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初步認識》評課稿【優】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1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角初步認識》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優】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1

今天聽了裴莉老師上的《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感覺到這真是一節生動有趣又紮實、有效的課。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節課的特點:

一.聯絡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匯入時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對於三角形、五角星、圓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認識,讓學生在這些圖形中抽象出了角,並在這些角中提煉出角的概念: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使抽象的角的認識簡約化,簡單化。老師還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讓學生去找一找老師帶個學生的剪刀、可樂瓶上的吸管、時鐘等這些物體當中的角。熟悉的物體引起了學生強烈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識和生活中的角緊密得聯絡起來,不僅僅加深了對角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二、注重操作,讓學生的行動起來

“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裴莉老師設計了找角,畫角,做角等活動,讓學生活潑愉快、興致高昂地參加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建立起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概念,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學生模型的過程”這一理念。最後我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討論一下:也就是該老師在教學“畫角”這一部分時,可以先讓學生討論畫角需要什麼工具?要畫出角的哪幾部分?,這樣會不會限制了學生的操作能力的發揮,沒有這樣具體的討論學生可能會出現了各種畫法不正確的畫法,也許有的孩子畫出來的角會沒頂點,有的邊會不直……而這堂課也學會因為這些“不正確”而精彩。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2

李老師上的是一節紮實,有效的課。本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生活中引出角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內容之一,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應建立在學生生經驗的基礎上,李老師在設計中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理念,不時地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是找數學,在生活是學數學,將數學教學變成活動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多種活動認識角,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親自感知,親身體驗角的特徵,在感知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探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大家操作,討論,發言,都躍躍欲試。

二、注重課堂資源生成的再利用

李老師還注重課堂資源生成的再利用。在引導探索角的基本特徵時,先讓學生在白紙上畫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角,展示學生不同的作品,但並不作出評價,到學生體驗角的特徵後,再讓學生思考並判斷自己畫的是否是角,這樣,在凸現學生個性思維,個體差異的同時,能夠更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角的直觀認識。

三、引導學生探索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李老師在引導探索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這一環節,我覺得設計的挺巧妙的,“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教師組織學生用2支自己的鉛筆做成活動角,邊操作邊思考:“怎樣才能擺出一個大一點的角?怎樣又能擺出一個小一點的角?”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到:

(1)活動角的兩條邊的長短始終沒變,所以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2)張開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張開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經過李老師的精心設計,這簡單而有一定思維含量的教學難點,就輕而易舉地突破了。

值得探討的是:在感知角是尖尖的,直直的時候,教師請個別學生摸一摸角,體驗角的特徵,我個人認為,角是比較抽象的幾何知識,學生手中都有一個三角板的,何不讓每個學生都用自己的三角板在手上刺刺,摸一摸,讓每個學生都有所體驗,再得出角是尖尖的,直直的。

總而言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緊密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實際,符合國小生的認知規律,不僅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汲取了新知,而且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向上發展。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3

今天聽了宋老師上的《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感覺到這真是一節生動有趣又紮實、有效的課。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節課的特點:

一、聯絡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匯入時宋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對於三角形、五角星、圓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認識,讓學生在這些圖形中抽象出了角,並在這些角中提煉出角的概念: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使抽象的角的認識簡約化,簡單化。宋老師還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讓學生去找一找老師帶個學生的剪刀、可樂瓶上的吸管、時鐘等這些物體當中的角。熟悉的物體引起了學生強烈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識和生活中的角緊密得聯絡起來,不僅僅加深了對角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二、注重操作,讓學生的行動起來

“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宋老師設計了找角,畫角,做角等活動,讓學生活潑愉快、興致高昂地參加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建立起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概念,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學生模型的過程”這一理念。

三、強調自主學習,讓學生自由發揮

宋老師是一位敢於放手,敢於嘗試的好教師。特別是探索哪個角是從長方形上剪下來這一教學環節,老師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從不同的.角中去尋找出:哪個角最有可能是從這個長方形中剪下來的?學生拿出了都是直角的角,學生馬上發現他們拿出來的角的模樣是一樣的,老師抓住了機會追問道:這幾個三角形有什麼地方不一樣的?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從互相交流中發現邊的長短不影響角的大小。利用吸管做角這一環節中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的角的大小跟角的邊長無關,一層扣一層,層層都體現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的積極參與。

