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的評課稿[集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評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的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的潑水節》的評課稿[集合]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一課的《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記敘文,本課記敘的是一個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體現了人民對總理的愛戴,總理對人民的關懷。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龍、恩、柏、潑、鳳、凰、壽、特、敬、鮮、腳、度。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愉悅。

2、能力目標

感受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

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

三、重點、難點

讓同學們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四、說教法和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國小二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特設計如下教法、學法:本堂課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圖片展示、朗讀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寫的情感。並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真實的情感感知。

五、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慾,並且樂於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寫的周總理與人民過潑水節的歡樂,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要學生反覆閱讀去感知文中的情感。

六、教學程式設計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第一環節

匯入課程後,板書課題,給同學留下懸念,但,我中間插入了識字教學,讓同學慢慢進入課程,更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學習完生字,讓同學初步閱讀文章,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讀文章是遇到的困難,並且理解文章中寫了傣族人民和周總理過潑水節是高興的、難忘的。最後讓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興趣。這樣做有利於讓同學聯絡生活實際,不會空空而談,從而加深對“難忘的”一詞理解,並且也讓同學回顧了生活中的細節,有助於談們留心觀察生活。 2第二環節

當同學們把“難忘的”結果找到後,激發他們去尋找原因。精讀文章,分段學習,情感朗讀等一系列安培中——動情的學習語文,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連。而作者的情感是寓於他們所描繪的物件之中的。一環扣一環的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中潑水節上人民的情感和周總理的情感。用圖片加以直觀顯示文中的場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每一節的分段練習,可一使同學明白難忘的潑水節這篇文章的描寫順序,找到線索,就找出了思路,並且在分段教學中加以有感情的朗讀,不僅提高了學生加入課堂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加深的對文章的情感感知,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他們也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的情感。每一段講解中,把疑問留給同學,讓同學自己來解決疑問,培養了同學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積極性。文章我分為三個部分來講,第一段到第三段,第四到第五段,第六到第八段。第一到第三段,主要講解潑水節的時間,傣族人民高興的原因和傣族人民是如何歡迎周總理的來解讀文章,並從中得出傣族人民對總理的愛戴之情。講解當中,我讓同學自己閱讀,自己評價。然後老師帶領同學完成段落學習。教學過程中出示幻燈片輔助,是講解更容易理解,更生動。第四到第五段講解也採用同樣的方法,用朗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體驗。這個部分的講解,主要讓同學體會總理對人民的關懷。最後一個部分,我只採用了朗讀的方法,這個部分主要強調情感的昇華。1961年的潑水節是讓人難忘的,幸福的。

3、第三環節

課文的總體回顧,有利於學生加深對文章印象,跟牢靠的記住知識點,同時,小節也去到了總結全文的目的。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11.難忘的潑水節

四面八方

②熱烈歡迎一條條

一串串

①潑水節周總理

③形象

和藹可親樸素④難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