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典故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典故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歷史典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歷史典故合集[15篇]

關於歷史典故1

你是冒尖錐子嗎?別做錐子扎人,也別被當錐子使很多人沒見過錐子,我見過。

早些年也許是家裡窮,也許是母親保持了好的傳統,我穿的很多布鞋都是母親做的。做鞋需要納鞋底子,納鞋底子就要用到錐子,若是不依靠錐子,母親是無法在厚且硬的底子上穿針引線的。

尖的東西都銳利,都不甘寂寞,不想冒尖都難。人若是錐子,縱然把他藏在口袋裡,他遲早也會冒尖——冒尖之後有兩種結果,要麼引起主人注意,要麼惹怒了主人而被丟得遠遠的。

什麼人是錐子呢?

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像錐子,毛遂就接話說自己其實就是個錐子。於是平原君帶著毛遂這把錐子去楚國談判,在平原君談不攏時毛遂居然按著寶劍威脅楚王,說實在的,楚王是脾氣小肚量大,否則,他跺跺腳,使使眼色,平原君一行怕是有去無回了。

“錐子”用來扎人時,人危險,“錐子”也危險。若是紮在人屁股上,被扎者自然暴跳如雷;若是紮在刀背、槍托上,“錐子”斷了尖兒事小,一命嗚呼事大。

毛遂通過自薦,引起了主人的注意,把楚王“扎”了,還挽回了不利局面,總算是徹底冒尖了。

也有惹怒主人的——急於冒尖的.人,都帶著強烈的功利性,急於表現,急於取得戰績,有時就急躁、突兀,結果把好事辦砸了;就算是沒辦砸,也遭旁人嫉妒,不停地挑他毛病,不停地在主人那裡冒“涼風”,主人最終會惱怒,一把把他甩得遠遠的,再不搭理。

剛參加工作的人,剛換了工作的人,剛被提拔的人,剛到新崗位上的人,都不能做錐子,一定得做拖布,哪裡髒你就拖哪裡,拖完了尾巴一夾躲到牆角“憋屈”著。

你若是做了錐子,特別是還紮了人,你的日子就好過不到哪裡去。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人家放的那都是焰火,好看著呢。若是他三把火燒了誰家的“房子”,燒了誰家的“祖墳”,你再看看是什麼情形?

曾經有一個從事營銷的年輕人,業績不錯,他覺得老闆給的薪水少了一點,就去找老闆要求加薪,老闆問他你要多少?

他給老闆說了個數,老闆說:“你不值這個數!”

結果薪水沒加上去,還被老闆當即辭退。

沒有哪個老闆喜歡下面的人要求加薪,縱然你付出的真的比得到的多很多。你要了,你就是錐子,你沒要而老闆給你了,那是老闆的“恩惠”,哪一個老闆不喜歡藉助於賞賜別人而得到尊崇呢?

至於你要了而老闆居然還給了的,那是你“拿捏”住了老闆,或者是離開你老闆玩不轉,或者是老闆的心情真的好極了。

這年頭當上真正的大一點的老闆是不容易的,很少見到脾氣不大,不說一不二,不霸道的老闆。別說你是錐子,你就是一顆炮彈,人家也能拔了你的引信。

是的,錐子的用處很大,但是破壞性也很強。不要讓自己成為錐子,也不要被別人當錐子使。更不能拿錐子硬碰硬,那有時反倒會崩了自己。

關於歷史典故2

典故

晉朝時,有一位大學問家,名叫郭象。

郭象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尤其是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十分淵博,對於事情也常常能有獨到的見解。後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且對他們的學說有深刻的理解。

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只得答應了,到朝中做了黃門待郎。到了京城,由於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麼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人們聽他談論時,都覺得津津有味。

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象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郭象的辯才,由此可知。

而後人就以“口若懸河”來形容人善於說話,一旦說起話來就橡倒懸的河水、滔滔不絕,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

故事延伸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郭象反對有生於無的觀點,認為天地間一切事物都是獨自生成變化的,萬物沒有一個統一的根據,在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上,他調和二者,認為名教合於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應符合名教。他以此論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的合理性,認為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事,人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有哪樣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種事業,這樣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莊子注》。