最後我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討論一下:也就是該老師在教學“畫角”這一部分時,可以先讓學生討論畫角需要什麼工具?要畫出角的哪幾部分?,這樣會不會限制了學生的操作能力的發揮,沒有這樣具體的討論學生可能會出現了各種畫法不正確的畫法,也許有的孩子畫出來的角會沒頂點,有的邊會不直……而這堂課也學會因為這些“不正確”而精彩。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4

今天聽了平飛娜老師的《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下面我就從以下幾點說說我對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同學們在生活中找角,使學生初步感知角,教師用紙片折角,讓學生在觀察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在摺好角後,老師讓學生感知角的兩條線是直直的,這時老師將給出“角的頂點,直直的線是角的邊”這一概念,同時讓學生歸納出角的組成,從而揭示角的本質屬性,在此基礎上得出角的共同特點:一個頂點,兩條邊。以上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在進行。

在匯入過程中,老師讓學生在自己周圍找角,有的甚至找到同學身上去了,這把原本抽象的角和生活中的角緊密的聯絡起來,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角的認識,還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數學就在他們身邊。

在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學生親自動手摺角、畫角及改變角的大小,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體驗角的一些本質屬性。在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中,老師在多個地方運用了多媒體。特別是在顯示角的各部分名稱,角的畫法及變角時,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的動畫功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並掌握知識,而在展示學生所畫角和用三根小棒擺角時,老師沒有合理的利用投影儀。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上,老師根據較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首先是判斷角、數角、做遊戲—變角及角的大小,題的練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會到熟,循序漸進。根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表現可知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達到了的,學生不僅認識了角,會判斷角的大小,而且還會畫角。另外,將角與生活實際相聯絡,這充分體現了角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就是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將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讓他們在尋找發現探索中認識和掌握數學。

值得商榷的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用言語和行動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給予學生及時地肯定。其次,這節課的操作性較強,老師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較少,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太多,沒有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學習。總的來說,角的初步認識這節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5

我聽了白老師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本課時教學白老師給我比較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整節課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觀察、發現、交流、思考為主線,讓學生在看、說、想中解決問題。另外,白老師還在這節課中創設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縱觀全課,我覺得還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特點:

一、創設情境,準確找出物體表面的角

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上課開始,白老師利用10月13日是什麼日子?(少年先鋒隊建隊日),少年先鋒隊的標誌是什麼?(紅領巾),出示紅領巾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什麼?找出呈現在各中圖形中的角;同時讓學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體上有角。通過找角的活動,使學生對角圖形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充分放手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新知運用新知,培養能力

白教師敢於放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了讓學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徵,教師組織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辯一辯,畫一畫的活動。先讓學生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讓學生上臺摸一摸活動角,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總結出角的特徵: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樣為學生學習畫角找到了依據。畫角這一環節,這裡教師先讓學生嘗試畫一畫,教師引一引的方法,解決了畫角這一重點。這裡過渡比較自然。在突破角的大小與其兩邊長短無關這一難點,白老師先通過兩角的`重合以及邊的變化來使學生進行直觀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鞏固練習這一環節,教師把鞏固知識融於遊戲創造性地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運用掌握,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三、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在課的最後,白老師設計由依據對角的各部分的認識,用學生自由選做角,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鞏固角有大有小而與邊的長短無關,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節課的教學設計融趣味性、知識性、創造性、思維性為一體,增強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各個環節的設計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得到極大的鼓舞,從而使學生一舉多得。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6

江老師的《角的初步認識》一課,課堂氣氛活躍,能突出重點,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突破難點。是一節成功的課例。本節課有幾大亮點:

1、新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兔房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2、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在情境圖圖片上找一找、摸一摸,分一分角、指一指角,讓學生初步感知“角”是怎麼樣的,讓學生初步形成角的特徵和概念。再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搭一搭、拉一拉、折一折、畫一畫等手段來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讓學生在“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的.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發現角、認識角。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3、備課深入,能預知本節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並能通過電腦演示、實物演示來突破難點。

4、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有層次有坡度。在練習過程中並用兒歌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對角的認識。

本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建議重複說明角的大小是指哪個部分的大小,老師最好把教具放到黑板演示,並多舉例說明,讓學生加深印象。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7

這節課孫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編排特點,教學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創設情境,準確找出物體表面的角

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上課開始,孫老師利用課件展示主題圖——學生熟悉的校園一角,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什麼?找出呈現在各中圖形中的角;同時讓學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體上有角。通過找角的活動,使學生對角圖形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充分放手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新知運用新知,培養能力

