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3W

技術評課稿1

我聽得是四年級的資訊科技課。四位老師教學的都是《“畫筆”的祕密》這一課。

技術評課稿

這課主要介紹的是“畫筆”模組的相關命令,屬於基礎模組學習。角色運動會留下一定的痕跡,這些痕跡的保留,需要“畫筆”指令的支援。老師們在教學中,將畫筆的設定與小貓的.運動結合起來,將枯燥的命令趣味化,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匯入教學時,老師結合了之前學過的內容,利用一個個趣味小程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新授時,老師先讓學生認識“畫筆”模組,在此基礎上學習畫筆指令的設定,重點圍繞“提筆”、“落筆”、“將畫筆大小設定為”、“將畫筆顏色設定為”等命令展開介紹。對於“圖章”的使用,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使用單獨一個“圖章”命令,舞臺角色會發生什麼變化?使用“重複執行”與“圖章”結合,舞臺角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迴圈的作用。作為一個資訊教學的新手,這次的聽課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以上就是我本次聽課的收穫。

技術評課稿2

國中資訊科技總是與電腦息息相關,從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學生的心不在焉,這就更需要體現一位優秀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育水平。一份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就能很好的體現,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思考一下,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與一般的評課稿有什麼區別。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一點:教學可取之處一、教師素質高,語言表達生動活潑,有親和力,能恰當運用教師形象掌握上課程序;能廣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每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就讓同學上臺演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鞏固所學,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能動性。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二點:教學可取之處二、教師用詼諧、有趣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課堂學習上,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詮釋抽象的知識點,學科專業知識講解準確到位;通過比喻讓學生認識到在操作電腦時不應胡亂刪除系統檔案,使學生在以後上機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於學校機房管理和學生在今後繼續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都非常重要。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三點:提出不足一、設計教學模式方法新穎,但是沒有提前深入瞭解學生基礎,造成很多學生一開始無從下手。建議課前應深入研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分步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課堂教學整體性強,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但在解決學生的突發情況中,並沒有完全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建議教師課前應有充分的準備。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四點:提出不足二、學生上臺演示操作,教師沒有進行鍼對性的點評,對每次同學們的操作情況也沒有較好的`總結與評價;教師採用新的教學方法,但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做不來就自己亂玩。建議使用小組互配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五點:反思。課堂是學生接受資訊科技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節資訊科技課,對培養學生資訊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看完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我們知道,資訊科技課程要將學生對於網路的興趣引導對課堂的興趣上來,這既是個亮點,也是個難點,也是最能體現老師綜合素質能力的關鍵。

技術評課稿3

聽了兩位資訊科技教師的觀摩課,總的感覺上得不錯,很值得我學習。他們的教學設計各有優點,教學策略各有不同。

哈玉芳老師的這節課,教師能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比較、鑑別、自主練習、展示交流等環節,培養提高學生觀察、回憶、比較、評價、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的內容難度不大,教師在教學結構的設計中主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層次清晰。先是讓學生播放自己的幻燈片,再來觀察教師播放的幻燈片,讓學生觀察、比較引入主題,然後進行具體的操作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變化,安排學生自主實踐,最後由學生進行交流評價。感到有些遺憾的是教師在整節課上始終沒有提醒讓學生看教材,我們應該利用好我們的課本,讓學生學會看資訊科技書,從書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趙志新老師的這節課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探討、交流、鑑賞中學習提高。首先,在匯入課程的設計上,教師通過播放奧運會的宣傳動畫片,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又播放教師自己製作幻燈片,又一次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回答問題:“誰來說一說教師的簡報都用了哪些製作方法?”,讓學生總結出製作一個好的簡報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學生參與主動,積極性高。就是感覺學生操作時間太少,大部分學生都只完成了一到兩張,課堂效果不明顯。如果把這節課設計成兩課時的話,效果肯定會更好。(市三小 萬雋 徐燕)

夏丏尊國小朱斌老師上的是國小資訊科技四年級下第四課《搜尋引擎》。聽了這次課,參看了朱老師的教案後,我談一下對這節課的個人看法。朱老師上課嚴謹,一絲不苟,講授簡明扼要,學生互動到位,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思想。課堂上和諧、探究、活潑、創新的學習情境和氣氛令人印象深刻,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面,我將簡單的展開做一些闡述。

一、 教師的主導,清晰的過程

在整個教案設計中,思路連貫,任務案例典型新穎,體現了一個資訊科技老師的無窮智慧。教案條理清晰,閱讀完教案,上課已經成功了一半。對於課本的內容處理和挖掘非常到位。這節課主要是搜尋引擎,那麼搜尋引擎肯定有不同種類和特點,那麼展開的有關相同點不同點的思考油然而生。對於這些不同點相同點教師始終是“引路”的過程,學生在摸搜中體驗搜尋帶來的便捷。

