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評課稿15篇(經典)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課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課評課稿15篇(經典)

美術課評課稿1

星期五,我區全體美術教師到八十一中學去聽課教研。聽了毛老師的課《吉祥圖案》,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節好課設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來駕御。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抑揚頓挫的語言以及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皆是一節好課必不可少的調味劑。課堂上毛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令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毛老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毛教師聲情並茂,極富有吸引力,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不再是單一的.“你真棒”,“你真聰明”而是採用多元化評價,顧及到每位學生對美術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自我肯定中獲取自信。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毛老師的課對我產生了新的啟發,同時在課堂上用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這次的聽課學習,對比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毛老師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匯入環節,毛老師用師生之間互相送祝福的方式,給整堂課營造出其樂融融非常祥和的溫馨氣氛,並在之後的授課環節以及小組展示的環節,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美術課評課稿2

經過三天的聽課,獲益匪淺。感覺這一次的優質課評選的教師的授課無論從課程內容、課程設定、課件製作、課堂互動、語言表達等方面,都達到了百花齊放的狀態。以前的這類評比活動也參加過,但多數情況都是就是那麼幾個教師讓人感到特別優秀,其他的都相對比較平常。而這次正好相反。

三天的觀摩時間很短,聽完整個課程,仍覺意猶未盡。下面就觀摩的過程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本次評比講授的課程全部為山東美術出版社的美術鑑賞及其他選修教材內容。我校現在使用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教材,二者有一定的差別,編寫的角度不是一樣的。這給聽課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受。一定程度上窺探了魯美版的教材全貌。

2、參加評比的教師在課程設定、內容安排上都比較有創意,課件製作較為精美,音樂課件的大量使用使美術教學的課堂效果更加良好。

下面就幾個案例談一下聽評課感受:

案例一:xxxx年5月19日膠州實驗中學倪麗娟利津二中

課程《中國民間美術》

課:常規匯入,使用電腦課件。用喜慶的音樂突出年節的熱鬧,烘托節日氣氛,學生聯想音樂所能代表的現實環境。通過音樂匯入紅紅火火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閱讀教材,找到什麼是民間美術並回答。

評:音樂和美術合稱為藝術,可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用喜慶音樂的形式匯入民間美術,恰到好處。喜慶的音樂容易使人聯想到春節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而這一傳統節日又是由很多民俗活動構成的,民俗活動恰好是民間美術樣式的載體。如:春聯、門神、掛箋、窗花、年畫等等。學生通過音樂很容易想到這些美術樣式。整體匯入富於聯想、貼近生活。

課:瞭解了民間美術的界定,同學們試著發現一下我們自己身邊都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學生回答(積極踴躍)

評:理論聯絡實際是我們授課的最根本任務,不能空講,要結合生活才能使知識在學生心裡融會貫通。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身邊的美術樣式,也是對於美術的定義的一個鞏固。

課:觀看視訊影象,展示各種樣式的美術作品。然後觀察同學們手中的民間美術作品,主要是觀察色彩和造型兩個方面,討論分析民間美術作品的寓意性和象徵性。

評:課前教師發給同學們已經準備好的民間美術物件教具風箏、布老虎、年畫、泥玩具等。然後利用多媒體表現作品。學生不但能從多媒體中觀看到民間美術作品,更能從手中拿到的作品中親身體驗到民間美術作品的意義特徵。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只停留在表象上,更能深入內心。

課: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共有4名同學回答了手中的作品)。學生分析的不錯(感覺學生整體素質比較不錯,這也是倪老師本節課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引導著逐步深入分析。

評:分析的過程更要注重啟發式的引導方法,少一點直接性的引導。(如布老虎的象徵性意義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可以試著讓學生從整體觀察色彩,再從老虎本身代表的含義上入手,比引導學生說“布老虎身上的大紅和黃色是不是很鮮豔”要好一點。

課:播放教師親身參與的年畫視訊讓學生觀看,然後運用圖片手段展示民間美術作品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並作簡要分析,總結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徵。

評:立意新穎,教師親身體驗的視訊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增加了觀看的趣味性。適時的總結起到了趁熱打鐵的作用。

課:教師出示現場的一些較大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觀看並討論分析。擴充套件練習:1、山東省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2、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福娃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學生回答較為不錯)

評:課堂練習必不可少,主要起到知識鞏固、總結的作用。練習的關鍵是選題內容。這兩道題選題合理,貼近生活。山東省的民間美術樣式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間美術樣式。如:高密剪紙、膠州麵塑、棗莊泥人、萊西葫蘆雕刻、楊家阜年畫、濰坊風箏等等。奧運福娃選題更趨時代性,讓學生體會民間美術的樣式是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的。

課程總評:倪麗娟老師的課程設計整體比較好,沒有出現前後時間段不協調的現象,是一節十分生動的互動型的課程。開始用喜慶音樂匯入課程,讓學生以一個比較熱情的節奏不如課堂教學,這時也個十分成功的環節。學生互動的較為成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節課輕鬆愉快,也為老師更好地發揮創造了條件。學生中個別同學對民間美術的熟知也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教師採用多媒體、掛件和實體物品綜合的授課方式不但

是學生能夠看得到,更能摸得著,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中兩名同學精彩的回答,倪老師即興送學生的民間美術作品使師生互動氣氛達到了高潮。貼近生活的問題設計也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亮點,讓學生回答山東地區有關的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福娃問題更是貼近時代特徵,更是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

倪老師的這節課使整個評比課中的開頭課,,之前沒有可以參考的,但聽完她後面的課之後,我們幾個人研究了一下,覺得他的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評比繼續進行中,好的課程頻頻出現。張煥玉老師的可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耳目一新。

張煥玉濟南市濟鋼高階中學《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張老師的課雖然是讓人感到沉重的青銅器,但整個課程的氣氛卻是十分輕鬆的。平淡無奇的內容在張老師的課堂中經過創造呈現出另外一種形式。他把課本知識經過揉和、整理、拓展分成三大部分,並且以一個導遊的身份來介紹講解歷史、評說歷史,即“識廳”、“賞廳”、“評廳”。三個“廳”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進行的。採用導遊的形式,比較新穎別緻,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件製作較為新穎,切換時清脆的金屬聲音,從另一個側面加深了同學們對青銅器的印象。

