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會考知識點

來源:果殼範文吧 8.48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那麼,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會考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會考知識點

歷史會考知識點1

一、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1.明朝產生

(1)出現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2)出現地點:江南地區

(3)出現部門:紡織部門

(4)出現標誌:“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出現(僱傭關係)

2.清朝發展

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的表現

(1)手工工場規模擴大

(2)分工更細

(3)僱工數量增多

(4)部門和地區增廣

3.對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認識

(1)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總趨勢

(2)資本主義萌芽只出現在少數地區的少數行業當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自然經濟仍佔統治地位

二、“重農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變法,為後來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確保賦役的徵派和地租的'徵收。

(2)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

3.明清兩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具體表現

(1)明清兩代繼承傳統的專賣制度。

(2)對民營商業,不斷加徵商稅。

(3)歧視商人,限制商人的社會地位

(4)組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壓制民營手工業的發展

4.關於對明清“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

(1)積極作用:重視農業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2)消極作用: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妨礙了國內市場的擴大,違背了歷史潮流。

三、“海禁”與“閉關鎖國”

1.“海禁”的直接原因: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的統治

2.“海禁”的表現

民間貿易:明初實行“海禁”,禁止民間貿易;明中後期重開“海禁”允許民間貿易

官方貿易:積極開展官方貿易,官方貿易一直不斷

3.“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4.“閉關鎖國”的直接原因: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鬥爭

5.“閉關鎖國”的表現:清代初年,厲行海禁、遷界,海外貿易陷入停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貿易;乾隆開廣州通商,特許“十三行”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實行“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自然經濟

歷史會考知識點2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興起是我國農業技術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目前發現最早的鐵犁具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已在全國範圍普遍推廣牛耕(二牛抬槓→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發展過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瓦解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發展)

③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戰國時期,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農經濟的含義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它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民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四、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1、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在沒有天災、戰亂和苛政干擾的情況下,“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可以使農民勉強自給自足。

3、中國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農業經濟發展基礎上取得的。

4、但是,小農經濟狹小的生產規模和簡單的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到近代以後,它已經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五、官營手工業(“工官”制度)

1.“工官”制度始於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為止,一直佔據著古代手工業主導地位。

2.定義:從漢武帝時期起,釀酒、煮鹽、冶鐵、鑄錢、鍊銅等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由政府壟斷。由工官負責生產軍用的兵器和裝備,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點:⑴官辦手工業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峰;

⑵侷限於為帝王貴族服務,產品不流入市場;

⑶行業之間相互隔絕,新技術難以推廣;

⑷技術工藝的傳承也是封閉性的,往往導致失傳;

⑸匠戶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勞動創造性自然也受到嚴重束縛。

六、列舉古代中國在冶煉、紡織、制瓷等手工業部門的主要成就。

冶煉:①青銅器鑄造夏商周-春秋(青銅時代)

數量多、種類齊、工藝精、造型生動

司母戊鼎

②冶煉生鐵和鋼發明於春秋時期

春秋-塊鍊鋼;杜詩(東漢)發明水排,提高了生產效率

南北朝-灌鋼法

16世紀前,世界;大大推動生產發展

③燃料煤冶鐵——世界最早,漢代開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鐵——南宋末開始,明朝流行

紡織:①絲織-上古學會養蠶繅絲世界最早

西周絲織工藝突飛猛進,品種日益豐富,花色圖案精美

漢代絲綢遠銷歐洲,中國獲“絲國”稱號(絲綢之路)

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

明清鼎盛時期蘇州、杭州

②棉織-宋末元初棉花向內地傳播,宋代棉花種植及棉紡織技術已經推廣到閩粵等地區

元代黃道婆發明腳踏三錠紡車

元明江蘇松江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

明後期棉布成為民眾的主要衣料,棉花種植面積普遍擴大,一些地區出現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自由勞動力市場。

制瓷:新石器時代開始燒製陶器

商代燒製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東漢晚期燒製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燒製出白瓷

隋唐陶瓷工藝臻於成熟,瓷窯遍佈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制瓷業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瓷器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越窯(青瓷)邢窯(白瓷)

