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4W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1

戶外活動回來,我帶孩子們排隊洗手,喝水。我發現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認真聽從我的指揮,可還有幾個卻頭頂頭地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幹些什麼?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剛要靠近,他們看到了我,趕緊低頭往嘴巴里一個勁地放東西,我怕他們吃了什麼髒東西,急忙說:“在吃什麼呢!快吐出來!”孩子們見我真的生氣了,連忙吐到手裡,藏到了身後。我掰開孩子的手,發現他們手裡握的是一種油炸的小零食,就生氣地問:“是誰拿來的?”孩子們指著張靜對我說:“是張靜拿來的。”我走到她的跟前,生氣地看著,準備狠狠訓她,可轉念一想,這樣做可能非但不能杜絕他們拿零食的現象,說不定會適得其反。我得讓孩子們從根本上了解吃零食的危害,治標得先治本啊,於是自己穩了穩情緒,對孩子們說:“張靜拿零食對不對?”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不對!”“我們能吃零食嗎?”“不能”“為什麼不能?”“零食不衛生!”“零食對身體不好!”“會讓身體變胖!”“吃零食就把牙齒吃掉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吃零食的危害。“那吃零食有這麼多的壞處,我們可不能再吃零食了,小朋友正在長身體,應該多吃有營養的東西,吃零食一點營養都沒有,還對身體不好!有誰知道吃什麼對身體好?”孩子爭先恐後地說:“多吃蔬菜;多吃飯;還有水果……”聽到孩子們的回答,我滿意地笑了笑說:“小朋友們真棒!我們要想身體健康就應該多吃水果、蔬菜,不能吃零食!”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

最後,我把張靜叫到了跟前,問她:“你今天把零食帶到幼兒園讓小朋友們吃,這樣做對嗎?”張靜望著我,搖了搖頭,對我說:“老師,我錯了,我以後不拿零食來了。”我朝她點了點頭“嗯,這才是老師最喜歡的好孩子!”

一節幼兒健康課就這樣自然無形地生成了,源於孩子的生活,教育顯得一點也不生硬。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談話中他們懂得了吃零食的危害,知道了要身體棒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吃有營養的食物,作為老師的我也學會了: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冷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2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俗話說病從口入,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總愛把小手放在嘴巴里面。還有一些小朋友特別喜歡在地上爬,然後在把髒髒的小手摸臉,放到嘴巴里。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需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影響到他們的終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許多家長認為“我們小時候吃了苦,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只有一個,不能讓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們時時處處依順孩子,吃飯、穿衣時出現了幾個大人圍著孩子一人轉的現象;晚上睡覺時還任孩子嘴裡含著糖入睡或是整天為孩子買一大堆的零食,結果使孩子對正餐了無興趣……殊不知幼兒時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若錯過這個寶貴時期,一旦壞習慣形成了非但難改,而且貽害無窮。

所以老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所謂,幼兒園是幼兒的第二家庭,老師則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家長的角色,老師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不知不覺的模仿中受著影響,因此,老師對幼兒的示範作用很重要。平時,老師在幼兒面前,要有意思無意識地讓幼兒知道老師是這樣愛乾淨,講衛生的。例如,吃飯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兒的模仿能力強,自然會跟著做,久而久之,幼兒飯前洗手的習慣就培養出來了。

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應從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愛玩紙,可每次玩過後,教師裡就會一片狼籍,滿地的紙啊等令老師頭疼。為此,在一次美工活動中我想了一個辦法,我讓小朋友自己按意願玩紙,小朋友可高興了,等他們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處可見。於是,我就唱起《開火車》的曲子,玩起遊戲來,小朋友興趣來了,也紛紛加入進來,當我們開著開著我停了下來,對小朋友說:“不好前面有障礙物,我們的火車過不去”。說完,將一堆紙撿器起丟進紙簍。火車又開了,前面又有一堆紙片,我正想開口,只見杏子小朋友主動跑上前去說:“老師,我把這個丟進紙簍。”我衝她一笑,大聲說:“小朋友看,教師裡還有這麼多東西,我們怎麼開火車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爭著將地上的垃圾丟進紙簍。這下,火車開得真快!

從那以後,幼兒往地上丟東西的習慣明顯好轉,不管是進行活動,還是吃午點,小朋友都很自覺往紙簍仍。由此可見,老師對幼兒的耐心引導,會促使孩子兩好的行為習慣在此過程中逐步養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同時也表現在要有獨立自理能力,玩具玩過後,一定要讓幼兒學會物歸原主,如果老師讓老師來收拾整理,容易讓幼兒產生依賴心理。從讓幼兒學會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學會穿、脫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後,這種好習慣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工作中去,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3

從事幼兒教育也有些年頭了,各種各樣和體質不一的孩子也接觸了不少,對於孩子們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某些身體不適,一般我也能看出些端倪,發現孩子身體的一些不適後,我會及時地告知衛生老師或家長,有效地採取措施,保證孩子身體有疾病能早發現、早治療。但是,班中近期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深感自己在醫學知識方面的不足。

