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歷史教學反思

來源:果殼範文吧 3.78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1

20xx年11月19日——22日,我有幸到xx參加了xx省歷史優質課評選活動,對於這次外出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接到通知,我就根據優質課的講課內容,我自己把這些內容設計了一遍,看看自己與人家有多大差距,差距到底是什麼,我們自身的“武功” 到了何種境地,做到心中有數,在短短的四天時間裡,我用心去領略了全省各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以及許多教師的教學藝術風采,放眼觀看了“不同風格”、“不同版本”的省級歷史教學優質課。教師們以創新的教學設計、高效的教學過程以及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我們時常被他們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學生思維的火花所欣喜。他們的課堂教學,啟迪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可以說我得到的是一種回味,一種反思,更是一種提升。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享一下:

先談收穫:

一、教學理念新

1.論從史來,歷史味更濃。我們的歷史課要上成歷史,要有歷史的特點。如,濟南二中,董藝老師設計的《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漢初出示了一段材料,學生得出國力弱,被迫和親,而漢武帝時又出示一段材料,得出結論國力強盛,具備武力解決匈奴關係的資本。這樣例子很多,真是口說無憑,有史為證。

2.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多鼓勵,又恰到好處,學生受鼓勵,其他學生受激發。鼓勵學生的方式也多樣。有的老師真的情不自禁給學生鼓掌。

3.挖掘歷史故事,凸顯歷史課堂的故事性、趣味性。

二、教學模式值得學習

整堂課用板塊結構,設計合理、科學。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漢通西域與絲綢之路》四個板塊,第一漫漫絲綢路。第二錚錚英雄行。第三悠悠駝鈴聲。第四綿綿古道情。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築長城》第一民族怒吼,第二東方欲曉,第三凱旋之歌,第四以史為鑑。

三、教學設計更加科學,注重實效。

教法的好與差我認為是不是能更好的指導學法,我們的教法最後都要落腳在學生學法上,很多老師都多次利用標註、表格、色彩對比、古詩引進,用實物讓學生感受歷史,例如棗莊十五中張行雷老師《昌盛的秦漢文化》,抱著一捆竹簡,說明紙的發明優越性。

四、課件製作實效、科學。

利用課件就是課堂重要的輔助手段,背景用與歷史有關的圖案。很多老師都能用學生喜歡的動畫,不僅僅侷限圖片,還有影視資料,我們真應該好好學習課件的製作水平,與時俱進。不能光下網站上面的。

五、地方史能與歷史教學有機結合,貼近生活,親切自然。

棗莊祈雷老師講《血肉築長城》,說到自己的故鄉發生鐵道游擊隊,煙臺是地雷戰的故鄉,很多能與當地歷史結合。

六、最後總結,知識框架科學、準確、凸顯課堂知識。

我認為最值得學習的一點就是,各個知識之間關係交代很好,不單純是知識的羅列。

七、注重過渡語的`設計。

整節課揮然一體,知識絲絲相扣,聽起來就是享受,這就是人家過渡語設計科學,整節課自然和諧、水到渠成。

八、對知識延伸很到位,能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築長城》,最後,航空母艦,亮劍東海的其他新式武器,歌唱《國歌》表明我們珍愛和平,反對戰爭,有闡述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九、注重歷史人物的分析。

圖文話人物,人物讚美之歌,我心目中的人物,注意挖掘歷史的內涵。

十、老師的基本功值得學習。

因為教師使用的學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紮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在每節優質課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授課教師的高素質和課堂應變能力和設計的周密細緻。就拿“匯入新課”這一環節來說吧,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播放《昭君出塞》的片首曲匯入《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一課,讓我們走進昭君,走進漢朝和匈奴。這樣的匯入讓人感到親切自然順理成章。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語氣親切自然,教師情緒飽滿、熱情,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再談建議

一、問題的設計層次不明。

有的老師什麼問題都討論,不分層次,應該兩個人討論的別小組都討論,看問題的設計。

二、課堂評價缺乏適度性和多樣性。

有的學生回答對了,拔高太大,說錯了,一棍子打死。

三、還出現知識性錯誤。

有的老師把“鳴鏑”寫出“鳴笛”,地動儀是地震發生後預測地震發生方向的,以便能及時救援,不是預測地震發生的,改進造紙術,不是發明造紙術。

四、還有低效課堂。

《昌盛的秦漢文化》中,講完後,我看了一個學生的筆記,張衡、華佗、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蔡侯紙,竟然寫錯了六個字。

參加本次省優質課觀摩會,可謂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但限於時間和篇幅不能一一道來,還有許多“欲說還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功之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藉助“它山之石”達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最後感謝領導給的這次機會,“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尺刀”我們提升自己,需藉助外力,更要在於自己。

歷史教學反思2

在《大一統的漢朝》這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整堂課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用歌曲創設情境,運用部分史料進行有效教學。在教學中按照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加入學生的活動,教學效果很好。

創設情境方面:我先是播放《最後的傾訴》歌曲(電視劇《漢武大帝》主題曲)學生耳熟能

詳,甚至有的學生會情不自禁跟著唱。接著進行引導: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有關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大一統的歷史,而在漢武帝之前,有西漢初年幾位皇帝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措施,幾代君王的努力,開創了西漢歷史的盛世——文景之治。

在第一目“文景之治”的`教學設計中,我先是給學生展示一段史料“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學生不甚理解,經講解後,學生很容易通過史料得出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國家貧困”的歷史結論,培養了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在第二目“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教學中,針對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幾個措施,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再次展示董仲舒的一段話“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學生就能理解董仲舒的思想了,就是罷黜的是“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總之,本節課學生在音樂中進入課堂,在史料中學習知識,效果很好!

