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學聯考志願填報技巧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7W

一、大學聯考志願決策的五大誤區解析

2013大學聯考志願填報技巧

在多年的大學聯考志願諮詢實踐中,我們發現考生和家長有許多的填報誤區,總結下來,大體有以下幾種型別,下面我們來一一地剖析其中的問題和解決之道。

1、只憑分數填志願

持這種觀念的學生或者家長,一般都屬於對大學聯考志願的重要性認識不清,總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學聯考成績,然後等大學聯考成績出來後,參照省招辦的《大學聯考指南》、《招生計劃》這兩本資料就把志願填報了。這類人最關注的是各學校的錄取分數線,然後最好能根據學校往年的分差以最低的分數進入到最好的學校,這樣就心滿意足了,就認為實現了自己志願決策的目標。

其實呢,這種觀點是大謬不然的,你就即使以錄取分進入到相應的學校,這樣就是把分數用足了嗎?由於在決策大學聯考志願時他們最關注的是學校的分數,對專業呢,則漠不關心或者忽略不計,這樣的學生十有八九到校後,或者發現對專業沒有興趣,或者專業本身對自己來講沒有前途,其結果渾渾噩噩,自暴自棄,畢業時一無所成,空費了四年的求學成本,進入陷入畢業就失業的人生困境。

我們如何規避這樣的誤區呢?就是要樹立學業規劃的科學觀念,明白在選擇學校之前,先要考慮專業是否適合,即首先解決學什麼的問題,其次,再來考慮在哪裡學?即看哪些學校在所定專業上有競爭優勢,最後才是根據成績定位目標學校。

2、興趣測評選專業

這類考生及家長已經認識到專業的重要性,也聽一些諮詢師或者專家講了,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於是呢?就到網上或者專業的職業傾向測評機構來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據此來確定專業。當然一些測評機構也做得非常具體及深入,比如根據興趣、愛好將專業都給學生推薦出來了,於是,許多學生就根據這樣的報告來選擇專業並決策志願。

我們承認,學生的興趣愛好是其個人發展中最穩定、最可靠的發展要素,但請注意這決不是唯一的因素,除此而外,家庭背景、社會關係、經濟條件、身體外貌、言談舉止、發展機遇等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個人發展,比如經濟條件,家庭經濟寬裕的學生可以更多的考慮自己的興趣及天賦,而家庭經濟一般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可能就會更多的考慮短平快的專業及學校,爭取學業完成後儘快就業,以期實現自立社會並能貼補家庭。

另外,我們認為,影響學生選擇專業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市場,如果學生對某個行業或專業很感興趣,但在將來會沒有市場,或者對他來說,就業前景暗淡,那麼即使你非常喜歡,也不能選擇這樣的專業,比如在志願諮詢時,當問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時,許多學生說喜歡踢足球,但你能否選擇足球作為你未來的職業呢?你能通過踢足球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嗎?恐怕不行,所以,這些興趣愛好,也許只能作為業務愛好。而我們現在考慮的,是能夠幫助自己順利找到工作的潛能及興趣。所以,我在提出升學決策的基本原則時強調,要瞄準就業填志願,而沒有說瞄準興趣填志願!

3、看著牌子選學校

近年來,隨著大學聯考報名人數的逐年下降及招生計劃的不斷上升,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態勢越來越明顯,許多有識之士都指出,高等教育即將迎來買方市場,即從原來的高校選拔學生到將來的學生選擇高校!

