圓的直徑的特性時,教師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畫一畫、量一量的操作空間,而且還讓學生思考:在同一圓內,直徑有多少條?這無數條直徑有怎樣的關係?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學生的合作交流,最後歸納出在同一圓內直徑有無數條,這無數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的特性。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這樣圓心是讓學生反覆對摺圓形紙片,從摺痕中發現的;半徑等長,直徑相等是通過學生用尺測量後知道的;圓中半徑和直徑的條數無限多,是反覆畫、合作討論悟出來的;半徑和直徑關係的揭示是引導學生推理判斷產生的;圓心和半徑對圓的決定性作用是讓學生在畫圓中體察出來的。總之,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很自然地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第一”的觀點。

三、突出教學重點,加深理解運用

為了突出“圓的特徵及直徑與半徑的關係”這一教學重點,教師通過設問、設疑,引導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在觀察中仔細比較,從而總結概括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係。為了突破“圓的畫法”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先示範畫圓,引起學生注意觀察畫圓的方法,通過學生嘗試畫圓後,再引導歸納畫圓的步驟,從而掌握方法。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通過每一單項的“練一練”和拓展應用,達到夯實學生的雙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特別是解決新課伊始提出的:“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的這一數學問題。學生能從半徑的特徵上去理解和運用。這樣一個問題,既統領了全課,又加深了課本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做到了開課是數學問題生活化,課末是把實際問題數學化。

四、利用電教手段,改變呈現方式

本課將多媒體應用於教學,用計算機呈現教學材料,使之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資訊集中,化動為靜,打破了常規手段的侷限性,顯示出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無可爭辯的優勢。如創設情境時的三輛車,為了建立圓的表象演示一條曲線圍成圓的過程,探究直徑和半徑的關係時的動態展示,以及練習設計的動畫顯示等等,無一不體現出多媒體的不可替代性。同時也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手段現代化的樂趣和魅力,從而進一步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圓認識》評課稿5

今天聽了胡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胡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後,我認真的反思: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本節課教師沒有綁住孩子的`手腳、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二、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國小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胡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圓上、圓外、圓內的知識介紹缺乏,致使學生總結半徑、直徑的概念時,說不清白。

2、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螢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

《圓認識》評課稿6

程老師紮實的課堂為大家所稱道。這節《圓的認識》層次分明,學生掌握紮實,體驗深刻。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對幾何圖形——“圓”建立最基礎的認識;

2、認識事物間——圓的特徵、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係和基本特徵;

3、學會用字母表示圓的有關知識,主要是指:2r=d;

4、會畫圓;

5、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係和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

關於教學任務,程老師對這節課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我們的“有效教學”的提供了思考:

1、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2、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

3、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徵。

今天的課堂中,程老師體現的數學理念使《圓的認識》的學習更加有效: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

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

2、利用學生動覺智慧來促進數理——邏輯智慧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摺;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這主要是藉助於課件,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螢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類似之處還有很多。

由此看來,這堂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圓認識》評課稿7

“圓的認識”一直是老師們研究的典型課例,本次優質課又是這一內容教學的比拼,又一次領略到了老師們的智慧,感觸頗深。

一、組織教學應該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

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學生完全可以看課本自學,何需老師花時間“表演”。學生只有親自經歷一回、體驗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數學知識,並從中培養學習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努力實現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相結合。上課的四位老師都用到了“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騎車、尋找寶物”等基本活動,給學生視覺和觸覺上的充分體驗。

二、尋寶活動是讓學生理解“圓,一中同長”的很好的學習活動。

“尋寶”是同學們很喜歡的遊戲活動,只要“尋寶圖上的提示語”設計用圓的特徵,就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基本活動結合在一起了。宣峰老師的“尋寶活動”設計首尾呼應,讓學生通過“尋寶”很深切地領悟了圓“一中同長”的特徵。