宋代景德鎮成為“瓷都”,出現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窯

清代康熙年間,粉彩瓷器工藝的發明又推進了生產技術的提高,粉彩瓷器燒製技術在雍正時期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

七、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1、中國傳統社會長期存在農耕為主兼營副業的自給自足的'手工業經濟。

2、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就成為古代中國手工業三種主要經營形態,代表中國古代手工業水平的則是官營和專業的私營手工業生產。

3、在漫長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時代,家庭手工業佔有相當的比重。家庭手工業生產對於穩定小農經濟起到一定作用,但技術落後,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發育。

八、有關市的發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業。

(2)漢代:進行集中貿易的“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相當嚴格;

漢代:形成若干全國性商業中心。如:長安和五都——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

(3)六朝:出現草市,但也實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草市逐漸演進為地方商業中心;

(5)宋代:“市”突破時空限制,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吏直接監管。夜市、曉市都很興盛,還有定期廟會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飲食服務設施也較完備;

(6)明清:都市中形成繁華的商業區。

九、主要的商業城市與的商幫

1.先秦:商業城市開始興起

2.漢代:長安和“五都”(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以“市”為標誌的全國商業中心形成

3.唐朝:長安、洛陽、廣陵(即後來揚州,當時號稱“雄富冠天下”)

4.宋代:汴京(開封)

5.明清:蘇州(“十萬煙火”,財富“甲於天下”)

商幫的出現(晉商、徽商勢力)

十、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1、中國人很早就學會經商,商業起源很早,並且在不斷地發展;農耕時代的中國商業和商人的命運,與政府的商業政策息息相關。

2、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體看來,古代中國商業發展始終處於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3、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進步,商業繁盛促使了古代都會的大量興起。

十一、簡述古代中國執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實,分析這一政策得以長期推行的原因。

史實:1、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政策。

2、漢初:民生凋敝,商人卻囤積牟利。漢高祖嚴禁商人“衣絲乘車”和購置土地,並“重租稅以困辱之”

漢武帝時:實行均輸平準、鹽鐵官營、“算緡”、“告緡”等經濟措施,全面控制工商業。私營工商業者受到沉重打擊,再也無法與國家抗衡。

3、中唐以來:重農抑商政策有了某種鬆動。朝廷對海外貿易的鼓勵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實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時期:朝廷昧於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大勢,依然堅持抑商政策並實行閉關,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導致中國被遠遠甩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的後面。

原因:①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業又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直接關係國家興衰和人民生計

②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農業和小農經濟是國家賦稅和徭役徵派的主要承擔者。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

十二、如何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是為了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慮。

2、但是,明清時期的抑商政策,不僅阻礙工商業發展,社會經濟活力受到壓抑,而且強化了自然經濟,使之遲遲難以瓦解,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長期得不到正常發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3、“重農抑商”政策,雖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間商品經濟的發展,但它導致中國被遠遠甩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的後面。

從根本上說,“重農”是正確的,但不能把“農業”和“商業”長期放在對立面。

十三、明清為什麼要實行“海禁”政策?如何評價“海禁”政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海禁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稱為“海禁”。

原因:①明初主要是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的統治

②清初主要是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鬥爭

③後來,清政府一方面為防範“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認為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不需與外國交流。

評價:消極作用佔主流地位。使中國日益脫離世界發展大勢,堵塞了給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闢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

歷史會考知識點3

一、經濟領域

1.資奉主義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在l9世紀自然科學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電磁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在生產力提高的同時加速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最終形成了以科技為依託、壟斷形式組織生產的經濟模式。

2.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最早出現壟斷組織的是鋼鐵和電力工業。之後汽車、飛機制造等工業部門也相繼出現壟斷組織: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工業結構實現了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飛躍,最終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佈局,資本主義生產進人成熟階段。

3.能源結構的變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隧著發電機的創制成功,電力逐漸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類社會進人“電氣時代”以煤氣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以及之後創制成功的柴油機,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在此基礎上“電力”和“石油”成為人類社會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領域