關於歷史典故3

趙高勢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嘗遇朝會,乃使人獻鹿於帝,高指曰:“此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揚聲。蓋高有篡奪之意,故指鹿為馬,以驗群情之順逆。後高使其婿閻樂殺二世於望夷宮,迎立扶蘇之子嬰。

秦朝秦二世的丞相趙高權勢很大,老臣都被他降職或罷免。曾經一次早晨上朝,他於是叫人進獻鹿給皇帝秦二世,趙高指著鹿說:“這是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你錯了,這是鹿。”大臣都微笑卻不敢發出聲音。

這就是趙高有篡權的`意思,所你指鹿為馬,用來驗證大臣,看誰順從他,誰不順從他。

後來趙高叫他的女婿閻樂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立扶蘇的兒子嬰為皇帝。

關於歷史典故4

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歷來被公推為中國傳統四大美人圖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楊貴妃美中見醉,醉中見美,與太監宮女們演了一出好戲。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選。

卻說這天傍晚,皇宮院內涼風****,皓月當空。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雖然景色撩人慾醉,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喝了一會不覺沉醉,邊飲邊舞,嘴裡唸叨著“李二郎你枉為人君,說話不算數……” 萬般**,此時竟難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腸,立時便醉。一時**萌動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宮女,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猥褻狀,倦極才怏怏回宮。

《貴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戲。據說《貴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崑曲。原曲目中楊貴妃大醉後自賞懷春,輕解羅衣,春光乍瀉。當然高力士們不解這種風情,倒也無傷大雅。後來梅蘭芳同志親自出手,以霹靂手段對這部作品做了“去汙化處理”,所有少兒不宜內容統統被切掉了。於是,《貴妃醉酒》也就從當初的**變成了今日8歲以上孩童也可觀賞的正劇。

關於歷史典故5

北宋那年的春天,蘇洵帶著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來到了汴京。汴京寬闊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顧右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還有這麼繁華的城市。在一處幽深的巷子裡,那個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蘇洵招了招手,蘇洵的臉立即漲成了豬肝色。他看了兩個兒子一眼,對這座城市剎那間充滿了無名的恐懼。

照蘇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處房子住下算了,等謀取了功名,說不準都是要外放的。蘇軾不同意。蘇軾說:“租房子哪如買房子!”蘇軾又說:“租的房子永遠是人家的,買的房子才是自家的。”

蘇轍也附和哥哥,說:“我們應該買一處房子。”

於是,他們就有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在儀秋門附近,房前房後遍栽高大的榆樹和槐樹。房子的後面,是一處佔地約半畝的小花園,園內的花兒已開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動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達,蘇洵被任命為校書郎,在京城任職。蘇轍只有辭去外補職務,陪同父親住在汴京,這是宋朝的規矩,無須贅言。

蘇軾卻去了鳳翔府,出任籤書判官,不得不告別剛剛入住的房子。蘇軾的這一西行,在他以後人生的旅途中,或許埋下了某種暗示。

以後的若干年,蘇軾輾轉於鳳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輕的蘇軾,一心想建立功業,還沒有出現過為自己造房築屋的念頭。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裡,他開始築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園風味的“雪堂”。

這一年的冬天,黃州飄起了鵝毛大雪,雪稍霽,蘇軾就開始在黃州東門外東坡故營地築造房屋。房屋建好,蘇軾給它取名雪堂。

蘇軾在雪堂的四壁畫上了森林、河流及漁夫垂釣的景緻。雪堂的石階下有一座小橋跨溝而過,除了下雨天,這條水溝都是乾涸的。溝裡常有野兔出沒。在雪堂的東邊,蘇軾栽了一棵柳樹,每天早晨,枝頭有黃雀梳理著羽毛。蘇軾僱人在柳樹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飯,蘇軾還用井裡的水澆花、洗衣服。繞過柳樹,走下山坡,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旁栽著幾棵高大的桑葚樹,桑葚成熟時,小孩子吃得滿嘴紅紫。

雪堂後邊,是一個小土崗,遍栽青翠的毛竹,蔭翳蔽日,蘇軾搬一把躺椅,就在這下邊乘涼,間或打個小盹兒,立即就有蝴蝶飛來,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這一段時間,蘇軾喜歡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賦。在田間耕作時,他將《歸去來兮》中的句子打亂,重新組合起來,配上當地民歌小調,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擊著接牛角,敲出了優美的旋律。

一幅多麼美妙的田園圖啊!