課:進入“識廳”首先提出問題“什麼是青銅器”,圖片示例分別列出青銅器的不同的種類樣式,並分析各種不同形式的青銅器的主要功用。及各種不同種類青銅器具上的紋樣:夔龍紋、饕餮紋、竊曲紋等。根據所認識的不同的樽、爵、鼎、簋等,給出一個圖片示例,進入“考考你”環節。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的內容,分析展示的圖片。

評:生動的語言描述,合理的教學環節設計,構成了本課成功的開始。基礎性知識鋪墊的“識廳”讓學生了解到青銅器的真實面貌。而在其後鞏固性的練習使同學們加深了對青銅器的認識。

課:導遊繼續前行。觀察了第一部分的“識廳”後,進入第二展廳“賞廳”。這裡主要展示的是青銅器的發展歷程。從夏朝到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發展歷程是不盡相同的,每個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無論從體積、重量、造型、紋樣、用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總結各自特點並對整個觀賞過程進行點評。

評:課程講到這裡已經差不多一半了,張老師從不同的時期著眼於青銅器的不同特點。用圖示的方法一目瞭然,使學生容易接受不易混亂。採用表格對比的手法使每個時期的各自特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夏代時期青銅器體積小、重量輕,到商代變得大了一些,西周時期體積更加龐大造型更加規範。等到了春秋時期,體積又再度變小,重量變輕,造型更趨於文明,紋樣多是樸實自然的,而且銘文較多。

課:由“賞廳”出來,進入最後一個展廳“評廳”。評廳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運用“識廳”和“賞廳”的知識來評價青銅器具。觀看兩件青銅器作品。一個是尊,一個是鼎。從名稱、用途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評價。

評:本環節張老師採用的是挑戰的形式進行的,有點類似電視裡的“想挑戰嗎?”,名稱就叫“挑戰解說員”。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整個課程進行質的飛躍的過程,學生由剛才的賞過渡到了現在的評。分組的解說方法,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到前臺的解說,鍛鍊了學生開放的性格,也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課:課程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提出期望。在總結本課內容的同時進而提出了保護文物的方法,使學生意識的保護文物應從自身做起。

評:本節內容在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的期望,屬擴充套件內容,不過正是這個擴充套件內容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重視育人的觀念。

整體評價:濟南市濟鋼高階中學的張煥玉老師的課程設定合理緊湊,實用性較強,可見整體聲音效果很好。三個展廳的設計,使學生耳目一新,帶著好奇去聽課。尤其是“挑戰解說員”環節更是把課程帶到了高潮。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使得課堂氣氛熱烈而又活潑。

隨著觀摩的繼續,許多好的課程都陸續的浮出水面。xxxx年省優質課一等獎的濟寧市第一中學的萬璐璐老師的課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xxxx年5月20日上午第一節,我們在膠州三中聽取了萬老師的優質課《中西古典園林》。

課:課件採用了圖片和視訊影象相結合的方法展示了中西古典園林。課程首先從欣賞園林的視訊開始,然後進入課題中西古典園林,學生參照教材,讀出園林定義,教師借園林的繁體“園”字講園林構成。

評:繁體“園”字解釋園林可謂新穎獨到,頗具創意。激發學生學習園林的興趣。課:園林的欣賞方法——三心二意法。“三心”即“清心”“文心”“鏡心”,“二意”即“畫意”“意境”。匯入本課,詮釋園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園林面對面。

評:聽了萬璐璐的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語言。流暢的語言表達、完美的語言組織,是本課的授課過程好似一隻歡快的樂曲。視訊資料的匯入,豐富了課程內容,使學生欣賞園林如身臨其境。

課:對比中西園林。西方的園林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秩序美、人工馴服自然的美感。學生在中戲對比中發現不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的.不同的美的文化差異。列舉了四時的園林美景,讓學生了解不同季節的園林。

評:如詩如畫的園林給同學們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課件中的音樂更是沁人心神。合理的音樂設定會讓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更佳良好。隨堂的小練習、提問也起到了知識鞏固的作用。學生氣氛活躍,回答積極踴躍。

課:播放蘇州園林的短片《憶江南》,從色彩、意境上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提出分類賞析法:框景、借景、分景、移景。對比中西園林藝術,作總結性分析。最後用真實的本地園林(膠州市)景觀解說結論。

評:條理清晰的分類方法,使課程脈絡更為清晰。借用實際的膠州本地園林景觀,使學生更容易賞析。課後的作業也是很有針對性的實踐性問題:拍攝依稀本地的園林景觀。讓學生在詳細瞭解園林之後再去和園林面對面,更能加深理解。

總體評析:萬璐璐老師的課程聽下來,似行雲流水,非常流暢,課堂節奏把握的很好,沒有多餘的環節,學生的互動性也還可以。語言組織和表達精彩,可見優美動人,是本節課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但有一點需要提的是:中西園林中不應把日本園林(枯山水)算作中西園林以內的,可以算作補充教學資料。

短短的幾天觀摩的時間結束了,仍覺意猶未盡。百花齊放的省優質課給了我太多的啟示,學到了太多的課堂教學方法、處理課堂事件的手法、對待學生互動的方式等。同時由於本次使用的是魯美版的教材,也更豐富了我的美術鑑賞知識。縱觀整個優質課評選,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和教師的語言組織是整個授課的中心靈魂部分。通過這次膠州之行,我學到了很多:

1、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過程要更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班級根據不同的班級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不可千篇一律。

2、要結合實際進行教學課程組織。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課程本身的趣味性之外,教師的語言和課程組織結構設計也是重中之重。很多優秀的理論型課程也正是從學生的實際環境入手,引導啟發。如勝利十中的潘志傑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利用膠州本地的園林景觀引入新課。蓬萊一中的陳湘怡老師的《中西神像雕刻》採用宗教引入的方法等。