孫教師敢於放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了讓學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徵,教師組織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辯一辯,畫一畫的活動。

先讓學生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

讓學生拿出三角板,任意摸一摸板面上的一個角,說一說有什麼感受。總結出角的特徵: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樣為學生學習畫角找到了依據。

畫角這一環節,孫教師通過用美麗圖畫打扮高密慶祝“十一”國慶節,引導學生想到需要畫角,激起學生很想學習畫角的強烈願望。這裡教師先讓學生嘗試畫一畫教師引一引的方法,解決了畫角這一重點。這裡過渡比較自然。

在突破角的大小與其兩邊長短無關這一難點,孫老師先利用同學們比較喜愛的孫悟空與金箍棒的故事引入,以激發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慾望,從而讓學生各顯身手獻計獻策,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充分利用電腦教學的優勢,通過兩角的重合以及邊的變化來使學生進行直觀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鞏固練習這一環節,教師把鞏固知識融於遊戲創造性地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運用掌握,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這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三、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在課的最後,孫老設計由依據對角的各部分的認識,用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做的.角,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鞏固角有大有小而與邊的長短無關,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正節課的教學設計融趣味性、知識性、創造性、思維性為一體,增強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各個環節的設計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得到極大的鼓舞,從而使學生一舉多得。

本節課如果再在學生出現端點與頂點分得不十分清楚時,抓住一學生說的頂點時進行強調教學頂點就更好了。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8

在區國小數學評優課活動中,有幸聆聽了張麗珊老師《角的初步認識》一課。《角的初步認識》是一節生動有趣又紮實、有效的課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節課的特點:

一.聯絡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匯入時張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對於五角星、圓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認識,讓學生在這些圖形中抽象出了角,並在這些角中提煉出角的概念: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使抽象的角的認識簡約化,簡單化。張老師還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讓學生去找一找老師帶給學生的剪刀、時鐘和三角形等這些物體當中的角。熟悉的物體引起了學生強烈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識和生活中的角緊密得聯絡起來,不僅僅加深了對角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二、注重操作,讓學生的行動起來

“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張教師設計了找角,畫角,做角等活動,讓學生活潑愉快、興致高昂地參加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建立起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概念,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學生模型的過程”這一理念。

三、強調自主學習,讓學生自由發揮

張老師是一位敢於放手,敢於嘗試的好教師。特別是探索圓有角嗎?那你們會折出角嗎?這一教學環節,老師出示一個圓形,課前也給學生準備了同樣大的圓形紙片,讓學生折出角:有的學生折出了三角形,有的學生折出了長方形,有的學生折出了半圓形,張老師抓住了機會追問道:這個折出來的半圓形這個是角嗎?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從互相交流中更清楚的理解角的概念: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邊。利用吸管做角這一環節中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的角的大小跟角的邊長無關,一層扣一層,層層都體現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的積極參與。

整節課張老師的教學設計融趣味性、知識性、創造性、思維性為一體,增強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各個環節的設計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得到極大的鼓舞,從而使學生一舉多得。張老師的課堂語言很精緻,環節相扣、教學自然,非常注重細節。

最後我也給該老師提幾點小小的意見:在教學“指角”時,讓學生先找頂點,再去找兩條邊,要求學生一定按照這樣的步驟去指角。這樣的按部就班是不是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了,只要學生能正確的指出他找到的角是包括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即可。

《角初步認識》評課稿9

經過李老師對《角的認識》這節課的精心設計,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學畫角這一環節,尹老師先讓學生討論怎樣畫角,再讓電腦演示畫角的步驟,然後又學生模仿著老師畫角,最後再讓學生獨立畫角。

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學生操作能力的發揮,但我覺得李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能能更好地落實這一知識,並能有效合理利用課堂時間。個人覺得在教學角的特徵這一環節時可以讓學生拿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角,體驗角的特徵。角是比較抽象的幾何知識,只有摸過,感受過學生才能對角的特徵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整節課無論是基礎知識的落實還是重難點的突破,都是相當到位的'。

本節課分為三塊內容,角的認識及判斷,畫角和角的大小。李老師在這三塊內容教學中處理得清楚恰到好處。本人比較欣賞尹老師在教學中的細緻,如在判斷中,除了說說是角還是不是角的原因,還通過變一變把不是角的圖形變成角,或把角轉一轉還是角。在角的大小教學中,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出示兩個角,一個開口大但邊短,另一個開口小但邊長讓學生判斷哪個角大?學生可能會判斷開口大的角大,以此來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