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會考複習資料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5W

導語: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高中化學會考複習資料

高中化學會考複習資料

一、重點聚焦

1.混合物的分離原理和分離方法。

2.混合物分離方法的操作。

3.離子的檢驗及檢驗試劑的選擇。

4.物質分離與提純過程的簡單設計

5.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6.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

7.有關物質的量、微觀粒子數、質量、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之間轉化的計算

8.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二、知識網路

本章包括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兩節內容,其知識框架可整理如下:

1.實驗安全

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是避免或減少實驗事故的前提,然後在實驗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災、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氣體汙染空氣、防止暴沸。

2.實驗中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酸沾在面板上,宜先用幹抹布拭去,再用水衝淨。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後請醫生處理。

(4)濃鹼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鹼沾在面板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濃鹼濺在眼中,用水洗淨後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溼抹布撲蓋。

高中化學會考複習資料

特殊的反應型別:往往是題目的隱性突破口。

(1)單質A+化合物B→單質C+化合物D

即置換反應,可以是金屬置換出金屬(最常見的是鋁熱反應)或金屬置換出非金屬(被置換出來的非金屬應該是還原產物,而還原產物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還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常見的

是鹵素單質之間的置換或F2置換出O2、當然鹵素都能置換出S,另外C可以置換出Si、H2)或非金屬置換出金屬(此時的非金屬必作還原劑,而常見的還原性非金屬只有C和H2)。

(2)A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A的單質+化合物B

該反應通常是一個歸中到單質的反應,該單質必為非金屬單質,常見的是S、Cl2、N2。

(3)單質A+強鹼→兩種含A元素的化合物

該反應是一個鹼性歧化反應,單質A通常是X2或S;

(4)單質A+單質B→化合物C;C+單質A→化合物D

綜合以上兩個反應,可知A、B兩種元素可以形成C、D兩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種元素有變價。若有變價的元素是金屬,則必為Fe;若有變價的元素為非金屬則該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別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種物質分解得到兩種以上產物:

常見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種物質化合得到一種物質: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高中化學會考複習資料

1、化合價(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鹼金屬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還原反應

定義:有電子轉移(或者化合價升降)的反應 本質:電子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徵:化合價的升降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電子——化合價下降——被還原——還原產物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電子——化合價上升——被氧化——氧化產物 口訣:得——降——(被)還原——氧化劑 失——升——(被)氧化——還原劑 四種基本反應型別和氧化還原反應關係: 氧化還原反應

分解

複分解

置換

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還 原 性 逐 漸 減 弱

4、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如CaCO3、BaCO3、

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難電離(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氣體(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刪。刪去前後都有的離子

第四步:查。檢查前後原子個數,電荷是否守恆 離子共存問題判斷:

和-,Fe和-);

①是否產生沉澱(如:Ba2+SO422+OH

-) +和OH-,H+和CH43COO

③是否生成氣體(如:H+和CO2-,H+和SO2-)

④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NO-和Fe2+/I-,Fe3+和I-)

3②是否生成弱電解質(如:NH

5、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化學反應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

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燃燒,酸鹼中和,活潑金屬與酸發生的置換反應 吸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小於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Ba(OH)2·8H2O和NH4Cl的反應,灼熱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C、CO、H2還原CuO 6、各物理量之間的轉化公式和推論

⑴微粒數目和物質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羅常數。規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為一摩爾,約為6.02×1023個,該數目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⑵物質的量和質量:n==m / M,m==nM ⑶對於氣體,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氣體摩爾體積和物質的量:n==V / Vm,V==nVm 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氣體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質的量濃度與物質的量關係

(對於溶液)a、物質的量濃度與物質的量 C==n / V,n==CV

b、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 C==(1000ρω) / M

7、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①計算:固體的質量或稀溶液的體積

②稱量:天平稱量固體,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體(準確量取) ③溶解:在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 ④檢漏:檢驗容量瓶是否漏水(兩次)

⑤移液:冷卻到室溫,用玻璃棒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至選定容積的容量瓶中 ⑥洗滌:將燒杯、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液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葉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線1cm—2cm處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溶

液的凹液麵最低點剛好與刻度線相切

⑧搖勻:反覆上下顛倒,搖勻,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濃度均勻 ⑨裝瓶、貼標籤

必須儀器:天平(稱固體質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體體積),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規

格),膠頭滴管

9、鈉的氧化物比較

10、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比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