三、抓住學習線索,重點突出、學習全面。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多,要認識很多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點,要想在一節課時間裡清晰透徹地讓學生掌握,需要老師有精當的教學設計,才能是同學們輕鬆地學會。因此,老師備課必須“深入”,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突破口,使學生輕鬆地展開學習,稱之為“淺出”。圓的各部分名稱雖然也有出處,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不必安排時間進行探究,而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等特徵就必須安排探究時間,所以,認識各部分名稱只要求認識,教師就可以以安排學生探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徵和關係”為主線,組織開展各項學習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今天只要解決一個問題”,並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老師心中定下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此時,學生的學習感受是“淺”,他們只要完成一個任務,而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深”,他們學會了很多。

《圓認識》評課稿8

今天聽了衛老師執教的《圓的認識》,下面就本課談談幾點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並能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當中;同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瞭解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充套件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學生雖已初步認識過圓,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感知並瞭解圓的基本特徵和用圓規畫圓”就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明確圓心與圓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半徑與直徑、半徑與圓的大小之間的關係”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可以看出做課教師準備的非常充分,認真鑽研了教材,準確把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合理,環環相扣,做到了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

1、以學生為本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概

念,對於圓學生已經有相當的認識,所以我們必須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課的引入就讓回憶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聯絡舊知,找一找生活中圓的圖形。在新授中,衛老師讓學生先自己徒手畫一個圓,讓孩子覺得畫得不好,必須藉助工具來完成,產生了學習的內需。然後教學用圓規來畫圓,讓學生通過這樣操作、觀察、嘗試的活動來學習,加深對圓的認識。對於圓各部分名稱,讓孩子自己自學,並請小老師來介紹下,非常適用高年級的學生,體現了自學——點導的教學模式。

2、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國小生主要以直觀思維為主,所以我們的教學中要通過直觀體驗區感悟。本課教學圓中

的一些特徵時,讓學生用圓來畫一畫、折一折、比一比,在組內討論直徑、半徑的特點,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教師採用多媒體來演示,很直觀的凸顯這一知識點。

不足的地方時覺得老師設計的一些練習過於基礎話,可以設計一些和生活有密切聯絡的題目來進行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正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圓認識》評課稿9

今天兩位老師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中,首先要面對兩大問題:

一是在40分鐘的教學中,學生要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內容,同時還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去理解並掌握圓的特徵以及相關的知識。

二是他們面對的是一班五年級的學生。所以執教老師在對本節課的教材處理、教學預設和在教學過程中的對生成資源處理都是相當考究的。結果兩位老師都做得相當出色。基於此:我認為這兩節課中的四大教學理念使《圓的認識》教學更加有效:

(1)有效的情境匯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讓學生經歷從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建構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如袁老師、鄧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啟用生活中的素材展開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圓——圓與以前所學的平面圖形的區別。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學習新知架起了一座橋樑,既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2)利用自主探究和大量的動手操作來促進學生雙基的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這個理念在兩位教師的數學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如嘗試練習畫圓;在折圓練習中對圓的各部分名稱進行命名;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本節課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融入到闖關遊戲中;把黑板向學生開放,讓學生參與板書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地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學生對圓的特徵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得到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3)藉助多媒體課件使抽象變成了形象和直觀教學,使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更加有效。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螢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又如解釋車輪為什麼是圓的,教師利用了猴子騎車的動畫,使我們的數學課堂中也有歡笑聲。

(4)兩位老師都能做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也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當然,課堂中存在的如:教師怎樣的設問可使教學更加有效、對於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利用、有些區域性處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難免的事情。

《圓認識》評課稿10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及生活中能認識圓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特殊的平面圖形圓(曲線圖形)。是學生系統認識曲線圖形特徵的開始,是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麵積、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從陳老師的教學思路來看:陳老師對教材的理解是深刻的,對學生學情的把握是準確的。陳老師通過理解教材,結合學生學情,設定好了本節課的學習核心,通過設計兩次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通過探究活動能認識圓,感受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並且學會用圓規畫圓;通過探究活動,提升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具體有下面兩大優點: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習起點。

