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評課稿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5W

《太陽》評課稿1

《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

《太陽》評課稿集錦15篇

陳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符合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這節課的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猜謎語,激趣匯入。上課伊始,老師以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引入課文,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既引出了課題又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2、注重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它要求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探索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在這方面,我也認為陳老師做得非常好。先是帶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通過齊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進行認讀。讓學生根據每個漢字特點,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漢字。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喜歡識字,感受識字樂趣。同時當學生識記有困難時,陳老師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如,通過編口訣和編故事幫助學生記住了“街”(行字在兩旁,兩土中間站)之後,又從生字然後又過度到詞語。由易而難,比較有層次。

3、品詞品句,走進文字。

課堂上,陳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語文味來。如,在理解“掛”一字時,老師充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上動作演示,在瞭解了字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理解了字義。接著圖片出示,抓關鍵詞“清涼”、“到處”感受世間因為有了綠綠的太陽後,萬物所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再來進行感情朗讀,當學生有了文字的、生活的、自然的體驗後,讓學生帶著情感再次走進文字,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說,這個環節,學生經歷了感知、感悟、體驗表達的過程。一環扣一環,螺旋上升,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這樣學生廣開思路,發表對自己的獨特感悟,從開始的“走近文字”,到現在的“走進文字”(與文字作者的心靈碰撞),真正與文字進行了個性對話。

4、板書設計簡單明瞭。教師貼出“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太陽》評課稿2

《四個太陽》是一年級下冊的第18篇課文,主要講了小畫家畫了四個太陽,送給四個季節,表達美好的心願。史老師在教學時緊抓課文重難點,切實抓住識字進行多次訓練。下面我表達我的幾點感悟。

優點1:識字有辦法,訓練有實效,以生為主。

在識字時,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寶寶多讀幾遍。在真正認讀生字講辦法的時候,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而是調動全班的智慧,通過表揚、鼓勵的辦法,前13位同學最幸運,激起學生的奮鬥欲,並且學生識字的辦法既簡單又有效,達到了短時間識字量多的效果。加一加、減一減、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換一換等,充分運用了教參的提點,正確把握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水平,而不是我,過分拔高,學生達不到任何識字的方法提點。所以一節課下來,我很累,感覺自己講好了,學生聽懂了,可是再問再答還是有困難。

“街”字的講解十分好,行字中間有兩個土,發現的十分巧妙。並且聯絡生活,步行街,街道上的街道名字等,十分巧妙。“甜”字的講解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了解甘蔗,講解甘蔗,順便讓生說記憶的好辦法:舌頭舔甘蔗甜,學生在老師的步步引導下,說的真好。

遊戲眾多,樣式多樣,次次都有亮點。

優點2:課文剖析方法多,換詞、重點強調、想象說話,多方面訓練說話。

教師在講解四個太陽時,不僅將自己精心製作的太陽貼在了黑板上,而且讓生主動說話,你喜歡什麼樣的太陽?抓住“街道”進行拼音強調,由於本地的孩子接、間不分,所以這是個難點。在講到清涼時,重點強調這個詞語,而且讓學生給清涼換個詞,表達相同的意思。進而延伸到炎熱的夏天,你站在太陽底下,你的感覺又是什麼呢?之後引出把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強調夏天需要綠綠的太陽。讓生通過圖片說話,果園裡( )熟了,鍛鍊學生說完整的話。

優點3:讀的方式多樣,課件精美,板書細緻有重點。

不僅讓四個小朋友讀課文,而且一句一句讀,齊讀,指名讀,教師敘述再讀,學生再齊讀。

建議:1.臉字左面是月字旁,跟身體有關。右面的人是頭髮,橫代表眉毛,兩點和一撇是眼睛和鼻子,最後一橫是嘴巴。這樣學生會記憶的更加清晰。

2.訓練太多,識字時間耗費過長,以至於後面的課文講解囫圇吞棗,時間比較緊。

《太陽》評課稿3

聽吳老師的《太陽是大家的》一課,留給我一種柔美。吳老師那甜甜的笑臉,柔柔的聲音,整堂課都在“太陽”的照耀中與孩子們一起快樂著。“太陽是大家的”,“太陽帶給大家快樂”是整堂課留給我的聲音。另外課堂上還突出了: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