然而,這種生活不久就被打破。朝廷一張詔書,蘇軾由黃州遷任汝州。是夜,蘇軾站在雪堂的院子裡,遙望滿天星辰,長久地沉默不語。

蘇軾九月抵達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數日,飽覽了秦淮河兩岸的美景,他懷戀雪堂,想在這兒再置一處房子。他想,朝廷這樣把他調來調去,每到一地都得尋找房屋,很是操勞,不如趁早找一個養老的去處。

訊息傳出,儀真的太守邀請蘇軾,讓他把養老的房子建在儀真。

儀真靠近金陵,有著優越的地理條件。

湖州太守騰元發是蘇軾的好朋友,親自登上門來,迎接蘇軾去湖州小住,並勸他在山清水秀的宜興買上一塊田地,還出主意,讓蘇軾上表朝廷,一家老小需要靠種田謀生,申請朝廷允許他把家安在宜興。

恰巧,騰元發有一個親戚,在宜興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處田地,每年可產八百擔大米,蘇家可以憑此衣食無憂了。蘇軾有點兒動心。託人賣掉了他父親當年在汴京買下的'那處住宅,籌了銀兩,用來購買田產。

一天清晨,蘇軾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荊溪裡行走,兩岸繁樹濃蔭,恍如仙境。想到將來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頤養天年,蘇軾幾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異常的土地,可以說旱澇都能保住好的收成。

蘇軾站在那片田地上,開始謀劃起來,那兒種水稻,那兒種桑椹,那兒種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個小孩子。

蘇軾把這片地買了下來,又寫信給騰元發,說已決定在荊溪邊買上一處房子,然後把家小接來,要長期定居於此了。

過幾天,房子找到了,這是一棟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樸而精巧。

幾經說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萬錢出手,蘇軾掏乾淨所有口袋,才湊齊這筆錢。買下房子,蘇軾掐著手指頭定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在那一天搬進新房子裡去。

離搬進新房子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天晚上,有著很好的月亮,蘇軾與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這所房子的說合者。他們偶然進了一個村子,聽到一個老婦人在一間茅舍裡很傷心地痛哭。蘇軾聽得心酸,就推門進去問個究竟。

老婦人說:“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傳好幾百年了,可我生個不爭氣的兒子,賣掉了房子,把我攆到這間茅屋裡來了。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想起祖宅,很是心酸。”

蘇軾一問之下,暗自吃驚。老婦人所說的房子正是自己剛買下的那所。蘇軾彎下腰安慰那位老婦人說:“你不用傷心了,我就是買你房子的人,現在我就把房子還給你。”蘇軾掏出買房的字據,當著老婦人的面撕掉了。

蘇軾帶著家眷要離開宜興了。小船在荊溪裡穿行,兩岸有怪鳥驚起。小兒子問蘇軾:“父親,我們的房子呢?”蘇軾站在船頭,抬目望向遠處。

遠處一片迷濛。

關於歷史典故6

得魚忘筌

出自〈莊子外物〉:莊子說:“筌(就是一種捕魚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魚,是因為得魚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語言,言詞)所以在意(要表達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人言哉(就是說深悟其道、專心致意卻並不侈於言辭的人,其實難得,故莊子希望能找到這樣的人和他交談)!’”莊子在這裡以“得魚忘筌”“得兔忘蹄”為比喻,並不從消極的意義上使用,承上啟下,目的在於比照說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後世用“得魚忘筌”卻改變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極的意義上,比喻辦事情一旦達到了目的,便把賴以達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拋棄。

關於歷史典故7

蜀漢後主劉阿斗的的歷史形象並不是很好,所以後人總是在揣度,為什麼諸葛孔明不另立新主呢?

一先從隆中對策說起。當時諸葛亮為劉備定下的最高戰略目標是“興復漢室”,這樣做一是可以使師出有名,二是可以爭取民心,無疑為劉備完成霸業提供條件。如此聰明之舉為何曹操孫權沒有想到呢?其實二人未必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曹操、孫權二人都無皇室血統,根本不可能打這個旗號去創業,劉備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倘若諸葛亮廢了劉禪,百姓便會起疑,“丞相說的興復漢室還算不算?”廢了劉禪,等於自己砸自己的招牌,自毀長城!