在任務設定過程中,朱老師共設計了三個任務。第一個“搜尋‘夏丏尊’的事蹟”,主要是用單個關鍵詞搜尋。搜尋的結果大部分同學肯定都一樣,這時候用不同的搜尋引擎看看結果是不是不同,探索的感覺由此而產生。這時候,先前介紹的搜尋引擎就可以體驗了。第二個任務,用“王楠”和“隱形的翅膀”做關鍵詞,這也是設計的最巧妙的任務。兩個關鍵詞缺一不可,都是真正做到了“關鍵”,並且不同順序的關鍵詞也會導致不同的搜尋結果。第三個任務使用了不同型別的搜尋——圖片搜尋,增加了任務的多樣性。三個任務平衡而又相互制約,層層遞進,將搜尋內容統統一網打盡。學生在完成三個任務的時候,能很好的完成本節課對搜尋引擎的認識,順利的達到了本節課教學目的。學生們在相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做到了自主學習,這讓老師輕鬆的不少。合理設定的任務是資訊課的關鍵,任務驅動效果非常顯著。

統觀整節課,朱老師使用了多種教授手段,因為資訊課的緣故,採用更多的教具反而影響學生注意力,適當的反而更好。本節課提問和任務的配合相輔相成,引導學生,給學生自由時間操作,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交流。

二、 學生的主體,輕鬆的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自主的學習顯得比其他教學方式更為重要。學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所獲得知識和本領比任何方法記憶更持久。在朱老師的課上,一些關鍵問題的設定,例如在不使用搜索的情況下回答“夏丏尊生平”永遠是有限的,這時候要用到搜尋,這就是本節課的引入,說明了搜尋的必要性。接下來任務的設計也恰好的反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有時候一堂課上,可能不是公開課上,學生的素質和環境總是不同。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結果。這些結果的多樣性也是正常的,也恰恰反應了這個任務的目的性。朱老師在上課中也發現了學生上課產生不同結果的情況,處理的還是比較及時到位。

在課堂的最後小結部分,學生能準確的總結本次課上的幾個要點,教學三目標基本達成,回答流利清晰。國小資訊科技課就是要對創新能力進行挖掘,少一點講解,多一點探索,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我們的資訊科技課上就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

三、 瑕不掩瑜,本節課的改進之處

聽完整節課,教學過程脈絡清晰,步驟到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氛圍濃厚,是一堂比較好的公開課。但是在某些環節處理上還有不少改進之處。讓學生討論操作的過程中,能提示注意事項,並要求以小組合作。雖然有小組的分配,但是作用不明顯。第二,對學生的點評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學生的回答說明瞭他發現了什麼,摸索到什麼,但是這往往帶有錯誤性,這時候教師的講解顯得尤為重要。最後,學生的總結,老師還得概括,或者通過簡報,這樣讓沒有回答的同學進一步瞭解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以上僅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初入教育行列,看法學識短淺,有不當之處,請多多包涵並不吝指出。

於德旺老師:老師們好,今天聽了劉老師的一節資訊科技課總體上來說,體現了資訊科技學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非常清晰,主要內容層層遞進,亦步亦趨,表現出了較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教學基本功紮實,這一點值得肯定。下面我主要來說一下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1、在課堂紀律上,我覺得不太理想,有些時候是老師在前面講自己的,而學生們在下面操作自己的,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樣就失去的老師教學的意義;2、在最後的學生髮揮創意完成作品環節,本應是本堂課的亮點,但我發現基本上沒有學生能認真動腦思考,並大膽創作的。只有極少數同學能完成一定的作品,這一點同樣也是不足之處。針對以上兩點,我覺得在以後的教學當中,劉老師應該進一步提高課堂駕馭學生的能力。

黃清豔老師:我覺得劉老師這節課,首先總體思路的設計不錯,開始的匯入環節“提問建國時間,國旗等相關知識”,充分結合了祖國60週年大慶這一主題,增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由此引出本課內容“畫一面五星紅旗”。其次,在中間的講授環節中讓學生先自主合作學習,然後由兩名學生分別演示兩種不同的繪製方法,這種做法也較好,比老師自己去講,要好的多,還有一點就是劉老師能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表揚和不同形式的激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這一些都是劉老師這堂課的成功之處。當然,我覺得如果在本節課的最後再次提及祖國60華誕,同祝祖國繁榮富強,使本節課首尾呼應,效果會更好一點。

授課內容:檔案的選定、複製、剪下、貼上、刪除以及螢幕保護程式的設定

【好的方面】

1、 教師素質較高,特別是語言表達(生動、活潑),有親和力,教師形象等方面比較好,也能恰當運用;

2、 上課情緒激昂,投入,能廣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每講授完一個知識點,便選擇掌握較好的同學上臺演示,讓學生在觀察同伴的操作中鞏固所學,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 教師用詼諧、有趣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始終鎖定在課堂學習上,並將課本知識結合學生現實生活,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詮釋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學科專業知識講解也準確到位,體現了較高的綜合業務水平;

4、 通過比喻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在操作電腦時不應該胡亂刪除系統檔案,使學生在以後上機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於學校機房管理和學生在今後繼續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都非常重要;

