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敘事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3W

幼兒園教育敘事1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小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幼兒園教育敘事精選15篇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著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說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定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說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為了幫助孩子用積極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動加入到借玩具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我的參與顯得信心十足,他們一致認為“老師一定能成功地借到玩具”,其實我的加入不過是教師交往策略的示範。當我說出:“小兔,我們倆一起玩滾皮球好嗎”的時候,孩子們都緊張地注視著小兔,聽到小兔欣然答應。都鬆了口氣,稚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於是他們紛紛像老師那樣用“一起玩”的策略向小兔借玩具。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剛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當成功的喜悅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時,我更深刻地領悟到《綱要》中提出的: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學的過程,給予恰當的指導,更要關注教育的物件,適時給予幫助,樹立自信心。而這是不少年輕教師常常忽略的問題,只關注與教學過程有關的因素,白白丟失了很好的教育機會。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著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後,他們又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著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說:“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不少老師在提出的問題遇到冷場、得不到孩子們呼應時,往往不能給予他們新的思維引領,只是一味地追問:“誰還有好辦法?”弄得孩子們更加不知所措,最後老師只好自己把答案說出來。其實此時孩子回答不上來,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思維上的跨度大,孩子一時還想不到,這時教師需要給予搭橋式的問題,降低難度。

還有可能是孩子想到了,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即所謂“意會和言傳”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用直觀的動作去引發幼兒表達,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上完這節課,我的感受頗深:一節成功的教學課不只是看教師。能否順暢地完成教學過程,也不只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答出各種問題,而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運用自己地教育策略和智慧。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加強反思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

幼兒園教育敘事2

觀察到生活的美。這兩者對小孩子未來的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些也就是為什麼讓小孩子學習畫畫的原因。

小孩子天性就有畫畫的基因,每個小孩子在成長時也都非常喜歡畫畫,只要父母加以引導,不僅讓小孩子的畫畫潛能得到發揮,同時可以讓小孩智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並對生活之美有更多的認識。小孩子學畫畫的好處太多了,一可以提升思維能力。二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之美。

很多小孩在畫畫時都是在尋求自己的獨特的一面,他們在畫畫之後喜歡相互比較”這個我有,…這個我有…,你沒有這個…”這是小

孩子比較時常說的話,用以證明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針對小孩這種想與眾不同的特點,老師們可以採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法。如:給小孩們一個圓形的基礎,讓他們畫出各種小動物,或者以魚的輪廓為基礎,使用各種線條以及圖形對輪廓進行修飾。在畫畫的時侯,小孩子們會非常的開心,放鬆,思路也因此而變得更加的活躍。在同樣的圓形基礎上,他們會積極的開動大腦進行創意,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所以畫畫對於啟用小孩的想象力非常的有幫助,與此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畫畫潛能。

讓小孩子學畫畫不僅僅只為了讓他成為一個小畫家,更多的是培養小孩子的美感,一種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的幸福,讓他們受益終生。為了讓小孩子對畫畫感興趣,老師通常會利用非常有童趣的故事,來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讓小孩子心情愉快從而樂於去畫畫。在小孩子畫畫的同時從故事中學到生活之美,並將美通過自己的`小手畫出來。除此之外,為了讓小孩子有更多的素材可以用來創作,我們的老師也要帶領小孩子到戶外活動,去觀察大樹,花草等美的事物。

畫畫讓小孩子在創造時激發思維,也讓小孩子在學習畫畫時,認識到生活的美,觀察到生活的美。這兩者對小孩子未來的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些也就是為什麼讓小孩子學習畫畫的原因。

幼兒園教育敘事3

本學期剛剛接過大班,沒想到這個班,挑食的小朋友太多,真的是手足無措,每到吃飯的時候,孩子們就過來跟說“教師不吃木耳”“教師不吃雞蛋,不吃黃瓜……”不吃這不吃那,弄的頭都大了。尤其是媛媛和政宇,尤為挑食,想這樣下去可不行,一是孩子正在長身體,不吃飯營養跟不上,二是班級沒法管理啊。於是,吃飯前。就先說飯菜多好吃,激起孩子的食慾。再就是坐到她旁邊跟他一齊吃,慢慢的媛媛小朋友有了很大改變,可是政宇還是不吃,有一次,只好說“來餵你吧,就是這樣喂們家的小弟弟的。”就餵了他幾口,並沒有強制他把菜都吃完,又一次吃西紅柿炒雞蛋,他還是不吃,又過去喂他,結果喂他吃了一半,他自就把剩下的.吃完了,慢慢的,從吃幾口到自把所有的飯菜吃完,政宇有了很大的改變,並且政宇的爸爸媽媽也給們打電話說,政宇回家會跟他們說自在幼兒園吃了什麼,在家吃的飯菜也多了,這讓感到很欣慰。

