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作文(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73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的作文(精選15篇)

教育的作文1

進入民立中學已有5個年頭了,“博雅”二字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從一開始的“勤學篤行”凝練到如今的“博雅”二字,前輩們無疑是要告誡我們成才之道,唯有博雅方能處世立身。因此,我們在校園中也處處能感受到“博雅教育”的氣息。

學習是一個學生的天職。可是,為了功利性的目的而學是片面的、偏頗的。勤學以致博,淵博自己的學識,豐富自己的文化,這才是學之精髓。課前預習、課上的討論與學習、課後複習,這無不增長了我們的知識,但重要的還是在於自主學習。校圖書館、明德英語圖書館這兩處文化寶庫,是同學們暢遊知識之海的好地方。但最具“博”之所在的還是學校三樓的自助圖書廊,這裡雖不像圖書館那樣名著滿架,可是,它確是那些具有鑽研精神的同學最愛來的地方。我是那兒的常客,時常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此鑽研問題,或是舉行一場小型知識競賽,總之,學校提供給了我們求博的天地,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將“博”字牢記腦中,對知識永不滿足。

“博”,是“雅”的前提。知識淵博方能舉止儒雅。但是,“雅”也並非只要“博”就能達到的。篤行而達雅。如果說“博”是學習知識,學習前人經驗的話,那麼“雅”便是將知識付之於實踐,在實踐中感悟真理。行是“雅”的具體表現。文藝節、科技節,哪怕是體育節,也都旨在培養我們舉止儒雅、情操高尚。學校中的鋼琴角更是將“雅”帶到了我們身邊。有人閒來彈奏一曲,也讓整天忙於課時的同學們小憩一番。學校給予了我們尚雅的契機,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將“雅”字鐫刻在心,時時刻刻做一個舉止高尚的人。

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種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其中的兩樣便是民立中學所給與我們的。 “博”與“雅”是不可分割的,“博”是“雅”的前提,而“雅”是“博”的延伸。柏拉圖曾說過:“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提高自己的修養。”這也是博雅所要帶給我們的。只有真正領悟到了“博雅”的真諦所在,將來才能成才、立身、立業。

在民立中學那麼久,“博雅”早已深入我心。它將會成為我一輩子為人的準則。我也一定會將其付諸行動,勤學以致博、篤行而達雅,為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而加倍努力。

教育的作文2

教育,自古以來都關係著國家根本。然而,我國在這一個方面卻一直都沒有完善。教育需要改革,填補起它所有的弊端,培養出優秀的新一代,去創造未來。

在我國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知識教育。然而,僅僅是這些教育還不夠。單純的知識教育只會讓我們隨著冰冷的課本而冰冷。我們需要更多。更多的教育來教我們學會禮儀,學會生存,學會包容,學會原諒,學會幫助,學會愛!在世界,“不關己事,高高掛起”已經不稀奇了。人們在看見他人受難卻只是冷眼旁觀。我們必須要警惕,要改變。然而,改變,就從教育開始。教育需要改革,如不改革,遲早有一天,人類會喪失心靈,變成沒有感情的機器。

教育的弊端不僅僅是缺少愛,還缺少了選擇。我國教育以經在諸多考試下慢慢變形。學校培養出來的不再是人才,而是一群考試機器。在我們出身的時候,9年義務教育在一開始就替我們決定了我們6~15歲所要學的內容。並且,教育局局長也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其實也不盡然。學生沒有興趣,沒有心,沒有天賦,你老師付出再大的心力又如何。我們的人生黃金時段不應該在出生時就被決定,這樣會磨滅我們的興趣與天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以語數英等為主體的教育。這種形式的教育應該被推翻。按我來說,“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蠢材,只有潛在以及被扼殺的天才”我們的未來,應該由我們自己選擇,讓我們自己來選擇適合的主體教育科目,而不是從出生就被人一手安排。

教育,不應該只被限制在狹小的課堂,學生,不應該被固定在座椅上,教育的方式應該走出那一片小小的四方教室。教育,應該是從生活的微小處開始。每天7小時的端坐,讓我們的思維也只是在小小天地裡端坐,厚厚的教材,讓我們的創意被禁錮。教育,要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從實踐去發現,因為,自己發現的,實踐過的遠遠比告訴我們來的深刻。教育,不僅僅要學習,還有鍛鍊我們的創造力,想象力。所以偉大的發明都是從異想天開開始的。不要將我們的思維鎖住,不要告訴我們不可能。不然,世界將會被停止。