【不足和建議】

1、 缺乏板書設計;在新授階段,教師邊通過多媒體投影儀演示操作邊講解,由於知識點較多,大部分學生光看演示操作和聽講解很難記憶,建議教師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板書,講完一個知識點就通過板書進行小結歸納,幫助學生能夠系統的牢固的掌握各知識點;

2、 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教師在每個知識點都穿插了小任務,通過任務的完成檢驗和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但這種小任務數量較多,且過於單一,建議教師將這些小任務進行歸納整合,形成一個包含本課所有知識點的典型任務,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更好的完成鞏固學生所學和教學回饋的任務;

3、 應讓學生再儘量多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在讓學生完成“將指定的四個檔案放進一個資料夾中”等任務時,學生出現了錯誤的操作,教師馬上做出了糾正,建議教師在出現這種情況時應首先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能讓學生撿“現成”的,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以魚”不如“授以漁”,讓學生逐步形成質疑、解疑的能力。

12 月15**上午在學校聽了林元崖老師和邢增強老師的兩節課,現就這兩節課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各位同仁共商榷。

首先談一下林元崖老師的課,這節課很好完成了教學任務,也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新穎獨特。 林元崖老師的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堂亦是全體學生的課堂。在教學中他關注每一位學生,無論是思考、交流、合作、演示等活動,他都注意讓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去嘗試,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新知,形成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是學生思維的啟迪者、點燃者,這一點在林元崖老師的課上尤其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講到設定圖片疊放次序時,學生在操作中出現了難題,這時林元崖老師並沒有著急的去糾正,演示,而是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對比,為什麼和別的同學不同,自己動手去探索實踐。眾所周知,要想知道李子的味道,最好的辦學是親口嘗一嘗,在教學中,林元崖老師讓學生親手去實踐,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讓他們在動手、動口、動腦的學習實踐中,親身經歷由生到熟,由不能到能,由不會到會的全過程,並在這一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知,形成能力與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林元崖老師的課我認為,如果在學生操作時候遇到普遍的難題,可以統一講解以引導,小組展示完成的情況,教師評議,讓學生明確完成任務的重要性,那樣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而邢增強老師的課,在教學中充分把握學科特點,重視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又能在教材內容上,做到活化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如他在設計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時,讓學生自己從素材中尋找圖片,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針對不同學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教學思路清晰而不混亂;訓練的主線明確,課後題有機滲透而不是生搬硬套。邢增強老師的課把插入圖片和圖片位置、大小的調整這兩個內容放在一起,而不把插入自選圖形也放在一起上的話,我感覺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更容易完成,目標也會更明確。兩位老師上的課都非常的精彩,整個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教學目標情況完成的也非常的好。利用任務驅動和三案六環節的教學模式,很好的完成了這兩節課的教學任務。 最後,一節課上的好不好,我們經常會把目光放在開課的老師身上,可是我想如果我們能夠把一些目光放在學生的身上,看看他們最後的作品,就可以發現一節課下來,學生是不是掌握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不是通過這節課學有所得了。

技術評課稿4

本堂課能緊扣這次的研討主題,乍一看課題,真的覺得十分的深奧。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對於氣象衛星和遙感技術的瞭解也是瞭解甚少。所以在課前,石老師就提前讓孩子們蒐集有關氣象衛星與遙感技術的資料,讓他們對氣象衛星與遙感技術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三年級的學生對這樣深奧的科學知識並不是十分地感興趣,石老師從學生平時十分熟悉但又不是經常關注的天氣預報匯入新課,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了科學,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也處處有科學,科學其實並不深奧,也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更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探索科學的`道路上充滿著枯燥乏味,為了讓三年級的孩子瞭解氣象衛星和遙感技術,石老師採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顯得更淺顯易懂。其實學生在語文課上已經對氣象衛星有了一定的接觸,再加上課前對蒐集資料的閱讀,學生對氣象衛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石老師很好地利用了這一資源,通過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看一看,演一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從外形、作用等方面更深入地瞭解了氣象衛星。

遙感技術是一個空洞的深奧的知識點,老師通過讓學生觀看了一段有關遙感技術的視訊,很容易就解決了這個難點,把深奧空洞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形象了。

技術評課稿5

一、理念

我對這節課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課程理念在這節課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我們這門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這節課在匯入課程之後,並沒有直接關注技術層面的知識點,而是首先突出瞭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蒐集資訊、加工資訊、資訊反饋和再加工,這樣自然形成了本節課的主要結構。

在進入到操作層面的知識點之前,先通過精心準備的貼圖引導學生髮現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再到PHOTOSHOP中找到相應的工具去實現它,這樣資訊科技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

這節課從匯入課程開始就盡力營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氛圍,如“別再迷戀哥”這樣的流行語的出現,會在瞬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豬豬俠題材的選取也非常有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也經常提到,但經常會感覺很生硬,這節課最後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非常自然,在周老虎、廣場鴿之後出現的“創意誠可貴,道德價更高”的總結,水到渠成,令人感嘆。