之後,經過觀察。瞭解,也許孩子並不是不吃,而是剛開始看到菜的時候,他以為這個菜長的不好看,或者不喜歡他,就不吃,而家長就不給他做,也跑來找教師說,家孩子不喜歡吃,別給他吃,結果孩子就變得挑食了。當你讓孩子慢慢嘗試去吃的時候。他會發現這個菜還挺好吃的,慢慢的就會喜歡吃了,也不再挑食了。他意識裡就以為這個菜不好吃啊,媽媽也不給做,結果導致了挑食。所以,們必須要認真去觀察孩子,去了解他的內心,也許他的表現跟內心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同時,們也必須要跟家長做好溝通,共同來照顧好幼兒。

幼兒園教育敘事4

前段時間曾經思考了"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不成熟的幾點建議: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幼兒語言的源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豐富幼兒語言內容的根本。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生活周圍的人與物,為幼兒提供說話的材料,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如班級裡有小朋友生病了,可組織幼兒自制玩具和教師去探病,並對生病的幼兒講幾句話。有了這種生活經驗後,幼兒談起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事就不會無話可講了。

2、培養幼兒說話的興趣

在成人中,有的人生活經驗很豐富,但不善於表達,這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顯然,幼兒階段,培養幼兒語言興趣是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前提。語言是抽象的,要使幼兒對之產生興趣,必須將語言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如:幼兒對老師委派的人物很感興趣,可委派幼兒去ⅹⅹ老師處借音樂磁帶,幼兒為了得到老師的好感,會盡量把誰要向誰借什麼東西表達清楚。多次獨立交往,會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

3、創設幼兒說話的機會

在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對語言產生一定的興趣後,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有利於說話的環境。首先對膽怯的幼兒,要為其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與其親近,讓幼兒感到幼兒園和家庭一樣自由自在。這樣,幼兒就會敢說話。其次,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此外,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幼兒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有著強烈的表達慾望,利用幼兒這一心理,教師可用新穎的玩具請幼兒講段話,如,飛進教師的小鳥,一陣雷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等都可成為誘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材料。

4、改進語言教育方法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互動作用,充分發揮幼兒語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適當增加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幼兒教育隨筆(四):超市遊戲的收穫

上星期,大潤發超市開張了,超市裡擺滿了很多物品,很多孩子走進了超市購物,一下子超市裡擠滿了人,大家都想購物,以至遊戲中出現了"搶購"的現象,子薄和元濤為了一袋王子餅乾兩人搶了起來,孫若涵由於一次性拿了過多的物品,在擁擠的過程中物品掉了一地,徐少航人來瘋似地在超市裡跑來跑去,整個超市看起來亂糟糟的.。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及時介入遊戲,告訴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在超市中要注意保持有序,不能亂跑,同時也要保管好自己購買的商品。這時超市裡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超市剛開張,物品很多,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孩子購物的慾望,但由於超市裡同類商品少,就導致顧客為了某種商品而爭搶。在超市裡我們制定的規則由於不具體,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僅僅是平時生活中與父母在超市購物的經驗,因此在遊戲時孩子由於經驗和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的爭搶,購物過多、亂跑等現象。

策略:

1、在超市裡多增加一些同類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們由於喜歡而爭搶同一類商品。

2、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超市的遊戲規則,教師將遊戲規則畫出來,貼在超市裡,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幼兒園教育敘事5

案例背景:

在幼兒園中,很多小朋友都非常愛“美”。特別是當新衣服買來時很多幼兒都急著要穿到幼兒園去,想讓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新衣服是那麼的漂亮,喜歡老師表揚表揚他。但是有些家長一味地寵著孩子,他想怎樣就怎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樣更好的與孩子交流、溝通呢?

案例描述:

五一回來,衡衡有點不情願地走進教室,我一看他的臉就猜到他肯定是心裡不好受。這時我就過去問他怎麼了,他不離我而且轉身自己去玩了。他媽媽見此情形就過來跟我說:“五一休息時給他買來一雙新涼鞋 ,在家裡每天都穿。昨晚樓下一位阿姨誇他鞋子漂亮,他聽進了。今天非要穿到幼兒園來,跟他講了一早上他都不要聽還哭了一頓所以現在心情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時我就又跟衡衡去交流,他仍舊不離我但是不象剛才轉身去玩了。但是還是在聽我講話的,因為他愛講道理所以我還是抱著試試的態度與他溝通。結果他願意與我交流,我很高興。我蹲下來問他為什麼不高興,他告訴我因為他想穿新鞋子可媽媽不讓他穿所以哭了。這時我對他說:“衡衡,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穿嗎?因為現在天氣還有點冷,而且太陽公公也沒有出來,你看老師、小朋友都沒有穿涼鞋。如果你現在就穿的話很容易感冒的,萬一衡衡感冒了,那就要上醫院打針了 那就又要花媽媽錢了對嗎?”他回答的很好而且心情也又點舒暢了。然後我又問他,爸爸媽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對嗎?他遲疑了一會兒對著我笑了笑,他媽媽看到此情景也放心地去上班了。我也為衡衡聽懂了我的意思明白了我的道理而高興。