歷史教學反思3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處於和平時代的孩子簡直等同與卡通故事中的虛擬情節,過目就忘,與自己的生活並無關係。為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從對伊拉克戰爭等新聞報道入手,展開了對戰爭話題的'討論。如通過了解新聞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實況,你對戰爭有什麼認識?你怎樣看待“薩拉熱窩事件”? 針對那些地區性的衝突和矛盾,你覺得應該怎樣解決?學生髮言很踴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覺得從學生每天都能瞭解到的新聞報道中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學習的就是身邊的歷史知識,體現了歷史學科與人類現實社會的密切聯絡,因為它來自於現實生活,是學生能切身感受到的。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不是僅把課本知識作為理性的、科學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從科學世界迴歸到直觀、形象的生活世界。能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探求。當然就會有不錯的學習效果。我以後要盡力把這種方法堅持下去。

歷史教學反思4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作為一名國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通過教育學生、教師自己本身進行反思、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的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它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可見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已從事多年國中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面對生龍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程實施以前人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後根據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課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通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後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絡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裡盡情地暢遊。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現在的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書刊、網路等,因此獲取的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憧憬未來,關注現實,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具有極大的廣闊性。這又給當前的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歷史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長期以來,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歷史這門學科成為單純的複述性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很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歷史課煥發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這是歷史教學反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教學結構來:看現在很多歷史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與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內容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進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於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蒐集與處理資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解析材料時普遍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新課程實施後,如何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歷史教師共同面隊的一個難題。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個人物是愛國的,學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如何在課堂創設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學生的品質和情操受到良好的薰陶,把歷史課堂變成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又是歷史教師在新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為了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的發展,使自己儘快得成長、成熟起來,作為一名國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通過學生進行教育反思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如果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突然表現異常,那肯定是教學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例如,我在上八年級上冊《辛亥革命》一課時,讓學生對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進行討論並選幾名代表進行發言,有位同學平時對歷史很感興趣,思維活躍,發言踴躍,但那節課卻顯得比較沉默,課後我主動與他進行交流,他說,對辛亥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開啟中國市場不理解,原因是對當時的英國曆史知識缺乏瞭解,隨後我對匯入新課這個環節進行了反思。

二、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時間比較多,但教師必要的引導,適當的點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在引導、點評時不流暢,時常卡殼,使得學生滿腹疑慮,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待課堂的準備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了。

三、通過請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進行反思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教師對自己的課作了精心準備,上課時得心應手,往往很難覺察出自己還存在著什麼不足,但如果青銅市或教學專家來聽課以後,總是能找到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四、通過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來進行教學反思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老師。經常閱讀中外教育專著和優秀的教學案例,從中吸取營養並經常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對比,不斷反思,使自己不斷提高。

在十多年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從未間斷過寫教學反思,我的課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成為了他們最感興趣的課程之一。

歷史教學反思5

課堂實效性的提高決定於課堂上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情況,如何激發課堂活力打造魅力課堂,我認為教師對教材資源的挖掘、學生資源的挖掘、教學方法的選擇、多媒體的利用等至關重要。教師應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因而恰當處理教材。這節課在利用教學資源有以下特色:

一、以主題立意的方法組合好圖片

能呈現圖片不算開發資源,亂擺放圖片就象是農業的粗放經營,效率低下,所以本課以立意為線索,組合好圖片。如新文化運動的背景,突出袁世凱破壞民主共和,實行專制統治,恢復封建傳統秩序,在選擇圖片時,首先以對比的形式,把孫中山的理想,臨時約法的精神與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作對比,形成鮮明的對照,其次,袁世凱的倒行逆施用“跪”的圖片作為專制的象徵,以迫害婦女的“裹腳”作為愚弄百姓的象徵,讓學生更具體地認識新文化運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二、視訊、音訊的適當剪裁和適當運用

視訊音訊資源能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在選擇這些資料時要注意清晰度和實用性,避免時間過長。在選好素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剪輯和補充適當的文字介紹,本課《蘭花草》一曲是膾炙人口的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我並沒有直接把歌詞放出來,而是在播放歌曲的時候,把胡適的白話詩打出來讓學生欣賞,同時把有關詠蘭的古詩的文字擺在一起,讓學生一邊欣賞歌曲,一邊思考和歌曲相關的白話文革命的問題。

三、以表格的配圖片的形式突出課本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知識點較多,需要掌握的人物、時間不容易記住,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的將圖片與表格相結合,學生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本的重點知識。如新文化運動的`四個提倡、四個反對,在圖片的強力對比下再配以表格,學生不但掌握文字內容而且對內容有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的記憶比單純的機械記憶更加牢固更有效率。

四、穿插活潑的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本課穿插了兩個課堂活動,一是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封建文化的衛道士和新文化的先鋒,學生必然需要體會和揣摩這兩個角色的特點,加上教師的適當指導,學生就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另外一個課堂活動就是復活歷史過程,參與歷史過程,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進入到當時的場景中,我總共分了三個情景,有《新青年》編輯部、記者寓所等等,通過具體的場景設定,學生如身臨其境,多了一份責任感也多了一份神聖感。