學習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也是學會學習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在本節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二、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晰,匯入、模仿練習、自主發揮、總結和拓展,各個環節之間的過渡都很自然,特別是總結提高部分,匠心獨具;教學準備非常充分,匯入部分的水果表情圖片、練習部分的透明貼圖、預先下發的學案,處處體現了準備的精心;學生練習層層遞進,固定動作部分通過老師巡視、小老師幫助的形式達到良好的效果,自定義表情部分,通過作品展示對學生加以反饋,拓展部分老師拋磚引玉,任務設計十分精妙。貫穿課堂始終的對學生的及時評價,如:開啟蘋果圖案時讓學生示意,“同學們已經對老師的.話產生呼應了”,“第一個完成的同學請舉手”等,很好地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學過程中的很多細節體現了老師的基本素質,有生動有趣的語言如“請大家東張西望,互相幫助”、“做出了二皮臉的效果”等;當電子教室出現意外聲音時對學生說抱歉,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同時不影響正常授課;在行間講課時,提醒“那邊還有一個同學沒有注意到這兒”;放大演示時,蘋果在左下角的處理,一開始放得並不大,後來用了導航器使演示效果更好,這些細節的處理都值得我學習。

學生由於從一開始就被激發起了學習興趣,因此學生參與度非常高,目標達成度也非常好,這與教師精心的準備是分不開的。

當然也可能有一些小的瑕疵,如對透明背景的描述,“棋盤格”似乎比“黑白相間的小網格”更簡練;巡視過程中發現某個學生作品不錯準備之後展示時,可以預先讓學生儲存一下;利用蒙板修圖時直接在黑白圖上塗抹是不是更好也可以探討。

綜上,這是一節值得我學習的好課,加深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提高學生資訊素養不是一句空話,這是我們教學的實實在在的指導方針。

技術評課稿6

5月17日,我們在溫州龍灣實驗中學聽了兩堂展示課,這是新教材七下的內容,也是我第一次聽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感觸很大,很深。

本課以一個多媒體案例的介面設計為主題。整個學習介面製作的過程以出示案例激發興

趣――分析作品――師生講練――作品展示的流程來完成的。這個過程中教師講解學生學習後再自己操作。總體上顯得教學過程平淡無奇,但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講是合適的。多數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PhotoShop,對其操作顯得很生疏。本課相對整個章節來講是讓學生體驗製作多媒體設計的一個流程,更注重整個作品的製作思想。所以本節在注重技術操作的基礎上不能與前幾節脫離,也不能講成純技術或純理論的操作課。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工具軟體的功能、美學及色彩構圖的基本原則等方面進行了引導,但滲透得還要再多些。這樣才能讓學生脫離純技術的操作,避免產生對資訊科技就是純操作的誤解,使學生作品中多一些創意和美的元素。

下面有幾個觀點在本課體現明顯

1.統一與個性 教師嚴格根據教材進行教學教學內容。這是一個統一,也會造成個性的壓制。教學中,教師能在配色、濾鏡等方面提倡讓學生髮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調整。所以我們看到了統一廣播教學之下全班學生作品多姿多彩,各不相同。

2.以師為本,以生為本 本課中有一段小插曲:一學生向全班演示新增圖層做選區的方法。學生完成之後教師緊跟著講解了刪除圖層――“垃圾箱”工具。將學生剛向全班演示的作品當眾扔進“垃圾箱”。這樣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是無意的。但該生座位左右的同學藉機譏諷該生,造成不良的後果。希望教師心中能多設身處地替學生著想。這也是“以生為本”的思想的體現。

3.以德育人 剛上課時課堂紀律有點亂。教師顯得有些生氣,說話口氣顯得過重。可能會影響到課堂融洽寬鬆的教學氛圍。現在的學生的確非常“個性”,很多學生只講“權利”不想“責任和義務”。對教師不尊不敬。如今的法律特別注重維護學生的`權利,在照顧學校教學的秩序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大家錯誤地認為“學生就是上帝”。在這種思想下,“上帝”的氣焰得到助長,同時教師的“服務者”的角色也日漸樹立。由此聯想到最近網上流行一個視訊:一所學校的學生在課堂上公然群體侮辱教師,教師卻不能還手。試問誰來保護教師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又不能放縱學生,真正管用的利劍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以德育人是教師追求的一種高境界。我們大家都需要提高。

4.興趣支援學生可持續發展 如今學生學業很重。大學聯考一直壓著學生。他們對資訊科技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教學難度過低將來資訊科技大學聯考會影響學生成績;如果難度過高也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學生完成找操作後儘量能留點展示作品的機會。讓學生找到成功感。作品也可以發到教師部落格上,讓更多的同學看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對圖象的處理教學對學生來講是對資訊科技窺豹一斑。將引導有興趣學生將以本課為鑰匙學生深入學生平面圖象的處理。如果本課不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會遠離資訊科技。而真正推動一個學生深入學生資訊科技的是他們的興趣,這些興趣源於每一堂資訊科技課。資訊科技課需要要可持續發展。

5.教學術語 “單擊回車、單擊空格” 可否調整為“敲回車、敲空格”。

技術評課稿7

好的方面:

1、從發現到討論,從實踐到理論---授課理念非常好

通過對報紙、紙牌等材料的拆分、重組等操作,使得學生有非常直觀的強度與穩定性的感受。怎樣做結實,怎樣做穩當,通過學生動手實踐,獲得切身的體驗,比老師的說講更直接。這充分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變成學堂。

2、在充分強調先實踐後理論的教學過程中,能始終圍繞課程標準要求展開,課程的難度很合適,可見該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非常好。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去學習。

建議:選擇某一個或幾個學習小組的實驗結果做點評,作為實驗體會與理論講解之間的過渡。

我從這幾位老師的講課中學到了很多,有理念上的,也有教學技巧方面的。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轉變教育觀念,把課堂交給學生

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著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只有這樣做,學生才能自覺地產生動手製作,使學生獲得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

二、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多媒體手段教學,一目瞭然。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縮短教學時間,加大了課堂容量。更多的是分散了教學難點,把紛繁的知識變的有序。多媒體技術是圖、文、聲、像的整合,把它用於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作為現階段教學手段和教學裝置不齊全的有效補充,保證了學生獲得知識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去,成為教學的主體。也大大增強了教學的主動性和生動性。

三、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相互間交流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綱要》為課程改革確立了6專案標。其中第四專案是使學生的過程學習更加生動活潑,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的學習,探索的學習、合作的學習。教學應該是形式多樣的,除課堂講授外還應分組討論,分組檢測,實驗,操作實踐等。在教學中,針對教學內容自願組合方式4–6人一小組,進行探究學習,設計製作作品。這樣有助於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創新思維。在實施“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過程中,突出了以小組學習為教學主體。這對於動手操作的繁簡人員配置,同學之間可自願找合作者。這樣各組同學在思想和技能上的交流,有利於學生共同進步,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證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創新課標教育文明的“支點”尊重學生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治療心理創傷的良藥。人文主義師生觀認為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平等的人格是形成教育愛的內在依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居高臨下的舊思想,引導、關懷、鼓勵,學生在平等的師生關係中找到“主體感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像朋友那樣尊重和相信每個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師生間相互配合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譬如:教師對作品製作優秀者的充分地肯定與鼓勵。對於在製作中失敗的學生要給予支援與幫助。從而增強學生對老師的親近感,使師生都感到教與學的無窮樂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證。

技術評課稿8

《保護地球家園》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國小資訊科技第二冊第十三課的內容,知識技能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複製貼上的方法下載圖片。整節課教師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貫穿教學,教學圍繞製作環保宣傳畫展開,將一個大的任務分解成流程清晰,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富有教育意義的情境匯入

新課程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倡導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愉快地學習。國小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它們容易接受真實的、具體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會產生一定的情感。本課中教師以一個Flash短劇引入,短劇中人類殘忍地殺害動物,毀壞森林,致使地球沙漠化,野生動物逐漸減少。學生在這種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認識到要為環境保護作一份自己的貢獻,教師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任務製作環保宣傳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教師簡練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一個教師基本功是否良好的重要表現。教師通過教學語言,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是課堂教學能否取得高效的'一個關鍵。在教學中,如何用最準確簡練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教學思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本節課中,教師語言精練而準確,是十分值得學習的。不過,我認為教師的表情有點嚴肅,親和力不夠,讓學生有點懼怕,放不開,如果能夠在這方面稍微改進一點,我想會更好。

三、重視作品評價

教學中教師十分重視作品的評價,在評價中,教師採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

等多種評價方式,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我感覺評價十分關注作品的美感,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忽略了主題,既然是宣傳畫,這幅畫能否起到宣傳作用,我想也應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夠在評價中關注到主題,效果會更好。

四、關注後續的教學

總結部分教師舉例說網上下載還有很多,網頁、軟體、電影等等,學生對這些內容特別

是電影的下載是很感興趣的,那麼就會對後續的內容非常關注,提高了學生後續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是非常成功的,教學效果非常良好,如果教師在上課時能夠大膽放開,離開講稿,教學過程中採用小組合作、互幫互助的形式,課堂氣氛再熱烈一點那麼就相當完美了!

技術評課稿9

內容:漂亮的底紋

在引入過程中,教者先採用了提供了一系列圖片,讓學生感覺體會有底紋和沒底紋的區別,認識有底紋可以讓畫面更美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就接著創設有效合理的問題情境,問學生是不是想學習這種製作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新建,選色,上色,使用濾鏡

在進入教學過程中,新建畫紙中,教者沒有進行完全的講授法,而是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然後一同解決問題。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動性,但化費時間稍長,

資訊科技教學有其學習的特殊性,不得不依靠講授法進行教學,講授中教者以學生為主,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有機的將教學難點分散,突出重點。教者在合理運用講授法時沒有進行滿堂灌,而是有他獨特的`教學魅力,語言親切、自然,術語規範、正確,演示時正確、熟練,不拖沓,舉止穩重,給學生以信賴。

在進入取色,上色學習過程中,教師從小處入手,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不停的提出問題難度,讓學生找到取色上色方法,並付諸實踐。