來吧!讓我們一起來,解放教育,改革教育,用更好的教育體系去培養更好的人才,讓更好的人才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教育的作文3

我曾在書上看到,有人把中國小作文歸納為一種為小眾的寫作,把作文當作美文的創作。然而,母語的表達能力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大多數人的寫作最重要的,其實是用日常文體的寫作。梁啟超曾經說過中學學生以會作應用問為最要,那種注重思想,美術性含量過多的情感之文,不必人人皆學。而林斤瀾則提出符合大多數中國小生實際能力並逐步提高的作文教育目標:說對中國化,說好中國話,說自己的中國化。這就是說,作文教育注重的不是把每個人都培養成下筆如有神的作家,而是把普通民眾的寫做水品提高到可以勝任一項工作的程度。

以這一尺度來衡量,就不難看出中國小作文教育的失敗,裝飾大於實用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在當今作文大缸裡,獲得青?的往往是那些漂亮的虛假文字,而散文,則是集所有虛假於一身的文體。在現代校園,有一種普遍的現象,很多學生為了不寫作文而寧可放棄春遊。為寫作而寫作和為考試而寫作已成為現在普遍現象,這導致學生對作文普遍的厭惡和牴觸。這影響了很多學生達到文通字順的基本要求,造成他們寫作的失敗。為了得高分,學生們往往寫出來的文字都是一則則美麗的謊言。由於割斷了與生活的真實聯絡,寫作成了對範文的重複模仿,成為一種高強度的技術操練,學生文化能力的萎縮和精神世界的空虛,致使少數優秀者的精美文章,也大多是虛情假意的寫作,形成新八股文的套路。

我個人是很反對現在的作文教育,現在的作文教育教育出的學生大多是為考試而寫作,為競賽而寫作,為他人而寫作,而很少關注自己的的生活世界。這完全扭曲了寫作文真正的意義,作文真正的意義在於為自己而寫作,寫自己心裡的話。而不是為老師,為考試,為分數去編造一些虛假的文字。真正的作文,在乎的是記錄自己的生活和反思及自我愉悅。這正如我們在生活中所感知的,當一個學生養成作文的習慣,並能了在其中,作文教育就基本成功了。

教育的作文4

微信中的一則小視訊,喚起了我對國民素質的悲嘆!國民素質的挽救又該如何開展?通過小視訊中反映出的問題,不由讓我們提出了質疑。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哐!哐!”一名小孩在用石頭砸著公園路燈下的柱子,原來紅漆柱上亮麗的光澤,立馬現出了斑斑傷痕,經人勸阻,一旁照看的大爺將孩子牽走,居然又引導到另一根柱子下砸,只是為了發出“叮噹”的響聲來取悅自己。這時,勸阻的年輕人大怒,一邊拍攝一邊指責,沒想到那大爺語氣十分囂張:“你去找物業或警察啊!我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年輕人最終無奈地含怒而去……

的確,這個現象無關法律,只涉道德,但國民素質無小事,大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固然令人心寒,但那年輕人的勸阻方式也值得反省!視訊中的他雖然充滿正義感,但語氣太沖,也太過大聲,難免吸引路人注意,使其惱羞成怒,有點死皮賴臉地死扛。

那麼,就讓我進入角色,來演示一番,與那位年輕人“教育家”來探討該如何有效地勸阻和教育。首先,我們還原一下場景……

“哐!哐!”一名小孩在用石頭砸著公園路燈下的柱子,我會走過去笑著對小孩說:“小朋友,停下來吧,有好吃的!”由於自己是遊客,手頭必定有些當地特產,拿出來哄小孩,讓他停止行動,這一行為必定引起身邊大人的注意,這時候我可以用溫和的語氣勸說:“大爺,快讓小孩別敲了,一則損害公物,二則那麼大塊的石頭,萬一劃傷手怎麼辦,小孩還那麼小,噪音也對耳朵不好。”“小孩子嘛,什麼也不懂!”“大爺啊,你的心情我理解,小孩子很可愛,誰都喜歡,但不能寵著,長大後太任性可不好,會沒朋友的。”這樣就成功地把話題轉到了教育上,即使是再不明事理的人也會讓小孩停止了破壞行動。

所以,人在與人正常交流時反而是放鬆的,如果像年輕人一樣對其他人也許有效,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脾氣不好的人也許反而不通,適得其反,對於這類人勸阻的方式就要有所不同,順著他的喜好,比如他疼愛自己的孩子,一起關心他孩子的成長

毋庸置疑,國民的素質有待提高,但換句話來說,教育還不過關!生活當中,這樣的事還少嗎?我們要用平和與寬容的心對待他人,用平等的交流來代替無用的說教,也只有平等地對待一個人,才能得到相應的尊重!你說對嗎?年輕的“教育家”!