課堂中多媒體課件的補充既創設了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又給詩歌內容的理解,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課題揭示時就出現了一張可愛的太陽的笑臉,一開始就給課堂創設了快樂的情境,教室裡有一種暖暖的感覺。詩歌的第一小節的學習中,展現了太陽落山時美麗的景色,讓學生形象地理解了“西邊天上的朵朵白雲,變成了紅彤(tōng)彤的晚霞”在老師示範朗讀後引導學生:我在朗讀的時候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副畫,誰看到了?讓學生想象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在引導學生依照第二段————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寫話時,又展示了生活中許多美麗的圖片,一下子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廣度,使學生在想象寫話中有了更多的直觀形象體驗。

二、抓住詩歌語言特色,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詩歌第二段以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太陽做的好事,在重點段第二段的學習中,吳老師在引導孩子們感受太陽的無私和為大家帶來的快樂和溫暖時,在誦讀、體會之餘,還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抓住了關鍵詞,如“灑、拔、看、陪、”等,想象說話來深入理解太陽的無私。並及時地抓住時機,及時填補課文的留白處,讓學生進行想象寫話的訓練,此時的孩子是情動而詞發了,從學生的筆端,自然地流淌出了太陽為人們為地球上的一切所做的好事。

吳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前提下,從語言形式的角度去開發、利用我們的教材資源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精心設計課堂作業,講練結合,學以致用。

吳老師在課堂中精心安排了兩次書面作業,每次作業都是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一次是在學習了課文第二節時了要求學生完成這樣的作業“她把金光往鮮花上()地灑,她好像在說:‘()’。”這樣的練習既是理解的延伸,又是情感朗讀的指導,同時又使課文內容具體形象化。第二次作業在課文的省略號處,“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她(),她(),她()”這樣的作業設計與文字緊密結合,既是理解,又是提升,同時又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捕捉情景,學會關心生活,發現生活。

我覺得我們對教材的理解還需深入,課文講“太陽是大家的”,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吳老師僅僅詮釋為“太陽不僅僅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別的國家的,所以說太陽是大家的”。我認為,還應該從太陽在一天中做的許多好事,她還要趁大家睡覺的時候,走向另外的國家,還應該體會“太陽是無私的”這樣才更全面。

《太陽》評課稿4

《我的太陽》是上海書畫版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從備課、教具的準備以及精彩的多媒體課件來看,李老師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教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製作他們“心中的太陽”,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情況下創造出自己的作品,整堂課可以說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一、課堂匯入

李老師以一個關於“太陽”的謎語匯入課題,通過讓小朋友們猜謎這個活動,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分析與探究

1、揭示課題後,老師提出:“為什麼說太陽是人類的好朋友?”讓學生說說自己與太陽的故事,不僅鍛鍊了一年級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交流,使學生知道故事裡的太陽和人類一樣也有“喜、怒、哀、樂”,為下面的創作打下了基礎。

2、接著,老師又提出“你們怎麼畫太陽?”並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他們先思考,後製作,增進了學生之間的資訊交流,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然後,老師播放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各種造型的太陽:擬人的太陽、四季的太陽、具有各自興趣傾向的太陽等等,在豐富學生視覺的基礎上,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突破了原有太陽的概念,再通過不同的表現方法(點、線、面),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想象設計出“獨特的太陽造型”,創作出來的每副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4、最後,老師提出學生可以用畫、撕、剪、折、貼等各種方法制作太陽,這樣學生不受約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制作,更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了他們馬上動手製作的熱情。

三、展評:

通過評一評“哪副畫最棒”,學生不僅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更使他們在展評中學會互相學習,互相借鑑。

總的來說,李老師上課時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她的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獨特,是一堂重主體、重合作、重過程、重創新的好課,是一堂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好課,是一堂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的好課,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教育教學方法,我要將這些好的方法運用到自己以後的教學中,使自己的課也能上的更加精彩!

