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評課稿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W

《橋》評課稿1

江旎娜老師上課的風格思路清晰、隊伍調動乾淨利落,能夠抓住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備課與上課,在這堂課中我感覺到江老師的課體現著以生為本。老師的選材與年段非常貼切,本課陳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教學的程序,以橋為主線,設計了熱身跑——徒手操——輔助練習(站立後仰傳球、跪立後仰傳球、仰臥背下傳球)——仰臥推起成橋(兩人互幫互助、獨立完成、展示)——快速跑遊戲“造小橋”——放鬆共六個環節,通過情境匯入及老師的語言引導,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自主完成教學內容。寓於玩,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橋》評課稿彙編15篇

我認為整個教學過程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教學組織層次清晰、重難點突出。

江旎娜老師的組織有條有絮,語言組織簡潔明瞭。她能夠抓住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備課與上課,在她的這堂課中我感覺到江老師的課體現著以生為本。在仰臥推起成橋的教學中,先進行了在音樂背景下在墊上做徒手操和熱身輔助練習,較好的活動的學生身體和身心,並將誘導練習,分層次教學、遊戲與放鬆巧妙的融入到教學當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身體得到鍛鍊,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愛心情操。

二、一物多用,設定合理獎勵機制。

本課《仰臥推起成橋》課中,老師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都利用了墊子作為教學器材,能較好的從始至終利用教學器材一物多用。將器材發揮得淋漓盡致。江老師利用“我最棒”標籤獎勵做的好的同學,這一做法值得學習。

三、教學過程收放自如

佇列調動是體育課堂中的一大特色,多變的佇列變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是考驗師生配合的一大難題。這堂課中的隊伍調動不多,但是在較少的隊伍調動中依稀可以看出江老師自身較好的基本功,老師在每一個隊型變化之間只用了幾個簡潔卻準確的指示性口令就快速地調動了隊伍,整個場面井然有序、收放自如。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相當出色這應該源於日常的教學。

四、寓教於樂

這堂課的輔助教學遊戲——快速跑遊戲“造小橋”,學生在進行跑步的同時,也體驗到了作為一個建築工,在造橋過程中及到最後獲得成功的快樂,通過教學不僅鍛鍊了跑步而且還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人多力量大的重要性,起到了健身和教育雙重工效。

五、學生反饋情況良好,基本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建議:

1、既然設計了“我最棒”的獎勵機制,需及時評價。

2、最後的快速跑遊戲中,造橋的意圖在哪裡?是快速跑還是僅僅是遊戲。這個有點模糊。

《橋》評課稿2

4月17號,在陸老師的組織下,有幸連聽了由我們新教師中兩位優秀的同仁葉芙芳老師和陳鳳嫵老師分別執教的《橋》、《四個太陽》。兩位老師,一個是執教5年級,一個執教一年級,高低年級的課堂集中呈現,兩位老師的風格也是迥然不同,卻都讓我們大開眼界,學有收穫。這裡我想著重來談談聽了葉芙芳老師執教的《橋》後的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

葉老師的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的完整、巧妙。雖然是新教師,課堂上展現出來的卻是她成熟、老練的一面,完全不見生澀,令人佩服,基本上課堂處理的無可挑剔,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葉老師的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導課之前,葉老師就播放了一段關於山洪災害的錄象,這真實可怕的山洪鏡頭馬上把學生,甚至聽課的老師都拉入了這種氛圍中。同時葉老師讓學生在滋生情感之後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奠定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調。再如葉老師在後來教學中,兩次運用音樂渲染,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樂,一是山洪爆發時的聲音,二是溫柔悽婉的配樂,適時出示,恰當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讀有味,說有情。

二對話文字,以情育情

本堂課的又一大亮點,就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葉老師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字。

比如在交流描寫洪水的句子這個環節中,葉老師請學生劃出句子後指名交流後談對洪水的感受,學生說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來葉老師就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接觸這些文字,在練讀中體會洪水的凶猛,並通過個別展示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交流讀,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觸文字。這時我想學生對這洪水的認識以不僅是開始時那段錄象所帶來的,而是他們自己在與文字的次次對話中所帶來的體驗,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滋育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讀的入情。同時教師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導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在師生配合讀中,再次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讀得聲情並茂。

三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本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是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教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這裡,還要講的是葉老師提問設計也很有效,利用幾個大的問題去統領整堂課的教學。然後又把解決這些大問題的途徑,迴歸到閱讀,落實到具體的句子,詞語的品讀中去。比如葉老師抓住“老漢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大問題,讓學生劃出句子,讀讀說說。並抓句幾個重點的'句子,以及其中重點的詞語,引領學生深入的思考,品味。如抓住“衝推揪”等詞體會老漢的辦事果斷,到他的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學生的感悟在這詳盡的品讀中,層層遞進。同時葉老師還把品詞與“寫寫練練”相結合,比如抓“揪”字讓學生寫一寫,為揪字做註釋,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文字的魅力,感受文字背後藏著的意韻,使他們的情感自然得到昇華。

要說這堂課覺得還可商榷的地方,只有幾個小細節:

1“揪”字這裡的教學提問有些模糊,學生的回答也就顯模糊,“老漢揪出的是什麼?”(指好的還是壞的?)