歷史教學反思6

在新課改繼續深入的形勢下,我必須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要講好歷史課,難。因為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內容的老套和知識點的瑣碎,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準確傳授知識、把握重難點的同時,把歷史課講的生動有趣。

講好歷史複習課,更難。首先,內容多而雜。不論是複習一章還是一冊書,都需要歷史教師在眾多的史實中找出一條主線來統領所授知識,理清線索,便於學生記憶。其次,複習課是對所學知識的整理和歸納,相對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識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對學生學習及答題方法進行指導,一般說是比較乏味的。鑑於以上思考,我對歷史教學及複習反思如下:

首先,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我們的教材是比較枯燥的,缺乏故事性。對於一件歷史事件,我們的教材交待得很簡單而且不是很連貫,如果我們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事件,不但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補了教材的空缺、增加內容的連貫性。

其次,複習的時候選取好的線索。我在進行《屈辱、抗爭和探索》的設計時,選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分中國近代史為平行的兩部分,即屈辱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和抗爭、探索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編織一張知識網。縱向看,是戰爭、條約、民族資本主發展、思想探索等幾個專題;橫向看,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從民族危機到思變、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等一系列變化的內在聯絡。

第三,能力提升與方法指導。學習歷史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比如新文化運動,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隨意評價,然後指導學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評價可以分三步:(1)是什麼;(2)積極作用;(3)消極作用。然後再讓學生對某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分析李鴻章,我們應該對學生強調:(1)不要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2)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另外,可以佈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比如:假設你是某位歷史人物,寫一篇日記。你應該注意把自己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注意史實、階級立場和邏輯關係。這樣不僅需要學生準確把握史實,而且鍛鍊他們階級分析的能力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教師能否把握好課堂教學,要不斷嘗試改進,細心體會善於發現問題,潛心研究,勤於調整反思。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實踐出真知”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歷史教學反思7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擔任了高二年級六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其中兩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教學的進度和難度不一。從教以來,如何有效地使用歷史新教材,如何使不同班級、不同層次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是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的問題:

一、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我覺得以下幾個問題是首次必須要做的準備工作: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要從課程性質上明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程序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深刻理解課程標準所闡釋的有關教材與教學課程理念以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並依此建構科學的教學目標;

(2)認真研究高中歷史教材,要從教材的角度揣摩編寫者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從課程標準的角度評價高中歷史實驗教材的特色;

(3)認真研究學情,即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狀況,據此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二、如何有效提高利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成果

歷史教材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不僅要使用,而且要優化。對於歷史教師來說,用之於教學是職責,完善並使之利於教學也是職責。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兩種現象要力求避免:一種是本本主義,教學“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種是將教材邊緣化,教學遠離教材。客觀地講,教材在體例結構、內容旨趣、圖文結合、自我檢測以及拓寬學生視野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切實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但從教學實踐的情況來看,教材內容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補充和加工。

(一)內容的補充。先行人教版的高中歷史課本在課程內容設定上以專題史為標準,所以很多學生在歷史基礎的薄弱上比較薄弱,尤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知識的欠缺。比如:必修(三)教材最後附有:“中外歷史大事年表”按照發展程序,將歷史事件進行了一次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就時常會讓學生翻開這個表格,進行同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比較,一方面,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歷史事件之間的共性,以及這種共性背後的緣由。另一方面也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對比、歸納、對比的能力。

(二)適當的結構的調整。《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這一單元的教學時,課本教材安排是兩課:《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15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如果按照的教材順序進行教學,會讓學生容易產生誤解:比如忽略了三民主義,比如有學生搞不清三民主義指導下的資產階級革命發生什麼時期。所以在進行15課教學之前,必須要把下一單元內容和本單元的聯絡進行必要的說明。這樣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根據最近新課程改革的嘗試,我們感到,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應成為高中歷史教材完善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科建設本身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三、探索歷史教學的有效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課時與教學內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尤其是文科班,需要深化的內容較多,需要鞏固的時間較多,而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要立足歷史課堂,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摸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隨著教學的不斷積累和摸索,在課堂教學中,我逐漸的做到了以下兩點:

(1)“三不講”

一是教學內容學生看書能會的不講,就讓學生看書;

二是學生之間通過談論能夠解決的不講,就讓學生討論;

三是學生討論不得,經老師點撥,能夠解決的也不講,就引導、點撥、啟發學生。

(2)“講”就講學生思而不得,經老師點撥仍不能解決的問題,講就要講徹底,開啟學生的思路。當然,這是我追求的目標,實際操作中並不一定都能達成預期效果。比如在學習《16課三民主義》的時候,三民主義的內容,學生看書可以直接指出來。然後,引導提出問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要解決當時中國的哪些問題?學生討論會得出一部分內容,這時老師再進一步指出: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解決的問題區別在哪裡?學生經討論,思考往往也能得出來。最後如何對三民主義進行評價?怎樣理解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學生往往思而不得。

那麼,老師就要引導結合內容來評價,學生往往還不能解決,這時教師就要指出:三民主義三個主義主要涉及的其實是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一個是經濟要求,這兩個要求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而且這兩個要求代表了當時中國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綱領中包含了這些方面我們就可以說它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了。在這過程中,只有最後的評價問題確實有些難度,需要教師講解,其他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生看書和討論,由學生來解決,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歷史教學反思8