3、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要創新。本次優質課的課件製作可謂精美。許多老師不但有圖片文字,而且都插播視訊資料,從全方位進行視覺教學。萬璐璐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精彩的視訊片段引人入勝。倪麗娟老師的近親身體驗的視訊更是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棗莊40中學的孫雲山老師的《北京故宮和巴黎凡爾賽宮》,更是用視訊恢復了圓明園的原貌,使學生更能感受中國文化建築的恢巨集壯闊。

4、實物課件在課堂上使用的頻率也更為頻繁。實物課件以其“百聞不如一見”“看見不如摸到”的效果,對教學效果的加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張煥玉老師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使用的戰國編鐘模型,孫雲山老師的“斗拱”模型等。

5、課程設計要更注重實效性,結合具體實際。不要只講空空的理論,更要教會學生處理實際的方法。理論聯絡實際才能使知識發揮作用,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6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至關重要。一節好的課程要求語言組織合理,語氣流暢。這就要求要練好普通話,多讀書。這樣才能在授課時更加豐富,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

7學生心理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如授課的匯入要抓住學生年齡的特徵,分析其愛好,偏向,投其所好,才能做其他的課題,所以學生的心理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8、踏實備課是一堂課的基礎因素。只有備好課、備精課,才能上好課、出精品課。備課要不只停留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範圍內,更應廣泛涉獵,凡是和本課有關的知識都要準備。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

還有很多的感悟,自己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求證,不斷融匯。這一系列的獲益對我今後的教學活動將產生很大的觸動。為我的教學起到了強大的輔助作用。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促進教學能力的進步這才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我會努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自強不息!

美術課評課稿3

xx老師執教的《變形美術字的設計》一課是一節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這節課從整體上看,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我們的教學很多時候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許燕老師打破了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許燕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具有開放性;其二,獨特新穎的舞臺主持加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其三,本課教學中用到的許多藝術字、廣告字是學生自帶的、大量字畫來自學生生活,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其四,學生進行創作《變形美術字的設計》時,有的拿畫筆畫,有的用彩紙舊掛曆紙去剪貼,每個同學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表現,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具有開放性。

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2、採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資訊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許燕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採用“生生、師生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3、教學態度嚴謹認真

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許燕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後難,先個體後合作,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在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4、教師素質良好

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學生參與率高,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

當然,在賞評《變形美術字的設計》的同時,我們也有以下思考:好動、好問、好說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為學生創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總之,許燕老師執教的《變形美術字的設計》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由於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那麼對美術課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時鑽研也不夠,以上這些只是我們體音美組每位成員對《變形美術字的設計》一課的膚淺看法(本人整理所得見解),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美術課評課稿4

這堂由xxx老師執教的《書包》一課是國小五年級上冊的課,本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從整體上看,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能突出一個“明”字。

從教學過程看,雖然只有十分鐘周老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能根據新課標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想目標三層目標來設計,教學目標明確。

二、教學方式上能呈現一個“活”字。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在教師教學中,教師的活,必帶動學生的活。周老師在本課新授部分,在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方面,教師尊重了學生的個性,自我歸納知識的能力。學生都知道書包有收納功能,說明它是書包有體積的,學生根據數學知識推斷出書包是一個立方體。再由學生觀察書包的外形,有幾個面,學生觀察到書包的'哪幾個面,並在老師的幻燈片中找出來,從而總結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點觀察書包,就會發現視點不同看到的也就不一樣。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改變了按部就班的欣賞範畫作業評價的美術教學套式。較好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注重學生學習的認知起點,使學生已知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有效的結合,讓其想、讓其練,讓其通過觀察、來嘗試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給予點撥。這種方法不僅教師教學目的更加明確,而且,降低學生新知識學習的難度,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三、教學特色上能展現一個“諧”字。

教師的笑臉往往是學生學習心境愉悅的前提,愉快的學習心態,必將取得高效的學習結果。這種心態保持時間越長,對於學生學習越有利。課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並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四、從教學技能上體現一個“強”字。

教師的素質決定學生的素質,周老師美術教學基本功是上好課的重要方面,從板書、教態、範畫、語言舉止從容、態度熱情,體現出一位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範畫環節上,教師邊講邊示範,立即展現出書包立體型的表現方法,即有難度,同時又起到對比的作用,對學生學習有較強的啟發性,強化了目標,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本課教學中不足的是:

教師在時間上仍需好好把握,在引導學生觀察書包的近大遠小的變化一環節,由學生上臺指出哪裡產生了近大遠小的變化,浪費了幾分鐘的時間,給聽課者的感覺是,這個片段教學的重點是觀察物體的近大遠小的變化這一知識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留給學生畫細節的時間很少,學生沒有完成畫細節的小訓練。

這是一堂充實而精彩的美術片段教學,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學習。

美術課評課稿5

這是一節網路美術課,執教老師是周老師。

在課的一開始,周老師就用視訊展示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過渡到新課。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們展示課前收集好的扇子,並讓學生回答古代扇子的名稱。互相欣賞帶來是扇子,並讓學生以精煉的語言來描述扇子的'種類,羽扇蒲扇摺扇紈扇等。

學生的課前準備的很充分,把氛圍渲染的很好。

在接下來的環節,展示的扇子圖片都是比較具有歷史性的,諸葛亮、宋江古代美女等。扇子根據羽扇蒲扇摺扇紈扇四大類分開,教師課件展示扇子的詩文結合讓學生朗讀。提問,為什麼扇子還能存在還能的生活中?扇子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讓學生討論,學生的談論積極。

有一個值得提醒的是,可以運用一些現代的技術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觀看。最後在展評的時候,在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物用扇子表演,但這個班級學生走秀效果也挺好的,學生積極性調動比較好,設定的競賽在整個課堂中貫穿,能激發學生積極性。教師問題設定合理。

周老師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她的語言表達,抑揚頓挫,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過渡語句措辭比較優美。