這天晚上,班中的清源媽媽打來電話,聊了幾句後,她忽然問我,今天上午她兒子清源是不是發哮喘病了?我一愣,因為此前我雖然聽說過哮喘病,但這麼多年,班中和自己的生活中沒有遇到過生哮喘病的,因而對哮喘病的症狀、特點的確不勝瞭解。於是我馬上回憶起了早上帶領孩子們運動時發生的那一幕,只見清源只投擲了幾個小沙包後,就怔怔地站在哪兒,一邊喘著一邊嘴中不停地發出“唉、唉”的無力嘆氣聲,我連忙讓他先坐下,讓生活老師照看下清源,自己又帶領著其他幼兒繼續地運動下去。回到班內,看看清源人雖然不大有精神但也沒有其他不良反應,放學時我也就沒和清源的家長說起這事。當我把清源早上發生的這些情況告訴他媽媽時,他媽媽說:這種症狀就是他兒子發哮喘的特徵,回到家孩子就躺下了,我說:“真對不起,因為清源是新轉學進來的,老師來家訪和家長來給孩子報名時也都沒和老師說起孩子的這個身體情況,因而帶班時,我對清源的確沒有特別關注;以後我會留意清源的身體狀況的。”聽我這麼說這位母親也不好意思了,說:“不怪老師,報名和老師家訪時,我有顧慮,怕說了孩子身體這麼差這一情況,園方可能不錄取我的兒子,但現在天氣轉冷,孩子發哮喘的頻率在增多,因而希望老師要多關心下清源。”

放下電話,我馬上上網查閱了有關小兒哮喘病發病的由來及特徵,知道冬季這些患兒特別容易發病了,由於在發作哮喘病發作時呼吸很急促,喉嚨和嘴裡就會粗粗重重的喘氣聲等相關症狀;此時如果成人不引起重視及時採取照料措施,孩子也是非常危險的。看到這裡,我意識到:今天孩子參與運動中發生的情況我處理的還算是對的,但作為一個第一線帶班直接接觸孩子的老師來說,我應該多多學習,瞭解小兒長見病的發病症狀特點等,老師有了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就能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身體不適,及時地採取相應措施,防止孩子病情的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關注好每個孩子,使每個孩子能健康地成長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4

公桂蘭院長給我們做過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介紹,公院長還為我們講了幼兒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原因分析、教育對策,還講了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我聽了後感到受益匪淺。

當公園長講到幼兒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原因分析和教育對策時,我想到我園的部分幼兒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只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小,沒當作心理問題看待,只是想等他們長大了,一切就好了,忽視了對他們的引導幫助。如當看到有的小朋友吮吸手指、經常挖鼻屎、還有幾名幼兒吃鼻屎時,只是簡單阻止,但是效果卻不顯著。當我學了這些天的心理健康知識後,我要用所學到的知識幫助孩子們。

一、我要和其他教師配合,積極開展各種教育活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萌芽;當看到有的小朋友出現習慣性問題時,要及時轉移注意力,鼓勵他們參加遊戲活動;並對有進步的兒童及時鼓勵、或獎勵。

二、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商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的多數時間生活在家中,導致其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家庭,因此改變兒童心理與行為問題,必須從其家庭入手。針對幼兒的不良習慣,我要及時告訴家長,查詢原因,在排除生理因素外,及時引導、解釋,幫他們主動克服不良習慣。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5

幼兒園老師教育教學隨筆 《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幼兒期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採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與家長溝通,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我班幼兒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多數幼兒在家是成人餵食的,更由甚者是追著喂,哄著吃。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由於生活衛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由在家的幾個大人圍著轉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開學後,我們發現幼兒偏食、挑食的現象較嚴重。但幼兒飲食習慣的可塑性較強,就有意識地進行了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及時地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吃得“好”,卻輕行為習慣培養的現象,許多幼 兒形成吃飯挑剔、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比例失調,引起各種營養不良症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平時的家園通訊欄和網上的宣傳,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平衡膳食,向家長做好宣傳教育,只有合理的營養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通過遊戲兒歌等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

我們通過兒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讓幼兒瞭解小手的作用,學會洗手的方法。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汙染。特別是孩子,由於好動更易將不潔東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而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面板清潔,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小競賽,讓幼兒掌握洗手的順序(挽袖、打溼、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淨,甩手上的水),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溼了,藉此機會,我就給孩子們做示範——挽袖,並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說:“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遊戲,使幼兒養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三、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1、及時調查、瞭解幼兒的偏食情況。

在瞭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範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並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後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打預防針”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採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遊戲,然後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麼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後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3)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綠色蔬菜,開始她一看到綠色的蔬菜就搖頭,現在能稍微吃點了。

(4)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我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幼兒園衛生教育隨筆6

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xx沒有挽袖子”……每天這些事情總是重複發生。過去,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洗手時要這樣……要那樣……注意……”可效果總是不好。

我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徵,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於是,我調整了策略。

這天,在孩子們洗手時,我也加入進去,並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這是我從《洗洗小手》改編過來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們來洗手……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飛跑了……

我邊唱歌曲邊洗手,當我唱倒甩甩抖抖時,時而快抖,時而慢抖,誇張地動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跟我學起來。格格甚至一邊隨歌曲的內容進行表現,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動作之中。

讓洗手環節趣味化,遊戲化,讓幼兒在歌曲的強弱,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能促使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現在,就連以前幼兒最愛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環節,孩子們都願意主動完成了。

教師應做有心人,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徵,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尤其是如何引導幼兒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麼做”,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