“學本課堂”的核心價值就是學習以,我們的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學生們都比較熟悉,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陳老師通過前測,發現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多的認識,所以在學習的第一環節陳老師就安排了學生自學,讓學生通過閱讀書本上的概念,與自己朦朧的認識進行互相驗證,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學生也並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設定為通過自主畫圓,討論圓心與半徑對畫圓的影響,從而深化學習圓的特徵。特別出彩的是有效的把學生前測內容變身為練習,如判斷圓的練習,畫半徑為2釐米的圓等兩個練習,素材直接就是學生的前測。這樣的學習指導即對學生的前測進行反饋,又讓學生感受到了自己學習的進步。把握好學習的起點,及時抓住學生學習發展的情況進行反饋,這是一名優秀教師的潛質表現。

二、以探究為主,適當引導學習活動。

基於學生學情,本節課陳老師重點設計了兩個探究活動,依託這兩個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討論、嘗試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

探究活動一:教師設計了開放型的方式,給孩子們一個圓,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圓的各部分特徵,由孩子們自己對摺圓,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等等,讓孩子們去自己發現。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盎然,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的積極和主動。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新知,掌握新知根據教材的特點,可以充分提升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探究活動二:學生學習畫圓,陳老師也設計成探究活動。先讓學生嘗試自主畫圓,再通過彙報、示範畫圓讓全體同學共同談論畫法,從而掌握怎樣畫好圓,這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緊接著讓學生在給出的4釐米線段為標準畫圓。整個畫圓的探究活動中都留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特別是利用4釐米線段畫圓中,學生從中發現了圓心的不同,從而造成圓的位置不同。而且學生可以用4釐米做直徑,這樣學生又感受到直徑是半徑的2倍。探究活動中陳老師從不強加給學生任何一個概念的定義,都是讓學生說,讓學生去發現,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

從以上兩點來看,陳老師這節課以學生學習為本,通過有效的引導學生探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這節課的框架和思路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些不足之處。第一陳老師在教學中稍顯稚嫩,課中利用學生的回答來生成教學資源比較少,更多的是緊緊圍繞自己的教學設計。特別在學生彙報畫圓方法中說出了圓規兩隻腳可以調整圓的大小,這時陳老師沒有及時表揚,也沒有追問,直到後面自己又問學生為什麼有些圓畫的大,有些圓小。課堂教學應有效利用學生的回答而生成,這才更好說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其次教學細節還可以更加優化:如評價學生的語言需更多鼓勵和表揚的語言,在研究圓的特徵時教師,學生交流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梳理和提升就缺少,沒能讓學生進一步發展。如課件製作等,其中“同一圓內每條半徑都相等”時,只有學生自己畫的幾條,並量出來,稍顯單薄,如果能用課件動畫依次旋轉半徑使之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更直觀、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當然瑕不掩瑜,這些不足只是讓這節課不夠豐滿,不夠鮮美。這些不足正是陳老師發展的方向,也正說明了陳老師提升的空間巨大。

《圓認識》評課稿11

一、從遊戲引入,領略圓的美。

課始的引入執教者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做遊戲,根據學生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從肢體閱讀圖形開始,讓學生從袋子中摸圖形,從接觸中感受圓與其它平面圖形的不同。其次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圓,喚醒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最後再展現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有關圓的畫面(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花叢中五顏六色的鮮花、光折射後形成的美妙光環、用特殊儀器拍攝到的電磁波、雷達波、月球上的環形山等)。記得北師大周玉任教授曾說過,我們教師要善於“往平靜的水面投進石子”。這節課的新知引入,創設了生動豐富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從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到認識生活中的物體到認識數學上的幾何圖形,架起了一座橋樑,即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徵。

第一層動手操作執教者讓學生兩次畫圓,從中學會用圓規畫圓,並掌握圓的特徵。首先讓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動手畫圓,不會的請教會的同學或請教書本。講解畫圓的步驟,問“我發現有幾個同學畫得不夠圓,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了?”很好的解決了圓規畫圓的難點。其次,在學生初步會畫的基礎上提出要求“畫同樣大小的圓”。然後進行剪圓。層層深入,在掌握畫圓的同時還感知到了圓的概念。第二層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從讓學生描述圓的大小引出這三個概念,然後組內交流自學認識,做到人人蔘與學習。再讀讀書上的說法和判斷哪些是直徑、半徑中進行鞏固,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三層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係。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徵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的練習不僅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還教會學生善於觀察、善於聯想的良好習慣。之後,通過古代太極圖與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後,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祕,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