美術課評課稿6

觀摩了由孫丹老師執教的《秋天的落葉》一課。從整體上看,是堂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本課屬於“設計,運用”領域的課業型別,卻表達了呈現出了很龐大的資訊量。綜合性強,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師生雙方關係融洽、和諧,課堂開放而具有活力,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課堂中有一些片斷給我留下了深刻和記憶,下面我們一起去回顧那些鄰人記憶猶新的瞬間。

 (一)豐富的資訊資源,開啟學生視野之窗。

1、落葉的不同外形的圖案欣賞。

2、秋天的落葉景色欣賞。

3、落葉型書籤作品欣賞。

4、葉型書籤的製作方法、步驟的觀察與欣賞。

5、汶川大地震資料的圖片欣賞、昇華情感。

6、各種媒材製作的書籤欣析。

(評價:孫老師在有限的課堂時空內,打造了超強的資訊容量,旨在擴大學生的視覺儲備,這一作法非常必要,因為觀察、欣賞、發現是美術課堂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清晰的演示法教學,幫助學生找到方法之匙。

(1)選擇有美麗圖案的圖片(如掛曆、明信片、賀卡……)。

(2)勾勒葉子外形,寫祝福語。

(3)剪出打孔,繫繩。

(評價:演示法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更準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製作方法的`金鑰匙,突破難點教學,易於掌握,是激發學生動手操作,樂於參與,降低學習難度,激發興趣的必要教學方法,利於融洽教與學的雙邊關係)

(三)白鴿送祝福,為學生搭建作品展示的舞臺。

精美、大氣的白鴿板書,為學生們的葉型書籤作品提供展示的平臺,為汶川大地震的人民送去誠摯的祝福。

(評價:這一環節的設計很有創意,不僅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精美、美觀、有美好願望的展示作品的舞臺,還刺激學生創造美的書籤作品的熱情,從欣賞美、表現美到創造美的自然昇華,隨時隨地為學生創設美的學習氛圍為享受美創造條件)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課的教與學縱然有許多的可取之處,但還有改進的必要。如:

(一)課改中“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宗旨,旨在讓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實踐,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知識建構的參與者與幫助者,教學設計應認學生的興趣出發,才能緊緊抓抓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讓學生保持一種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匯入尤其關鍵。欣賞秋天落葉風景並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改為為汶川大地震中倖存者中看讀中的人送上製作的書籤,表達祝福,用情感薰陶,任務驅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可好。

(二)課改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從傳統的接受型學習向自主、探究型學習方式轉變。本課中教師使用的多是談話式的啟發、發現、演示、傳授型教法,學生的學習狀態較平穩,多為一問一答式,教法比學法多樣,演示過程較長,消磨了學生的創作熱情,不利於學生積極主動,探究製作的方法。如教師在示範方法(二)時不作示範,而是改為小組合作探究式學法,讓更多的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思考、探索、聯想,尋找的狀態,更能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課堂的學法也會多樣化。課堂的動靜會更有節奏,富於變化。

總的來說,本課的教學亮點十分突出,課堂優美而結實,如果能結合課標多為學生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會更妙。總之“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美術課評課稿7

本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藝術的表現手段——誇張,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和創造力,並嘗試表現。餘老師的課堂風趣幽默,基本功過硬,各種能信手拈來,給學生極大的感官體驗的同時,對老師的專業水平又有很強的認同感。

教學邏輯清晰明瞭。餘老師從對比形式引出。對比,是找出反差的一個有效明顯的方法。先出示一張正常比例的臉,再出現一張具有誇張特徵的臉,學生的反映就呈現了一種誇張的效果。對比之後再讓學生找不同,利用語文知識來理解“誇張”,進而問學生從哪裡見過,迴歸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有熟悉感。通過老師手繪示範對比、作品欣賞、明星漫畫、師生作品的表現等方面,都緊扣的漫畫上了解、分析誇張的要點、特徵、表現手法,接著順勢師生共練……教學一氣呵成,輕鬆自然,絕無累贅之感。教師教學的清晰流暢是學生學習清晰流暢的重要指向,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教學重點突出。趙本山、成龍、騰格爾等明星的作品分析,課本作品表現手段的`欣賞,師生作品的表現……等等,都緊扣“誇張”這一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從各個角度認識“誇張”、掌握“誇張”、表現“誇張”。教學重點,是知識點中的“知識點”,突出重點,也就是知識點的提領、歸納、凸現。教學中,重點的突出與否,直接決定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悟程度。

凸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餘老師在教學中,處處為學生的學習著想,他舉例的所有範圖,始終採用學生非常熟悉的明星、老師、同學,這種以建立在學生經驗基礎上的教學更具有教學的魅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熱情。從學生作業的多種性表現物件上可以驗證“學生的學習是生活經驗的發現、提取、積累”。

本堂課中,餘老師保留了學生的“兒童期遊戲性自覺”的快樂、輕鬆,又巧妙地通過教師範畫、學生上自評、互評、師生互動等教學活動,為學生基本保留了他們與生俱來的、人類最為可貴的能力——創造力。

本課教學中,餘老師運用了自評、他評、小組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和策略,這體現賈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和認識,在“你喜歡哪一張同學的作品?為什麼?”等教學的提問環節中,老師可以緊緊抓住“為什麼?”來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而使得學生糾正認識學習偏差、提高對“誇張”的理解,使教學得到進一步深入。一個極短的問語:“為什麼?”不僅僅包含了對知識的重溫、鞏固、再領取,更是體現了教師教學機智中“追問”的藝術。

美術課評課稿8

6月8日聽了美術老師趙xx的一節題為《花的世界》的主題教學彙報課,很有研究價值,值得推敲,願將聽課的感受寫出來與大家共同商榷。

本節主題教學的內容是:用線條表示各種花卉的形狀。

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

(1)學生能夠認識幾種花卉

(2)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進而創造美

(3)培養學生熱愛花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道德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繪畫技巧)