教育的作文5

看了這則寓言,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鷹媽媽教子女學會飛翔的方法真是殘忍,把幼鷹們從高高的巢穴裡推下去,使它們拼命撲打翅膀來阻止下落。我並不相信所有的幼鷹都會因此學會飛翔,因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死亡。

所以我更加慶幸自己是個人類,人類的社會是講究人道主義的,採用的教育不可能如此極端,畢竟逆境也是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人天生都能在逆境中成長。困難有可能是鋪路石,也有可能是絆腳石,當然你也沒有權力去指責別人不夠堅強,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人的AQ(逆挫折商)都是由他自己無法控制的基因、家族和環境決定的,所以教育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方法。我經常看到一些故事,關於當人失意時旁人的一句諷刺可能救了他,也可能毀了他,前者因為不甘心,有了動力,為了證明自己而重新站起;而後者則因受到更重的打擊,徹底萬念俱灰,走上絕路。反過來,當人得意時旁人的一句誇讚,可能鼓勵他使他更加努力,也可能使他因為自滿而迷失自我。

所以教育著實是一件重要而不易的事情,而它的前提就是去了解這些孩子。想想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在2500多年前就能提倡“因材施教”真的是天才之舉。舉個例子,他的兩個弟子子路和冉有問了他同一個問題“聽到了好的主張,要不要立刻實行呢?”孔子對子路說“你家還有夫兄長輩,怎麼能自作主張!”卻對冉有說“當然應該立刻去做!”一旁的華西公看了十分不解,於是孔子解釋道:“子路這個人一向輕率魯莽,所以我要抑制他,讓他謹慎些,而冉有他遇事總是畏縮不前,所以我才要鼓勵他大膽去做。”

談了這麼多,雖然我不是個老師,但我也明白不同的環境和教育會造就不同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說的,但如何將天資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在於後天的教育了。

教育的作文6

久違的陽光放肆的撒滿陽臺,這樣的天氣在宜昌很顯然已經很少見了。我靠在躺椅上正要貪婪的享受這個難得的中午。女兒從朋友家的小飯桌打來電話,說她的班主任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寫點有關家庭教育的體會……

這個要求是不能拒絕的,一方面,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你的進步從來就不是從天而降的,都是老師和家長包括你自己刻意追求的結果。

另一方面,作為班主任同行,我也有責任把家校內外的教育銜接做進一步的研究。今天,這麼好的陽光,真的適合說真話……

我們的國度,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理論,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圍,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漲。書店裡有關教育理論的書有半面牆,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關孩子教育的東西……我們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論,我們缺少優秀的教育操作者。獨生子女,這個地球上特殊的群體,打敗了多少教育理論。寫教育理論的專家,能大膽提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真專家,龍應臺就是其中的一個。

但是,為了迎合上一級專家,為了迎合更多的家長,適合更多的人,不得不加以修飾。孩子的差異性天生都有,無奈我們的家長總想走捷徑,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萬利,這是不行的。如果有家長不贊同我將要談的觀點,不要攻擊我,因為不適合你的孩子,不等於不適合我的孩子。如果我的觀點和你看到的某些書上的不同,也不要攻擊我。

畢竟,不是每個優秀孩子的家長都可以寫理論的,那麼多優秀孩子的家長,其實他們都做了一些平凡的樸實的不值一提的不能上綱上線的具體事情,多和他們接觸一下吧。再完美的理論,不可操作,都是偽科學。說句大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較真科不科學已無多大意義,適用就好,有效就行!寫到這,才發現文章還沒有標題,標題最傷腦筋,家庭教育——淺談?感覺故作謙虛,顯的俗。誤區?又顯得高深莫測。漫談?又顯得不著邊際……突然想到:逆談!正在欣喜之餘,我擔心詞庫裡沒有這個詞,網上一查,盡然被人用過,呵呵,也許是被這個變態的教育逼的,我笑了……