那麼在高等教育市場化不斷深化的今天,我們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學生其實就是教育的消費者,學校是教學服務的提供商。在市場交換中,我們常說買家沒有賣家精!我們的消費者學生及家長,很多還保留著計劃經濟下的觀念,總以為大學牌子越亮,畢業出來就越好找工作,於是呢,他們在選擇學校時,就拼命地選擇聽起來牌子很亮的學校,比如什麼科技大學啊、理工大學啊、工程大學啊等等,於是,高校就投其所好,變個名字還不簡單,大家可以看看,北京科技大學就是原來的北京鋼鐵學院,陝西科技大學就是原來的西北輕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就是原來的淮南煤礦學院,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很多。問題是,我們的學生衝著學校的這些牌子進去,卻沒有考慮學校本身的優勢專業都是哪些,等進去後才發現是什麼鋼鐵學院、輕工業學院或者煤礦學院等,這時再後悔就晚了。

所以,我們在填志願時,不僅要看學校的名字,更要看學校的實質,即特色專業、優勢專業都是哪些?是否適合於我報考?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後再來決策。

4、地域選擇先入為主。

許多同學或者家長在進行志願決策時,首先考慮的是我要到北京上大學,我要到上海上大學,或者我不去偏遠地方上學等等。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往往就會導致我們決策的失敗。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去學校求學,不是旅遊或者娛樂,為什麼非得要到東部發達城市?我們做升學決策首先要思考的是我們去這個學校、學這個專業能否學到真正適合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畢業後能否順利地找到合適的工作,然後這樣的專業、學校在哪個地方就是哪個地方,不要先考慮學校的.地域,這樣會限制了自己的決策思路。

5、考研、讀博無意識。

相當一部分學生或家長在填報志願時,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將來一定要考研或者讀博,所以本科階段先讀一些基礎學科或者專業都不重要等等。其實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同樣,我們也不能先入為主地確定我們將來一定要考研、讀博。我們在升學決策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就業目標在哪一塊,是要從事具體工作還是學術研究,如果是學術研究,當然我們支援你考研,但如果將來是做具體工作,其實許多專業比如像會計、管理、營銷、新聞等都不需要考研,甚至讀研後的競爭力還不如畢業後工作的實踐經驗來得實在。所以決策的步驟一定是先思考自己未來的就業目標及方向,然後再來選擇,而不要被一些細枝末節的因素所左右。

二、大學聯考平行志願有梯度 填報志願仍有風險

對於高校來說,實行平行志願填報方式後,生源素質更加均衡,也解決了以往投檔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滿而另一部分嚴重斷檔的問題。據模擬預測,平行志願一次錄取率可達90%以上。對考生來說,降低了填報志願的風險,但並不能完全化解現行錄取體制下填報大學聯考志願的所有風險。填報中,風險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一、院校調檔數大於其招生計劃數(一般為1:1.05到1:1.1之間)。比如某校招50名學生,調檔數為55名,電腦從高分到低分檢索時,你是投該校的第55名學生,按調檔數你會被投到該校,如果專業沒填好,你就有可能被退檔。退檔後,你只能再填徵求平行志願、降分徵求平行志願或在下一批志願中投檔。平行志願的“平行”是針對電腦檢索投檔流程而言(詳見5.3.2中的流程分析);

對學生填報而言,切忌把“平行”理解成三個志願都填一樣高,否則一旦落入1.05~1.1範圍內,有可能其他幾個學校都錄取不了你。因此仍要注意梯度,參考往年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從高到低進行填報。

二、也不可因為“平行”就把錄取分數低的學校填在A志願,高的填C志願,那就無法進入更好的院校了。

三、平行志願下總分相同時該如何投檔

我們知道,每省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近百萬人,這就必然會出現大量學生分數相同的情況,這時,根據平行志願的原則,按照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投檔,那麼如果分數相同,該先投哪個的呢?

根據以往實施平行志願省份的經驗,一般來講,理科和文科著重點不同,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理科考生的分數排序依次根據數學、理綜、語文、英語成績,文科考生則以語文、文綜、數學、英語成績為依據。

具體來講,是指:如果是總分相同的兩個理科生,先看誰的數學成績高,數學成績高的先投,如果數學成績還一樣,再看理綜成績,如果還一樣,再看到語文成績,依此類推。假如兩個讀理科的考生考分均為550分,這時,誰的數學成績好,誰就排在前面先行投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