案例分析:

現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獨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較富裕。又很多家長一味的寵著自己的孩子,把他們作為掌上明珠捧著,祖輩家長特別明顯。所以現在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愛“美”心理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儘管這種心理是在特定情況下能起積極作用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它會給幼兒心理健康和個性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家長、教師應該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幼兒的愛“美”心理。採取正確、合理的方法來引導幼兒,特別是對於那些非正常愛漂亮的孩子。幼兒愛“美”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從教師、家長和幼兒自身的特點來看。教師的誇獎很有可能促使幼兒愛“美”心理的動因,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判別能力不強,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當孩子提出物質要求時總是一味地滿足孩子。沒有教育孩子該怎麼做,也沒有采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促使幼兒愛“美”心理的形成。有些幼兒自身愛“美”,教師、家長就要更加註意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的這種心理,導致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因素。

此時,教師、家長怎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起到關鍵的作用。

案例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早期教育重視發現、保護和引導他天性中固有的品質。”還指出:“只有家園聯絡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展。

1、發展的趨勢去關注孩子小步遞進的過程,抓住 發展的尋常時刻,學會了解行為的發展意義。

在幼兒園中我們要學會分析孩子行為的尋常時刻,瞭解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水平,認知特點、智慧策略,以便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兒童的發展具有個體差異,不同的兒童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不同的優點和缺點。教師應具有全面、正確的兒童發展的知識和了解兒童發展的能力,積極、適宜地把握兒童發展程序及其特點,努力支援和幫助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為每一個兒童的長遠發展在早期奠定良好的基礎。

2、關注個別差異,滿足發展中的不同需要,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支援、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3、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現實的需要。

對幼兒來說家長最重要的不是對幼兒進行“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道德說教,而是幫助幼兒認清自己到底需要做什麼,以及選擇一種既能使對方感受到被尊重並接受自己的方式。

幼兒園教育敘事6

那天我組織一個小班藝術活動“小老鼠”,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讓孩子體驗貓來時老鼠的緊張心情。為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先將歌曲內容創編成故事,然後在活動一開始藉助圖片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講完故事,我提問:“請問老鼠最怕準 ? ”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老鼠最怕貓。”我滿心歡喜,正準備肯定孩子們的回答,竹子站了起來:“老師,其實現在的老鼠已經不怕貓了。”他的話讓我吃驚,一時間不知如何迴應。這時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嚷開了,強強說:“在動畫片《貓和老鼠》裡,貓將老鼠踩在腳下也沒吃老鼠。”川川說:“老鼠吃了貓的蛋糕,貓也沒抓住老鼠。”我問竹子:“你能告訴小朋友,老鼠為什麼不怕貓嗎 ? ”竹子說:“因為現在的貓成天呆在家裡等著主人去餵養它,它再也不用去抓老鼠了。即使老鼠從它面前經過,貓也不會去抓老鼠,因為它肚子不餓。”

老鼠真的不怕貓嗎 ? 老鼠究竟怕誰 ? 孩子們各抒己見,繼續著剛才的話題。“老鼠怕老鼠弶。”“老鼠怕‘粘得牢’。”“老鼠怕老虎。”……自由討論結束後,我說:“小朋友們說得都有道理,但老鼠本質上還是怕貓的。”於是,我便把《貓為什麼要捉老鼠》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從貓的祖先講到家貓的來歷,又講到貓捉老鼠是一種本能。之後,我才開始“小老鼠”的藝術活動。

雖然沒有很好地完成原定的教學目標,我的引導策略也還顯笨拙,但對我來說那是一次超越。以往碰到這種情況我要麼束手無策,要麼強把孩子拉到預設的活動環節中。而這次,我理解了幼兒的想法和感受,併為順利開展活動提供了經驗準備。

幼兒園教育敘事7

們班的寶貝是全園最小的,頭一次接觸幼兒園這個小社會,要適這個團體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般來園後一個多星期就能進入狀態了。瑞瑞是一個很異常的小男孩,在家裡都是奶奶帶,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哭得異常厲害。他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邊哭邊叫媽媽,不論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理繼續哭。有時候哭累了就一個人靜靜的坐著,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也不去玩玩具。你和他聊天,他也就望著你不出聲,表現出十分內向倔強的性格。來幼兒園快兩個星期了也不和教師打招呼問好,不管們怎樣主動,他就是不開口。