2老漢的形象似乎解讀的不夠豐滿,作為一個黨員的形象很突出,而他的父親形象,他與兒子的父子之愛,是也是也應該講一講,使老漢顯得更有血有肉。

總之,葉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課堂有起有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多鼓勵性語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動。在紮實的品讀中,結合說話,寫話,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又迴歸朗讀,讀的有層次,有感悟,有深情。閱讀教學做到了情境交融,難能可貴。

《橋》評課稿3

《新課程標準》提出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彬縣教研室去年出臺了以“五個控制引數”(學生學習的興奮度、學生個體參與率、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課堂練習的量、度、序,學習目標的達成度)為評價依據的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兩種要求同時交集在了教學目標達成這一重點。對於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三維目標的達成度越高,說明教學越是有效,乃至高效。城關國小劉花娟同志在“彬縣國小高效課堂‘說——講——評’活動中為全縣教師示範的《橋》的課堂教學,有效地將兩種評價標準巧妙結合,夯實了教學過程,促使三維目標高效達成。下面筆者具體對此課做一點評。

一、將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教師角色轉變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要服務於學生的學。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人。《橋》的執教者設計教學時既研究教材,更研究學生。整個教學過程中凸顯了學生這個主體,學生通過自主讀文,找出了描寫洪水的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讀悟,逐漸感受到了洪水肆虐,勢不可當,村民處在萬分危急的情勢之下。接著又層層深入,在學習老支書“疏導撤離”“以身殉職”內容時,繼續放手讓學生自讀,圈點劃寫,把最受感動的句子劃出來,寫上自己的體會。抓住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描寫的句子,讓學生在讀、說、思中逐步感受到了老支書無私無畏、心存大愛、捨己救人的崇高品質。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個引導者、點撥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二、狠抓語言文字訓練,落實知識技能目標

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橋》的執教者緊緊圍繞“工具性”這一特點,教學過程中將語言文字訓練落到了實處,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高效達成。一是知識目標達成度高。先後讓學生理解“咆哮”、“狂奔而來”、“勢不可當”“一座山” “擁戴” “清瘦” “鞠躬盡瘁”等詞語意思,體會三個感嘆號的用法,找出描寫人物動作的詞“衝、揪、喊”和比喻句、擬人句,對“橋”的含義以及很多句子的理解層層深入,將知識目標紮實落實。二是技能目標達成度高。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技能訓練目標。教學中學生聽老師講,聽別人讀、說,自己讀、說、寫,尤其對讀和寫進行了重錘敲擊。多種形式讀文,讀句子,讀段落,引讀、個別讀、集體讀,默讀,大聲朗讀等,學生先後兩次當堂書寫,寫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效訓練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能。總之,本課教學語言文字訓練紮實到位,知識與技能目標高效達成,語文真正姓“語”了。

三、適時滲透學習方法,達成過程方法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掌握,更重視其形成的'過程與方法。因此,“過程與方法”也成為一項重要教學目標。一是教師施教過程中,通過組織、點撥、引導、講解、提問、播放課件、煽情,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緒氛圍中達到了思維的碰撞,不知不覺受到了情感薰陶,心靈的震撼,價值觀的提升。二是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感悟到了“沉下心來,走進去讀書。” “抓住重點詞句” “多讀感悟”“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寫結合”等讀書的方法,逐步養成了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過程與方法目標高效達成。

四、教材處理新穎獨到,情感目標達成度高

“胸中有丘壑,高屋來建瓴。”促使教學目標高效達成,首先教師自己要有整體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能力。教材處理恰到好處,教學效果即會事半功倍。《橋》的執教者這一點上做的很好。將教材做了整體把握,然後按情節變化分成兩部分,即“洪水肆虐,情勢危急”和“老支書疏散撤離,以身殉職”,從背景渲染到主人公出場,為後邊主人公形象的逐漸高大做了鋪墊;第二部分處理由“疏導撤離—— 以身殉職——祭奠英靈——深情贊橋,使學生經歷了對老支書由“陌生——熟悉——敬佩——懷念”的情感旅程,與文字的作者談歌、與獲救的村民達到了情感上的共鳴,尤其是課件悲情音樂的播放誘發了學生潛在的情愫,使學生情緒達到了高潮。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此刻,學生產生了不吐不快的慾望,教師適時導寫:“把你最想說的話先寫下來,再交流給大家。”“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得以實現。價值觀目標水到渠成。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橋》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參與率高,課堂練習穿插在各個環節之中,量、度、序把握適當,夯實了教學過程,高效達成了三維目標,仍然存在自主學習放手不夠大膽的問題。這是目前國小教學存在的普遍現象。如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將成為課堂教學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