本節課教材上約略講了四大發明中三大發明的不斷完善與應用,並提到了宋元兩位科學家的成就。總體而言內容比較簡單明瞭,如果讓學生單純學習知識的話,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少,可以採用我們的老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看書,並結合練習題很輕鬆的就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由於四大發明是我們古代引以為榮的東西,所以就想給學生多講點,因此細究的話,其涉及的內容相當寬泛,包含了很多非歷史知識的運用,給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同時,歷史,特別是中國古代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涉及四大發明必然需要同學們有比較廣泛的歷史基礎知識作為鋪墊,此又是另一重難度。

由於本課容量激增,又因要在一節課內完成任務,在很多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倉促甚至是省略。給學生補充了以下的歷史資料:中國古代著名的'四項科技發明,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見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這四大發明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後,對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為了銜接各教學環節,本課選取了一些歷史場景進行了匯入、過渡。總體較順利,卻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拓寬了本課歷史維度,一些基礎不好的同學可能會跟不上。

由於時間的關係,在講完這三大發明之後,基本上只剩2-3分鐘的時間了。故為本課小結,及總結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巨大影響時顯得不夠深入具體,同學們可能還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視四大發明的原因。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不斷調整內容,使課堂結構更加合理,使知識的傳達更加富有層次性,可能效果會好些。

歷史教學反思9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只有讓學生體驗歷史,才能使學生理解歷史。

鍾啟泉教授指出,歷史講的是過去,而這個過去卻是現今的根源,因此,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就是將我們自身的生活與過去相連線,把我們自身的習慣和制度與過去相互對照,是今天與過去的對話。歷史教學一定要改記憶式教學為思維式教學才可能真正吸引學生,使學生獲得種種歷史學習的愉悅體驗,從而發自內心的喜歡歷史。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將學生的已有知識,、直接經驗、生活閱歷、生活環境等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把生活引入課堂之中,拉近歷史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

歷史教學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但不摒棄接受學習。

由於教育教學(此文來自)目標的整體性和豐富性,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然是多樣而變化的。探究合作學習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繼承和發展了布魯納“發現學習”的思想精髓,但我們提倡合作探究並非完全排斥接受學習,關鍵問題要看所學知識的層次和型別。知識具有不同形態,“事實知識”和“原理知識”就一定程度上用接受學習。新課程不可能也不應該摒棄接受學習,必須批判的是在接受學習中的“機械學習”的模式。

歷史教學反思10

這是進行網路學習的第五週,學生們和老師們也逐漸適應這種模式,一切進展的都十分順利。網上授課也有諸多優點,例如課程支援回放,學生們可以多次觀看,上課地點不拘泥於教室,隨時隨地都都可以學習。

本週我聽了邱老師的兩節課,分別是《金與南宋的對峙》和《宋代經濟的發展》。相比前面所學到的隋唐歷史來說,學生們對遼金宋等少數民族的歷史知之甚少,把握的難度較大。在每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都會點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本課重難點,這樣一來,學生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在講解《金與南宋的對峙》一課時,邱老師通過流程圖的形式理清金滅遼進而滅北宋,南宋建立,岳飛抗金,宋金南北對峙局面形成的關係,既具有時間上的順序性也具有事件發生的邏輯性,學生藉助這種流程圖的工具也更能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知。

在講解《宋代經濟的發展》一課時,涉及都到了經濟發展的諸多方面,例如農業,手工業(手工業也分為紡織業、制瓷業和造船業)和商業等,知識點比較混亂和繁多,邱老師採用表格的方式來梳理知識點,更便於學生記憶。《論語》有言:學而不思則罔。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邱老師也注重學生們學習探索的能力,通過對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的學習,對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這利於培養學生的類比遷移能力,以史為鑑,讀懂歷史。

這周我也完成了一次教學設計,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備課。備課其中之一的工作是鑽研教材,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也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既要考慮給學生講解知識的方式,也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問,如何引發學生的思考,這都是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所需要思考的。

陽春三月,天氣逐漸回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希望教育教學工作也早日回到正軌上。

歷史教學反思11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素質教育目標進行的。歷史學科要適應素質教育的目標,就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歷史課往往給人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所謂貝多芬(背多分)就是這樣來的。學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這樣歷史課成為歷史只是的單一傳授用心記,教和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和死記硬背於是上課時出現了學生做其他科作業的,打瞌睡的,還有一些學生在下方筆聊的,即便有的同學機械的記下一些歷史知識,但過不久,也全面還給老師了。怎樣才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用心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造性。歷史學科因其資料龐大時光久遠,即逝性強的特點被人們當作死記硬背的副科這一偏見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歷史科目不夠重視和失去興趣。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上,要點燃學生探索的慾望,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簡單,幽默,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發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還就應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我們透過對教法學法指導進行反思能夠讓老師找到一種更適合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從而好學。同時要善於捕捉學生的優點,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攢美,都會給學生以激勵,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

透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用心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我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用心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透過縱向聯絡及橫向聯絡,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後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絡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裡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此刻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路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超多的歷史知識。他們明白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明白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潛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歷史教學過程就應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透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援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的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巨集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援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透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絡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永珍,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能夠聯絡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用心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絡。例如,講到英國侵佔西藏地就能夠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後,但這種武器並沒有使他們屈服於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民族,捍衛國土的高尚氣節。講到華盛頓建立美國的赫赫戰功,同時謝絕連任,就能夠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但美國曆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能夠提到中央2套的《鑑寶》,讓他們明白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能夠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職責。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能夠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能夠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決定的潛力,這樣不僅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潛力。也能夠幫忙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能夠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

史資訊。能夠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能夠鞏固舊知識;甚至能夠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資訊。但是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光回答出要點。