發現了這樣的情景,每一天都留心觀察他。慢慢的發現他情緒穩定的時候偶爾會和其他的小朋友一齊玩。過了兩天在戶外活動中,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了。其實他是一個自保護意識很強的一個孩子,來到了陌生環境有些膽怯和不自然,他自在觀察周圍的一切,因為陌生環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也是不熟悉不瞭解的,所以他不會輕舉妄動,他需要慢慢去熟悉他們,然後慢慢摸索和陌生人的`相處方式,慢慢適應環境找到歸屬感。

在每次團體活動之前的點名活動中,特地的點到他。“叮鈴鈴、上課啦、請看誰來啦”當的手摸到他的頭的時候。他還是會站起來望著大家招招手,但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大聲的說出自的名字。不論怎樣鼓勵他,他都不會出聲。於是這一次就撒了一個善意的謊。“小朋友們聽到了嗎”,“沒有、聽不見”。就摸摸瑞瑞的頭說“可是李教師聽到了哦,瑞瑞的聲音不是很大,李教師離得他近,所以李教師聽見了,小朋友們鼓勵一下他。李教師有個願望,期望下一次瑞瑞能夠大聲的回答,好嗎”瑞瑞就只是望著點點頭。第二天的點名活動中,特意先點了幾個很自信的小朋友,好激勵瑞瑞。當點到瑞瑞時,牽著他的手,先跟他講了句悄悄話“瑞瑞你答應過的哦,會大聲的說的哦!”在他張了幾次嘴巴之後,最終他大聲的模糊不清的說出了自的名字,說完之後就立馬害羞的用手捂住了自的臉。這已經是他一個很大的突破了。這時大聲的問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這一次聽到瑞瑞的聲音了嗎”“聽到了”帶頭給瑞瑞鼓掌,小朋友們也跟著一齊鼓掌。他聽後把捂著臉的手給放了下來,笑的很開心。

一個星期之後,發此刻班上能聽到瑞瑞笑聲了,能看到他與小朋友交流了。

為了加強效果,在點名活動之後再加了一個“的好朋友是誰”到了瑞瑞那時,“大家好,叫瑞瑞。的好朋友是·”·之後就用手指出了他的好朋友,小聲的提示他,引導他說出小朋友的名字。可是等了好久,他還是隻張嘴不出聲。其他小朋友都慢慢失去了聽的興趣,也只好等下次機會了,正準備叫他坐下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他小聲的說出了他的好朋友的名字,頭也埋得越來越低。當時就大聲的鼓勵他,還給他貼上了一個笑娃娃。隨之把他請到了前面,牽著他的手問小朋友“瑞瑞說出了他的好朋友,那有誰是瑞瑞的好朋友呢!”班上的寶貝們都爭著搶著舉起自的小手。這無疑是給了瑞瑞最好的鼓勵。此刻的瑞瑞朋友很多,在班上總能聽到他清脆的聲音。最近都能大聲的和教師打招呼問好,跟爸爸再見。還發現了一個小朋友的祕密,廁所總是他們最放鬆最自由自在的地方。在那裡小朋友們無話不談,聊得異常歡樂,資料也讓們忍俊不禁。瑞瑞更是如此。

從瑞瑞的成長提高中真正理解了幼兒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的真正涵義,同時體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是多麼重要。如果在瑞瑞的成長中,沒注意自信心的培養,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齊去完成他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樣只能讓她對自更加失去信心,心裡會想“為什麼人家能夠完成的任務他完成不了,是自太笨了嗎”那樣的話,瑞瑞也不可能是此刻這樣了,說不定從此再也不會跟別人交往。

幼兒園教育敘事8

在教育敘事中找回“迷失的自我”

在幼兒園科研主任的崗位一直致力於帶動教師開展教育研究,幼兒園教育敘事論文。屈指數來,獲得了不少成績。但是,仔細想想,對大部分老師來說,搞“研究”還是相當困難。她們總會說,自己理論不夠,“研究”還不靠譜。

這些年,伴隨著課程改革,各種口號和活動層出不窮,如“聚焦課堂教學、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等等。的確,老師在專業發展上提升了不少。但是細看她們的公開課,或所寫的文章,似乎也陷入了一種套路:講究用理論來套實踐,用專家的專業理論來詮釋自己的活動。表現在明明是老師按自己的思路、想法設計了活動,也進行得有板有眼,形成文字時,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增進所謂的“深度”,她們往往原封不動地搬來專業理論來“作證”。在各種反思筆記、教學研究中,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師出一門”,看不到教師真正的想法和說法。

如何正確對待專家的引領,發揮教師主體在專業發展中的選擇性和創造性?