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1、教學用較精妙的語言,引出教學的主要內容。

2、教者播放視訊材料“中國十大名花”並配以優美的音樂。以聽覺、視覺調動學生感觀,達到很好的效果,從花的形、色、狀等角度使學生對不同種類的花卉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同時,又配以生活中的實物花卉進行比對,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事物的表像,為下一步的繪畫奠定了一個初淺的認識基礎。

3、視訊結束以後,教者又問學生記住了哪幾種花卉的名字,這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等能力的紮實訓練,這樣一問,學生能自然的回憶起視訊影象,將各種花的名字與花的實物影象聯絡在一起,達到對客觀事物認識進而牢記的目的,同時,又問國花是哪一種?由此可見,教者設計之精心。

4、爾後,教者又下發學具,即各種顏色的花卉葉片的彩紙,讓學生動手拼構花卉的圖案,動手操作,使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創造美。

5、教者又精心製作演示教具,即用“國畫”、“貼上”、“圖案”、“剪紙”、“布藝”等不同表現方法作的範圖列舉,其目的在於使學生認識,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技法表現的道理,可以選擇其中一種來學習。符合認識規律和教育規律。

6、接下來進入主題板塊,教者範畫。教者是這樣做的:側背對著學生,在自己水平視線位置的黑板上快速作畫,並且,口中講道:“就這樣畫”,“就這樣畫”,“再畫個花莖”,“畫個花托”,“再畫個花葉”,“再畫葉脈”,只有1/3的學生能看到他作畫,進行時間不到一分鐘。

7、再下來,就讓學生自己作畫,教者巡視指導,並不斷播放視訊影象並伴有音樂。

整個教學的遺憾就在第6個環節上,這個環節本應是濃墨重彩之處,教者的示範作畫要能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應當講清用線條繪畫是表現實物形狀的一種形式,然後重點講清,即要一筆一筆的畫,又要一筆一解說。花蕊、花瓣、花莖、花托、花葉從實物的不同角度看去,應如何繪畫,一招一式都要示範到位,如果這樣做的話,多數學生是能夠明白繪畫技巧的,部分學生是能夠掌握繪畫技巧的。

再有,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重複播放視訊資料,拼湊環節是畫蛇添足。

如果我們的老師在“範畫”的過程中,能將身了再側一側,將示範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如果我們的老師“範畫”的速度再慢一點;如果我們的老師“範畫”的過程,每一招一式,配上準確的指導與解說,這不就是很完美的一課了嗎?由此看來,這節課所反映的不是教師水平與能力的問題,而是方式與認識的問題,是教學思路與理念的問題。

個人觀點:

1、教者水平高,但對學生現有能力與未來發展潛能認識不足,過高或過低的估價了學生的能力,造成教學方法與學生現有能力不能很好銜接的問題。

2、美術教學要使所有的學生都能認識美、欣賞美,具有強烈的創造美的願望;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去創造美(心中要能構建起一座美麗的宮殿,但不一定要求手上就可以繪畫出一幅美麗的宮殿);使極少一部分學生心中既有美麗的宮殿,手中又能創造出一幅美麗的宮殿。

3、教師的示範是否束縛學生的思維與創新?示範是學生模仿的基礎,沒有模仿,就沒有生成與創新,脫離基礎的創新是不存在的,“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必定要根植於已有的傳統優秀作法之上,是傳統優秀作法的昇華,同時也是對傳統不良作法的改進。試圖與傳統的做法徹底革裂,脫胎換骨(求證一種非此即彼的新作法),是不可能存在的,是行而上學,是偽科學。

美術課評課稿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作為評課老師我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目標,用把“優點講夠,不足說透”的評課原則來闡述、交流我對這堂由陳文輝老師執教的《我們愛吃的水果》一課的理解和看法。從整體上看,這是一節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愉快、輕鬆的美術課。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的選擇符合兒童生活實際

水果是兒童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孩子們十分熟悉。正因為水果豔麗的色彩,簡單的外形,美味的口感,豐富的營養,以及,水果的結構、水果的藥用價值、水果的發展性、地域性、季節性等特點都給我們提供了超大的資訊量,綜合性很強,選擇空間很大,所以水果這一課題有著其他課題無法比擬的優勢,這就為本課的教與學提供了便利。

二、教學形式的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

陳教師運用玩遊戲、和創設情景的形式提倡一種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用摸水果的遊戲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水果王國”選繼承人的情景促成學生饒有興致的達成目標,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三、教學方法符合兒童認知規律

低年級的兒童認識事物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陳老師正是從孩子的這一特點出發,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恰當的教法。如:在讓學生感知水果的形、色、肌理時,教師提供的真實的水果實物讓學生摸一摸,聞一聞,非常直觀、真切的感知蘋果、菠蘿的外形特徵;在引導學生進行水果創想,發散學生的想象思維時,教師直接採用了演示的教法,把畫水果的方法、步驟以及對水果的聯想都清晰、明確、直接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

陳老師打破了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學生愛畫敢想的特徵和美術學科特點,陳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在學生充分了解水果的形色肌理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對水果進行豐富的聯想,大膽的誇張變形,進行水果王國的本領大比拼,這一設計具有開放性;其二,有趣新穎的情景創設加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其三,本課教學中用到的許多水果道具是實實在在的新鮮水果,以及大量的`水果圖片,學生作品資料則來自網路,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

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

當然,在賞評《愛吃的水果》的同時,我也對陳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課前準備可以再充分一些,俗話說“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只有教師在課前對水果的種種知識(各種水果的特點、功效、營養、如何用點、線、色表現不同水果的肌理等)精心準備,胸有成竹,在課堂中教師才能厚積薄發,收放自如,遊刃有餘。

二、教師語言可以再簡潔、準確些,指令明確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讓課堂更流暢如:

三、開門見山地對學生加強水果質感,肌理的表現的引導。

水果質感,肌理的對比表現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因為水果單純的色彩,簡單的外形對學生來說已經儲備了這方面的知識,缺乏的是對不同水果質感的對比和用線表現不同水果的肌理,因此在本課的第一個環節初步感知蘋果和菠蘿的外形特徵(型色質感)後,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用什麼線可以畫出蘋果光滑的表皮,還能用什麼花紋畫出菠蘿粗糙、厚實、突起的外皮呢?並用簡單的線條畫一畫。這樣做可以對本課重點的解決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對《愛吃的水果》一課的膚淺看法,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用一句話結束我的評課,那就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謝謝大家!