二劉禪雖不為明君,但在諸葛亮時期卻不謂庸主,還未有後期那般荒唐,無非是貪戀女色、聽信幾句謠言,尚未構成大錯。試問諸葛亮有什麼理由廢了他?廢一個皇帝,勢必造成朝中大亂,蜀國本身羸弱,如何經得起這一大動?如此一來,反倒天了自家風險。

三諸葛亮要廢劉禪,是因為劉禪無能,不能完成大業。那麼他若廢了劉禪便說明他完全有能力滅了魏國,與東吳平分天下!但蜀國當時由此力量否?滅不了魏國卻廢皇帝——他諸葛亮便是大罪人!諸葛亮何等英明?豈會為此自毀前程。

四諸葛亮只想當丞相,對皇帝不感興趣。當皇帝固然好,但人家要是沒興趣,還是白搭。

關於歷史典故8

李斯簡介編輯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趙政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歷史典故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

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

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

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著書立說,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咸陽城門上,還發佈告示,說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

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裡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

呂不韋一倒臺,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捱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裡挺不服氣。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

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遊說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讚賞,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

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著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併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準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藥,韓非只好服藥自殺了。

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關於歷史典故9

誤殺呂伯奢

當年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出京城。董卓派人追捕,並四處張貼告示,到處設下捉拿曹操的羅網,情勢十分險惡。

曹操和救他脫險的陳宮逃到曹操父親的老友呂伯奢家。呂伯奢熱情款待,因家中無酒,便急忙出去買酒。曹操坐在前堂,忽然聽見後面有磨刀聲,頓時起了疑心。悄悄走到後院,聽裡面說:“綁起來,殺吧!”立即大驚失色,沒等再認真觀察,就決定先下手。於是提劍闖入內宅,見一人殺一人,老少八口全倒在血泊之中,殺到廚房,看見一隻豬剛剛被困上司蹄待宰。這才明白是因為誤會而錯殺了真誠待客的主人一家。

曹操和陳宮時又匆匆逃離呂家。但是在半路上又和興沖沖、喜滋滋買酒而歸的'老翁呂伯奢碰上了!陳宮滿面愧疚,抬不起頭。曹操卻在兩馬相錯之機,一揮劍,又把慈祥的老翁殺死了!

陳宮大驚:“前面殺人,是由於誤會,現在明知是恩人,卻還要殺害,太不像話了!”

曹操道:“呂伯奢到家,一見被殺之人,必定告官,追殺我們!”

“你這樣做,也太不仁義了!”陳宮道。

曹操冷笑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關於歷史典故10

獻媚者現醜

十六國時期南燕刺史鞠仲,為了討好皇帝慕容德,奉承道:“陛下乃中興之聖主,跟少康、光武帝差不多。”慕容德就讓左右的人賞賜鞠仲帛千匹,鞠仲感到賞賜太重,正在謙讓,沒想到慕容德卻說:“你知道跟我開玩笑,難道我就不知道跟你開玩笑?你對我說的.不是實話,我賞你的也是虛數。”鞠仲拍馬屁沒邊沒沿,被皇帝狠狠戲弄了一番。

關於歷史典故11

  李白的歷史典故

李白的一生多姿多彩,相比起很多人平淡甚至平庸的一生來說,李白這個大詩人有著太多的趣事可以講述,這裡小編就介紹其中的幾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說了,下面主要來說說他“謫仙人”和“有景道不得”的趣事。

據說當年李白從24歲的時候就出門遊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30歲的時候他來到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長安,他從小就有著匡扶社稷的理想,所以到了長安之後拜訪了很多的達官顯貴,但是沒人願意推薦他。直到有一天李白和朋友一起去到紫極宮遊玩,碰上了當時的文壇領袖賀知章,賀知章對於這個名聲漸起的小輩也比較重視,再看到李白儀表不凡,風姿卓越,所以就邀請他一起來喝酒。結果買酒的時候發現身上沒錢,賀知章有點尷尬就把自己衣帶上的金龜給取了下來,拿它去換錢,李白還勸阻他:“這是朝廷給的,怎麼好拿去換酒呢?”但是幾人都沒有帶錢,所以只好這樣。之後李白拿出自己的`詩歌請賀知章指點,賀知章讀完《蜀道難》頓時覺得李白的這首詩實在太好了,等到讀完《烏棲曲》賀知章不禁感嘆李白是天上的謫仙人啊,才華不是凡人可以比擬的。因此李白的“謫仙”之名就傳開去了。