教育的作文7

儘管才六年級,沒有中大學聯考的壓力,但每天的家庭作業,打破了我對長大所有的憧憬。

我其實很羨慕國中和高中的哥哥姐姐們,他們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寵辱不驚,奮鬥到深夜更是常有的事。而我呢,作業越來越多,每天的抱怨也越來越多,每天的作業都是在唉聲嘆氣下完成的。

早就聽說,一些城市已經下發了“不允許給國小生布置家庭作業”的通知,這絲毫沒有在我所在的地區發出一丁點跡象,學校裡甚至有學生,每天熬夜到凌晨,就為了那毫無重量的期末考試。

六年級下學期臨近畢業,在大家都沉浸在離別的傷感中時,教育局卻突然下發了那令我們無比期望卻早已放棄希望的通知。

瞬時,班裡沸騰起來,所有的人都開始思考這沒有作業的時光要拿來幹什麼。

那一晚大概是六年以來我過得最輕鬆的一個晚上。我盡情地看自己喜歡的小說,盡情地在電腦上瘋狂敲擊著鍵盤,八點半就進入了深度睡眠。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說翻到了最後一頁,電視劇中令人猝不及防的“大結局”,還有那玩到厭倦的電腦遊戲,讓我的夜晚,越來越空虛和無聊。

我甚至希望能寫幾本好久不見的作業。

作業也是一堵圍牆,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長期處於作業的籠罩之下,我們無法習慣沒有作業的生活。

想到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段話:“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時,你痛恨這些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停下來想一想,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

作業多不多與成績好不好無關,同樣,不佈置作業也不應該是為學生減輕壓力的行為。

通過這件事,我也有了許多感觸。

要知道,學習靠的不是作業完成與否,教育也不在於是否佈置作業,而在知識的灌輸方式和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其思想的提升,那才是教育。

教育的作文8

第一個危機,來自於合格的老師百不得一。判斷一個塾師是否具有基本的國學素養,只要看兩點:一,他會不會寫合格的詩詞,二,他會不會寫合格的文言文。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裡記載的一則故事:某地有塾師水平很差,不識“鬱郁乎文哉”,念成“都都平丈我”,後來有新塾師念“鬱郁乎文哉”,學生駭怪而散。十年來,徐晉如接觸書院、私塾機構數以百計,除了北大中文系教授龔鵬程先生的龔鵬程國學院、北大中文系博士檀作文先生的雒頌堂私塾、杭州民間學者季惟齋先生所辦的私塾是國學正脈,這種情形實在太可怕了。

第二個危機,來自於功利思想。國學在傳統上是精英之學。夏商周三代,教育就已經非常發達。研習國學,絕不能抱功利思想。一旦想著學國學怎麼“有用”,其用心就卑下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的教育是所謂六藝之教,一面要誦習國學經典,這要有專門的碩學之儒講授,一面又通過詩、禮、樂的薰陶,養成學生完善的人格。所以真正的國學教育,就該像龔鵬程教授、檀作文博士、季惟齋先生那樣,由詩入手,涵養性情。然而很多家長,只把國學當作讓孩子守規矩的訓誡,於是《弟子規》這樣的糟粕,堂而皇之成了“國學經典”,實在是令通人齒冷。

第三個危機,來自教育者的鄉愿卑賤。國學教育,從來靠的都是教化。教化在從前都是有嚴格的標準的。但現在很多機構把國學當成商品賣,這個過程中,標準便在一點點地降低。大眾讀不了正體字,於是就用簡體字教材,大眾不能接受正音誦讀,於是就改成普通話朗讀,大眾想聽他們聽得懂的,於是精深的義理、高貴的精神,被要求往通俗甚至庸俗的方向講,最好能喜聞樂見!但是,作為一個師者,因為我永遠不會降低標準,在他們看來,我所講的東西,也許是個好東西,但賣不上價,等於什麼用也沒有。

教育的作文9

教育的留白

“老師,瀾瀾哭了。”“她捂著耳朵哭得很厲害…….” 剛下完課間操,一群小朋友便嘰嘰喳喳地拉著哭個不停的瀾瀾,向我圍了過來。我請圍觀的小朋友散開,安靜下來。“發生什麼事了?誰來告訴我”“老師,老師,我知道,是心心把她弄哭的!”“心心對著她的耳朵大聲地吼叫……”瀾瀾抹著眼淚說: “ 我沒怎麼樣,她就衝著我的耳朵大吼大叫,把我的耳朵弄疼了,嗚嗚嗚……”在確認孩子的耳朵無事後剛剛放下了心,這邊又按不住的怒火騰起來了,又是那個心心!我的頭“嗡”的一下就大了。