我以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也許已經走到了某個瓶頸處,形式主義的操作技術,套路式的濫用理論,重於用而疏於悟的淺表式“耕作”,看似活動頻頻,節奏飛快,其實,在重形輕質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認知、行為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改變。

在頻繁的教學評比、課堂教學展示中,我們的老師倦怠了,人也因此變得麻木了。強勢話語的“洪水”淹沒了教師。

怎樣才能觸動教師心靈深處柔軟的地方,恢復他們對教育的敏感,找回曾經對教育的熱愛和激情,我苦思冥想。

20xx年起,我作為學員參加了兩期“區教育科研名師工作室”的學習。在學習中,我讀到了導師黃建初推薦的好文章——來自基層的“名師”的網路部落格文章。孫明霞、沈麗新等一些紮根在基層土地中的“名師”,她們致力於課堂教學,她們也搞研究。但與那些抽象的理論、空洞的說教相比,她們呈現給我的是一個個動人的教育故事。她們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實踐,詮釋了教育的信念和個人化的理論,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生命磁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生命對話,感覺到的是生命脈搏的跳動。

她們娓娓道來的教育故事衝擊了我的心靈。

早就聽說過“教育敘事”這一詞語,只是沒有在意。20xx年初,黃老師向我推薦了刊載於江西的《教師博覽》(原創版)雜誌,我讀到了很多故事,雜誌把這些故事叫做教育敘事。卷首的介紹“與教師一起從事教育研究的學者——陳嚮明教授”,對我促動很大。文中說到,教師自己有很多個人化的理論和知識沒有被挖掘出來,把教師的知識總結、提升出來,既能豐富教育理論,也能為教師賦權,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和意識。

“教育敘事”這個詞不再陌生,在一次次閱讀和學習中,我怦然心動!

我想,教育敘事可能就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幫助老師找回“失落”的一種方法。因為,教育敘事讓老師們講述自己經歷的教育事件,真實地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動,生動地再現當時的行動,用自己的故事闡述自己的理念。

我想,教育敘事研究會有助於教師找回“迷失的自我”,重現教育生機。

讓教育敘事來凸現教師個人的體驗。

幼兒園教育敘事9

上星期,大潤發超市開張了,超市裡擺滿了很多物品,很多孩子走進了超市購物,一下子超市裡擠滿了人,大家都想購物,以至遊戲中出現了"搶購"的現象,子薄和元濤為了一袋王子餅乾兩人搶了起來,孫若涵由於一次性拿了過多的物品,在擁擠的過程中物品掉了一地,徐少航人來瘋似地在超市裡跑來跑去,整個超市看起來亂糟糟的。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及時介入遊戲,告訴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在超市中要注意保持有序,不能亂跑,同時也要保管好自己購買的商品。這時超市裡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超市剛開張,物品很多,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孩子購物的慾望,但由於超市裡同類商品少,就導致顧客為了某種商品而爭搶。在超市裡我們制定的規則由於不具體,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僅僅是平時生活中與父母在超市購物的經驗,因此在遊戲時孩子由於經驗和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的爭搶,購物過多、亂跑等現象。

策略:

1、在超市裡多增加一些同類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們由於喜歡而爭搶同一類商品。

2、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超市的遊戲規則,教師將遊戲規則畫出來,貼在超市裡,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3

在幼兒園裡,孩子就是主體,那一張張童真的笑臉和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裡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裡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閒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裡,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為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說完安靜一會兒,可隔一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脫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資訊,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閒聊"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因此,在上課時,我們應該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利用生動活潑的語氣語調,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是直觀的玩教具,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新穎的東西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採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方法。在遊戲、飯前、飯後的時間裡,在不影響別人、不大喊大叫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也可以尋找時機加入交談,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綱要》中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幼兒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幼兒來說意義重大。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為,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髮展。

幼兒園教育敘事10

這學期,我接任的是一個大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孩子們的表達表現能力不盡如人意,常常表現出揪衣角、伸舌頭、雙臂夾緊、身體僵硬等焦慮、緊張的神態。在與原任教師交流後我瞭解到以前幼兒表現的機會比較少,大部分幼兒羞於當眾表達。由此,我想到從講故事入手,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提高表達表現能力。

才藝展示會

有了想法以後,我就立即引領孩子進入積極的準備狀態。我先讓孩子自選一個喜歡的故事,待熟悉故事內容後讓他們在小組內講述,再逐步過渡到在全班故事會上講述。

我沒有想到,在練習過程中,不少孩子不但不夠自信,還總有牴觸情緒。有的孩子不管我怎麼鼓勵、怎麼引導就是不肯開口講故事。於是,我只能調整原來的方案,把“故事會”改為“才藝展示會”,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特長,表現最拿手的才藝,如唱歌、跳舞、朗誦、武術表演等都可以,這個想法得到大多數孩子的認同。為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感,我又與孩子商討、與家長溝通,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特長,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才藝表現出來。