《太陽》評課稿5

一、周老師的執教的《四個太陽》將字理識字貫穿始終。

我們一年級的閱讀課,識字是重點。漢字,不僅是一種語言符號,不僅是讀寫漢語言的工具,而且是中華民族積澱了幾千年的文化。所以,識字教學不僅在於教會學生會認會讀幾個字,更在於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洪老師努力通過字理教學,讓學生了解漢語言文字的來龍去脈,讓漢字學習成為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本節識字課中,洪老師重點抓住“甜”、“街”等字進行字理教學。如學習“甜”字,學生能從字面上理解“甜”是用舌頭去品嚐甜甜的味道。而教學“街道”時,先讓學生說說這個詞什麼意思?再聯絡生活說說我們大溪有哪些街道,再來通過字理識字的方法,解釋“街”,通過圖文結合,古今貫穿的方法,從字源出發,再去觀察現在的十字馬路,講述這個字的本義,再延伸著說說它現在的意思。

二、個性品讀,讀中感,讀中悟。

我們一年級的教學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中,洪老師引導學生在個性品讀中感受、體悟。洪老師用了不同方法對一、二兩段進行朗讀指導。如第一自然段的'朗讀教學,洪老師主要抓住“到處”這個詞語,引導學生體悟到小畫家希望將清涼送到夏天每一個角落的美好願望,另外再重點抓住頓號和逗號等標點符號,教給孩子朗讀的技巧。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我們中華的語言真神奇,一個小標點都能表達不同的感情。

《太陽》評課稿6

今天由我來評吳老師的課,我感覺我只是像只蜜蜂,而吳老師的課堂就像是個花園,我不是來評課,而是來採蜜的。吳老師是位鑽勁很足、力求完美的老師,和她在一起研究課,總能聽到她充滿智慧的語言和巧妙的構思。聽完這節課,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吳老師豐厚的教學底蘊。現在我們不少語文老師都說語文課越來越難上了,好多有識之士也大聲疾呼要“簡簡單單上語文,可是就連他們似乎也沒有把語文課上簡單。那我們為什麼會把簡單的事情反而搞複雜了呢?原因有一條,就是怕別人說沒有新意,沒有亮點。今天吳老師這節課,表面上看上去,也很平淡,也沒玩什麼花樣,但是簡單中求真,簡潔中求實,上得紮紮實實,亮點就藏在那一個個精心處理的環節中。下面我就把從吳老師課堂上採集到的花絮和大家一起共享:

第一:我認為吳老師突破文字的切入點抓得好

晚上的“太陽”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處理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吳老師在處理這篇教材時,就抓住愛迪生說的兩句話作為切入點,引領全文的教學,使煩瑣的內容一下子就變得簡潔清晰,從這個切入點進去,我們可以看見整個課堂的教學流程很順暢,重點難點的突破也很到位,讓教者、學者、聽者都能感受到兩個字“輕鬆”。可見吳老師對教材吃得很透,鑽研得很深。從吳老師的這堂課中,我深深感到,只有認真鑽研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淺出上做文章,準確地把握教材,藝術地處理教材,善於運用教材中最有價值的地方,合理裁剪,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一種簡約。

第二、我認為吳老師在這堂課中情感體驗的激發點抓得準

吳老師抓住“急“和“愛”兩個字做全文的情感點,在讀中感悟,在說中體會,我感覺做得非常好。讓學生感受到急,吳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有這樣一段精彩的對話:吳老師問:這段話中,哪句話最牽動你的'心?一個學生讀了第二句。吳老師就問他:你心裡感受到什麼?可那個學生一下子沒有答出來,冷場在那裡,這時吳老師沒有請他坐下,而是鼓勵他說:你可以再讀一遍,相信你能感受出來。那個學生又讀了一遍,這一次這個學生答出來了,吳老師又說:我覺得你讀得還不夠急,你再讀一遍,那個學生又讀了一遍,讀得比剛才進步多了。就是這個細節的處理,讓學生在讀中真正感受到了急,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的那種感受。語文教學所謂的亮點,其實首先就是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感情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就體會出來了。吳老師這節課中,就很注重圍繞一個急字、一個愛字,引導學生去讀,在讀中和課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