歷史教學反思12

新課程啟動後,武漢市教科院教研室決定組織一次高一新課程歷史教學研討展示活動,由武漢市第12中學的劉芃老師主講《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筆者和當時在美國的汪學毅老師一起進行教學設計。基於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尋找材料、設計問題,試圖以“材料·問題”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為了試驗教學設計能否在一堂課內完成,20xx年10月7日,劉汝明在武漢市新洲區城關高中高一年級進行了試教,並幫助完善了教學設計。20xx年10月16日,劉芃老師在本校高一(3)班為全市高一歷史教師進行了教學展示,得到參與者的肯定和讚許。20xx年7月19日,應人教社的邀請,劉芃赴重慶在“新教材培訓會”上進行了展示教學。本文在重慶教學實錄基礎上整理、反思而成。

高中新課程教學強調以問題探究為中心、以解釋為主要形式、以意義構建為目的,關注教學資源的拓展,強調文明發展過程中問題的產生及解決,重視教科書知識結構建構,更注重問題的提出與探究。改善課堂提問是新課程教學繞不過的問題。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是否有效,與課堂提問能否調動學生的思維有很大關係。

本文結合《希臘城邦與雅典民主政治》(人教版必修Ⅰ)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認識。依據“課標”(瞭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時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乃史條件;知道希臘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希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課前下發了“導學提綱”,為學生提供圖片、表格和材料,預設了課堂提問,如下:

(1)觀察圖一,上海世博會希臘館。圖片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什麼?

(2)圖二是希臘三維地形模型圖,圖三是希臘的衛星地圖。從這兩張圖中,得到關於希臘的哪些資訊?

(3)這樣的地形,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問題(1)(2)是要學生將現實與歷史聯絡起來,圖片資訊很集中,學生能夠有效提取,也能夠直觀理解教科書上“多山、山勢陡峭、有很多小的島嶼”,“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形成了新興工商業階層”等內容。但問題(3)沒有針對性,沒有限定學生思考的範圍,問題看上去很開放,其實不能調動學生思考。地形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應朝哪個方向思考?這對學生來說很難把握,有的學生思考的方向和回答與本課內容相差較遠。

材料一希臘半島上多山,許多山脈呈西北東南方向貫穿半島……由於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因此形成了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這對形成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重要的影響。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4)POLIS(波利斯)就是城邦的意思。材料一給你提供了哪些資訊?

(5)請同學們讀教科書第22頁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幾句話,概括一下什麼是“城邦”?什麼是公民?

材料二據不完全統計,希臘城邦的總數達到300多個,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彈丸小國。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達也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另一大城邦雅典領土約2500平方公里,人口20~30萬。

——齊世榮總主編《世界史·古代卷》

材料三……每個城邦向它的鄰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權按照它自己的意願處理它自己的事務。……城邦雖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內主權的分割,對它鄰邦的獨立卻是容忍的。

——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6)根據材料二、三,找出描述城邦特徵的幾個關鍵詞。

(7)城邦的這些特點,對公民的政治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材料四希臘多山多島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可能像東方大河流域平原那樣可以提供大片肥沃的宜農耕地,但起伏山坡卻適宜栽植荀萄、橄欖,發展園藝業。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前工業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五海上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達,反過來對希臘各殖民地城邦和本土諸國的經濟,又產生巨大影響。它使本土諸國古老的自然經濟,迅速轉為商品貨幣經濟。

一一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8)閱讀材料四、五及教科書第23頁“歷史縱橫”,概括古希臘人的社會經濟生活。

(9)這樣的經濟生活,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聯絡呢?

(10)如果我用1只雞來換你1頭羊,你願意嗎?為什麼不換呢?如果我用50只來換呢?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11)商品交換的這些原則,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關係?

(4)到(7)涉及城邦特點,學生能把材料與教材知識結合起來解答。說明材料一至五這種“還原”式的情景創設,學生很適應。但是問題(5)前半部分要求概括什麼是城邦,展示過材料二三後,問題(6)又要求找出描述城邦的關鍵詞,這個設計不太合理,反覆對學生提出要求有些浪費時間,應該合併提問,或重新設計提問,增強提問的效率。(5)的後半部分要求根據教材概括什麼是公民,公民概念在材料裡沒有體現,之後的問題(15)(16)卻集中涉及,放在(5)沒有呼應,對學生來說也不能算有效問題。問題(7)對應的材料體現了城邦的'獨立性,要求據此回答對公民政治生活的影響,材料似有不足。

問題(9)超出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理解水平。問題(10)(11)中,學生得出“商品交換需要自由、公平、協商”的結論,是基於政治學科知識,只是按預設概括並接受一些條款式的結論:商品交換中的平等觀念為民主政治產生準備了社會思想條件;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也改變了社會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現有了政治活動的中心;地域狹小使公民能廣泛直接地參與政治生活;繼承了原始社會的民主平等觀念等。然而“地理環境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關係”?“中國也存在物物交換,為什麼沒有產生民主政治而古代希臘卻產生了直接民主政治”?“自然地理條件到底在民主政治產生中有多大的作用”?這些問題和疑慮並沒有真正從學生心中消失。儘管學生很“熱鬧”地參與了“解析”,但問題(9)(10)(11)的程式化和線性分析解釋,學生的思考沒有辦法複雜起來。教師應有所補充。

