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孩子》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5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下孩子》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下孩子》評課稿

《鄉下孩子》評課稿1

《鄉下孩子》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蘊涵了農村清新活潑的意境美,讀來令人如沐陽光,如嗅青草野花的香味,如聞童聲笑語,令人悅目賞心。聽了吳老師的課,我想談談自己聽完的收穫。

一、 語文味十足。

吳老師的語文課上出了語文味,在課堂上,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的回答問題方面,吳老師就比較注意孩子們的完整表達,這個訓練就應該從低年級開始,不僅可以訓練他們的思維,還可以培養條理性,說話不至於顛三倒四,久而久之,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得以有效提高。當然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循序漸進,更要持之以恆。語言的表達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要由易到難、由扶到放、由說到寫,遵循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細緻地引導,紮紮實實地行動。吳老師還注重孩子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比如量詞的使用,學生在表達時引導他用上修飾詞,使學生表達地更具體、形象。

二、文字訓練紮實

我們時常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課堂上學生髮言積極,學習主動,感覺課堂效果很好,但是到了寫作業或者考試的環節,往往出現諸多問題,如:出現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答題不完整,有的學生乾脆不做。這不得不使我重新認識課堂教學中的文字訓練。明白課堂中離不開“訓練”,而“訓練”必須到位,否則就算練了,效果也不會好。今天在吳老師的課上,她就比較注重文字訓練。從一開始的複習詞語環節,她就有層次地出示一些片語,讓學生明白“只、片、籃、串”與“捉、含、挖、逮”等字在片語中的恰當使用,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精準。吳老師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如:你猜一猜,她嘴裡含一片草葉,會吹出一首怎樣的歌曲?鄉下孩子還可以用什麼東西給自己帶來歡樂? 鄉下的孩子除了會挖野菜喂小豬,逮小魚喂貓咪以外還會幹些什麼活?文中注重說話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得到了培養。

三、學習方式多樣

吳曉靜老師善於運用“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新課程理念。因此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敢想、敢說,讓孩子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以想象帶動學生的感悟體驗。本課中的插圖很好的描繪了文字內容,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利用課文上的插圖引導想象:鄉下孩子怎樣捉蝴蝶?會編個什麼樣的.故事?會吹支什麼樣的曲子?吳老師播放歌曲,讓孩子在欣賞中感悟鄉下孩子的心情。為了讓孩子明白捉蝴蝶,吳老師準備了蝴蝶,激發孩子的熱情,並說一說你是如何捉到蝴蝶的?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到了鄉下孩子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愉快的心情。隨之讓學生情感朗讀。

吳老師的課堂讓我學習的地方很多,她的課堂評價語豐富,富有智慧,讓孩子學得快樂,學得紮實!

《鄉下孩子》評課稿2

就郭老師執教的《鄉下孩子》,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這一節課的亮點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說:

一、注重朗讀的指導

上課開始,郭老師就讓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詞語,對輕聲的朗讀老師做了細緻地指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在讀文中發散想像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郭老師就以讀為主,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並且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在教授“曾是媽媽懷裡歡暢的黃鸝”一句時,她抓住了“曾”,讓學生體會自己小的時候,在媽媽身邊是什麼樣子,時而撒嬌,時而打鬧,時而又甜甜地睡覺等等,告訴學生在媽媽的懷裡孩子是多麼的幸福呀!從而再引入詩句,學生真正體會理解到詩句含義,再進行朗讀指導時,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圍繞文中的“含草葉,挖野菜,逮小魚,捉蝴蝶”這些詞引導學生細細朗讀體會,還讓學生猜一猜,她嘴裡含一片草葉,會吹出一首怎樣的`歌曲?鄉下孩子還可以用什麼東西給自己帶來歡樂? 鄉下的孩子除了會挖野菜喂小豬,逮小魚喂貓咪以外還會幹些什麼活?老師注重說話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得到了培養。

四、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郭老師在教學完2、3小節後,讓學生來當一當小詩人,讓學生套用書上的句式。孩子們興趣盎然,都紛紛舉起自己的小手,說出自己創作的小詩,有學生說:“撿一根骨頭,逗樂了可愛的小狗。”有學生說: “逮一隻螞蚱,餵飽了驕傲的公雞。”……他們的回答豐富多彩,表現出了他們的童趣。這樣真正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慾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種積累和表達。

《鄉下孩子》評課稿3

評說課稿:《鄉下孩子》一課是一首反映農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全詩一共四個小節:

第一小節寫鄉下孩子幼小時在爸爸媽媽懷抱裡生活的情景,“歡暢的黃鸝”比喻孩子的活潑歡樂;“盛開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愛。

第二小節寫鄉下孩子在田野裡捉蝴蝶、吹草葉歡快遊戲的情景。

第三小節寫挖野菜、逮小魚等勞動給鄉下孩子帶來的樂趣。

最後一小節讚歎鄉下孩子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無拘無束成長的'幸福,教學中我採取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如進入情景地朗讀、想象地朗讀等等,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開展遊戲、活動,帶領學生感受農村孩子的真實生活,把學生的思想帶入到大自然中,感悟、體驗,開拓視野,發展想象力,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鄉下孩子》評課稿4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聽了郭老師執教的《鄉下孩子》課堂教學實況,通過聽課中觀察,聽課後反思,以及聽了郭老師對這個內容的構思和設想的說課設計,整個過程都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深。下面就這堂課,我談一談自己的不成熟看法,與各位老師共同交流。

一、評教材處理

本課是蘇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反映農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全詩共4節,第一小節寫鄉下孩子幼時在爸爸媽媽懷抱裡生活的情景。第二小節寫鄉下孩子在田野裡捉蝴蝶、吹草葉歡快遊戲的情景。第三小節寫挖野菜、逮小魚等勞動給鄉下孩子帶來的樂趣。最後一小節讚歎鄉下孩子在農村廣闊天地裡、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無拘無束成長的幸福。整個過程都讓我深感到李老師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表現在:教師熟悉教學內容,對知識的理解透徹,教學思路清晰、思想新。從課堂表現來看,各環節過渡自然、得體,教學環節一環扣一環。

二、評教學目標

本節課郭老師精心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目標定位準確、全面,靠齊大綱,符合大綱要求。

知識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裡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目標:瞭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養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思維訓練目標: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培養想象力。

這三個目標符合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整堂課中,郭老師緊扣目標展開教學,目標設計和落實體現了層次性。

三、評教學方法

教學中郭老師主要運用了“國小語文質疑探究課堂教學結構模式”進行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郭教師還採用了情景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知

識遷移法等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實用可行,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優化

四、評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講得清楚;重、難點突出、到位;安排巧妙、練得實;整個教學過程輕鬆、愉快。

五、評教師素質

1、教師普通話標準,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流暢,能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2、教學手段老練,方法靈活多樣。

3、板書工整、合理、美觀。

4、教師調控有序,善於應變。

六、評教學效果

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教好,課內練習正確率也高,達到了預定的目的.。總的來說李老師的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按要求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師課前準備充分。

2、教學程式及思路清晰。

3、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得到全面發展。

4、教師全面參與學生的討論,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情境。

5、教師的板書工整、美觀。

總之,郭老師執教的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這裡就不在例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從中領悟到了一些好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但也有一點個人的不成熟見解,提出來與各位老師共同探討,與郭老師共勉。

1、教師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講的有點多,學生髮表意見的機會相對少一些。

2、在學用延展部分,在發現差生有問題時,應給予指導,使他們有一個交流平臺。

3、教師在個別細節的處理上再完善些更好。

這些僅是我個人的不成熟見解,如有說得不當的地方,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正,郭老師給予諒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