《橋》評課稿4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專題欄的第三篇精讀課文。本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語言樸質而生動,洋溢著濃濃的真情。

李梅老師在教學這一課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重點抓住兩幅“靜靜地”畫面,體會小錢和臺灣青年的不平靜,初步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課堂上,李老師抓住課文中“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和“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兩句話為切入點。同樣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錢是因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引導學生理解“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抓住“凋零”一詞體會小錢的病情嚴重及骨髓對他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在持續不斷的餘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因為他知道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這裡的“靜靜地”是他內心堅定沉著的反映,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後兩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將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躍然紙上。在教學中,通過研讀,李老師讓學生感受小錢的不平靜,他生命的垂危,他對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臺灣青年的不平靜,是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拋在腦後。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平靜背後的不平靜和那份沉甸甸的愛。初步領會本篇課文的人文內涵,感受海峽兩岸人們的血脈親情。

二、整合學習資源,使學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用課外資料來豐富教材內容,拓展學生學習的渠道。在教學中,李老師補充白血病的資料,以便於學生感受小錢病情的嚴重,以及對骨髓的迫切,學生對“靜靜地”一詞有更深的瞭解。當學生講到“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時,李老師及時出示了地震的`資料圖片,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臺灣的李博士和青年在餘震中進行抽取骨髓手術的危險性,從而感受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對理解課題中“生命橋”的含義就水到渠成了,那是用骨髓、親情、愛心架起的生命橋。

三、注重語言實踐點的設計

教學中,李老師設計了幾處想象說話,如“透過這句話,我們試著去體會一下小錢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七十多次,有些餘震甚至不亞於主震。在這危險的時刻,臺灣青年完全可以選擇不捐獻骨髓,保全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此時逃避了,對小錢來說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後果?”“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相遇了,他會對臺灣青年說些什麼?”等,並注意了學生的讀寫訓練,使學生在深刻感受了課文情感之後,抒發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這既是對文字內容的延伸,又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自我表現的舞臺。學生在經歷自我與他人的行為對比、體會手術危情之後,也真正體會到了海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最後再次返回課題,理解“生命橋”來昇華了主題,引發了學生對愛的思考,對人間真情的渴望。

四、建議

雖然整堂課某些教學環節也激起了學生心中的漣漪,但是總感覺沒有完全把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尤其是學生不能較好地把自己的感受、體會融入到朗讀中,課堂上朗讀訓練稍稍欠缺。《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確實,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種訓練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語文實踐活動。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情真意切,很適合感情朗讀。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應以“讀”為突破口,將“讀”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每段中的重點語句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再感悟說感受,再加以朗讀的指導,這樣一步一步進行,可能會讓學生的情感更突出。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些建議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橋》評課稿5

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參與聽課,評課的全過程。整個流程下來,我感受頗多,由於自身是教高年段的,所以對於葉老師的課,有了更多的領悟與反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堂課就像葉老師本人的性格那樣——利索有力,蕩氣迴腸。

一、人物形象體會“利索有力”

《橋》這篇課文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

葉老師在教學情節的`設計上,刪枝剪葉,非常利索地抓住了老漢這一形象進行重點體驗。

首先讓學生通過對“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瘋狂奔出來,勢不可擋”“兩尺多高的洪水已經開始在路面上跳舞”等句子地複習與深入研討,體會洪水的凶猛,從而反襯出老漢的沉穩,冷靜。

緊接著,再通過對老漢“父親和黨員”的雙重身份的矛盾的解讀,體會老漢大公無私,捨己為人,高風亮節的品質。在這裡,葉老師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只抓出重點詞句來研讀。如用補充空白的方式填寫“老漢的_______像一座山”,學生回答得非常精彩——“老漢的威嚴像一座山”“老漢的形象像一座山”等等,在訓練語言的基礎上感悟到了老漢的高大形象;再如用抓重點字的方式,出示“老漢突然劈手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葉老師讓學生說說老漢這一“揪”,不僅“揪”出了小夥子,還“揪”出了什麼。學生被“揪”字緊緊抓牢,感悟出了老漢的這一動作包含著他的高風亮節與果決等等。此外,葉老師還通過讓學生練習朗讀“你還算是黨員嗎?”因為兒子在老漢心中,不僅僅是兒子,他更是一名黨員。老漢此時此刻拋棄了親情,牢記著黨性。接著讓學生練讀“少廢話,快走!”當群眾安全過橋,僅剩下父子的時候,老漢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親。學生在兩句話的對比下,很自然地感悟出了老漢的矛盾心理,再次深刻地體會到老漢高尚品質。