學習濾鏡過過程,教者採取了和學生共同發現的過程,教者通過簡單的講授後,讓學生髮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實踐,讓他們在自由的想象天空中學習。

作業評講時,尊重學生,讓學生說,評,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不以教師的作為唯一的標準答案,此時課堂氣氛達到交流的高潮。

在進行教學後,教師並沒有僅僅將本課教學作為終點,而是將本課教學放入全PS學習體系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下節課的學習留下伏筆。

整個教學過程遵循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絡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鞏固性原則等教學原則。尤其是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使用得恰到好處

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各種有效的學生學習活動方式。課堂教學結構完整,過渡自然流暢。以發展互動的多方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當然在教學中的引入環節讓學生認識象素、解析度以及RGB是否要讓學生學習,在此我並不完全贊同,如果真為了認識象素點,解析度以及RGB,勢必要加入新的知識點,學生在短短一節課中是無法理解的,這樣有可能偏離本課學習目標,而且這些知識點在簡單學習PS是不會用到的,它需要較強的資訊科技知識為基礎來學習,而作為教師教的目的,更重要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一個軟體而學習,而是為了學會學習方法而學習。再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儘管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個人認為這種抽象理論性強的知識還是不要提前灌輸為好。

技術評課稿10

一、說教材

本節是華師大編的高中《資訊科技》第一冊的第二章的第三節《檔案管理》。本節的學習內容是檔案與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作業系統管理檔案的實現方法。檔案管理是作業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掌握資訊處理技術的必要基礎,這一節在整個教材中處於基礎地位。本節的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檔案與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課時講檔案與資料夾的查詢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現在我針對第一課時來說課。

二、說學情

授課物件是高一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和資訊科技的操作能力,在這節課之前已掌握了作業系統基本的視窗操作和使用者介面的有關知識。並且學生對網頁製作的興趣較高、感覺很新鮮。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和自主探索、協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檔案分類整理的習慣。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加深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瞭解,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校園情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資料夾的新建、檔案與資料夾的複製、移動、重新命名和刪除操作。 教學難點是對檔案、資料夾的理解。

五、說教法

採用任務驅動,學習者通過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針對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六、說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實問題,圍繞為製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網站準備的素材分類,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掌握作業系統的檔案管理功能。

七、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課題匯入,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作,評價總結”這一主線展開。

技術評課稿11

看完了劉俊榮老師的《影象合成-----水果表情》這節課的錄影,本人認為這節課設計比較新穎,創意獨特,通過水果表情這條主線來貫穿圖象合成這節課的教學,主題比較集中,總體上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思考本節課的教學,本人認為這節課有如下一些優點:

1、教學目標明確,有針對性。

教者能夠緊扣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教學中通過一組水果表情的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並以這條主線貫穿這節課的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2、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

教者通過投影片演示來類比不同圖層的操作。這樣為什麼摳圖、合成影象需要經過哪些步驟這些知識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學中教者還能結合課件進行教學,把合成影象的每一個步驟用醒目的字型在投影上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3、採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劉老師的這節課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任務教學法,老師提出任務,給出樣板,學生分析任務,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學生完成任務。第二階段作品的設計階段,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及老師提出的要求完成作品。整個這節課教學結構環環相扣,過渡自然。

4、語言精煉,有啟發性。

教者在佈置一個新的`教學任務之前首先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教學,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學中教師能夠使用普通話教學,教態比較自然。

5、發揮“小助手”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者能夠發揮優等生的作用,讓已經完成任務的同學去幫助未完成任務的同學,通過“兵教兵”這種方法幫助這些需要個別輔導或適當點撥的學生,提高了學習效果。

6、合理使用學案。

教者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編制了相應的學案,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結合學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也能通過學案獲得一定的幫助。

7、師生關係融洽。

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寬鬆的、xx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這個氛圍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當然,本節課的教學也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教學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時間安排上後面時間略有些緊,有些學習任務學生沒有時間去完成。老師在學生完成第一個教學任務後檢查教學效果,請做完的學生舉手,在錄影顯示的部分人中只有少部分人完全做完了在舉手,其他同學都沒有舉手。而教師為了完成事先的教學進度,讓學生放下目前的學習任務,重新去完成下一個學習任務,這一環節存在一定的問題。

技術評課稿12

就劉老師的《水果表情》這節課我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1)教學目標的制定來看本課比較全面、適宜,能夠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確定三位目標,從知識與技能來說:本課主要學習的是photoshop中的圖片合成技能中的,摳圖工具、磁性套索工具、畫筆工具的使用,從過程與方法目標來說,學生很能夠能夠採用適當的工具製作自己喜歡的水果表情(憤怒、微笑……)能充分體現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個性。本節課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體現出了高中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和思維活躍的特點。

(2)從教學目標達成來看,本課教學目標能夠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邊演示邊學習的教學方法完成每步內容,教師的教學手段能夠緊密地圍繞教學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本課的重點是如何合成圖片,該教師能夠利用傳統的掛圖以及透明的膠片和現代的photoshop教學手段相結合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二、從處理教材上分析該課老師能夠把握教學的重點:如何合成圖片,並找出合成過程中是瑕疵(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三、從教學程式上分析