美術課評課稿10

本次“教與學有效組織主題課例研討”活動由xx老師為我們上一節美術示範課,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xx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xx老師為我們上的《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五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在全套教材中,本課的知識概念相對獨立,但學習本科會為學生今後學習空間、立體造型等方面的知識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我將從本課的設計亮點、反思與思考進行點評。

一、設計亮點

(一)備課

從觀者的角度看,張老師帶給我們了一節脈絡清晰的課,我們明白她要教什麼,她用的方法是什麼,效果怎樣,我們能做清晰的評價,這些都是因為她充分的備課。

首先,這節課的目標定位非常準確。張老師對目標的確定是在課標的指導下,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生特點而確定的。課標中提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而本節課非常嚴謹的透視知識也是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的。五年級的學生能注意到景物近大遠小的現象,但是沒有分析過透視規律,不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概念,所以在表現立體空間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根據這些情況,張老師明確的將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作為本課的核心目標。其次,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晰。整節課按照“發現透視現象——分析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這樣一個思路進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此外,張老師中所用圖片都是學生天天看到卻沒有重視的生活場所,這也體現了我們美術課培養學生髮現美觀察美理念。

(二)上課

1、教師的“教”。張老師本節課較好運用了引導示範的方法。本節課知識概念嚴謹深奧,比如“消失點、視平線、地平線、消失線”等等專業概念很強的知識點,張老師就通過講解示範的方法來解決教學難點。

2、學生的“學”。本節課學生主要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實踐”等方法來學習。先觀察比較老師提供的兩張圖片發現透視規律,再通過分析老師的範畫了解消失點、視平線表現透視關係的作用,最後通過畫一幅風景畫表現透視規律,這樣難度循序漸進,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立體空間的造型能力。

二、反思

課堂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有存在一些問題。

1、本課的情感目標沒有凸顯。美術課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美育的使命和獨特的視覺藝術性。生活中客觀存在的透視規律除了嚴謹的科學性還有獨特的美感。比如教材中霍貝瑪的油畫《村道》就是通過樹木和小路的透視現象表現田野的寧靜遼遠的意境,11頁《北京頤和園長廊》就體現透視帶來的整齊與震撼。我們瞭解透視規律,目的也是發現生活中透視關係的美與奧妙。所以,在分析知識點同時要滲透透視的美感。

2、突破難點方法單一。比如:老師講到“表現視平線以下的景物視平線就要高一點,表現視平線以上的'景物,視平線就要低一點。”這個知識很抽象,可以示範一下畫聳立在我們面前的樓房和我們腳下的路,其實也是平視、俯視、仰視的問題,視平線以下的景物需要俯視視平線高一點,視平線以上的景物仰視,視平線低一點,平視和地平線重合。還可以結合生活,照相時想高大偉岸,照相的人就蹲下。所以為了避免對概念性知識的枯燥講解,我覺得教學方法應該豐富一些。

三、思考與建議

1、教與學的有效性。本次我們研討的主題就是有效的教與學。何為有效,我的理解是是做到三有,即“心中有學生、眼中有目標、手中有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任何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如果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的教學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每節課必須做到“心中有學生”,這樣才能想學生之所想,真正為學生成長助力。“眼中有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明確的目標是我們教學行為的指揮棒。那麼目標從何而來,它絕對不是單純的從教參上謄抄,而是依據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特點而量身打造的,這一點我們備課的時候要慎之又慎。“手中有方法”指的是教師的“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方法千萬種,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比如這節《繪畫中的透視現象》用什麼方法最好,我覺得就需要老師的示範,就需要引導觀察,學生學的方法就需要去觀察、去分析、去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看、想、說、做的能力。

2、有效利用資源。我所說的教育資源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物,也包括眼睛看不到的生成資源。比如《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材中有畫家名作,有生活照片,有圖例,有範畫,而且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室裡的一排排桌子、過道也是本課透視規律的好資源,我覺得都可以有效利用。這些是能看的見得資源,還有比如在學生創作時老師發現了有學生把樹都畫成躺在地上,這個錯就是個很好的生成資源,暴露了學生知識點的遺漏,所以老師趕緊以此為例,告訴學生在畫透視規律時消失線在變化,但物體是垂直的。這些道理我們無論什麼課堂都會遇到,有效的利用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智慧。

這些是我對xx老師這節課的一些粗淺認識,不對之處我們再深入探討。

美術課評課稿11

本課以欣賞教學為主,陳老師利用課件中大量的美術作品,通過欣賞、評論讓學生領悟童謠童畫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審美能力和對美術作品的領悟能力。整堂課下來看得出陳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很強的'繪畫技能,在整體的把握和時間的掌控上非常到位,學生參與度也很強,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也得到突破。下面談一下不足之處。

陳老師整個教學過程雖然很順利,但教學過程有些平淡,缺少高潮部分。上完這節課還是覺得有些糾結,想想有三個方面欠考慮:

陳老師利用學生喜愛的課外體育運動《跳橡皮筋》進行導課,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回憶和鄰居、朋友、同學一起活動的美好時光,以此來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本以為這種設計學生會很感興趣,恰恰相反,現在的學生很少接觸這項運動,有經歷過的學生屈指可數。

在作品欣賞部分,設計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間童謠這一環節有些冷場,本以為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每位學生至少會背一二首兒歌、童謠,因為羞於交流,舉手的學生寥寥無幾,想方設法的引導無濟於事。