第三、我認為吳老師在這堂課中語言表達的訓練點抓得實

吳老師的課堂上很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這節課上,吳老師的兩個故意和兩個對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故意是把課題上的雙引號故意漏掉,讓學生去發現,創設一個良好的說話機會,還有一個故意是把句中的幾個關鍵詞漏掉,讓學生體會到這幾個詞語的重要性,即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又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創設了說話機會。兩個對比,一個對比是手術前後人物表現的對比,吳老師出示插圖,創設一個說話的情境:手術前醫生怎麼樣,媽媽怎麼樣,爸爸怎麼樣,愛迪生怎麼樣?現在手術成功了,醫生會怎麼樣,媽媽會怎麼樣,爸爸會怎麼樣,並出示一個簡單的提示句式,在這個對比中,學生前後聯絡,情感被很好地激發了出來。還有一個對比是開頭和結尾的一個照應對比,開始教學的時候問,這是一個怎樣的晚上,全文結束了。老師又問:剛剛上課時,同學們說了這是一個風雪交加油燈很暗的晚上,是一個媽媽突然生病,急需手術的晚上,是學完了課文,再想想,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晚上?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地被調動,也再一次的被故事所感動。聽完吳老師的課,我想起一個特級老師說的話: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溫暖。吳老師的課,在很多細節的處理中,都能讓人感受到了語言的溫度,字詞的溫暖。

《太陽》評課稿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聽了沈老師的一節關於《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課,受益頗多。我個人認為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過程合理流暢,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課一開始,沈老師通過PPT展示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從而很自然地引入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然後利用課件出示本節課的框架圖,從整體上帶領學生掌括要學習的所有知識點與句型,做到“心裡有數”,這樣利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教學思路清晰明瞭,教學內容步步為營。

整個一節課,共設定了四個教學內容,內容連結上有序、緊實而無雜亂,顯示了教師較為紮實的“基功”,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重點語法與句型。在這個環節上,沈老師採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如課件展示、學生會話等,學生表現較為突出,自我表現能力較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利於師生間的互動。

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合理

教師總體上課件製作尚可,應用的'較為熟練。互動環節設計讓學生都有操練、表現機會。並最後每個知識點進行了總結,有個合理的歸納,利於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總之,教師個人的教學基本功紮實,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很強,所用的課堂用語簡潔、準確、清晰、規範,製作的課件生動、形象,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提一點個人建議:

課件需要深加工、打磨;課堂氣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動;師生互動效果不是很好,應加強小組討論,充分調動小組間及小組內部的競爭,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度,這樣有助於課堂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太陽》評課稿8

何老師執教的《太陽出來喜洋洋》這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一、課堂結構緊密協調。從發聲練習到創造性處理歌曲體現了整─分─整這樣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其中,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活動目的清晰明確,環環都能落實。

二、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由許多個教學活動組織起來的,各活動之間一般是並列關係或遞進關係。本課教學設計十分注重循序漸進,儘量使學生在每個活動中都有收穫,並且不斷地逼近本課的全面目標。如歌曲處理,先進行思想性挖掘,然後用這種思想情感來指導對歌曲的藝術性處理,最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創造性處理。在這樣一個歌曲的處理過程中,學生的體驗不斷增強,學生的認知趨於和諧的`發展。

三、學法指導及時到位。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為了學生的學而教,最終是為了不教而教,因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本課中,何老師的善導給我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如:手勢指揮到位;活動前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突破難點有好的措施;學生每次活動後有恰如其份的評價和點拔,都體現了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可以說,點在學生困難時,導在學生需要處,就是教學中的一種藝術。

《太陽》評課稿9

觀課主題

學生學習中的自主發現、自主交流

主要亮點

(圍繞觀課主題陳述現象)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重點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一是討論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二是瞭解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三是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案。課堂中最出彩的.地方是教師讓學生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了學生思維。

存在的不足

(圍繞觀課主題陳述現象)

在課堂中設計了讓學生了解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這一環節,主要是教師出示了太陽能熱水器構造示意圖,然後讓學生對照圖(途中已明確標明瞭各個部分的名稱)說出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

策略建議

(圍繞觀課主題論述)

讓學生了解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這一環節很重要,對於後續學習中的讓學生設計、製作太陽能熱水器有很大幫助。建議教師先不出示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示意圖,而是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或者簡單畫一畫)見到過的太陽能熱水器是什麼樣子的,大致有哪幾個部分構成,讓後教師再出示構造示意圖,讓學生根據示意圖試著說一說各個部分的作用,這樣學生對於太陽的認識就更清楚了,也有助於後面設計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的落實。

《太陽》評課稿10

今天上午,我們觀摩了趙老師執教的《晚上的“太陽”》一課後,我感受很深,收穫頗多。

趙老師的這堂課紮實、清新、高效,非常精彩。這種精彩來源於老師對教材和學情的準確把握,來源於老師紮實的教學功底,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這節課教學流程清晰、簡潔,教學方法靈動,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得有效。現將成功之處歸納如下:

一.三維目標定位準確,落實到位。趙老師將這一課時的目標定位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根據課文情境展開合理想象、說話,懂得遇事要積極動腦動手的道理等”這些目標的設定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學習需求,是課堂教學有效乃至高效的前提。趙老師正是緊緊圍繞這幾個教學目標展開有序、紮實的教學過程的。特別是過程和方法目標的落實,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如讓學生想象說話:爸爸無可奈何時嘴裡還會說什麼?當醫生說是是愛迪生用智慧救了媽媽,爸爸可能會說什麼?如果你在場,你會說什麼?引導學生在課文的具體情境中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二.習慣培養春風化雨。“好習慣,益終生。”趙老師非常重視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非常重視學生讀的習慣,如讀書不拖音,帶著自己的感情和體會讀等。其次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如在提問“化險為夷”的意思時,當學生茫然時,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課堂上不仔細聽就會漏掉一些知識,可見認真聽講是多麼的重要啊!激發學生專心聽講。

三.以學生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讓學生想象說話時,充分肯定學生的答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指名朗讀後,讓學生來評價學生的朗讀。品讀重點段時讓學生自讀自悟,畫一畫,同桌議一議,上講臺演一演等等教學方法的使用無不體現了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的'理念。

四.課堂教學體現了探究性。上課開始,在讀了課題後老師問:“你有什麼發現?”學習第四自然段時,讀了愛迪生說給媽媽的話後又丟擲了“你發現了什麼?”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發現,自主探究。

五.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說話訓練時一直強調把話說準確、說清楚、說完整,讀書時要求學生做到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理解詞語教給學生要聯絡上下文理解等。學生在學習中習得方法,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

六.課的結束並不是學習的結束,老師一個“關於愛迪生你還想知道什麼?”的問題,很自然的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課後作業讓學生自選一個,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七.課堂語言準確、簡練,富有親和力,整堂課教師激情四射,教師用自己的個人魅力牽引著學生,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一次愉快的旅程。

《太陽》評課稿11

在上週骨幹教師開放周活動中,李老師執教了一年級下冊的《四個太陽》一課,在這堂課中,李老師動聽如涓涓流水的親切話語,循循善誘的目光,笑容可掬的面容,和學生一起學習。讓我感觸頗深。

縱觀一節課,課堂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下面,我就簡要地談一談本課的幾處亮點:

一、注重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它要求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探索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在這方面,我也認為李老師做得非常好。通過闖關遊戲串聯課堂的識字教學。分層次教學生字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喜歡識字,感受識字樂趣。同時李老師又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如,在認讀“街道”後,問還有哪些街道呢?出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咱們溫州的一些有名的街道,即讓學生理解詞語,又得到了課外知識。之後,又把生字送回句子讀一讀。由易而難,比較有層次。

二、品詞品句,走進文字。

課堂上,李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語文味來。用“夏天你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的、生活的、自然的體驗後,讓學生帶著情感再次走進文字,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說,這個環節,學生經歷了感知、感悟、體驗表達的過程。一環扣一環,螺旋上升,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如,在學習“紅紅的太陽”時,李老師給學生留了一個空間,讓學生從文字走向生活,通過音訊中播放的“北風呼嘯”的情境感受,再說說自己的感受,老師充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凍僵”一詞。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已經聯絡自身體會到了什麼是“凍僵”,這樣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接著運用句式引說“凍僵”:寒冷的冬天裡,我們的手——,我們的腳——,我們的小臉也——。在此基礎上,老師再引導學生,由文字聯絡生活,注重生活的體驗,進而學習“溫暖”一詞。用“溫暖”練說句式:陽光溫暖了冰凍的小河,小河——;陽光溫暖了凍僵的小樹,小樹——;陽光溫暖了冬眠的小青蛙,小青蛙——。通過對比說話,感受在冬日裡紅紅的太陽給人們送去了溫暖,以此體悟小作者美好的心靈和濃濃的愛心。

總之,李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課堂有起有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多鼓勵性語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動,與學生共創了一個和諧課堂。

  20xx年4月25日

《太陽》評課稿12

接下來,我將對選手凌敏老師的小班語言活動《太陽和月亮》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及體會,希望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正。對於剛才所開展的這個活動,我想從語言活動要把握的三個點來談談我的感受。