在才藝展示會上,我們除了看到唱歌、跳舞、講故事,還看到了滑輪滑、抖空竹、唱豫劇等。孩子們的表現獲得了同伴的陣陣掌聲,他們的自信心也在逐步建立。後來,在區域遊戲或自由遊戲時,孩子們經常會自發地進行才藝表演。

每月故事會

第一次的才藝展示讓孩子有了自信。為了幫助孩子較快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我決定舉辦班級故事會。為了確保這次故事會不再“夭折”,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首先幫助孩子選擇適宜的故事內容,建議字數控制在500字以內,角色關係要簡單,便於幼兒記憶,語言要通俗易懂。其次,我通過“家長園地”等途徑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援、配合、幫助。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班級故事會終於開始了。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表現得從容、自然,個別孩子雖然還有些緊張,但能在全班幼兒面前講故事,這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孩子們對自己的表現也比較滿意,因此,信心更足了,積極性也更高了。我決定以後每月舉辦一次“故事會”,為孩子提供充分地表現、表達的機會。

家園聯誼故事表演會

通過每月故事會的錘鍊,孩子們已經擺脫了羞澀和膽怯,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講述,更不滿足於只在班級這個小圈子裡表現,他們希望能表演故事,並得到更多觀眾的支援、幫助。於是,一個新的創意——“家園聯誼故事表演會”誕生了。

有了創意,我便和孩子們一起做起策劃和準備工作:準備新故事、製作宣傳海報、設計邀請函、徵集家長意見、商討會場佈置、確定人員分工……在大家的精心籌劃下,故事表演會如期舉行。看!活動室內外到處是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攝影攝像的、計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務都由孩子和家長承擔,他們各司其職,忙而不亂。“演員”更是不負眾望,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孩子的表現得到了大家充分的肯定。

故事表演會結束後,園長給孩子們頒發了獎狀,有最佳表演獎、最佳選題獎、最佳設計獎,還有最佳製作獎、進步獎、合作獎等,孩子們激動萬分。而園長髮表的活動感言和“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真心祝願,更使在場的所有人感動不已。

在故事會上,孩子是活動的主人,他們主動、自然、自信,學會了共同協商、探索,不怕困難,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總之,“故事會”使孩子們充滿陽光、充滿自信。

幼兒園教育敘事11

這是我班的一次體育遊戲活動。老師為幼兒提供了:羊角球、跳繩、小推車,飛鏢等遊戲材料,讓他們按照慣例輪流優先選擇活動內容(如週一由第一組小朋友先選,週二由第二組小朋友先選,依次類推)、自由結伴開展遊戲。大多數幼兒興致高漲,卻發現了很多問題:丟飛鏢的幼兒有的拿起飛鏢無目標地用力一扔,讓飛鏢飛出場地老遠;有的是朝地上重重地一摔;有時候飛鏢飛出了老遠,卻沒人去撿回來;有的幼兒騎著羊角球整個操場到處跑;揪尾巴的幼兒不顧前方是否有人橫衝直撞,而一些跳繩的幼兒也隨意地想在哪裡跳就在哪裡跳,隨著早操音樂的響起,小朋友將這些材料隨手一扔就去做操了,自制材料投放的第一次就這樣草草收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角色遊戲是幼兒以模仿和想象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活動,同時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遊戲。()這次活動,老師為幼兒預設了主題遊戲,按照遊戲活動常規讓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進行遊戲。顯然,這樣組織既有利於形成良好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減少了等待現象,體現了幼兒主體。特別是隨著遊戲情節的發展,以及因為規則問題產生爭執後,老師表現出來的冷靜和引導措施值得讚賞。面對告狀,老師沒有以“裁判員”身份立即宣判誰是誰非,而是耐心傾聽,瞭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以欣賞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幼兒遊戲之中,引導他們自己商定遊戲規則,繼續遊戲。不僅淡化了矛盾,而且將遊戲推向高潮,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結束部分的簡短評價對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說這次活動是一個視窗的話,那麼透過這扇窗,我們不難發現這位老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機智和教育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和研究。

幼兒園教育敘事12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下面是關於借玩具的幼兒園教育敘事。歡迎閱讀參考。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中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著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說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定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說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著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後,他們又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著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說:"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教育敘事、案例稿要求:

教育敘事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做什麼,它只是給讀者講一個或多個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體驗教育是什麼或應該做什麼。

教育敘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讓讀者有心靈的觸動。情感交流;喚醒教師主體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編寫要按照題目、背景介紹、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點評來寫。案例描述要寫出課程片段,反思要求有問題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點評要分析通過案例得到的經驗或者教訓。案例可以是寫教學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學中對教育的反思。