有學者研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方面是社會中下層群眾總體實力的加強,具體表現為經濟狀況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壯大”,“另一方面是國家財力的增長”。中小工商業奴隸主、小農階層和無地貧民,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受到貴族排斥和壓制無權或少權;在經濟上受到不同程度侵害,貧窮而困窘,他們要求推翻貴族政治,建立民主政體,構成了民主派的骨幹力量和基本群眾。經濟狀況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壯大,是他們總體實力加強的基本要素,隨著這些要素的發展成熟,民主力量不斷壯大,貴族勢力相對削弱,從而引起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促成民主政治的確立[l]。公元前5世紀,所有希臘公民處於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有大量空閒時間進城參加公民大會。“公議是古希臘民主的核心”。因此,“自然經濟是城邦存在的第一法則”。“對雅典人而言,城邦不僅是他們生活的載體,每個人心裡裝的都是城邦,他們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棄任何個人的私利甚至生命,並通過取消公民權來制裁漠視城邦利益的人”[2]。“雅典政治領袖的領導權和民眾的決策權長期處於一種相互制約和平衡的狀態,從而使得雅典民主政治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3]

材料六新的致富機會和貴金屬鑄幣的使用所促成的金錢貪慾,刺激了許多人作各種各樣的冒險,或從事創造性的經濟活動。一部分當政的土地貴族,利用權勢取得了財富;同時也出現了貴族以外的工商業的富裕階層,而他們是被摒除於政權之外的;這樣,政治權力的分配和各階級實際力量的時比之間,出現了矛盾,這種矛盾日益加劇。

經濟發展和海外移民都造成了人力的不足,使得土地貴族難於掌握他們支配之下的人手。另一方面,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刺激了土地貴族的金錢貪慾,從而使他們加深了對平民群眾的剝削。

——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12)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六和教科書第23頁的內容,說明梭倫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協調了哪些人之間的關係?

(13)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第23頁至24頁的內容,填寫下表。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專案

梭倫時期

克里斯提尼時期

伯利克里時期

公民大會

有權終止任何對民主造成威脅的公民的政治生涯

每個公民在會上都有發言權和表決權

四(五)百人大會

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擔當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執掌國家權力

陪審法庭

從10個部落中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選舉產生

其他規定

(14)歸納雅典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是如何逐步削弱氏族貴族權利、擴大公民權利的?

問題(12)(13)(14)較好地扣住教科書,學生參與的狀況很好。這說明拓展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景的同時,不能完全拋開教科書。但是梭倫改革,實際上確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材料六展示的種種社會矛盾,是梭倫改革的動因之一,也是促成民主發展的因素。之前的問題(9)(10)與此相關,材料不足,學生回答的不好。這裡有一個材料設計問題,應使各問題有機結合,不能將就教材框架割裂問題之間的聯絡。教學設計應有順序、有層次,是對教材的重新整合。

材料七人口結構與公民所佔的比例圖示

(15)從材料七中可以得到什麼資訊?

(16)是否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公民權?

(17)雅典的民主是哪些人享有民主?雅典民主是否如伯利克里所說屬於“全體人民”?

材料八沒有人願意用抽籤的方法去僱用一位舵手和建築師、吹笛手或其他行業的人,而這類事若出錯的話,危害還比在管理國家事務上出錯輕得多。

——蘇格拉底

(18)雅典民主是一種直接民主。閱讀材料八,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什麼弊端?如何理解蘇格拉底這句話?

(19)蘇格拉底這樣比喻想告訴我們什麼?

材料九希臘人對波斯國王談及自己的同胞時說:“雖然他們是自由人,但並非在各個方面都是自由的;法律是他們的主人,他們畏懼這位主人甚於你的臣民害怕你。法律規定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法律的條文始終如一。法律禁止他們臨戰逃脫,不管遇到的敵人有多少;要求他們作戰時堅如磐石,或者戰勝敵人,或者死於敵手。”

——[美]斯塔夫裡阿諾斯著《全球通史》

(20)閱讀材料九,指出希臘人在民主政治中奉行什麼原則?

材料十德國曆史學家西格弗裡德勞菲爾指出:“這兩條原則,即所有公民都應該享有平等權利,所有決定必須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現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徵。從古代到現代,它們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現代政治思想起源於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過去的政治形式。”

——[美]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譯,《西方社會史》

(21)閱讀材料十,勞菲爾認為現代民主繼承了古希臘民主的哪兩條原則?

(22)當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程式,在雅典已經存在。結合所學內容,舉例說明當今哪些民主原則或程式起源於古希臘?

學生對運用資料材料分析歷史問題反應很積極。問題(17)到(22),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為學生思考和活動提供了縱深空間。這也是按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意義建構來預設的。學生能回答出“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說明有一定的隨意性”,“管理國家也需要專業的人才”等結論。儘管學生還沒學到當代西方民主,但還是通過知識積累,概括出“法律至上、公共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選舉、輪流執政、主權在民、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等,認識到現代民主政治(西方民主大致經歷了古希臘直接民主、代議制民主與當代協商民主三種形態)中,仍然有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式和基本原則。

由於材料充分,學生能夠依據材料得出結論。特別是問題(19),學生均能有話可說,較有效地轉換了思考歷史問題的角度。學生對這組問題的反應超出了老師的預期,也為下一單元的學習預設了很好的“介面”。