隨著壟斷組織在國家經濟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較為健全的議會民主制度。

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資產階級調整統治政策,實行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階級已經取得了普選權、組織政黨等權利,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上,工人的生活狀況有所改善,工人運動失去了暴力鬥爭的環境,多以經濟鬥爭和合法、和平鬥爭為主。

三、思想領域

19世紀中期出現的三大思潮——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到I9世紀末也有所發展甚至出現了新的變化。

1.自由主義到干預主義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經濟從自由競爭階段進人壟斷階段,資產階級從要求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到越來越多的干預國家的經躋政治生活.與國家政權相結合.藉助國家政權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已從自由主義轉向干預主義。

2.馬克思主義到列寧主義

19世紀末,隨著工人隊伍的壯大,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工人運動再度高漲。在俄國+以列寧為首的多數派,堅持把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寫入黨綱,最終形成了以列寧為代表的布林什維主義。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誕生。

3.民族主義

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擴張和民族壓迫,亞非拉美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在鬥爭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註意本國的實際情況.民族主義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國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印度的提拉克主義等。

四、國際關係

1.世界格局

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各國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相對緩慢,尤其是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而美德等國抓住機遇發展迅速,到l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產值超越英法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面對日益變化的經濟格局,列強要求按照變化的實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美的絕大多數地區已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同時標誌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同時,列強問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鬥爭日益尖銳,在勾結和鬥爭中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各國更加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2.對中國的影響

l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掀起反帝反封鬥爭的'新高潮,先後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在打擊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同時,加速並最終了腐敗的清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異同點:

1、相同點:

(1)兩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國政府的重視,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2)都引起社會關係的鉅變。第一次科技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科技革命導致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機構開始和壟斷組織結合;

(3)都對世界格局發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

(4)從經濟上看,都加速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

2、不同點: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發起者主要是勞動者,他們憑藉經驗或技能取得許多成果,這些發明成果都是生產經驗的總結;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發起者多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各種發明無一不是在精確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於英國,約半個世紀後才在各國真正展開;第二次科技革命則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輕工業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業為突破口。

歷史會考知識點4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誌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佈是正式確立的標誌。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侷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誌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歷史會考知識點5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紀中期)

1.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

(1)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2)條件:

①資金:通過國內圈地運動及海外的殖民擴張、黑奴貿易、海外貿易積累了大量資金。

②勞動力:圈地運動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

③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

④市場:英國海外市場日益擴大,工場手工業時期的商品生產已無法滿市場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就

首先開始的`領域:棉紡織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英國、瓦特、改良蒸氣機。

交通運輸業新的發明有: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火車)。

3.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

(1)經濟上: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加快了城市化程序。

(2)政治上: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使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由此促進工人運動的興起。

(3)生產方式上: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衝擊了當地的舊思想舊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絡,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東方從屬於西方,促使了資本主義市場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形成過程:

世界市場程序時間推動因素主要途徑

初具雛形新航路開闢後新航路的開闢殖民擴張和掠奪

初步形成19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炮艦開路行不平等貿易

最終形成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標誌:日本的“開國”、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中國的“門戶開放”。

(3)逐漸成熟標誌:國際經濟交流基本準則的確立。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1.中心:美國和德國。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明第一臺大功率發電機。(開始的標誌)

電動機、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內燃機驅動)。

3.特點(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比)

(1)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2)速度快,範圍廣,規模大,多國同時進行。

(3)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4)經濟結構:從重工業開始。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促進生產力發展: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壟斷組織(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區域性調整。)的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5.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棉紡織業、機器製造業、交通運輸業。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電力工業、電氣產品製造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

6.世界一體化趨勢(19世紀末20世紀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對一體化趨勢的評價,有利有弊。

歷史會考知識點6

一、時間:

17、18世紀

二、背景:

①封建專制制度成為西歐國家資產階級力量發展的嚴重障礙。

②自然科學的發展。

三、性質:

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四、內容:

一用、二批、三消滅、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國(發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資產階級上層利益)

觀點:

(1)社會契約創造君權國家;

(2)人民授予君權;

(3)人民絕對服從民選君權;

(4)支援專制王權,可以干涉私有財產;

(5)宗教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

評論:提出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封建落後意識。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觀點:

(1)國家政權不應干涉私有財產

(2)主張君主立憲制,權力分屬議會、君主。

(二)法國

地位:啟蒙運動中心

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到較高程度,封建專制制度嚴重。

代表:

1、伏爾泰:(1)評價天主教會,但主張信仰上帝。(2)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

2、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提出三權分立原則;(2)權力制約與平衡。

3、盧梭:(1)“社會契約”論;(2)“人民主權”說。

4、狄德羅百科全書派。

六、影響:

(一)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

(二)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三)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

歷史會考知識點7

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00年前)

·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 ·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 ·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

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

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 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 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

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07年) 五代十國時期(大時期)(907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 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歷史會考知識點8

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知道都江堰、翻車、筒車;知道古代土地制度;瞭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1、4課)

(1)耕作方式:原始社會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漢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至此,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

(2)水利灌溉:我國古代一直很重視農業灌溉,的水利工程有戰國時期的都江堰。人們還創制和改進了農業灌溉工具,如曹魏時的`翻車、唐朝時創制的筒車。

(3)土地制度:奴隸社會一切土地屬於國家,這種土地國有制度被稱為“井田制”。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實行均田制,限制土地買賣。(4)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精耕細作;自給自足。

2、列舉紡織、冶金、陶瓷等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2課)

(1)紡織業:距今四五千年,我國已養蠶並有了絲織品。西周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風格。緞是清朝絲織品的代表。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2)冶金業: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東漢杜詩發明的水利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的鋼鐵技術世界,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3)陶瓷業:商朝已燒製出原始瓷器。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宋朝出現了五大名窯。明清時期,青花器、彩瓷、琺琅彩爭奇鬥豔。江西景德鎮是的瓷都。

(4)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①官營手工業發達、民間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

②地域分佈廣泛,生產規模巨大,分工細,產品種類多,生產技術先進。

③長期於世界,產品遠銷歐亞非地區,廣受讚譽。

歷史會考知識點9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教, 強調人正當的私慾。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啟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習探究】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階段 時間 地位、特徵

產生形成 春秋戰國 (1)由孔子創立,經孟子、荀子的改進,體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統治者重視。

(2)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擊 秦朝 “焚書坑儒”,遭受沉重打擊

確立正統 西漢

(1)把道家、陰陽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當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

(2)趨向官方化、神學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學從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內容, 理學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產物。

(2)由理學發展到心學,完成更為理論化、思辨化過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現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啟蒙思想。

(2)批判理學,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性。

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認識:

儒家思想之所以從“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正統思想,並不斷自我調整,是因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長,不固步自封,更在於他們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發展。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歷史會考知識點10

19世紀60——90年代,中國經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主要內容:

(1)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2)後期,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近代民用工業;

(3)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成立海軍衙門;

(4)洋務派還京師同文館,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頑固派和洋務派各自的主張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興起。代表: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9世紀四五十年代起,外國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近代工業,僱用中國勞動力,中國無產階級誕生。

重點知識

洋務運動對中國的影響

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特點及其產生根源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近代工業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誕生。中國資本主義工業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從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勢力的壓迫和束縛。因此,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有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的革命要求。但是,由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又存在著一定的依賴關係,因此,它又有同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相妥協的一面。

第三章

中法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

基礎知識

中法戰爭:1883——1885。

主要戰役:

(1)馬尾海戰,中國福建水師受重創。

(2)鎮海之戰,法軍頭目孤拔重傷而死。

(3)鎮南關大捷,馮子材率清軍大敗法軍。同時黑旗軍還在臨洮大敗法軍。

臺灣抗法:劉銘傳領導。清朝設定臺灣省:1885,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

戰爭結果:清政府乘勝求和,簽訂《中法新約》,中國不敗而敗。

甲午戰爭:1894——1895。

主要戰役:平壤之戰、黃海之戰、遼東之戰、威海之戰。

愛國將領:平壤戰役中的左寶貴(戰死)、黃海戰役中的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戰死)、遼東戰役的聶士成、威海戰役中的丁汝昌(自殺殉國)等。