1、看教學思路的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符合教學內容實際也符合學生的實際。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photoshop的一些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有一定的獨創性,不單單是照搬書本的內容:在教學開始利用一組可愛的水果表情圖片匯入新課,給學生學生以創作的新鮮感,以此來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並且在黑板上製作一個舞臺來讓學生新增舞臺人物的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來學習這節課。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層次、脈絡清晰,教師按照如何合成作品的思路進行介紹製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這一思路運作良好。

2、看課堂結構的安排

計算機教學環節的時間與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恰當,教師通過2分鐘左右是時間利用已經做好的各種水果的表情圖案匯入新課,切換廣播教學在傳統教學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合理高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能夠利用一些豐富活潑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如:在作品出現瑕疵的時候說到:這個表情出現了“雙皮臉”

3、學生資訊素養的提高:在本節課的最後利用近幾年出現的典型案例:年畫周老虎事件和金獎作品張戈事件來闡述作品創作中的“創作誠可貴,創意價更高”的思想。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作素養和版權意識。

4、在巡視過程中教師能夠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四、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分析

本課教師能夠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運用講授學習、自主探究以及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合適方法加以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使得課堂教學的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富有藝術性。同時本課教師充分利用傳統的掛圖教學方法是教學更加形象生動,這種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計算機教學相結合能夠是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任務蘋果豬豬俠的設計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

四、從教學基本功上分析課前的準備:

蘋果貼圖、透明的膠片,黑板上佈置的舞臺可以看出教師上課前是經過充分準備的材料的選取上也能夠很好地把握。從教態上看,該老師在課堂上教態明朗、語言豐富、幽默富有感染力,從操作上看該老師基本功紮實操作熟練,能夠解決遇到的問題

五、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本節課教學能夠使大多數學生思維活躍,有創作欲,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三維目標能夠達成。並且能有效地利用了上課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學習負擔合理。通過圖片的合成教學讓學生寓教於樂,既掌握知識又能活動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創作技能和資訊素養,符合《新大綱》中培養學生創作技能、審美能力和資訊素養的最終目的。

六、存在不足

個人任務學生小組創作的時間較少,教師佈置了創作不同水果表情的小組創作任務到任務結束只有3分多鐘只能有少數小組能夠完成作品。

技術評課稿13

本課教學以設計編寫簡單的程式為任務主線,熟悉VB程式設計的環境,學習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將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及思想滲透到真實的任務情境中是一種比較高效務實的教學策略。避免單純的概念說教,也容易實現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的具體落實。教師能夠講清視覺化程式設計的幾個重要概念。學生也按教學設計完成小程式的`編寫任務。教學中師生交流和諧融洽,學生學生認真,同學間交流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可見平時教師教學嚴謹,學生訓練有素。以下就幾個方面做簡單點評,希望批評指正。

1.過程與思想 本模組教材《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以VB語言程式設計為載體,通過讓學生親歷具體的程式設計案例,學習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思想與方法。程式設計是過程,而在完成程式設計中學習通過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學習程式設計的基本演算法,進而引導學生體會程式設計思想是本模組的重要教學內容。而本節課正是基於前兩章學生學生程式設計結構之後,對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的一次整理與總結。教師在出示教學目標時應明確指出本節課不是做一個VB程式,而要淡化“VB”的概念,要將學習內容擴充套件到所有計算機程式語言的共通的程式設計理念。通過程式設計學習思想與方法才是真正的目標。

2.通過交流理解概念 本節中概念集中抽象,如:物件、屬性、方法、過程、事件等。教師將幾個概念集中講解,之後切入到小程式的製作中講解設定物件的屬性。前後銜接有脫節之感。在上課的前23分鐘進行全體控制時間有些長,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一些概念可以讓學生來舉例,看看學生是如何理解的。教師補充。對於控制元件箱裡的控制元件,也可讓學生先試試。

3.整合促進高效 本節教材有程式設計的概念,也包含認識控制元件的教學內容。內容與概念學習分開安排。教師在講解時將兩部分內容整合在一起,把控制元件的學習融入到“物件”這一概念上學習上。在容量上實現了1=1+1,在教學時間上實現1+1<2,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節課整體上來講是一節成功的課。學生學習狀態積極,程式設計習慣好,作業完成情況較好。經過一年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納老師已經總結出一些值得同行借鑑的教學經驗。 希望今後大家多進行交流。

技術評課稿14

車文娟(三亞四中)《結構與功能》通用技術課點評:

車文娟老師這節課教學思路清晰,靈活處理教材,通過“廚房刨磨器”實物,讓學生感受不同刀片結構達到不同功能的效果,實物演示,簡單易懂;設計“塑料瓶大變身”的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對本課教學重點的突出和突破,教學效果十分明顯。只是對課堂時間把握不夠好,有些超時,在“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知識點總結不足,較為倉促。