民主制度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它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這裡雖刻意避免讓學生用階級分析法來分析所謂“侷限性”“虛偽性”,強呼叫文明史觀認識歷史,避免發“後見之明”,但仍應當引導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討論雅典直接民主的利弊和它如何為代議制民主所取代。這條線索在學完此課後尚不明顯,教師需要為學生理解從直接民主到西方現代民主制度的轉變做些鋪墊:從古代希臘開始,特別是從公元前5世紀末以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昔底德中世紀的思想巨人托馬斯·阿奎那,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沒有停止。由於雅典在伯羅奔尼撤戰爭中慘敗,民主政治的缺點逐漸暴露,批評逐漸成為主流。這些批評大多來自上流社會,言論具有更深刻的理論思考和分析色彩。隨著馬其頓、羅馬對希臘的征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衰落。君主制度合法化的理論代替了對民主的頌歌。“縱觀古今人們對雅典民主制的態度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社會政治背景決定了人們對民主制的興趣與價值評估”[4]。因此,學者在評價這一政體時,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理想的政體;有產階級眼中的雅典民主——民眾暴政”[5]。“雅典民主政治所倡導的民主原則和寬泛的自由精神是後來歐洲民主和自由的基礎和濫觴”。“雅典民主政治對西方近現代民主政治的影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則;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的組織形式;‘少數服從多數’的決策原則;國家公職選舉任期原則”[6]。而這種直接民主最終為代議制民主所取代。在代議制民主中,全體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過他們定期選出的代表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人民直接參與政治決策並進行公共選擇的概率驟減。議會辯論傳承了古希臘直接民主的公議。這對英國、美國民主制建立影響巨大。

“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並不像一些西方學者所宣稱的那樣,相似於現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雖然它們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區別同樣明顯,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尋味的是,當代西方的古典學者明顯忽視它們的區別,而強調其相似性”[7]。不容置疑的是,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從提問的技術層面來說,本課包括觀察類問題、回憶類問題、比較類問題、思辨類問題,試圖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展開學生的思考過程。提問不是讓學生簡單記憶所學內容,而要關注並指導課堂對話和認知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建構合理的歷史解釋。問題(5)(6)(8)(12)至(16)“找出”“概括”“說明”“填寫”“歸納”“得到”等詞彙,規定了學生思考的行為。這樣不僅讓學生的思考活動通過具體的動作完成,也扣住了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和問題。通過歸納民主發展的歷程,幫助學生理解“奠定了基礎”“得以確立”“發展到頂峰”等結論。因此,材料拓展有利於學生理解,有利於調動學生思考。

教育目標分類的層次不同,老師提示語的指向對學生的刺激與暗示是有區別的。記憶、理解、應用型的問題在追問時,可用“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課本中什麼地方”“還想到了什麼”等句式。分析、評價、創造型的問題在追問時,可用“請說出你的理由”“你是怎樣知道的”“請解釋你對這件事的認識”“你的觀點依據什麼資料或史實”“你判斷的標準是什麼”等句式。追問的目的是“要求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來解釋、驗證和支援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生成個性化的觀點”[8](p46、50)。提問預設時,用好這些引導學生思考的詞,結合學科內容的邏輯預設學生的思考活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反思的結論是:優化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課堂有效提問應激發學生思維。結合歷史學科特點,要注意:第一,要理清教科書的知識,注意問題之間符合學科內容的邏輯關係;第二,創設情景,應在課本知識的盲點處、學生理解難點處和史實不足處預設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考;第三,提問的指向要明確,針對學生的回答跟進的追問,即加工性問題或矯正性問題,要促進學生解釋自己的回答;第四,要關注學術研究動態,提高問題的開放性和思辨性;第五,要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問題、解釋問題、論證觀點的方法,培養學生規範的學科思維方法和習慣。課堂有效提問值得研究的東西很多,以上淺見就教於方家。

參考文獻:

[1]顧鑾齋.論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形成[J].歷史研究,1996(4).

[2]禹露,鄭進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徵及利與弊[J].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xx(4).

[3]蔣保.演說與雅典民主政治[J].歷史研究,20xx(6).

[4]魏鳳蓮,郭小凌.對近年來國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J].史學理論研究,20xx(4).

[5]晏紹祥.從理想到暴政——古典時代希臘人的雅典民主觀[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1).

[6]蔣雲芳,胡長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徵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

[7]黃洋.民主政治誕生25的週年?——當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J].歷史研究,20xx(6).

[8][美]丹東尼奧等著,宋玲譯.課堂提問藝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xx.

歷史教學反思13

感悟一:丹心熱血沃新花

有人說,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__教師從課件的設計,到課堂的活動都精心設計,用盡苦心。從形象直觀的圖表,精美的圖片到會考連結,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形式各異。使單調的歷史複習課的.形象,在教師,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整節課時時處處無不彰顯著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益而設計。有人說:課堂教學分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遭受——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第二種境界忍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第三種境界感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四種境界享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要想到達第四種境界,我認為應做到向__教師那樣用“心”備課、上課。

感悟二:腹有詩書氣自華

活力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如果教師自身死水微瀾,而期待學生洶湧澎湃,只能是痴心妄想。__教師活力高昂,妙語連珠,實屬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的課堂學生難拒誘惑,“親其師,信其道”怎能不學好歷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眸__教師這堂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專業知識——深挖井,廣積糧

在學科知識方面,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建立起國中學段的歷史學科知識樹,做到深挖井。在教育科學知識方面,要廣泛閱讀,做到廣積糧。僅有輸入,才有輸出,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旁徵博引,左右逢源。

