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熱】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熱】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1

錄影課“認識百分數”由揚中實驗國小教師王泳老師執教,該課除了具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結構嚴謹、教師素質過硬等共性優點外,還集中體現在教法學法、能力培養上的與眾不同,或者說是獨特的教師個性,那就是:教師每個環節都以學生為中心,以生活為載體,時時處處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充分彰顯了新課改的理念,簡要地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發掘學生生活資源,讓學生在生活區域中發現數學

無論是匯入部分投籃命中情況、種子發芽情況的比較,還是新授部分開資訊釋出會交流收集的百分數講意義,這些素材的取得都無不是來源於學生的生活,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極為樸素,更為真切,學生理解深刻,接受順利,運用恰當,這不能不說是學生為“真”而“動”,因“實”而“悟”。

二、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權利,讓學生在發言交流中學習數學

王老師在開始引入“百分數”的'意義時,十分注意教學的漸進性、層次性,非常講究學生的學法,通過學生自己比較、總結投籃情況、發芽情況,得到“百分數”的概念;接著在指導“百分數讀寫方法”,也同樣做到學生自己去親歷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從收集的百分數中看看、說說、比比,從而得出寫的注意點、讀的順序;然後開資訊釋出會,講講你的百分數從哪裡收集來,又表示怎樣的含義,這樣做既可以使所學與生活相呼應,又可以用所學驗證生活知識,可謂一石雙鳥、事半功倍;乃至最後環節溝通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絡、區別和你本課完成任務的百分數都有意滲透學生的發言,其目的就是一個“服務學生的學習,發言為學習數學服務”。

三、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能力提升中感悟數學

縱觀王老師這節課的教學,王老師可謂教學設計匠心獨具,每每展開一個教學環節,都相當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主要體現在收集資訊的能力、發言交流的能力、獨立設計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可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找到影子,可稱俯首皆可拾。像發言交流的能力,整堂課王老師各個環節都精心貫徹、滲透;收集資訊的能力,學生課前準備的百分數商標;獨立設計的能力,最後設計圖案並比較兩種顏色所佔的百分比;至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包括分析比較、總結歸納、靈活運用等多種能力,在溝通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絡、區別時就需要分析比較,在匯出百分數意義、闡述新課收穫時就需要總結歸納,在完成教材“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九”時就需要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王老師的這堂課是名副其實的優質課,這節課著力凸顯了“以生為本、以新課程為真”的要旨,因此它確確實實能登上“國小數學教學資源”的大雅之堂,我們一線的教師值得借鑑和學習。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2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掌握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第一次碰到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創設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在主動的操作活動的基礎上,感悟理解分數的含義,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的教學觀念。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感悟知識

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知上的突破,為了給學生搭建突破的平臺,教師在課的開始,藉助“兄弟兩個分蘋果”的事例,引導學生感知從整數表示兩個蘋果,一個蘋果,到兩人分吃一個蘋果怎樣表示,自然地將分數產生在平均分基礎上的事實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強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絡,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再如,學生認識了分數後,設計了“小猴和小豬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強了學習的情趣性。

2、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通過這節課可以感受到吳老師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駕馭教材,設計中力求體現新課程強調的體驗性學習,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用身體去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從而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都能夠以建構理念為依託,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使學生創造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主動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

3、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和主動建構

“分數”對於學生來講是抽象的,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將分數的認識與圖形的操作活動相聯絡,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學生在用正方形紙折1/4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對不同折法的比較,進一步加深了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學生在用圓折一個喜歡的分數這一實踐活動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獲得成功後的體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3

聽了胡老師執教的《認識百分數》這一課,我受益匪淺,本節課教學設計清晰,層次感強,是一節真實和紮實的課。下面我談談自己感想。

1、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使百分數的引入水到渠成。

課始,胡老師讓學生觀看一段足球賽的視訊,在學生興趣盎然的時候,緊接著出示三位參賽隊員投球情況統計表,很顯然,學生在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狀態下學習,聽課效率應該是很高的。胡老師先讓學生算出三名隊員進球個數佔踢球總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以前通分的知識來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然後告訴學生分母是100的分數還可以改寫成另一種形式,進而揭示課題:百分數的`認識。如此引入課題,不但深刻剖析比較了分數和百分數的相同之處,同時又說明了百分數的優越性和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進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百分數的慾望。

2、緊扣百分數的意義,使百分數的本質自然凸顯。

課中,胡老師始終圍繞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呈現了大量的素材,“現在,學生的視力情況不好,我市國小生的近視率是18%,國中生的近視率是49%,高中生的近視率是642%”、“我只完成了作業的80%”、“食品的合格率是32%”……,百分數的本質就自然凸顯出來,學生很輕鬆地就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接著,胡老師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百分數,數學課堂重歸於生活,孩子們每一個百分數的提出都與生活緊密聯絡。特別是服裝面料的成分、汽車銷售情況、下載檔案的進度等等,這些教學資源都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學生並不陌生,這更說明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課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

整節課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匯入是從學生身邊素材得來的,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喚起已有生活經驗;百分數的意義是學生討論探究出來的;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是學生觀察習題分析比較出來的。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老師都是以一個合作者、傾聽者的身份出現。

4、結尾處的設計比較新穎。

胡老師讓學生根據四字成語來猜百分數,如:十拿九穩、百裡挑一、十全十美等等,這樣設計不但富有趣味性,而且將數學與語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說

得頭頭是道,效果很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最後,胡老師還送名言給學生: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用途,同時又讓學生明白“天才”需要付出“汗水”,以此更好的激勵學生學習。

5、教學語言幹練。

教師語言簡練,乾脆利落,並能對學生的發言能夠給與及時、恰當的評價,較好地調控課堂氛圍,給學生創設了輕鬆的學習氛圍。

總之,整體看來這節課是由實際生活抽象出具體的數學問題,在嘗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各種能力的形成情況,再將抽象的數學思想運用於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