最後,葉老師有特色地出示了一首詩,一首歌頌老漢的詩。這首詩的出現恰倒好處,濃縮並昇華了學生們的情感,也讓課堂落下了非常詩意的帷幕。

整堂課重點放在體會老漢的品質,感受老漢的情感。

二、情感體驗“蕩氣迴腸”

葉老師設計的這節課,科學地運用了多媒體的功能。在課前活動中,播放山洪爆發的視訊短片,讓學生重溫第一課時的情感,鋪墊第二課時的學習。在課堂的研讀中,氣氛異常緊張時,葉老師選用節奏急速的曲子來烘托。在課堂的尾聲中,則選用哀傷,悲涼的曲子。從山崩地裂到緊張急促再到哀宛抒情,最後以一首詩結尾。學生的情感也跟著跌宕起伏,最後歸於哀傷惋惜。

總得來說,這堂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不僅包括葉老師這節課出現的閃光點,也包括葉老師身上出現的新教師共同有的不足之處。這些更引發了我們的思考。

比如教師的課堂語言該如何引導學生。在研讀“老漢突然劈手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中的“揪”時,葉老師提問老漢“揪”出得不僅是小夥子,還是什麼。雖然葉老師原本預設學生去體會出老漢“揪”出了黨員的高風亮節,“揪”出了老漢的果斷等,可是這個提問顯得很含糊,讓學生髮生歧義。所以才有個別學生誤會了,回答與此相偏離。這是教學對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要精練,提問要明確的要求。另外課堂上的語言還包括評價語對學生的引導。新教師缺乏經驗,難免出現評價語貧乏,所以我們以後應該向優秀的教師多學習這方面的東西。

對於評課,我也是剛起步,外行的很。只發表了淺薄的觀點,希望能向各位老師多多學習。

《橋》評課稿6

新《語文課程標準》的制訂和頒佈,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特別是在資訊科技有力的支撐條件下的語文課堂,越來越呈現出生機,煥發出活力。“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託,注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語文學科與學生生活,語文學科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絡,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綜合性的學習內容和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聽了王老師執教了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以後,感觸良多。

一、成功之處

(一)學生在學習中擔當的角色更明確。

綜合性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由於在活動中成為活動過程的設計者與執行者,使學生在學習中的角色更加明確,學生能利用資源進行自主合作,發現並解決問題,進行探索性的.學習。

(二)綜合性學習的資源開發方法得當。

關注學科之間的整合資源,語文課內容包羅永珍,和其他學科有著千萬縷的關係。我們在把握語文個性的基礎上,以課文語言為憑藉,適當適時地向各科教學開放,並相互滲透,發揮整體協調提高的作用。

(三)構建主題內容的多層次結構。

學習內容的組合,應圍繞學習主題和學習目標,從學科內外篩選與該主題有關的所有資訊,確定最有表現力和學習價值的材料。把相關的學習領域組織起來,先確定學習內容的主幹,再確定枝葉,使內容呈現網路狀的有機整體。作為習以為常的事物——橋,它不僅僅是一種建築,而且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記憶。教師獨具慧眼地把它作為學習內容的凝聚核,從三個方面選擇內容,並有機地組織成一個整體,因而學習的輻射面廣、資訊量大、探究性強。

(四)兼顧過程與結果的量化評價方式。

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富有開放性和豐富性,它的教學效果不僅體現在學習成果方面,更多體現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這就是對綜合性學習的評價不能只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給一個評價,而應把評價貫穿於活動的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評價的內容、形式也應該是多樣的,它應包括學生參與活動的準備、組織、合作、展示、創新等。綜合性學習評價中評價設計應該能夠公正的評價出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的各項表現,量化評價方式能在學生之間引入競爭機制。

二、不足之處

教師的主導作用定位不準。在學習程序中,教師害怕學生打亂自己原來的計劃,就把學生圈定在自己確定的範圍內,讓學生按自己預設的思路走,可這樣的學習活動下來學生得到了什麼?只是一些知識而已。這樣的綜合性學習結果是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剝奪了學生實踐的權利和機會,是完全背離課程標準的做法。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是學習主題創設的引導者,組織活動的協調者,學生實踐的指導者與服務者,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把握好指導的切入點,及時地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和引導,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和創造潛能,因勢利導開展學習活動,過度指導與指導不足的毛病都要逐步克服,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小組成員應明確分工,真正做到分工細化,責任到位。教師應引導學生圍繞“橋”這一主題,設計出幾個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由本小組成員自主探究後總結得出,並在小組中加以相議,避免盲目與重複建設。在蒐集、整理、分析了一定量的資源後,提煉一個探究專題,專題不宜太寬泛,總專題下再提煉一層子題、二層子題,有層次進行探究。