1、傾聽——也叫輸入

多樣化的傾聽:教師結合了詩歌中兩段不同情緒的內容,製作了兩張代表白天和黑夜的圖片,並設計將詩歌中的三個角色藏於圖片中,教具的出現大大幫助和提高了孩子傾聽感受詩歌的效率,激發了孩子傾聽的興趣,同時活動中加入了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孩子們在感受詩歌的同時,用音樂來幫助孩子區分理解詩歌的兩段內容及情緒。打破了傳統的固定看某幾張圖片的教學模式。

有目地的傾聽:教師在引導孩子傾聽詩歌前的語言及提問都是有目標的,比如:聽聽有哪三個朋友到太陽家裡來作客了呢?聽聽它們誰先醒來了?……

2、理解——也叫內化

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引導孩子觀察圖片、自主擺圖、自主驗證等方法在有效的時間內較快地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比如:在對詩歌重點的處理上(對誰誰誰醒來了、誰誰誰睡著了的詩句),教師鼓勵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來加深對這幾句的理解。

對詩歌意境的理解:這首詩歌看似是很簡單的,但是它的意境對比卻很強烈,比如:白天真熱鬧、夜晚靜悄悄,如何來讓小班的孩子對這樣抽象的詩句加以理解呢?教師就運用了對比同樣強烈的兩張圖片,分別引導孩子自主地區分白天和晚上的`不同。

3、表達——輸出

表達在語言活動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最能體現孩子的學習效果的。我想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表達是

自由的:這裡講的自由是表達氛圍的自由,教師時刻都能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表達,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小花醒來了、小花睡著了”等詩句,孩子們在教師寬鬆的環境下嘗試著自由的表達出學習到的詩句。

創新的:在最後一個環節教師提供了各種不同的圖片,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有創新的表達內容,鼓勵孩子進行角色的替換並將其表達出來。

平等的: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到了每一個孩子,給予了每一個孩子表達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能開口、獨立地表達。

最後覺得稍微有一點點遺憾的是:教師對整個課堂節奏的把握要是還能更加緊湊一點,一環扣一環、輕重拿捏自如一點,那活動的完整性就會更好一些。

《太陽》評課稿13

聽黃老師上的《太陽是大家的》一文,通過整堂課的教學看出教師的基本功紮實,教態大方、親切、富有親和力。在教學重難點的把握處理上及教材的駕馭能力,都較好,板書設計有特色,這節課主要優點是:

一、充分準備,突出重難點

教師課前精心備課,不僅準備了音樂和文相關的資料、圖片。,從聽覺、視覺、感官上吸引了孩子,調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如:課前一首歡快的〈七色光〉歌曲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太陽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課中,老師收集了許多戰爭給兒童帶來傷害,痛苦的照片,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我們生活的美好。

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要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於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是幫助學生隨機解決一些比較獨立的`單獨的問題,並引導學生比較篩選,使問題集中到與課文主要內容有密切相關的一,兩個問題上,如:太陽為我們人類做了哪些好事?為什麼說太陽是大家的?這些問題是文章的靈魂,在讀悟中促使學生理解。這樣,既突出了本文的教學目標,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三、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提升

這首優美的小詩,只有在反覆誦讀中才能理解其蘊含的思想情感。課上,老師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讀,指名讀,小組讀,範讀等等。每次讀都是有目的的指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理解去讀,並說說讀後的感受,尤其是第三小節的,蹦蹦跳跳的歎號,搖頭晃腦的問號,使文章增添了情趣,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逐步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讀書,體悟感情,實現了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從思想內容到語言文字的提升。

四、讓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去拓展,去創造

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是很有潛力的,這就看老師怎樣去發現,引導。黃老師善於利用文字對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如:第二小節中的“……”的拓展訓練,老師設計得很有梯度,先是老師範說,接著大屏打出句子讓學生試填寫,最後放手讓學生去拓展說,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說得非常好。課後老師出示世界兒童手拿和平鴿的圖片,讓學生說說,你想對世界兒童說些什麼?使學生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使自己的情感再一次提升,學生們說(和平、友誼、快樂、溫暖)並相機板書,再板書的過程中使課文的重難點在老師的引導下得以突破。

《太陽》評課稿14

初次知曉趙老師在今天的協進組研討活動中,以《讓太陽長上翅膀》推薦閱讀課為研究課題,不由的暗自佩服。下面就以下幾點談我對這一課的印象:

一、課型選擇的獨特性:

從課型的選擇上,課外閱讀課本身,相對於日課內閱讀教學來說是有其獨特性和靈動性的。根據三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學習水平來看,雖然他們的識字量已經達20xx多漢字,讀過幾百篇短文,普遍具有選擇和閱讀一般讀物的能力。但學生的課外閱讀差異還是很大的。如:有的同學酷愛閱讀,有的同學不愛閱讀。大多數男生偏愛讀科普或武打之類的漫畫書,有些女生則沉浸在童話故事中。鑑於我校學生的特點,相當一部分同學除了教科書和教輔用書,就是從學校圖書館借閱的書籍。很少有家長帶領孩子到書店自己購書。即使購買,他們的閱讀仍偏向於畫面精美的繪本讀物和情節生動曲折的故事類書。這些促使我們的課外閱讀教學的嘗試正沿著前幾年的步子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呈現出的也是不均衡的狀態下的持續進行。本課教學誠如趙老師在預設目標中提出的:旨在“初步體會”“引導走近”和“感受作者的魅力”,或者說“文學的魅力”。

二、文字的獨特性。

從文字的選擇上,趙老師選擇了學生並不特別鍾情,老師也並不容易駕馭的兒童詩。儘管新課標非常強調學生拓展閱讀面,加強課外閱讀總量,但對於兒童詩的閱讀欣賞並沒有專門提及。第一學段只提及“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中高學段整體提出學習積累優秀詩文。就教材而言,兒童詩的比例也很小。

儘管大家明瞭“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兒童詩是一種良好的載體,能承載極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國小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詩言志”也說明詩不是空洞的口號,概念化的思想,抽象的語言,而是從生活中來“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歌對學生精神的滋養,情感的薰陶,語言素養的提高,是其他樣式所不能替代的。”也看到“而今兒童詩普及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眾多的少兒報刊闢有兒童詩專欄,其間有作家、詩人的作品,又有學生的園地。同時各種兒童詩的普及活動也在各地紅火開展,有關兒童詩教學的書籍、網站、部落格也新鮮出爐”。這些都為開展本課教學研究提供了保障。但是選擇兒童詩集《讓太陽長上翅膀》的欣賞薦讀本身仍然是一種挑戰,是一次飛越。

《讓太陽長上翅膀》這本書的作者金波老師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家,他的詩歌被譽為“美的嚮導,愛的使者”,真摯地表現了少年兒童熱愛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其作品遍及兒童文學的各個門類,尤以詩歌、童話和幼兒文學創作最為耀眼,多次榮獲各種圖書獎。他創作的數以百計的兒童詩滋養了無數稚嫩的心靈,曾經獲得國際安徒生提名獎。在兒童文學中佔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也有很多被選入教科書。

三、師生親近詩文的獨特性:

如果沒有大智慧,沒有一顆與作者金波相融的童心,尤其是如果自己都沒有被兒童詩打動過,又怎麼敢與去做這樣的嘗試呢?這不由讓我更感受到趙老師本身所具備的詩樣情懷。的確,平時的趙老師就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女子,可以說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富有詩情畫意。她是個知性女子、聰慧女子。

本課沒有太多的範例可以借鑑習得,教學文字的獨特性,更使本課教學從目標的制定到環節的設計都很難找到可以借用的支點。如果問,趙老師的.大智慧來自哪?那就是新基礎教育中“學生立場”的理念支撐;她的從容來自哪?那便是從一年級就帶起,對這班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閱讀熱情的日積月累。無容置疑的是三(3)班的學生在語文素養上,的確高出同年級學生一截。

而回顧趙老師本課的教學設計,尤其是對教學目標制定如:“1、引導學生傾聽、朗讀、言說、想象,初步體會兒童詩的特點和韻味,促使兒童感受兒童詩的情趣。2、引導學生走近《讓太陽長上翅膀》一書,初步掌握學習兒童詩的方法,感受兒童詩的意境。3、初步接觸作者金波,感受作者的魅力。”都是立足於大部分學生。本課目標制定強調了“感受”一次。恰似教學生游泳,先讓他試水。