王堂輝(白沙)《控制系統的干擾》通用技術課點評:

從王老師的本節課中可以看出他對這節課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做了精心的準備,在教學各環節中,設定了能夠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的內容,來形象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統的干擾”的'知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整堂課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明顯。只是教師的教學語言組織不夠簡潔精練,對知識的總結提升方面也不夠深入。

黃世昌(嘉積)《常見結構的認識》通用技術課點評:

黃老師能通過一些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對常見結構進行認識,案例講解簡潔易懂,還設定自主探究環節,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瞭解構件的受力形式,符合課程理念。教態自然大方,語言通暢富有激情,展示了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比薩斜塔、雜技演員踩雞蛋、不倒翁”圖片案例引入恰當,但通過學習,沒有回過來對它們進行總結分析,加以昇華,顯得頭尾不接;基於教材,在知識拓展方面也略顯不足。

吳培雲(文昌)《設計的一般原則》通用技術課點評:

吳老師課堂上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簡潔、流暢,展示了良好的個人素質,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年青教師。對課的設計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設計動手實踐環節,讓學生在設計製作的實踐中,理解和掌握設計的美觀和實用原則,很好地體現了“做,在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只是對課堂結構把握得不是很好,實踐環節較為倉促,展示、評價蜻蜓點水,總結得不到很好的昇華,稍顯遺憾。

李寶玉(陵水)《智慧財產權及其保護》通用技術課點評:

李老師在智慧財產權及其保護這一課中,對案例的挖掘和拓展方面做得很好。除了蒐集國內外的一些豐富、典型案例外,還充分挖掘本地的案例資源,講解細緻,透徹,學生興趣高。只是對課題的選擇造成在省級評比中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曾天(澄邁)《設計中的人機關係》通用技術課點評:

教師能夠運用“學校教學區域佈局圖”“電梯樓層按鍵”等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對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係等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符合學生的認識實際,學生容易參與對知識點的分析和討論,師生互動性好。只是案例、圖片過多,資訊量過大,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對某些知識點的分析顯得不夠深入。

關永亮(農墾實驗)《發現問題》通用技術課點評:

故事引入生動,符合題意,容易吸收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案例豐富、新穎,教師對案例的分析十分細緻、到位,學生很容易理解;教師的語速平和,語言準確、流暢,體現了良好的基本功。只是以講授為主,學生分析、思考方面稍顯不足。

高喜光(樂東)《認識流程》通用技術課點評:

這節課在把握學生認知,引導學生體驗方面做得很好。運用神六飛船發射動畫恰當地引入課題,通過講解其發射過程讓學生認識流程,並設定動手體驗三色筆的拆裝過程來理解時序、環節的特點。只是感覺這堂課預設過多,生成太少,顯得整堂課學生跟著老師走,不夠放。

技術評課稿15

一、清晰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屬於國小資訊科技第二冊的內容,該課的特點是操作環節多素材要求大,對老師的系統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x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複雜的內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學思路,一條貫串始終的主線將整個課文連為一體,並且主要內容層層遞進,亦步亦趨,表現出了較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使課堂呈現出了既輕鬆活潑,卻又掌控得當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觀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們在自己操作時興趣盎然,不時的露出勝利的笑容,但一旦x老師開始教授下一個環節時,孩子們立刻將視線轉向了老師,眼睛裡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慾,不用老師任何的催促,學生們已經進入了"我想學"的心理狀態。顯然,這樣的課堂效果是歸功於縝密的教學設計。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二、訓練有素的學習過程

《新課標》表現出了對創新能力的極大關注,要求我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怎麼樣學習,要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向建構主義的現代化課堂轉變。在我們的資訊科技課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向老師曾經一再強調過,我們要學會利用好我們的課本,讓孩子真正學會看書。

在x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x老師的學生們不但會看書,而且看得很好很認真。有的孩子還動手在書上做了各種各樣得標記,以記下自己得心得體會。這種良好得看書習慣決非一日之功,從孩子們自然得看書習慣中,我們能夠發現不但是這節課孩子們在看書,以前得課上她們也會看,這是x老師長期訓練得結果,也成為課堂上得一個亮點。

三、富有情趣的組織結構

在本節課上,x老師將時尚的DIY引入了課堂,讓孩子們有了探究的需要。這樣的任務驅動在本課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圍繞DIY的主題,在不斷的探究,不但促進了孩子們對於未知事務的探索情感,也與生活實際較為緊密的'聯絡起來。這樣的俞教於樂的形式,會給孩子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這節課上,我們作為聽課的老師,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愉快的課堂氣氛:孩子們的歡笑聲不絕於耳,並且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肯定了別人。作為幾歲的孩子,能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裡學習,是最好不過的了,在這裡,x老師做了有意義的嘗試。

五、準確的教師定位

在整節課中,我們的教師都不是在做個說教者,沒有刻意的去進行任何知識的講授,而是借用書本和孩子的探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可以說,x老師在本節課中不再是一名導演,而是劇中的一個組織者,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很好的發揮了教師引導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