《橋》評課稿7

初次看到張校的時候,感覺她人很美麗,更深的接觸,知道她很有智慧,聽了她的《生命橋》,驚異於她課堂的完美。昨天的評課,許多老師對張校的課好評如潮,而我也把評課的的切入點,落在一個“美”上。

一、激發興趣的匯入美。

匯入是教學過程起始的環節,它的一個重要藝術特徵是引起學生興趣。張校章以“你見過什麼樣的橋”到“你見過生命橋嗎”,由具體到抽象的匯入,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

二、水到渠成的銜接美。

重點句段的理解,文章隱含的精神,讀與練的轉換,每個環節,張校都以極其完美的教學藝術使其自然銜接,沒有滑痕,沒有斷層。

三、波瀾起伏的轉化美。

時而低沉,時而悠揚,時而喜悅,時而緊張,波瀾起伏,張弛有度。

四、層次清晰的閱讀美。

《生命橋》是一人文性很強的散文,張校在處理這篇文章的時候,沒有支離破碎的講解,而是採用範讀、引讀、領讀、齊讀等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自己感悟,整堂課,椐我不完全統計,學生閱讀十七次之多,每次讀都有目標,每次讀都有高度,每次讀都有收穫,每次讀,都有激情。

五、師生互動的生態美。

這堂課,沒有一個學生走神,沒有一個學生懈怠,他們被校長的激情渲染著,校長被他們的求知感動著,整堂課,師生互動的狀態那樣和諧,讓我想起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每個學生都在老師的`視線中,每個孩子都想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每個孩子都有事做,或讀或寫,或議或劃……這多像一個相處和諧的生態園啊!

六、回味無窮的結課美。

張校以觀看地震中烈士的事蹟圖片做結課,這讓語文課深入到生活,延伸到四十分鐘之外,老羚羊和地震中的烈士,他們以生命奠基生命,深深震撼著每個學生的心靈。

生命橋,完美的“生命橋”,張校的這堂〈生命橋〉,不僅讓我懂得教學的藝術,更讓我懂得,生命不息,學習不止,以無限的激情去研究教學藝術,用心塑造自己教學生涯中完美的”生命橋”。

《橋》評課稿8

情境交融的閱讀課堂

——淺評郭麗影老師執教的《橋》

4月17號,有幸連聽了由我們新教師中一位優秀的同仁郭麗影老師執教的《橋》,讓我們大開眼界,學有收穫。這裡我想著重來談談聽了郭老師執教的《橋》後的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

郭老師的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的完整、巧妙。雖然是新教師,課堂上展現出來的卻是她成熟、老練的一面,完全不見生澀,令人佩服,基本上課堂處理的無可挑剔,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郭老師的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導課之前,郭老師就播放了一段關於山洪災害的錄象,這真實可怕的山洪鏡頭馬上把學生,甚至聽課的老師都拉入了這種氛圍中。同時葉老師讓學生在滋生情感之後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奠定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調。再如郭老師在後來教學中,兩次運用音樂渲染,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樂,一是山洪爆發時的聲音,二是溫柔悽婉的配樂,適時出示,恰當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讀有味,說有情。

二對話文字,以情育情

本堂課的又一大亮點,就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郭老師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字。

比如在交流描寫洪水的句子這個環節中,郭老師請學生劃出句子後指名交流後談對洪水的感受,學生說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來郭老師就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接觸這些文字,在練讀中體會洪水的凶猛,並通過個別展示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交流讀,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觸文字。這時我想學生對這洪水的認識以不僅是開始時那段錄象所帶來的,而是他們自己在與文字的次次對話中所帶來的體驗,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滋育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讀的入情。同時教師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導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在師生配合讀中,再次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讀得聲情並茂。

三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本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是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教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這裡,還要講的是郭老師提問設計也很有效,利用幾個大的問題去統領整堂課的教學。然後又把解決這些大問題的途徑,迴歸到閱讀,落實到具體的句子,詞語的品讀中去。比如郭老師抓住“老漢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大問題,讓學生劃出句子,讀讀說說。並抓句幾個重點的句子,以及其中重點的詞語,引領學生深入的思考,品味。如抓住“衝推揪”等詞體會老漢的辦事果斷,到他的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學生的感悟在這詳盡的品讀中,層層遞進。同時郭老師還把品詞與“寫寫練練”相結合,比如抓“揪”字讓學生寫一寫,為揪字做註釋,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文字的魅力,感受文字背後藏著的意韻,使他們的情感自然得到昇華。

要說這堂課覺得還可商榷的地方,只有幾個小細節:

1“揪”字這裡的教學提問有些模糊,學生的回答也就顯模糊,“老漢揪出的是什麼?”(指好的還是壞的?)