三國干涉還遼

《馬關條約》損害了俄、德、法三國在華侵略權益,三國以武力強迫日本還遼,日本向清政府勒索3000萬兩白銀作交換條件。

帝國主義對中國輸出資本

19世紀末。

方式:

(1)爭做中國債主;

(2)搶奪修築鐵路、開採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9世紀末。方式:強佔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首先是德國強租膠州灣,劃分山東為其“勢力範圍”。

重點知識

1、《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內容:

(1)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

(1)《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

(2)臺灣、澎湖列島的割讓,造成臺灣與祖國的分離,也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3)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大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

(4)新口岸的開放和新航線的開闢,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5)允許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6)《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7)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對中國侵略的主要表現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武力侵略中國。

帝國主義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行經濟侵略。

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直接進行殖民統治。

3、中法、中日戰爭中清朝統治者採取的方針

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懼怕與法國“失和”,採取“不可釁自我開”的妥協退讓方針。馬尾海戰,李鴻章奉行“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的投降政策,使清軍處於被動挨打境地。鎮南關大捷,清政府乘勝求和,簽訂《中法新約》,中國不敗而敗。

中日戰爭爆發後,李鴻章奉行“避戰自保”方針,命令清軍“先定守局,再圖進取”,使清軍“既不能主動迎敵,也不能擇險據守”而貽誤戰機。黃海大戰後,李鴻章下令北洋艦隊不準出戰,導致威海衛戰役殘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資本輸出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1)爭做中國債主,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擴大了在中國的'政治勢力。

(2)搶奪路權礦權,控制鐵路沿線地區,運輸軍隊,形成勢力範圍。

(3)開礦建廠,掠奪中國資源,打擊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

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基礎知識

維新派的代表

早期維新思想的代表:王韜、鄭觀應。

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代表:康有為、梁啟超

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

把西方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為維新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啟超宣傳維新變法

在上海擔任《時務報》主筆,發表《變法通議》,抨擊頑固派,闡述變法圖強的道理。

4、“公車上書”

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使維新變法思潮發展為愛國救亡的_。

5、資產階級維新團體和報刊

1895年,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強學會成立,並創辦《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是維新派最重要的報紙,南北呼應。

6、戊戌變法

《應詔統籌全域性折》是維新派的施政綱領。1898.6。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標誌變法開始。

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失敗:經歷103天,慈禧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重新執掌政權,廢除新法(只保留了京師大堂等),史稱“戊戌政變”。譚嗣同等被捕殺,史稱“戊戌六君子”。

影響:變法雖沒有涉及維新派所提出的設議院、開國會、訂憲法等到主張,仍受到民族資產階級、開明地主和愛國知識分子的擁護和支援。

7、義和團運動

成員:貧苦農民為主。

興起:山東。

口號:“扶清滅洋”。評價: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銳。義和團運動是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但帶有籠統的排外傾向。

歷史會考知識點11

先秦時期:瞭解西周的興衰及分封制的內容和實質;理解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如鐵器、牛耕的出現,以及水利的興修和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等;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理解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

高中歷史必修一總結: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標誌是天京的陷落;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誌是《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標誌是1905年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辛亥革命果實被竊取的標誌是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國共合作形成的標誌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大革命)失敗的標誌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誌是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國民黨政權垮臺的標誌是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的標誌是新中國的成立。

高中歷史必修二總結:主要講述了中國從古至今經濟的發展,其中包括自然經濟、古代手工業發展、古代商業發展、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等幾個方面。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有:自然經濟的基本原理、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歷程、古代商業的發展歷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的特點和發展狀況、近代前夜的發展特點和遲滯的原因等。

歷史會考知識點12

一、從“無為”到“有為”(新儒學的背景)

(1) 漢初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諸侯國的勢力日益猛漲,土地兼併劇烈,匈奴為患,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3) 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形勢發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學