課堂練習中有出現幾張創造性較強和有個性的作業,童畫和童謠兩者之間在畫面中安排靈活、美觀,形式感強,但好的作品並不多,大部分學生還是以臨摹範畫加創作為主。

美術課評課稿12

這堂課由周老師執教的《彩色拼貼畫》一課是浙美版教材第五冊中的第十四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首先,周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知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較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學習製作方法,培養能力成為為目標,做到了教學目標的明確。

周老師的整堂課的結構如下幾塊來完成:

1.創設情景,看一看單個的幾何形狀,再讓幾個幾何圖案組成一幅畫,引出課題。

2.觀察馬蒂斯《游泳者》,兒童畫,剪紙等作品的對比,引出製作拼貼的畫的幾個要素:色彩,造型概括,新增。

3.示範製作過程,並提點學生注意點。

4.學生作品點評

本節課的亮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周老師在拼貼畫的材料選擇上別具新意,顏色的多種,讓學生一開始對製作充滿了好奇,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製作慾望。

二.周老師在教學引入上,幾何圖形的運動,到組合成一幅完整的拼貼作品,讓學生能初步的認識到拼貼畫的概念。

本節課有些不足之處:

一.周老師的語速上有點快

二.課上在區別剪跟斯的效果時,作品的引用的不好,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作品的醜與美上,並沒有把重心放在周老師所要講的兩種做法的不同的效果表現,並且周老師在學生回答醜的時候,周老師也同意學生觀點,並且忽略了這個知識點,帶過了。

美術課評課稿13

聽了高xx老師上的《神奇的紅黃藍》一課,這是一節精彩的色彩課,從總體上看,教師準備充分,教學思路清晰,能夠熟練把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在教學中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美術文化學習,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滲透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課堂活躍、和諧,應該說是一堂極富創意的美術課。欣賞之餘,讓我收穫頗豐。高老師圍繞著選選拔繪畫之星展開教學,為選拔繪畫之星又設計了調色比賽和繪畫大比拼兩個環節,通過這兩個環節評出多幅優秀作品,這樣繪畫之星的選拔貫穿教學全過程,做到環環相扣、緊密結合,整節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學習。這節課的主要亮點是:

一、注重學生審美能力和評述能力的培養

(1)新課標指出:在美術教學中,應多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和評述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對比。這節課中,學生用三個原色大膽做畫通過色彩的碰撞得出更豐富的'色彩,讓學生通過直觀教學,帶來較強的視覺衝擊力,效果理想,目的明確。

(2)這堂課中高老師的問題設計也很理想,通過多處設問,啟迪學生思考。如:那麼究竟用紅、黃、藍三色可以調出多少個顏色呢?請問你用三原色都調出了什麼色?等等,這些問題的設計充分發揚“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還有,在學生評價自己的作品時,問題的設計也相當不錯。我們都說,美術的評價一定要達到多樣性和個性化,特別是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實質上是學生學會學習和自我教育,通過自評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增強自信心,還可以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進一步鞏固這堂課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相對來說,一堂課中師生互動環節越多,評價多,課堂越活躍。

二、關注學生尋找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對美的追求已產生強烈的慾望,在生活中他們隨時都能發現美的存在,高老師利用學生這一特徵,課堂中多個環節設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三原色的藝術魅力。如: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用哪種顏色作畫代表作者的哪些設計意圖。讓學生能在自如運用三原色三間色大膽創作中表達小畫家的心聲。並在大師作品中尋找美等等,這些環節的設計,我想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學生在尋找美、發現美的基礎上努力去創造美。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藝術源於生活而用於生活。這節課學生思維活躍,教學目標在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下完成。學生學到了美術知識和技能,嚐到的美術活動的樂趣。從而使對美術的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

三.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懂得

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樹立環保意識,以及熱愛校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教師的基本功紮實

教態自然,語言清晰,具有親和力,多媒體操作熟練。

美術課評課稿14

開學以來,我聽了杜主任、冒愛玉、楊正龍、張建華、孫茂洲、劉燕、周迎年、陳懷龍、顧漢呂、祁燕、周麗娟、嚴主任等老師共21節語文課,收穫頗豐。整體來說每堂課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教學目標明確,並能在教學過程中鮮明地體現重點突出;課堂問題設定巧妙,環環相扣,自然流暢地引導學生理解了文字內容和情感;師生互動積極有效;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德育滲透如細雨潤物無聲;注重過程方法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能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學方面更是趣味橫生,恰當新穎,很好地加深了對文字中心內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書涵蓋了文字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並有藝術之美感。

杜主任的課有許多光彩之處,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並將其表現在了課堂的許多方面。尤其是教學語言注重文學性,詞彙豐富,文采飛揚,語調語氣抑揚頓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感受語言的魅力,在口耳相傳之間掌握並運用豐富的漢語詞彙,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們的作文之中。

嚴主任對文字的解讀非常深刻,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也很到位。在讀中悟,悟中讀,跳出來,走進去的讀書方法也讓學生對文字的閱讀不是停留在表層的感官的愉悅上,而是達到了深層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學生自主解讀文字時展示給我們的已經超越了七年級學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達,而是讓聽課老師也嘖嘖稱讚的精彩解讀。另外多媒體的使用沒有捨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煉的四句話的方法點撥。

陳懷龍老師的課設計新穎,讓學生用記者訪問的形式學習課文。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參與面廣,學習積極性很高。陳老師在穿插有關背景資料詩人成就詩詞知識等適時適度,似信手拈來,又恰到好處。這也與他肚裡有文章,胸中有點墨有關。

冒愛玉老師教學注重對文字內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養學生搜尋有用資訊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這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水平提高都是一個必需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不程式化,又具體、誠懇。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指出糾正。無論是指導思想還是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語文學習是學生個體的行為。語文閱讀也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所產生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張建華老師在教學時就非常注意尊重與呵護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於學生的回答,盧老師能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導學生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回答得好教師給予肯定,對於學生回答過程中不太明確或不合理的教師也能給予正確的導向與引導。