2 老漢的形象似乎解讀的不夠豐滿,作為一個黨員的形象很突出,而他的父親形象,他與兒子的父子之愛,是也是也應該講一講,使老漢顯得更有血有肉。

總之,郭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課堂有起有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多鼓勵性語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動。在紮實的品讀中,結合說話,寫話,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又迴歸朗讀,讀的有層次,有感悟,有深情。閱讀教學做到了情境交融,難能可貴。

《橋》評課稿9

活動目的

1.通過遊戲,發展幼兒平衡、鑽爬和從高處往下跳的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靈敏性,增強上、下肢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互相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幼兒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鍊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木製長凳8條(每條長2.6米、寬0.2米、高0.28米)、 地毯(長20米、寬10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

我們蘇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城裡有很多小橋,好看又好玩,我們一起來想法玩一玩有趣的“姑蘇橋”。

2.幼兒三人一組站在長凳上,聽音樂跟隨教師一起做熱身操:

上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踢腿運動―關節運動―跳躍運動。

3.探索“鑽橋洞”遊戲

(1)在凳子下面讓幼兒探索“鑽橋洞”。

(2)鼓勵幼兒在“鑽橋洞”時,充分開動腦筋,手腳協調、 靈活地運用最快最好的方法通過。

(3)提醒幼兒在“鑽橋洞”時,不要擁擠,按秩序魚貫通過。

4.跨跳“小小橋”遊戲

(1)要求:幼兒依次跨越過每個“小小橋”。

(2)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可用一腳踏在“小小橋”上,然後跳下。

(3)集合幼兒,教師邊請個別幼兒演示, 邊指出過“小小橋”方法。

(4)繼續進行過“小小橋”練。

5.遊“姑蘇橋”

(1)將8條長凳擺設,讓幼兒進行走過“姑蘇橋”遊戲。

(2)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

(3)提醒幼兒用快而穩的方法通過“姑蘇橋”。 為增加遊戲難度,可把橋分開一定距離,讓幼兒跨過。

6.走“多層橋”與“斜坡橋”

(1)將長凳疊放成多層橋(二層――三層――四層)、斜坡橋。

(2)教師談話後,幼兒可自主選擇橋進行鍛鍊。 提醒幼兒由高處往下跳時,屈膝下蹲,輕輕落地,保持平衡,注意自我保護。

(3)集合幼兒,教師進行講評和演示。幼兒繼續練習。

(4)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多層橋的高度。

7.放鬆操,聽音樂跟教師一起做放鬆活動。

8.活動簡評:對主動、積極投入活動和活動能力有提高的幼兒作切合實際的評價。

9.幼兒整理器材、離開場地。

評析

這是一次成功的體育教育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一、目標意識明確

這次活動,從設計到實踐,始終圍繞一條目標主線展開,在促進幼兒生理、心理、行為適應性等方面作用顯著。通過活動,全體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發展。

二、內容新穎有趣

利用了平時意想不到但能用於體育教學的長凳作為器材或玩具,並選擇了“趣遊姑蘇橋”的主題,順著情節的發展,設計了鑽橋洞――跨小小橋――走多層橋、斜坡橋等多種頗具趣味且有新意的活動,能牢牢抓住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投入鍛鍊活動。各個分解的遊戲,具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既有層次,又銜接自然,是一次內容完整小步遞進的'教育活動。

三、形式靈活多樣

圍繞目的和各個內容的需要,教師在組織活動中,採用幼兒個體的、夥伴結合的、集體活動的多種形式交替出現,靈活變化。注重個體差異,允許幼兒自主選擇;適應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的需要,改變了“一刀切”、“一個樣”的環境創設,使得體質、性格、活動能力有差異的幼兒都得到提高。

四、體現活動的主體

這次教育活動,自始至終在創設的心理環境方面,是寬鬆、自由、愉快的,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性較高,情緒高漲。教師能全面觀察、重點觀察,從實際出發,並在此基礎上隨時進行調整,有效地調節運動強度、心理負荷,對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橋》評課稿10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正因為有遺憾,我們才會不斷進取和探索。對於評價一堂課,我覺得可以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評價它。那麼,藝術創作的過程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呢?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小孩子也好、藝術家也好。在創作藝術作品時,首先要學會細緻觀察,接著要思考和概括,最後才是實踐表現。