心心這個小姑娘可是就是我們班除了名的愛搗亂,很調皮。只要女生有什麼問題發生,肯定有她:上課時講話擾亂紀律,下課說不文明的話,欺負同學,用水彩筆畫別人的衣服…….天啊,每天要到我這裡告她狀的小朋友都快排起隊來了。最糟糕的是她嘴上應付著老師,私底下該怎麼調皮還是照做。她的從上學期問題解決了一遍又一遍,試過各種方法手段:心心很聰明,反應敏捷,在體育方面尤其出色,我決定請她做體育委員,希望她能管好自己,可是收效甚微。因為經常受到批評,她也慢慢開始不在乎了,這可真讓我著急。今天我一定要把她的毛病改一改!

我先讓自己平靜下來,請她和我來到辦公室。剛進門,她習慣性地開口:“老師,我錯了下次不敢啦。”這個小滑頭,都快成“認錯專業戶”了,“別擔心,今天老師不批評你,是為了給你看一個東西,才請你來的。”我笑著對她說。頓時,她臉上露出了些許輕鬆的表情,但又隨即浮起了滿面的疑惑。“看什麼呀?” 心心好奇地來到我的電腦面前,我開啟網頁,給她看了耳朵的結構圖,又和她一起讀了耳朵的保護。讀完後我問她:“現在你明白了耳朵的構造了嗎?”她點點頭,“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耳朵,不傷害到它呢?”我繼續追問,她一一回答。抓準時機我馬上說:“嗯,很棒,你全都明白了!那麼今天的事情該怎麼處理你應該知道了。”心心低下了頭,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小聲地說:“殷老師,我全明白了。謝謝您。”

放學時我聽到瀾瀾對我說心心已近向她道歉了,她們還是好朋友。此後她的改變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到。給孩子的犯錯留白,給他們一個自己改正的機會,相信您也能收到和我一樣的驚喜。

教育的作文10

“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在當今社會,感恩意識的缺失卻已是普遍現象,在如此時代背景下,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不錯,這是一種美德。既然是美德,那就要有德行方面的修養,要學會感恩,珍藏感恩的禮物,那種禮物是金錢買不到的。

感恩是中國傳統的習俗,而磕頭是每年過春節時拜年必須做的禮節,這是約束,只不過,現在你不做也可以的,至少人家說你沒禮節。如果你不希望走後被人家說的話,你就做做。

《詩經》裡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桃報李就是感恩,可是卻並不是為感恩而感恩,而是為了“永以為好”,即尋求一種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

這是大眾化的,不是每個給父母的感恩之節,也不是給父母的頭。我們需要的是對父母的體貼,對父母的珍惜,對父母的理解。這樣才會感恩,仁義也盡到了,作業也完成,兩全其美。可是,學校說這是作業,既然是作業就應該有交的期限,到時間了就必須交,因此,這些孩子就要拿上自己對父母的關愛、體貼和珍惜來到學校,完成任務交差。

這樣是感恩嗎?是真情的體恤嗎?到底有沒有恩?誰都知道啊,他們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不是純粹的感恩。

說到底,我們為“感恩”而進行的“感恩教育”,可能無法達到“感恩”的目的,我們缺乏的是“人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的首要前提是要其成為一個“人”,給他們以“人的教育”。

親情之愛是人世間最樸素、最純潔、最自然的感情,它融於我們生活的細節之中,教育者如果僅僅把它當成一種作業和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上面的這是論壇的結果。也許,就這樣吧!如果把教育教成這樣的話,那就是學校的可悲,父母的遺憾,孩子的無奈。

“我以為,給父母磕頭盡孝,應是發自內心的行為,它必須在特定的事情發生之後,在心靈受到極大的衝擊之後的磕頭盡孝才具震憾力。而硬性規定的給父母磕頭盡孝,不僅會流於形式,更會使學生覺得可笑而對此不給予理會。”這才是我們要說的!