後來李白依舊不得重用就離開長安繼續遊山玩水,有一次就和幾個好友一起來到了黃鶴樓,一般來說來到這種名勝古蹟文人墨客總是會在上面題詩,但是到了這兒李白麵對著無限的風光,剛想提筆作詩就看到了當年崔顥留下的那首《黃鶴樓》,讀罷此詩,李白就把筆給放下了,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孟浩然和李白的故事

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不過要論成就李白這個後輩要比孟浩然這個前輩強多了。李白,唐朝有名的詩人,號“青蓮居士”,有“詩仙”的稱號,他的詩即使是現在,仍被許多學者爭相研讀。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歲,兩人認識前,孟浩然的名字已經被許多人熟知,李白就一直很仰慕他,渴望跟“偶像”見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黃鶴樓上喝酒,聽說孟浩然就在附近飛襄陽隱居,便立馬去拜訪他。孟浩然也早就聽說李白的大名,衣服都還來不及整理就出門迎接李白,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為了好朋友,經常在一起飲酒、作詩、談人生、談抱負,人生好不快活。

但是好景不長,孟浩然不久後便要去遠遊,李白有事在身不同同去,不然照李白熱愛遊歷山河的性格,鐵定會和孟浩然作伴。臨別前,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設宴踐行,酒過三巡,站在高樓上眺望遠處漸行漸遠的帆船,李白內心百感交集,寫下了一首後世傳誦千年的千古名句送別孟浩然。

郭子儀和李白的故事

郭子儀一生經歷豐富,他和李白之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說兩人都救過對方的命。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郭子儀名聲不顯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小的士卒,不知道犯了什麼事,他的上司就要處死他,恰好碰上了當時正受寵的李白路過,看郭子儀威武大氣是個人才就一番周旋勸告哥舒翰,免了郭子儀的刑責。

李白雖然是史上少有的大才子,但是其實在政治上的才能還是很渣的,並沒有什麼傑出的才能,而且為人狂妄不拘小節,得罪了很多皇帝身邊的近臣、親信,受到了很多人的誹謗,到了後來的時候更是失誤的跟著永王造反,結果兵敗,郭子儀念及李白當年對自己的恩德就力保李白,最後李白得以免去死刑。郭子儀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完人”,可以說遍觀整個政治史像他這樣的都很少見,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始終保持著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得志的時候精忠報國,失勢的時候也不埋怨什麼,這其中還有他屏退侍女免遭禍患和不設門牆透明公開的小故事,最精彩的是他和李白之間的那段往事。

關於歷史典故12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晒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關於歷史典故13

朱元璋野史中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故事說的是他和常遇春之間的事情。朱元璋有個大臣叫做常遇春,常遇春結婚多年,妻子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朱元璋非常的同情常遇春沒有子嗣,於是從自己的宮中挑出了兩個面容姣好的宮女賞賜給了常遇春,常遇春十分感謝朱元璋,於是將兩個宮女都帶回了家,但是常遇春的原配夫人卻非常的彪悍,對朱元璋賞賜的這兩個宮女嚴加看管,生怕這兩個宮女和常遇春走近了,常遇春也是個怕內的主,自己也不敢多看兩個宮女一眼。

一次常遇春的夫人出門,這兩個宮女終於找到機會接近常遇春,一個宮女給常遇春洗臉的時候,常遇春看到這個宮女的手,於是就說了一聲:你的手好白。這麼無意的一句讚美也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常遇春的原配耳朵裡,第二天常遇春就收到一個禮物,拆開一看發現竟然是那宮女的手。後來這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於是他就派人殺掉了常遇春的夫人,並且將她剁成肉,做成菜給不知情的常遇春吃下,常遇春最後才曉得那是自己夫人的肉,後怕的他便得了癲癇的毛病,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有多暴力。