曾老師的這堂課,我把它分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讓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泰順廊橋》錄影,讓學生具體的觀察、感受虹橋、廊橋美,這是體驗階段,只有具體體驗了,學生再通過對比,才能在接下去的思考、討論階段很好的歸納出泰順廊橋與虹橋在建築材料、結構、形體上的特點。最後讓學生現場練習用筷子搭造橋的構造模型。通過搭造橋的構造模型練習,很好的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生個人經驗,學生對橋、對世界有了親身體驗。這正是超越了學科課程的邏輯體系,提倡與實踐活動的緊密聯絡,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操作、探究能力,曾老師以上三個過程非常符合藝術創作中的藝術體驗、構思、表現的三個階段。

下半部分,曾老師先是讓學生聽音樂欣賞廊橋,接著說說廊橋,贊贊廊橋,最後讓學生為保護廊橋出謀劃策,通過這一環節的練習,培養了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產生服務家鄉、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曾老師的下半部分是再一次的進行了藝術的體驗、構思和表現。所以不管是什麼課,都是有共通點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學習各科知識才有現實意義。

曾老師的這堂課是成功的,他不是單純的在傳授知識,而是學習知識為我所用、為社會、為國家所用。

臺灣一位著名藝術工作者蔣勳老師說過一段話,知識並不等於美,太多的知識變成了負擔以後,更容易空虛和憂鬱!一般的民間庶民反而不容易憂鬱,因為在他們的生活裡有很多嗅覺和觸覺,但是你會發現,越是高階知識分子越容易憂鬱,因為他在知識部分的發展跟他感覺的'系統有了巨大的落差,他缺乏了感覺的滿足。所以知識豐富的朋友,要注意你的嗅覺和觸覺世界,不要讓他荒涼。比如夫妻之間經常擁抱擁抱,牽手散散步,你會發現感情越來越好。孩子放學回家,不要先問功課之類的,可以先抱抱他,傳達簡單的愛的訊號。跟別人吵架時,通過友好的觸覺,都可以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搭搭朋友的肩膀,你會發現彼此之間的友誼。或者自己雙手合十,這個動作有愛自己的觸覺、也有尊敬他人的觸覺,你會發現左手和右手是這麼彼此的相愛。——讀蔣勳《美的覺醒——觸覺》有感!

蔣老師說的多好啊。但是現在的應試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在不斷的給孩子填塞一些無用的或者難度太大的知識。最後書呆子自然就多了。

老師們,不要以為地方課程只是讓學生學到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探索、研究。學生自主的在活動中感受到疑惑和經歷的困難,並能通過思考和探究去消除與克服。雖然在探究過程中會遇到失敗,但這恰恰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複雜性與深刻性,進而適應社會的發展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何況失敗本身也是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地方課程的教材是以問題中心,興趣中心或兒童中心的,而非知識中心的。所以地方課程的開發不要編成"地方版"的學科教材。

我們的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彌補了單純傳授知識的不足之處。曾老師的這堂課是成功的。謝謝!

《橋》評課稿11

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語文教學應做好語言文字的訓練,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和感悟來構建簡約,實用閱讀教學的課堂。翁老師執教《橋》一課正是體現了這樣的理念。她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嫻熟的課堂調控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翁老師的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在正式導課之前,老師讓學生讀洪水逼近時的句子的描寫,緊接著提問,在這湍急的洪水中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馬上使學生進入到了那種緊張危急的氛圍中。為後面的這個老漢的形象作了鋪墊。再如翁老師在後來教學中,運用音樂渲染,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非常的煽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

二、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本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是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教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這裡,還要講的是翁老師提問設計也很有效,利用幾個大的問題去統領整堂課的教學。然後又把解決這些大問題的途徑,迴歸到閱讀,落實到具體的句子,詞語的品讀中去。比如翁老師抓住“這是一位怎樣的老漢?”這一大問題,讓學生讀讀議議說說。並抓句幾個重點的句子,以及其中重點的詞語,引領學生深入的思考,品味。

總之,翁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課堂有起有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多鼓勵性語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動。在紮實的品讀中,結合說話,寫話,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又迴歸朗讀,讀的有層次,有感悟,有深情。閱讀教學做到了情境交融,難能可貴。

《橋》評課稿12

聽了李老師執教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被她那淡定、充滿深情的教風所深深打動。這節課中教學中緊抓教材內容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依託文字,抓住主線理解課文的教學方法給我留深刻的印象。

一、教師能緊扣文字,整體把握,利用關鍵詞,理解文字內容。課標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教學設計的導言、問題、引讀等都不能偏離文章的主線。本次教學中,李老師緊扣“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蒼白的臉上紅潤起來……唯有骨髓的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在本句中,柳華教師緊扣“含苞、綻放、凋零”三個詞語,很巧妙地將文字的深刻含義——生命的成長經歷結合起來,使學生真實而深層地走近文字的內涵,理解文字內涵。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注重在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的落實。語文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李老師在教學中也特別注重。如:小錢假如沒有得病可能會在幹些什麼,為孩子們創設了想象說話的.情境。讓學生了解中華骨髓庫的相關資料,讓孩子們寫感受為寫話搭建了平臺。