1. 特點:糅合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儒學體系。

2. 內容:

(1) 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 針對加強君權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針對為人處世道德標準, 提出“三綱五常”儒家道德觀。

3.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

4.根本目的:神化專制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確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後的新儒學,適應了西漢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使其能夠通過思想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2) 措施:

①漢武帝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為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

②將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規定為教科書。自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③國家興辦太學;地方設立郡縣學校,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 結果

①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②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學習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後的儒學被當成真理而獨尊。

②主題:先秦儒學談論現實問題,而新儒學談論神學。

③功能:先秦儒學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學是為現實政治服務。

歷史會考知識點13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知識點歸納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與國王鬥爭

(2)過程: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成立共和國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

2.確立標誌——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

(1)內容: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2)作用: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概況

18世紀初,英國責任內閣制確立,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

2.組成: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3.職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式,通過控制下院本黨議員控制下院,宣佈提前大選等

4.特點

內閣成員(各部大臣)集體負責,與首相(內閣首腦)共進退;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首相掌握國家大權(行政權立法權);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臺;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5.意義:使立法機構得以控制行政權,有效地調節了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關係

三、議會改革

1.概念:使民主權利由貴族轉移到工業資產階級

2.原因:工業革命後,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政治權利

3.過程:英國1832年議會進行選舉改革

4.結果: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1.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利於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避免獨裁統治。

2.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權益之爭,在議會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實現,這有利於避免暴力衝突。

歷史會考知識點14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

知道:

原始農耕誕生的時間、標誌、意義:距今1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進入原始農耕時代;原始農耕出現的標誌是穀物栽培和牲畜馴養的出現;原始農耕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經濟變革(生產性經濟活動產生),原始農耕為定居生活的出現準備了條件。神話傳說是早期先民創世的集體記憶。

理解:

中國早期農業的特徵:稻作農業與旱地農業同時出現、南北並立(南稻北粟);農耕聚落產生的原因:生產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長。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徵和核心地區:距今5000-4000年前,中華文明如滿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

第2課文獻與考古中的夏文化

知道:

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二里頭遺址中宮殿遺址的出現說明此時社會分化已很明顯,二里頭的出土文物看,二里頭文化已進入青銅時代,居民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

理解:

夏朝已具備國家的基本特徵: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夏朝已設官分職,並擁有軍隊、監獄和刑法。

第3課商朝與青銅文化

知道:

商朝歷史是信史:文獻、甲骨卜辭、考古發現構成研究上朝歷史的多重史料;司母戊鼎;甲骨文;商朝青銅器:功能上以禮器為主,青銅器反映器主等級和政治地位,青銅器反映商人的信仰和思想狀況。

理解:

內外服制:內服是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畿外之地。

第4課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

知道:

公元1046年,西周建立;周朝建立後,分封臣服的殷人及原來殷之方國,同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就是封邦建國體制;周公其人;周公的功績(輔佐稱王,制禮作樂)

理解:

禮樂文化的內容:周公將禮的規範推廣到宗法關係和政治等級,並以樂激起人們的認同感,禮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第5課社會變革與百家爭鳴

知道:

公元前770年,東周開始,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戰國時代是社會大變革時代:征戰不斷,中國古代是正經歷一次重大的社會轉型(從封邦建國制到中央集權大一統體制的轉換),經濟上以鐵製農具和犁耕技術為代表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張。

理解:

百家爭鳴:士階層對以春秋戰國時代思考的結果出現了思想上的百家爭鳴局面,儒家、法家、道家是影響最大的三家學派。

第6課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

知道: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商鞅變法的基本內容和影響;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是為中國古代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理解:

皇帝和中央集權體制:秦朝中央集權國家機器的基本構成(中央和地方);秦朝為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採取的措施。

第7課秦末農民起義

知道: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或陳勝吳廣起義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起義以失敗而告終;劉邦和項羽是反秦的重要力量,秦亡後,雙方展開了持續四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

理解:

秦朝滅亡的原因:秦朝的暴政;秦始皇死後秦朝廷大亂;六國臣民對於秦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農民起義的打擊。

第8課大一統帝國的重建

知道:

公元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黃老之學;文景之治

理解:

漢承秦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權體制,但政令施行寬簡舒緩;西漢在繼承秦朝郡縣制的同時,地方上分封同姓王,實行郡國並行制度。

漢初採取“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原因:西漢初期,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百姓渴望休息。

第9課漢武帝時代

知道:

漢武帝有為的表現:政治上加強皇權和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力量;思想上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民族關係上三次對匈奴用兵並加強對西域的控制。

理解: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和實質:設立五經博士,定儒學為官學,儒學成為官員選拔、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漢武帝尊儒術,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類的禮儀制度,執政原則實為“儒表法裡”。

第10課東漢的興衰

知道:

王莽篡漢;劉秀建立於公元25年建立東漢;光武中興

理解:

東漢的衰敗: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膨脹威脅中央;朝廷之上宦官、外戚、士大夫相互角逐,中央政權衰微混亂;農民起義(以黃巾起義為代表)的打擊。

第11課割據與分裂

知道:

(1)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

220年,曹操兒子曹丕廢漢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江蘇南京),史稱“孫吳”

(2)區域經濟的發展:

A、北方人口的南移:

漢末戰亂集中發生在中原地區,北方人口被迫向長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區轉移。不僅使南方地廣人稀、勞動力匱乏狀況改觀,且使先進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向南傳播,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生產水平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B、諸葛亮促進西南的地區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的舉措

興修水利、開展屯田、大力發展農業同時,還積極推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的發展。還致力開發少數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區),想方設法改變山地運輸的落後面貌。對促進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貢獻。

C、孫吳政權開發江南的舉措

孫吳政權迫使在東南一帶崇山峻嶺中的“山越”人出山,與平原地區漢族農民共耕。對推動山越人經濟文化的進步,加速平原沃野的開發,都有一定積極意義。

第12課南北對峙與民族融合

知道:

南朝與北朝:

A、“五胡”:匈奴、鮮卑、氐、羯、羌

B、南北朝政權的更替:

北朝政權的更替:原活動於大興安嶺一帶的遊牧狩獵民族鮮卑族拓跋部向西南遷移,建立政權,國號魏,稱“北魏”,後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439年,統一北方。持續近百年後,又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

南朝政權的更替:南方東晉於420年被宋取代,其後,齊、樑、陳三朝相繼更替。

C、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先進農業經濟區:南朝時期,南方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江浙、湘贛、巴蜀等農業經濟區。

農業技術進步:水利的廣泛興修、犁耕的推廣改進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

手工行業發達:絲織、冶鑄、造船、造紙、漆器、制瓷、製鹽等

商業:長江中下游出現不少商業繁榮大城市,海外貿易也有所發展

民族融合推動經濟發展:活動於南方山區一些少數民族陸續出居平原,與漢族人民交往接觸,互相融合,共同為南方經濟開發做出貢獻

南北經濟不平衡:南朝統治者昏庸荒怠,使南北對峙平衡格局向北傾斜,最終北方政權統一全國。

理解:

孝文帝改革:

原因:孝文帝時期,北方民族融合被推向新的高潮。出生漢族的馮太后深知要立國中原,必須變更鮮卑舊俗,於是仿照漢制,推行政治、經濟制度改革。

內容和作用:

在地方基層實行“三長制”,以加強中央集權,完善地方行政。

頒佈官吏俸祿制和懲治貪贓的規定,以遏制貪汙腐化。

推行“均田制”,將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給農民耕種,以利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實行漢化:將都城南遷至洛陽;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說鮮卑語和穿胡服,通用漢語、漢服;改鮮卑族複音姓氏為漢族單一姓氏;仿效漢族體制改定官制和律令;以身作則,極力促進胡漢通婚;尊崇孔子,實行禮制,提倡以孝治國。

作用:對加快民族融合程序,推動北方少數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13課隋唐政治新格局

知道:

(1)三省六部制與政事堂

A、隋朝的建立:北朝後期,北周滅北齊。581年,楊堅篡周建隋,是為隋文帝。589年隋軍南下滅陳,重建全國大一統局面。

B、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仍以隋都長安為都城

理解:

(2)科舉制

唐朝科舉考試的常設科目:明經、進士兩科,進士科尤受重視,考取難度最大

秦漢至隋唐人才選拔方式的變革:秦漢以來,採用推舉的方式;魏晉南北朝,門閥世族更憑藉顯赫的聲望逐漸把持選舉大權,庶族子弟都遭排斥。隋唐採用科舉制,普通人原則上皆可赴京應試,中央政府得以網羅天下俊才,擴大了政治統治基礎。

理解:

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及實質:

內容:中央設中書(隋稱內史)、門下、上書三省為最高政務機構;中書省草詔,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作為行政機構的尚書省下設吏、禮、兵、刑、戶、工六部,分管具體事務。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實質:是皇權逐漸增強的產物,眾多宰相集體議事,分工明確的山省互相牽制,使個別宰相難以擅權專斷。但這一制度若能嚴格執行,皇權仍會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時代的皇帝尚無絕對的專制獨裁之權。

第14課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知道:

A、唐蕃關係:唐太宗實行開明民族政策,接受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和親要求,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進漢蕃兩族友誼。

B、武周政治延續了唐朝的發展:武則天稱帝建“周”,當政期間基本沿襲貞觀年間政策,使唐朝發展得以繼續。

C、唐王朝由盛轉衰:唐玄宗晚年逐漸從先前英明果斷轉向昏庸荒怠,龐信侫臣,朝廷政治日益敗壞。擁兵自重的邊將乘機起兵叛亂,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國力大損的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

理解:

A、貞觀之治主要內容:實行疏緩刑罰、寬政安民、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廣招賢才,知人善任。

B、開元盛世的主要內容:繼承唐太宗基本國策,廢止嚴刑酷法,實行寬簡、慎刑的法制原則。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簡機構,裁撤冗官,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賢臣,鼓勵直言極諫,重振清明寬容的貞觀之風。經濟上:重視生產,清查戶籍,減免徭役,努力緩解社會矛盾。

第15課中外文化交流

知道:

(1)絲綢之路的全盛: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過漢朝,設有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管轄當地事務,並駐軍防守,絲綢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順暢的基礎上臻於全盛。

長安是國際大都會:作為絲綢之路東端的唐都長安,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會。

知道:

(2)東亞文化圈

大唐盛世,國力強大,中國文化輻射整個東亞地區,其中漢字、儒學、律令、天文、歷算、醫學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國化佛教,影響極其深遠。形成以中國為中心包括現今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在內的東亞文化圈。

歷史會考知識點15

一、智者學派

l. 產生背景

(l) 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2)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題

(l) 探索主題:人和人類社會。

(2) 關注物件:關注人們之間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3. 思想主張

(l) 強調人的價值,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樹立人的尊嚴和,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2) 反對迷信, 強調自由。

(3) 在社會道德方面, 主張個人應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不應強求一律。

二、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蘇格拉底

(l) 主張

①關注人的倫理道德,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重建道德價值觀。

②重視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2. 柏拉圖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

②在《理想國》里根據智慧品德把人分為幾等, 各盡其責。

(2) 地位: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 亞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②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級的。

(2) 地位: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進一步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學習探究】

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1) 相同點:都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都否定神的.意志, 強調人的價值。

(2) 不同點:

①智者學派:強調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 忽視道德, 追求功利。

②蘇格拉底:強調道德哲學, 認為人生的目標是追求正義和真理;強調人的理性, 重視教育。

2、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比較:

(1) 相同點:都是公元前5世紀東西方思想巨人;都強調人的價值,重視道德和秩序。

(2) 不同點:

①服務的政治體制不同:孔子維護“周禮”,推崇君主;蘇格拉底用美德維護民主政治。

②對道德來源認識不同:孔子強調人的自律和社會約束作用;蘇格拉底更強調知識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