孫茂洲老師對教材的取捨方面有勇有謀,他的課堂既顯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高效,尤其是讓學生續寫《安恩和奶牛》的結尾,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清晰,表達能力強,語氣語調富有激情。課堂上有梯度的引導學生誦讀和品讀文字,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實施教學時從內容到教法到學情,都顯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學生讀書很動情,饒有興致地讀,主動地探究問題,很好。

周麗娟老師講課有激情,善於帶動學生,有個人魅力。結構嚴謹合理,過渡自然,全課給人一種渾然一體之感。重點突出,大多數問題設計簡單易答巧妙,學生學起來輕鬆好懂。學生答題能力強,可以說這與老師平時的潛移默化分不開。她的語言流暢,通俗易懂,簡潔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雖大但節奏適宜。

顧漢呂老師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現狀與要求,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準確的把握了教學重難點和考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教學環節銜接流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結構合理。教學中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整堂課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點是說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說說我個人的收穫:

第一、語文課要上出語文的味道,老師的“講”是至關重要的,老師在課堂上要講語言、講文學、講寫作,而不是去講思想道德、講國際風雲等等。課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圍的營造,語言要有文采,能打動學生,教學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再有營養的飯食要好吃才能下嚥,才能有助於身體健康。不好吃的飯菜不會打動人們的胃口的。所以語文課堂首先要生動。

第二、讀書是感悟語文的重要途徑,出聲朗讀更是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眾多老師的課堂上,我們都多次聽到了學生飽含感情的讀書聲,教師還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人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的思想,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體驗中尋找獨特的感悟。

第三、課堂上要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授課教師通過問題的預設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讓學生抓住重點段落、句子、詞語進行反覆誦讀,並圍繞所找到的句子進行深入挖掘,啟發學生多元思維,讓學生走進文字,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第四、在傳統的語文考試中,總是把“知識點”作為考試訓練的重點,但是,今天這樣的觀點已經過時了,我們的語文訓練必須從“知識點”轉到“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訓練上,這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也是今天語文考試的要點。課堂上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讓學生站起來說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還應有的書面表達,這樣的訓練是針對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訓練,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們通常的知識點訓練,這是我們要深入領會的。

第五、多媒體(或者課件)的利用與處理,不宜太龐雜、太細化、太執著,宜精練、適用、有效,因為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執著預設的課件,一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性;二會淡化生本對話,導致學生與文字對話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導學生深入文字進行有效解讀,後邊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是一個抒寫缺憾美的地方;教師,則是創設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責任人。是的,沒有遺憾也就沒有回味,也就不會有跌宕的精彩,雨後的彩虹。那我們就不談遺憾,不怕遺憾,而讓遺憾成為我們閃亮以後的鋪陳和蓄勢。

美術課評課稿15

王老師執教的《歡歡;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教學遺漏現象;另外王老師執教的《歡歡喜喜過大年》是一節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開放,富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讓學生感興趣,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 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 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一題材符合實際需求,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非常有意義。在音樂的選擇上,緊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 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 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術語專業,沒有教學遺漏現象;另外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說明王老師在課前認真透徹地研究教材,提前反覆研究哪些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節課突出美術課的趣味性,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呈現活潑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式,改變美術課過去過於注重技法傳授的傾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美術課良好的態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新穎實用 王老師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的美術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書本上固有的知識,是對平時美術教研和課堂教學的檢驗。讓幼兒的美術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幼兒創作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給予了幼兒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習方式與區域教學有機結合,使幼兒學習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幼兒自主選擇創作形式。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幼兒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

2、讓學習具有挑戰性,最後的環節讓幼兒在玩開槍的遊戲中體驗“油彩分離”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使幼兒學習後能獲得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幼兒能獨立自主地參與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尊滿足。

3、及時展示已經完成的幼兒作品,促進學生積極完成的興趣。教師肯定的評價,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以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達到幼兒心理滿足。 總之,在本節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範熟練,基本功紮實,學生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學生。而幼兒在這樣輕鬆,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於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個思考:

1、本節活動幼兒積極性很高,由於年齡小,幼兒愛動、好奇,課堂容易亂,在教學中你是怎樣組織孩子呢?

2、本節是一節以展示為主的美術形式綜合課,在課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這些是我對《歡歡喜喜過大年》一課的不成熟看法,也許有些膚淺,也許有不當和錯誤的地方,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篇二:中班語言活動評課記錄 中班語言活動《春天》評課記錄 隨著《綱要》如火如荼的實施,“以幼兒為主體”的探究活動已成為教師們又一追捧的內容,使得學習成為幼兒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不斷生成、發展和提升的過程。聽了李老師的語言活動《春天》,更好的向我們詮釋著這一新的標杆。 《春天》這首詩歌以它優美的節奏和樸素的語言,讚美著春天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幼兒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體驗春天的特徵。

一、創設了探究的氛圍 有探究才有創造,有疑問才有發現。教師整個活動中沒有以“教”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幼兒的.“探”為活動主要形式。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自己在春遊時拍攝的照片匯入,吸引幼兒興趣,然後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引導他們發現春天的變化。採用分段和整體學習的方法幫助幼兒記憶詩歌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大螢幕展示,加上配樂的詩歌朗誦,效果很好。

二、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活動中,教師至始至終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教師精心製作了大圖書,根據詩歌內容繪畫了“彩色的書”、“會笑的書”和“會唱的書”,採用自制大圖書讓幼兒通過具體、直觀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通過幼兒觀察閱讀,引入主題。然後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特別是在“會笑的書”時引導幼兒發現春天裡小池塘為什麼笑?小朋友為什麼笑?引導他們 發現春天的變化。

通過本次活動我覺的在活動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中,對許多的突發狀況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調整,做到隨機應變、臨危不亂。在引導幼兒探究學習的時候,應該做到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選擇探究內容,使之貼近幼兒生活,能夠依據探究目標為幼兒提供具有適宜結構的材料,並努力創設寬鬆的探究氛圍。做到這樣的引導方式,我們離幼兒真正的自主學習就不再遙遠了。篇三:幼兒園評課記錄 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貿易廳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