三、大量課外資料的補充為學生學習理解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課剛開始通過孩子對生活熟知的甲流的瞭解,對骨髓、白血病的解說為學生奠定了感情基礎。

總之,從這堂課中,教師的教學獲得了較好的效果,能產生心靈的共鳴。但也有值得大家探討的地方:如第一課時對課文的初讀感知過得是否有些倉促,小練筆是否安排的是否合理,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課堂上如何讓師生激勵性的語言效能最大化……

《橋》評課稿13

《穿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通過一個個片段的擷取,表達了海峽兩岸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高老師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字,體現思想感情。

1、情景創設,激情導趣: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裝置營造氛圍,通過觀看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公路斷裂、一片廢墟等圖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引導學生對餘震中仍堅持抽取骨髓的李博士和青年人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通過緊張的畫外音,配以流程圖,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李博士十幾個小時辛苦奔波、跋山涉水為了海峽彼岸的錢暢,進而更進一步地感受到這種血脈親情以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

2、注重感悟,以讀悟情: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

在高老師的帶領下,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感悟文字。配樂朗讀,以語言烘托渲染氣氛,將學生帶入課堂;重點突破時,高老師巧妙地利用師生接讀的方法,將地震的`危險與他們在地震中的做法進行對比,連續三句,讓情感遞升,三次朗讀,兩次感悟,悟後再讀,讀中感悟,讓學生的感情達到高潮,自然地明白到從臺灣青年身軀中涓涓流出的生命之泉的來之不易,為後文瞭解生命橋的含義埋下鋪墊。

3、抓住矛盾,發揮想象:在對教學重點“理解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品格”的處理中,將天崩地裂的現實環境與他們的從容表現相對比,又將青年神清氣定的表現與其內心的萬千思緒相對比,利用這樣看似矛盾的對立,巧妙地運用了本課的句式“也許……但是……”讓學生髮揮想象,說一說“李博士莊嚴地站著,他想:也許但是;青年人靜靜地躺著,他想:也許但是。”讓學生在這一系列的矛盾中感受到他們的勇敢、負責、有愛心,水到渠成。

《橋》評課稿14

這次王老師評的是**一國小洪**老師執教的《橋》。

《橋》這篇小說,大概是五年級的課文吧,我也曾經講過。

看過課堂實錄後,洪老師這節課的設計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一是巧妙設計對比閱讀。將描寫洪水的一組詞語與描寫老漢的一組詞語進行對比閱讀。二是引導學生將目光聚焦到課文的插圖上,通過讀圖更直觀形象地理解課文和分析人物形象。

王老師的評課也讓我收穫了兩點:

一是語文課堂要滲透“語文知識”,強化文字祕妙。洪老師的課開篇就利用課後的'一個學習提示——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文中有多處關於大雨和洪水的描寫,將課堂焦點迅速集中。

再聯想到之前的多篇課堂實錄,好的課堂設計大多都化繁為簡,直接從教學提示入手。這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研讀教材,教材就是最好的文字,千萬不要捨本逐末。

二是朗讀的重要性。眾多的優質語文課堂都在強調朗讀。齊讀、範讀、個人讀,反反覆覆地讀。從讀中去體會語言表達效果,體會情感。朗讀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手段。

《橋》評課稿15

聽了李老師執教的《橋》受益匪淺。李老師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完整,清晰。課堂無可挑剔,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這一堂課中有以下幾個亮點,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紮實有效的自主學習

老師指導學生運用比一比的方法,通過比較閱讀感悟;同時讓學生聯絡生活,體會作者用詞,語言的形象生動和恰到好處。比如,在“潑”,“倒”等語言的感悟上,老師通過讓學生比較來感受洪水爆發前的雨之大。

二、情景創設,感受山洪可怕

李老師播放《山洪暴發》的`視訊,給學生帶來了鮮明的視覺衝擊,由此引領學生深切感受到山洪的可怕,為下文的理解洪水瘋狂的魔鬼形象打下了基礎。再比如,李老師抓住“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提問:“你想,一個村莊的人,在危急之下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會發生什麼事?”由此,讓學生去感受人們的驚慌奔跑、混亂無序的場面。在這堂課教學中,李老師擅長於用言語去創設情景,帶領學生展開語言聯想與想象。

三、少講多練、以讀促悟。

課堂中,李老師做到以讀來品味文章的內涵,培養學生讀書能力,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帶著理解、感受讀,不同層次的朗讀,讀出山洪的咆哮,肆虐。讓學生真正進入課文情境,使學生與作者、文字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李老師的課也體現了閱讀課中書聲琅琅的場面,通過默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讀,在讀中促學,在學中促悟。

總的來說,李老師這種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