朱元璋與沈萬三的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沈萬三是元末時期的商人,在歷史記載中,朱元璋與沈萬三唯一的聯絡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嫉妒沈萬三的財富,一舉將其全家流放到了雲南。但是朱元璋與沈萬三的關係,真的只是這樣的嗎

朱元璋將沈萬三流放的這個訊息,最早的記載是在《明史》裡面,但是這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因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為帝的時間是在1368年,而根據莫旦的《吳江志》改編的《吳江縣誌》中則顯示,早在1356年張士誠佔據吳會的時候,沈萬三就已經死了,如果是這麼算下來的話,朱元璋成為皇帝的時候,沈萬三就已經死了至少十二年了,所以沈萬三被朱元璋流放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兩個人應該是從未見過面才對。

關於朱元璋與沈萬三的關係還有一個傳說。就是朱元璋曾經逼迫沈萬三出資建立南京城,最後因為沈萬三要替皇帝犒賞三軍惹怒皇帝。按照這種說法,沈萬三最少也要在南京住上一段時間,但是在他的親侄子沈漢傑的墓中,這個結論被推翻了,因為上面很明確的表示,沈萬三從來沒有在南京住過。

這也讓人不由得懷疑,朱元璋真的讓沈萬三修建過南京城嗎沈萬三真的提出過要犒勞三軍嗎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麼樣的,如今已經沒有準確的定論,換句話來說,朱元璋與沈萬三到底有沒有見過面,現在都是一個未知數。

朱元璋的廟號

朱元璋廟號就是太祖,也就是高太祖,許多人不能理解,所以我們必須簡單介紹一下關於什麼是廟號的問題。廟號是在西漢時期開始出現的,是在皇帝死後,在廟裡供奉他的時候的名稱。在隋朝之前的時候並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廟號的,只有有功德的皇帝才能夠有廟號。唐朝開始的時候每位帝王才有了廟號。那麼朱元璋廟號為什麼是太祖而不是高祖呢一般情況下作為開國皇帝一般去世之後的.廟號都是高祖,比如漢朝時候的劉邦,他的廟號就是漢高祖,李淵,唐朝時期開國帝王廟號就是唐高宗,但是朱元璋卻要求自己的廟號太祖,主要就是因為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幾乎每一任皇帝廟號都是高祖。朱元璋為了顯示自己的功德,更為了與那些帝王區分開來將自己的廟號定位了太祖。在封建社會皇帝的廟號與疆土的大小還有皇帝的功績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皇帝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朱元璋廟號就是太祖高皇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太廟裡面供奉的就是太祖高皇帝,在之後的王朝中很多開國帝王都以太祖作為廟號。

關於歷史典故14

謙師得茶三昧

謙師得茶三昧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上任,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南屏山麓淨慈寺的謙師聽到這個訊息,便趕到北山,為蘇東坡點茶。

蘇軾品嚐謙師的茶後,感到非同一般,專門為之作詩一首,記述此事,詩的名稱是《送南屏謙師》,詩中對謙師的茶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鳳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謙師治茶,有獨特之處,但他自己說,烹茶之事,“得之於心,應之於手,非可以言傳學到者。”他的'茶藝在宋代很有名氣,不少詩人對此加以讚譽,如北宋的史學家劉攽有詩句曰:“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這是很妙的概括。後來,人們便把謙師稱為“點茶三昧手”。

關於歷史典故15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3年7月,袁世凱批准以正月七年級為春節。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

1.春節溯源

現場寫春聯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 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 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解 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 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在諸多稱謂中“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 《史記》記載: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代提前至十一月七年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 徹命令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七年級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 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 把整個春季叫“春節”。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 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曆元月一日為“陽曆年”,仍把農曆正月一日七年級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為“春節”。

春節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 改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 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是一年 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 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春節的來歷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過年”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 “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春節俗 稱“過年”。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 “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 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 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頭上頂著穀物。

3.還有一種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 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 躲避“年”獸,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 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 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 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 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 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4.另外還有一種說法: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 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凶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 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衝了上去,好多年輕也跟著衝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 “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凶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 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神農手執打獸鞭,對準“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 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說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缽,對準“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 下合在瓜缽裡了。神農把裝“年”的缽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說:“這缽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說它不破。”後來,那個埋缽的 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 “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 大概是後人根據年俗傳統附會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