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並以此為背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瞭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瞭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

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探討的問題與不足:當然,“理想的課程”如何轉化為“現實的課程”,這當中仍然有許多值得深切關注的話題。就拿本課教學而言,實施下來,應該說,學生對於“圓”這一冰冷圖形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還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為問題的另一方面,對於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掌握,在教學後的反饋中也確實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尤其表現在進行圓的圓心、直徑和半徑等概念教學時,似乎扶得過多,以至於課堂顯得不夠開放探究味不是很濃。如果改成讓學生剪了後先折,在折中感知直徑和半徑的特徵,是否會讓學生掌握得更紮實課堂或許會顯得更活躍。還有,欣賞部分放於課的結尾處可避免欣賞得漫無目的。

《圓認識》評課稿12

本節課王xx老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但是世間事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我就個人觀點說一下這節課中,還有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

1、平板答題的利用

課前學生利用網路資源通過錄制的微課進行預習,這節課如用平板答題代替學生彙報環節能更節省時間更高效。

2、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較多

本節課有三處設計了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的環節,合作學習起到綁帶的作用,學生髮言更充分,但是本課中這樣的環節我認為有些多。

3、小組合作學習後彙報應多些展示彙報小組

當小組合作學習後的彙報環節,一般只有一個小組進行彙報,如再找幾個小組,這樣展示的孩子能多些,並且可以彙報不同驗證方式。

4、教材課上利用率不高

教材在課堂中應充分利用,本節課只在練習畫圓時使用了教材使用率不高,我覺得還可以在概念教學時使用教材。

以上是我粗淺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六年級數學《圓認識》評課稿2

今天聽了李老師的這節課,給我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課也可以這樣上。

1、有效的預習。

李老師讓學生做的預習構圖,不僅讓學生主動學習並記錄,而且大大節省出了課堂的時間來共同探究。使預習真正落到了實處。

2、李老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整堂課教師都是用一遊戲貫穿始終,在這個遊戲中,老師和學生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在遊戲中,李老師問的問題引導性強,如:“球框放在哪最公平?”一句話引出了學生的思考,引出了學生的爭議。“為什麼你們老跟著球框動呢?”“圓心可以決定圓的什麼?”“為什麼離圓遠了,圓就變大了?”等等。

使學生覺得一切都來得那麼自然而然,不像上課,倒真的像在遊戲中遇到了問題大家在共同解決。貼近生活,記憶深刻。

3、學生做筆記的習慣,非常好。

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自主預習,自己發現問題並記錄自己的發現。

六年級數學《圓認識》評課稿3

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包括圓的概念、圓心、半徑、直徑、以及半徑與直徑之間的關係,李老師對這些內容做了大膽的調整。使整節課比較緊湊而又不失靈活。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適時,適度的演示和講解,啟發,點撥,設疑,解惑,運用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想一想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手,腦,口等多種感官並用,觀察,比較,操作,思考,討論,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1、李老師的課由判斷套圈遊戲的公平性引入圓,通過課件出示銀河系、一些圓形建築等圖片、再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看到的圓,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學習新課過程中,李老師讓學生通過摸、折、畫等學生動手操作活動去學習。首先通過組織學生摸摸自帶圓形物體的邊,注意與其他平面圖形的比較,從而引導學生小結出圓的概念;然後組織學生對手上的圓形紙進行折、畫,從而介紹圓心、直徑、半徑,改變了教材三個概念的呈現順序;最後對例3通過畫、折、比的方法進行探究,得出圓的有關特徵,同時進行了相關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全課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目標達成度較高。

3、充分利用多媒體,直觀生動的演示突破了知識的'難點。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螢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