二、專業技能——多實踐,練真功

加強專業技能的提高。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大膽的開發、整合教材,不唯教材。

總之,正如中學教師所說的那樣,暖暖的三月,我們蓄勢待發,播下期望的種子,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期待六月絢麗的開放。

歷史教學反思14

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師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師從“會教”到“會學與會教”結合起來的過程。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重要過程。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一歷史新教材,既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一、弄清歷史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關係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凸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個性化學習的全面發展。在課程目標上,分為三個部分表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程結構上,充分體現了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在強調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在文字內容上,指導功能更為全面,不僅規定了學習內容,而且指導如何學,學到什麼程度。《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於教科書的編寫,既有明確的規定,又有較大的彈性。顯然,高中歷史教材是課程專家和歷史學科專家編制的一種較好的教學用書,對教師是教本,對學生是學本。

如何有效地使用這種教材,我們應確立這樣的認識: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要從課程性質上明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程序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深刻理解課程標準所闡釋的有關教材與教學課程理念以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並依此建構科學的教學目標;

(2)認真研究高中歷史實驗教材,要從教材的角度揣摩編寫者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從課程標準的角度評價高中歷史實驗教材的特色;

(3)認真研究學情,即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狀況,依此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二、擺正歷史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

教學中,有兩種現象要力求避免:一種是本本主義,教學“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種是將教材邊緣化,教學遠離教材。

歷史教材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不僅要使用,而且要優化。對於歷史教師來說,用之於教學是職責,完善並使之利於教學也是職責。這是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具備的態度。

客觀地講,這種教材在體例結構、內容旨趣、圖文結合、自我檢測以及拓寬學生視野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切實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但從教學實踐的情況來看,教材內容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補充和加工。

(一)內容的補充。為彌補高一新生歷史基礎的薄弱,可以就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概念,利用20xx年版必修(一)第19頁“學習延伸”的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簡表”進行如下補充說明:中國古代史,按照發展程序,先後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階段。在原始社會末期,原始人群的社會組織由氏族、部落發展到部落聯盟,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政治形式———“國家”,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就是國家形成過程中或者說是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政治領袖。約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其後經歷了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約歷1560年。奴隸制度趨於瓦解時,我國出現了封建社會。它始於公元前475年的戰國時期,歷經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五個時期,到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為止,共歷2300多年。這樣就對中國古代歷史作一完整概述,改變教材內容給人造成的“缺乏前奏”的感覺。

(二)結構的調整。如《辛亥革命》一課,教材將帝國主義支援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的內容安排在“中國民主程序的豐碑”這一目內,不盡合理。教學中可以把這個內容提前安排到辛亥革命高潮“中華民國成立”這一子目後,作為“革命後隱藏的危機”單獨列出,體現革命的曲折性,也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根據最近新課程改革的嘗試,我們感到,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應成為高中歷史教材完善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科建設本身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三、探索歷史教材的有效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課時與教學內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採用歷史教材的有效教學模式。

何謂“有效教學”?即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學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蘊:

(1)有效果,即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

(2)有效率,即指教學活動是一種精神性生產活動。教學效率可表述為: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

(3)有效益,即指教學活動收益,或者說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的評價。

從國外研究狀況來看,有效教學模式,較為著名的有認知指導教學模式、認知複雜性教學模式、真實性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合理整合教材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首先要有充足的學科知識儲備,既要有對於歷史經典著作的熟悉,也要有對於史學研究動態的瞭解;其次,還要具備對於教材的整合能力,對照新課程標準,理順知識的內部聯絡,形成清晰易懂的間架結構,以此作為教學展開的基本思路。特別要指出的是,高中歷史新課程教材,不再追求完整的學科體系,而在於從學生出發,力圖構建一種新的學習體系。再次,要有駕御課堂的教學能力,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全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

歷史教學反思15

今天,聽了黃守金老師的一課,講完後,大家評了課,結合大家的意見,根據自己的反思,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穫:

1、備課應全面,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對教材的延伸,自己在教學中,可以說對教材把握得比較到位,但延展度卻沒有,證明自己讀書太少,列寧除了為俄國自身,還為人類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多事,而這些是自己在教學時沒有想到的,也證明了自己知識的匱乏,正向我們組老師和說的一樣:教師不僅要有深度,也要有廣度,這樣,才能在課堂中讓自己更充實。

2、注意對學生的'及時表揚,在學生出現小錯誤的時候,也要先肯定他帶給了大傢什麼優點,在這節課上,一個學生問題的一個方面回答得特別好,但因為回答的不夠全面,黃老師忽視了表揚與激勵,而是忙著去糾正孩子的不足,我想這也是我們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忽視的一個問題。

3、在教學中多一點期待,在分析列寧的革命理論和實踐活動的時候,同學回答的很精彩,尤其是在評價列寧時,很多同學都特別想表達自己的意思,黃老師總是給與足夠的耐心,認真的傾聽,而後系統總結。而我在平時上課時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打斷學生們的話,為什麼不多點等待,多點傾聽,難道只是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嗎,老師更應該學會傾聽,因為學生們的發言的生成比教師的預設更精彩。

4、在設計每一個環節時,我們不妨多考慮一下自己這樣設計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能夠讓學生捕捉什麼樣的資訊,能夠讓學生學會什麼樣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以自己的預設為主,怕達不到自己的教學效果,使勁拽著學生走,這樣不又成了教師的為主體嗎?

5、無論在何時,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緊張,真正聽清學生的每一句話,用冷靜的心去面對自己的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