幼兒園教育敘事13

教學數學已有二十餘年了,在不斷的摸索和學習中,我發現自己已經適應了數學教學,並且深深喜歡上了數學,不敢說自己有教學上的經驗,但可以說有一些感受。

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項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義的工作。在數學課上,有思維深化,也有正誤辯論,有積極的合作。如今的教學和我們小時接受的教學方式真的是千差萬別,我們機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維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要求,他們個個使勁渾身解數,在展示自己的個性思維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繹精彩而又真實的數學童話故事。不知不覺,挑戰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已經開始要求我坐到他們中間去聽發言的學生講課。在學生這種研究的勁頭下,我怎麼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這門課的教學,樂在其中,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在接觸數學教學,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滿堂講,學生全堂聽,猶如開什麼會議似的,二十幾年後,幸運的趕上了生本這個時髦而又富有成效的教學新法的學習,現在也在慢慢的摸索中和我班的孩子共同成長,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我就更加謹慎,不說大話,指望我的教法和培養方法能指引學生終生的學習,但願我的點滴能夠對孩子的發展有一點點的鞭策。在實施新的教學理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嘗試、反思、總結,較深的體會有:

1、放手讓孩子創新,適合他們的年齡階段的創新。

我們確實比學生考慮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覺的想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學生怎麼去想,怎麼去做,但是我們想的不一定被學生喜歡和接受,所以還是讓他們迴歸最真實和最自然的思維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創新的東西。

2、教師要教的少,讓學生學的多。

這一點是新理念教學最根本的一點體現吧,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時,意味著教師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學的多,怎麼樣學生才願意學。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戰的,如何在課前設計有趣味性、有探索興趣的問題,這是一節成功研討課的關鍵。起初,預習並不順利,學生只是作為一項任務把它完成,農村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對於挑戰性的任務甚感興趣,比如,和別人比賽誰的方法好,誰學會的快,誰能自己解決較有難度的事情,誰是第一個完成任務的優勝者。我在講一道幾何難題時,在我說完證明過程後,一位同學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另外的解法。”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因為這位學生平時數學是弱項的她大膽的走到黑板前說出了自己的證明思路。

3、小組合作既促進學習,又增進友誼。

小組合作應該是新理念教育課堂的精髓,以學生影響學生,以學生教會學生,最終達到教師不教學生自會的效果。如何培養小組有效的合作呢?起先,給我最大的困惑是不會引導學生,讓學生有序有質

的說好,反而給了那些不愛動腦筋的孩子一個更不動腦筋貪玩的好機會,小組合作流於形式。這種心急,給了我一段時間的打擊,讓我快對學生失去合作的信心。但是,也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照亮了他們的心,也許是他們懂得了合作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分享,更是一種力量。於是,他們慢慢走到了合作的行列中。

在小組合作的同時,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我發現孩子們學會了謙虛,學會了尊重,學會了鼓勵和團結。在組織活動男女生進行比賽時,我問女生表現好還是男生表現好,居然他們各不爭搶,反說對方表現好,我想作為學生,這一點比學習的進步更難能可貴。

總的說來,自己懂得數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以後的工作中還應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多研讀教材,深入把握教學核心,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大腦,是自己成為一個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合格教師。

幼兒園教育敘事14

多等一分鐘

幼兒園分園要修花壇了,以此作為各班的種植區。在牆的拐角處堆了一堆沙子,這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了。

一天上午,帶領孩子們到院子做課間操。孩子們一走到拐彎處,就喜歡用雙手去摸那些沙子,感覺很好玩的樣貌,隊子的秩序一下子就亂了。弄得院子裡到處都是沙子,還會把沙子帶到活動室裡來,告訴孩子們不要動沙子了,然後帶著孩子們開始做操。

課間操做結束了,又走過那堆沙子,有一個男孩呂嘉誠,只見他走到拐彎處時,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弄那些沙子。在不遠處看到了這個情景後,心裡想:剛剛和孩子們說了,他怎樣又去動那些沙子呢很生氣,剛想大聲喊,讓他住手,又轉念一想,等看看他究竟想幹什麼。只見呂嘉誠輕輕地伸出手,把那些沙堆周圍散落的'沙子全用手捧起來拍在沙堆上,又站起來拍拍手,很滿意地繼續向前走去。暗自慶幸:"幸好沒批評他,不然可就錯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雖然他們有時會做錯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想做好事的,而們沒有耐心地去觀察、發現,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鐘,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從而誤解了他們。

這件小事提醒,應對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鐘,說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等待能夠使一件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很多事情如果換一種方式去處理,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結果,其實在適當的時候學會等待,會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讓人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待能夠讓一顆浮躁的心變得平靜,讓自在平靜中學會等待。等待又是一個過程,們能夠在等待中學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

學會等待,讓自心態更平和;學會等待,讓自心境更舒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創造。讓們都學會等待吧!等待花兒靜靜地開放,仔細聆聽花開的聲音。