學生不偏愛兒童詩,在學習中呈現困難。趙老師清晰地知道如何去引領,如何去啟迪智慧。教學中“以舊引新”,從《星星和花》的回憶中感受詩的童趣,簡短的語言,簡明的內容,有趣的想象,一下子把孩子們帶進的詩的殿堂。厚實的詩集如果不加引導,是很難使學生擁有持續的閱讀熱情。趙老師又採用“以詩引思”“以點引面”藉助《願站成一棵樹》《想變成……》《讓太陽長上翅膀》三首詩的賞讀,讓孩子在聽、讀、說、想中感悟童詩的韻味美,語言的節奏美,語境的趣味美,想像的夢幻美,讓孩子們融入了詩文中。此時此刻,孩子們讀的不只是一行行鉛印的文字,而是多彩的世界,是鮮活的生命,是靈動的智慧。誠如金波老師所說:“當我讀一首詩,詩就有了我的感情,有了我的呼吸、我的心跳,就有了我的生命。” “當我讀一首詩,詩也在讀我,詩讓我的情感溫暖,呼吸流暢,心跳有力,讓我生命如歌。”此時學生也成了天才的小詩人,也即興創編了小詩。當孩子的讀詩、品詩乃至於寫詩的熱情高漲的同時,趙老師又藉助金波爺爺的視訊錄影激發起他們親近作者、走進詩集的迫切願望,也就使詩集的薦讀水到渠成了。可以想象,課後的孩子們會爭著到圖書館去借閱金波爺爺的《讓太陽長上翅膀》、《和樹談心》……亦或其他兒童讀物。這不正是我們教學的願想所在嗎?

聽趙老師的這一課,我又想起在網上看到的一段文字:“不光是孩子,咱們的老師也需要童詩的潤澤。閱讀童詩,對於那些渴望用優美文字來滋潤心靈的成人來說,也是那麼重要。尤其是語文教師,如果自己都沒有被兒童詩打動過,又怎麼去影響孩子,使孩子能有一個富有詩意的童年呢!”

回顧這一堂課,趙老師就這樣滿懷童心地讓更多的孩子受到兒童詩的潤澤,快樂地走進童詩的世界:1、在朗讀中——用聲音走進童詩;2、在想象中——用情境喚醒詩性;3、在言說中——用想象放飛詩情;4、在傾聽中——用耳朵捕捉詩意。

最後,就趙老師的教學,我提出的一個研討問題:對於存在學習水平差異的學生,這一課的學習目標的定位如何因人而異?

因為本人習慣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瑣碎,越來越遠離“詩樣年華、詩性人生”,所以在評這一課中,滿懷不安。反覆查閱書籍和網路關於童詩教學的研究資料,才湊成這樣一份發言稿。在此,有不到之處懇請趙老師以及專家和同行批評指正。也向提供援助的劉校長和章教導表示感謝!

《太陽》評課稿15

週三下午第一節課,聽了雷xx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四個太陽》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8課的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主題來編排,《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

雷老師執教的這節《四個太陽》,符合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

這節課的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老師在匯入新課時, 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們 相當熟悉的兒歌《種太陽》把孩子們帶入了美妙的音樂世界,激發了他們高漲的學習興趣,老師的問題:歌曲裡的`小朋友種的是什麼?既引出了課題又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2、注重課堂與生活相結合。生活處處皆語文,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這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在朗讀感悟的幾個環節,老師都注重與生活聯絡,如學習第三段時,老師給學生留了一個空間,讓學生從文字走向生活,通過視訊中播放的“白雪皚皚,北風呼嘯”的情境,感受冬天的寒冷,體會在冬日裡紅紅的太陽給人們送去了溫暖,以此體悟小作者美好的心靈和濃濃的愛心。

3、雷老師把課文開發得很準,藉助課文的四種不同顏色的太陽,展示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給孩子強烈的視覺衝擊——變成真真切切的感受。老師引領學生畫一個自己心中的太陽,並說說表達什麼願望,使學生更進一步昇華情感。

4、板書設計簡單明瞭。教師貼出“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假如這節課能注意下面幾點,也許會更完美些:

1、新課標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然處在初學學習階段,那麼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老師要是能下到講臺與同學更近距離接觸可能會更好一些。

2、學習夏天那一段時,不要僅僅停留在對春天欣賞的感性層次上,還可以讓學生用學過的詞語來讚美夏天,體會大樹在炎炎夏熱下的怡然自得,人們在樹下歇息的涼爽,能使學生更近一步瞭解涼爽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對生活的熱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