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說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說課稿

一、說教學目標(本節課共有三個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時間、領袖及發展概況。

3、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4、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第二、德育目標

1、新文化運動中,先進的中國人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主張民主和科學。反映了他們為振興中華,向西方學習的新探索。

2、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魯迅想西方學習,勇於探索真理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能力目標

1、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前後時期的變化,正確認識其性質和影響,使學生正確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提高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運用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陳獨秀等重要歷史人物,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二、說教材分析

全節共三大史實: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及其影響。本節貫穿一個主題:新文化運動。本節重點是突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概況。難點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運動背後深刻而有價值的東西。因此:

三、說怎樣突破難點、重點

根據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概況。

2、教學難點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及其影響。

3、教學方法:我採用講述法、比較法、分析評價法、分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教學做到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

4、突破重點:(1)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鬥爭,只有通過其內容的教學,才能深刻理解其實質,才能使學生認識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當時的鬥爭精神和貢獻。這一部分內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把握本節內容的關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2)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是重點。它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構成新文化運動前、後期一個整體。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不斷加深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認識,繼而突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這個重點。

5、突破難點: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是難點。新文化運動興起有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對辛亥革命前後思想文化領域的變化難以理解。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共同分析——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後,儘管成立了中華民國,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並沒有改變,仍然處在封建軍閥統治下,在思想領域中,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在辛亥革命前就不徹底,辛亥革命後北洋軍閥繼續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思想上是黑暗時期。在經濟上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袁世凱上臺後,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

(2)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難點。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共同分析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新文化運動的侷限性的認識。新文化運動中的知識分子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偏向,讓學生分析對東西文化的正確認識是什麼。.在對新文化運動進行評價時,找準切入點,幫助學生既看到新文化運動巨大的歷史功績,又看到它的侷限性和不足。教師應強調它的積極性是主要的,占主導地位。在此處可幫組學生整理近代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採用聯絡講解法,引導學生回顧近代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瞭解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

四、說學生情況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基礎差,給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人教版的歷史教材敘述簡明、史實可靠、解釋準確、知識性強,具有科學性、知識性和針對性。

五、說活動與探究

這節課要抓住“向西方學習”這一主題,突出強調“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教學中要強調歷史與現實結合,例如:在評價“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時,要提倡用新文明方式看待祖國的傳統文化,從而發現學生的亮點,充分運用“師—生—師”互動模式,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1、新課的匯入:介紹近代前期先進的仁人志士學習西方的情況及辛亥革命後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向西方學習的潮流,即新文化運動,然後對新文化運動做一個總括性的介紹。

2、在講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長期物質、思想準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維新派同封建頑固派的論戰”、“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思考辛亥革命後,為什麼會出現袁世凱復闢帝制?從中認識新文化運動的必要性。

3、在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出示有關人物的投影片,幫助學生整理相關知識,對於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採用講述法。

4、在講本節的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時,沿著兩條線展開,一條是思想戰線,一條是文學戰線。兩條戰線交織進行。對於運動的主要內容,在於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其內涵和意義,使之充實化、具體形象化,即與教材內容和補充資料對照,聯絡起來分析、認識。對於運動前後期內容的變化,教師應適當強調。分析它的影響,明確積極方面占主導地位。

六、說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一)說設計思路

本節充分運用“師—生—師”的互動模式,進行歷史課開放式課堂教學,其主要目標是:探索歷史學科的規律、特點,按照國家關於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總要求,探索在高科技飛速發展形勢下的歷史教育、教學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努力培養新時代人才的人文綜合素質。

(二)說現代教學手段

為了學生便於掌握、記憶,通過課件出示圖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誌、指導思想、代表人物、活動陣地和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新發展及其影響。使紛繁複雜的知識點一目瞭然。

七、說上課心德

通過上課、說課活動最大的心得是要上好一堂適應教改的優質課。教師不但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能力、文化素養,還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同時要依靠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製作多謀體歷史課件。如果不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將會不適應現代教學。另外,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普通話不是很標準。

通過上課、說課活動使我清醒認識到: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以適應時代、教改的需要;同時,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歷史教學只有為現實服務才具有生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