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9W

導語:出自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的典故

作者:

【拼音】tuì bì sān shě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典故】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釋義】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退讓

【近義詞】委曲求全

【相反詞】針鋒相對、鋒芒畢露

【成語造句

◎ 同它們的遠親海蜇一樣,海葵的觸手上有一種刺細胞,觸及到它的觸手時,這些刺細胞便會像一個個極小的魚鏢射入觸控者的面板並往面板裡注射一種有刺激作用的液體,使接觸者麻痺死亡抑或被嚇得退避三舍。

◎ 馬兒就自覺地退避三舍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