感恩:父母需要的是真誠,是孝心,是關照!呼籲教育,請不要把孩子束縛在“感恩哲學”中吧,解脫他們的身上沉重的枷鎖,讓他們們的靈魂迴歸自由,從心而發,真正學會感恩!

  教育的作文11

每當我一想起那件事,心裡便會覺得美滋滋的,總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著……

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特殊的考試,那件事使我受益匪淺。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火辣辣的太陽斜射著大地。一大清早,媽媽便把我從床上“拎”起來,說是要帶我去考試。我疑惑地想著:考試?今天不是星期六嗎?考什麼啊?我心裡打了一個大問號,同媽媽去了。一路上,我追問著媽媽為什麼要去考試,可媽媽總是應我:“去了就知道啦!”我被她逼得無可奈何,只好知難而退,閉上了嘴巴。

媽媽領我到了一座很高的山腳下,對我說:“好我們上去吧!”“啊?”我驚訝的叫道。“上去?爬上去?”“對!怎麼了?”媽媽疑惑地望著我。“這。這麼高……高!”我懷著緊張的心情指著那座山說。“哎呀!別管那麼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走!”媽媽信心十足地說。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動,便與她一同上了山。

還沒到半山腰,我便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媽媽,我……我們就到這吧!我沒氣了!”我的汗水有如斷了線的珠子似的一滴一滴掉下來。“不行,做事怎麼能半途而廢呢?接著爬。”媽媽皺著眉頭說。我拿她沒辦法,只好繼續向山頂。

過了好長時間,我們終於爬上了山頂,我和媽媽都累得上氣接不下氣。“你從中知道了什麼?”媽媽問我。“我?我……我從中知道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完成,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對嗎?”對,這次考試通過了!成績是優!“媽媽說時臉上露出了欣慰和笑。”啊?您說的考試就是這個?“我迷惑不解地問。”對呀!“媽媽笑了,我也笑了。這時的天格外的藍,山格外的綠,好像伸手就能摸到雲朵。小花、小草們在向我招手,太陽在向我微笑……

啊!這真是一次特殊的考試啊!這次的考試讓我受到了書中得不到的教育,它像一個警鐘一樣時刻提醒著我,永不停止。

教育的作文12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在20xx年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們學校組織了九九重陽節感恩教育實踐活動,要為那些孤單的老爺爺、老奶奶泡一杯茶、送一個小禮物或唱一首歌、跳一支舞,聽老人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個重陽節的下午,我們五年級一班和二班的全體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一路上有說有笑地向鄒城市第三老年公寓走去。

大約半小時以後,我們就來到了第三老年公寓。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開始表演節目。同學們表演得很認真,節目也很精彩,老人們看得津津有味,不時地爆發出開心的笑聲節目演完了,老師讓我們三人一組去為那些孤獨的'老人們梳一梳頭、說一說話,聊聊天。我和姜爽、於瑋瀟一組,找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並把我們做的賀卡送給了她。我們對那位老奶奶說:奶奶,您渴嗎?老奶奶說:我不渴呀,你們是來幹什麼的?姜爽說:我們是來為您服務的,您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吩咐我們做。我說:奶奶您進屋吧,我們攙扶您進屋。老奶奶說:呵呵,我的腿不好。現在不想進屋。謝謝你們,孩子。你們餓嗎?不餓,老奶奶。我們三人齊聲說。你們吃水果嗎?老奶奶又問。謝謝您,老奶奶,我們不吃。我們就這樣和老奶奶開心地說著話,不知不覺,快四點半了,在老師的督促下,我們才和老人們依依不捨地揮手告別。

從這次感恩教育實踐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些老人是那麼的孤單,那麼的需要幫助。我們應該關愛他們,讓他們開心的度過幸福的晚年。

教育的作文13

炎熱的暑假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心情同這炎熱的酷暑一樣無法平靜。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讀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這本書在我的心中點起了一把火,一把讓我重新認識我所從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其中有一句話,“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句話成了我追求的目標,我的人生前進的方向。首先我談談我對新教育的理解。

新教育有兩個目標: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我認為,教師首先要有理想,有了理想才能追求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人生中的價值。在有理想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行動,光說不做是沒有用的,俗話說的好“勞動才有收穫”。新教育還有三大改變:即“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我認為,讓學校“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成為學生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讓學生成長,並且快樂著。

我們還要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同時我們還需要知道家校互通。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於學問、狀態大於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讓孩子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快樂伴隨孩子成長。

我們也要告訴孩子態度決定一切,說你行你就行。現代教育中體罰近乎無能,讀書改變人生,課堂屬於學生,性格主宰命運,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領域展開“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以及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新教育實驗”十分強調行動,而且把“只要行動,就有收穫”作為實驗的價值取向。

“新教育實驗”的行動,是改變我們的教育行為,是一種追求教育行為改變的行動,人人可以樂而為之教育實驗”所有的理念、觀點、追求的目標都將體現。借用“小蘋果”的一句話:種下希望,就有收穫!