幼兒園教育敘事15

1、要先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家長在空餘時間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張時間表,用來督促孩子按時起床、睡覺、完成家庭作業等活動。使孩子逐步學會在時間的約束下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2、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人自己的言行、承諾持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態度而產生的情緒體現。長久會成為一種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建議先從簡單的整理玩具、做家務入手,孩子在主動去做,甚至做的不錯時要寄語即使誇獎或是獎勵,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

3、要鍛鍊孩子的毅力和意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平日生活中不要太‘照顧’孩子,包辦的過多。在帶動腦筋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去想,孩子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

從知道有寶寶的那一刻起,教育的問題就成了頭等大事。歷經了父母對我的教育,目睹了身邊年輕父母的教育,又通過看書上網主動的去學習怎樣“對付”孩子及教育的妙招,結合了我和孩子共同成長六年來的點點滴滴,我覺得要很好的教育孩子,就一定要做一名有智慧的媽媽。

智慧,我簡單的理解就是隻要我們動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有時它可能只是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話或者是一段經過“預謀“的短劇、就這樣它使我們的寶貝兒成為了好孩子。說到這兒我想所有的媽媽都會聯想到自己在和孩子相處中,是如何的開動腦筋,鬥智鬥勇的了,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幾點心得。

一、愛孩子,更要高質量的愛孩子。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這是我喜歡的一句話。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想法是豐富的,孩子的心思是細膩的,我平時做到的就是從不忽略孩子的想法,讓自己站在她的立場考慮問題,徵求她的意見,不輕易地為她作決定。當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要求他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但有時孩子就是會反其道而行。每到這時,我都會問問孩子的想法,因為我知道孩子的任何舉動都是有想法的,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也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會了解她,然後幫助她分析,最終使她能夠真正地明白我為什麼要那樣要求她,從而發自內心的認同我,而不是簡單地屈從於大人。

二、言教不如身教,我們是榜樣。

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是孩子的榜樣。簡單地說,我們要求孩子懂禮貌,我們就得做到禮貌待人;我們讓孩子和夥伴友愛相處,那我們就得做到團結友愛;我們讓孩子好好學習、喜歡讀書、少看電視……這一切我們都得首先做到。孩子是單純的`,但不是愚頓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說他的行為中自然就有我們的痕跡,那麼家長們,別忘了,孩子在看著我們。

三、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愛上學習。

大家是不是都對孩子說過“學習是快樂的”,可是家長的心裡呢,會認為“學習是一門苦差事”,如此這樣,到底要怎麼做?我覺得不能簡單地要求孩子必須學習,必須學習好,更不能用你都不信服的“快樂學習”來教育他,而是引導他,讓他真正地愛上學習。其實學習本身不是快樂的,而享受學習後的成果是快樂的。我告訴孩子: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要做,學習只是其中的一件事,它和我們吃和玩一樣,都有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但是掌握了以後,就是快樂的了。還有在對待孩子的學習時一定鼓勵、讚揚,不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不要求必須打100分。比如我的女兒在做題時10道錯了6道,我不會說“怎麼錯了這麼多?”而會說“這4道題都做對了,真棒!那麼這6道題呢,再好好看看,一定也能做對。”而這時孩子就會說“怎麼錯了這麼多呢?我下次一定要全對。”其實分數是越要越少的,這真的就像是真理一樣。有時孩子回家後老師講的題還是不會,這時我們一定是生氣的,而且真的就想發脾氣,有的家長會說“老師上課講的,你為什麼不會,一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課。”“別人都能記住,你怎麼就記不住。”請千萬不要這樣說,其實此時孩子也是非常著急和內疚的,無論什麼原因,他都會因為自己做不出老師留的題而懊惱。這時候我們更不能這樣的教訓了,我們應該是幫助他們,然後來了解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學不會”。也許是上課的時候聽了,但又忘了,那我們就得幫助孩子怎樣才能記住;也許真就是上課的時候溜號了沒聽講,那我們就必須告訴孩子:做事情就得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讓孩子認識到因為上課時的不認真導致了回到家裡做不出作業的那種難過的心情是多麼的不值得,不划算。家長們,如果你發現孩子的分數低一些了,學習差一些了,請不要認定這是災難一樣的事,因為我們才剛剛開始,我們的點滴作為會影響孩子,會幫助孩子,讓他們從此刻來輕鬆愉快的學習。

所有的家長都想培養出一個好孩子,其實一名優秀的孩子,他的心裡一定是陽光的,他的生活也一定是快樂的,他在各個方面也應該是有技能的。我希望我的女兒能夠成為一名擁有簡單快樂的人,可是簡單的快樂是需要本領的,我會用我的智慧來伴隨她,引領她,讓她能夠在無數的生活體驗中最終是一個快樂、積極、優秀的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