4、用數學的觀點和思想方法解釋生活中的問題這一理念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從課始問題的提出到課末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知識。

建議:在理解圓的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係時,最好能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去證明在同一圓裡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的規律,如可以讓學生去量長度、或通過動手摺等。

《圓認識》評課稿13

今天周老師的課,是很值得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我聽了感覺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

一、讓我印象想深刻的是周老師的這節課基本上都是從學情,從實際出發,不弄一些花裡胡哨,但是又沒用的教學環節。比如教學目標的設定,如果是我自己的話,通常都是隨便找出幾個教學目標,走一下師生共同設定教學目標這一環節,而周老師的教學目標的確定,後面的導學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

二、周老師這節課教學流暢,環節緊湊,顯露了周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

三、習題的設計有梯度,緊緊圍繞這節課的重點展開,逐步提升。使學生既能鞏固這屆課的重難點,又能在此基礎上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部分習題幻燈片出示,並讓學生回答,我看到了什麼,我想到了什麼。這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解決,發散學生思維,這一點也很值得我學習。

四、周老師在講完知識點後,讓部分學生把板書上的重點圈出來,進一步明確了,鞏固了今天的重難點,方式新穎,同時也讓學生自己再回顧了一遍知識點。

綜合其他老師的建議,我覺得周老師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1、部分幻燈片沒有起到教學效果,可以直接忽略,不用再過一遍。

2、練習中的第三大題,是數學聯絡生活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充分的

思考一下,然後在重點講解一下,季可以提高數學的趣味性,也可以讓學生明白畫圓不是隻用圓規來解決的。

《圓認識》評課稿14

本課屬於概念教學,在這一課中,胡慧敏老師力求讓每位學生都去探究知識、發現規律,從而使自己成為知識的創造者。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節感受真實、經歷充實、感悟紮實,充滿情趣和智慧的教學,也是一節充滿創意的教學。以下淺談我的觀點:

第一、開課,體現一個“貼”字

匯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好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胡老師的開課“貼”近生活實際,從生活中感受圓入手。整節課中她選擇了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圓形物體、圓形建築,讓學生欣賞“自然中的圓”,欣賞“人文中的圓”,讓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

第二、新授,體現一個“實”字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胡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在胡老師的這節課上體現一個“實”字,實施“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從圓的揭示,半徑的探究到直徑的發現,通過學生動手摺一折,自然而然的引出固定的一點即圓心,那麼圓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學生從觀察和畫圓的體驗中有了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討論半徑的需要,對半徑的探究中,相信學生,合理組織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促進有效互動。

再次,胡老師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第三,練習,體現一個“精”字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它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胡老師在練習設計中,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和趣味性。更最重要是,在練習中胡老師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不足之處:在本節課中,胡老師對於學生的回答,不論是語言,還是評價的表情則顯得少而呆板。僅有的反應也只是簡單的鼓勵和判斷,如:“恩”“很好”、“對”、“錯”,語言非常簡單。評價的重心還停留於關注學習活動結果,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激勵性、調控性、發展性。其實教師要以飽滿、關注的情感投入評價,時刻注意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學生的差異,及時表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不斷地幫助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以問題帶動學生的思維,這是提問的目的。對待學生回答的反應,不應停留在重複、更正層次,停留於學生的回答結果,而應及時追問、向深層次擴充套件。

總的來說,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圓的歷史、圓的美麗有著深刻的感悟,覺得數學課堂豐厚有趣,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學生覺得數學非常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這樣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圓認識》評課稿15

今天聽了周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感受很深。本節課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很好效果。可以看出周老師在研究這節課的時候做了很多的打磨,聽了這節課,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指明的方向,下面簡單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的認識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與特徵。我們知道,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周老師從一個簡單的遊戲,引出圓周上的點到中心點都一樣長,這就是學生對半徑的特徵的直觀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麼樣把圓畫好。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學生也並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徵。

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係。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

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徵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的練習不僅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還教會學生善於觀察、善於聯想的良好習慣。之後,通過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後,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祕,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瞭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瞭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