這就是我理解的新教育,不過怎樣說怎樣想最後都會落實到行動中來,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我將會懷揣新教育的理想,踐行新教育,實現新教育,做一個幸福的語文老師!

教育的作文14

說起現在的教育啊,真是讓人既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可憐了我們現在的孩子!

no.1:上了七年級的培優班,我是真的感到了時間的緊迫。早上五點就要起床,背那些政史地生;晚上更是要熬到十一二點去寫那些讓人頭痛的數學題。好不容易睡下了,卻又做夢夢到在寫作業,弄得睡眠也很淺。人家國外不是研究了嗎?上學時間改到10點,效率都大大提高。可惜中國的人們一直信奉“頭懸樑,錐刺股”這一理念,弄得我們天天疲憊不堪也只能堅持下去。

no.2:還有就是那無止境的背書讀書。古人寫的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富有詩意也富有深情,多美!但現在的我們認識只在於那些枯燥的筆記,無聊的讀背之中了。問作者的人生經歷?不知道。為什麼寫?似乎也很模糊。只會按照死模式答題,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no.3:閱讀分析等題目的“標準答案”。“只會按照死模式答題,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有的文章真是美到我骨子裡了,透到我心裡了,很想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但是——一個大大的“0”分就會出現在你的試卷上,然後被老師劈頭蓋臉的批評:不按格式答題,思維太偏之類的話。但是文章不就是讓人欣賞的嗎,不就是應該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的嗎?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是一個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答案是這些,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語文嗎?

no.4:一考定終生。大學聯考可謂是人生的大事,甚至可以說,你大學聯考的成績決定了未來。我不這麼想。萬一考生失誤了呢?萬一正好不舒服呢?人家美國的狀元,不僅看大學聯考的成績,而且也關注生活的自理能力之類的,也就是如此國外的人拿個諾貝爾獎就像玩一樣。而我們中國只是為學而學,沒有真正的喜歡學習,因此很少有在世界上研究出名的。也有一些成績很好的博士,卻連簡單的洗衣服可能都不會……

“教育是國家之本。”中國若想進步,還是要在教育上進步,思想更發展啊。

教育的作文15

這個寒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使我走進了充滿愛的世界。我最喜歡看《勇敢的羅伯特》、《耐利和卡隆》這兩篇。

《勇敢的羅伯特》講述了一個叫羅伯特的二年級的學生不顧自己的安危在馬車行駛過來即將軋著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時,在千鈞一髮之際羅伯特把他推到一邊,自己卻來不及躲閃,被迎面而來的馬車碾在了腳上

《耐利和卡隆》講述了善良的卡隆幫助駝背的耐利擺脫同學的嘲笑成為了一個再也不受人欺負,勇敢的耐利的故事。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任何環境下遭遇任何的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只要有恆心有耐力,任何磨難都能客服。

《愛的教育》這本書,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娓娓地敘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精神。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老師、父母和關心我們的人,善於培育善良本性,讓我們健康的成長,做一個充滿愛心的好孩子!讓我的生活裡永遠充滿了關愛和快樂!

《愛的教育》用了日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社會的所見所聞、他父母的信和老師講的感人的每月故事。

在《愛的教育》書中,特別是“精神講話”《萬里尋母》,讓我不禁對裡面的主人公馬珥珂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1歲時為了讓家裡的日子過得好一點兒,自己一個人到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富有的人家,當女傭,後來因為主人連續搬家而斷了聯絡。13歲的主人公馬珥珂,不顧路程的危險,向父親提出了一個人去南美洲尋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然沒有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珥珂去南美洲。馬珥珂在去南美洲找母親的路上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人也有壞人,有慈祥的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等等。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馬珥珂終於找到了母親。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知道愛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觀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為國獻身......

愛像把金鑰匙,愛,讓我們奮不顧身地去幫助別人,愛是多麼偉大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