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前教育論文

因為幼兒教育與國小教育在教育目標、任務、內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因而使得幼兒園與國小在形成和堅持各自的教育教學特點與模式上大相徑庭。長期以來,"幼""小"都忽略了兩者在教育教學方面應有的區別和聯絡,造成了目前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在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過渡,出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大量的幼兒在缺乏過渡到國小的經驗準備或過渡經驗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國小。他們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中,立即感受到了從未經歷過的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許多兒童的身心在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困難。使他們的認知興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斷的減弱。因此,針對當前教育、教學上的"脫節"現象,建立相互間的聯絡,增進相互間的瞭解,加強相互間的合作,我們幼兒園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一、進行系列幼小銜接會議、座談、諮詢等活動

1、組織教師方面的會議和學習活動

首先組織國小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座談會。讓國小教師對我園教師培養的孩子作出分析、評價,及給予一些有效的改進措施,以使本屆大班的"幼小銜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啟示。我們也給國小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方法,使國小也能向幼兒園靠攏。然後組織有關老師進行學習,加強老師的思想意識。如:看錄影《國小生守則》,觀看國小老師上課、邀請國小老師來園現場指導等,瞭解國小對學生的要求及國小的一些情況。老師還要更新觀念,經常閱讀"幼小銜接"的有關文章。

2、組織家長方面座談、諮詢活動

根據家長的需要開展有關幼兒小銜接的系列講座或諮詢活動。如:請國小優秀教師給家長做"怎樣給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的講座。分班請一些國小的老師與家長開座談會和諮詢活動。及將"幼小銜接"的有關計劃發給家長,使家長更進一步明確:該如何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使他們能順利過渡到國小進行學習。各班還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家長小組的教學開放日活動,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研究家長反饋的意見,改進工作。還組織了全體大班家長進行有關"幼小銜接"的答辯會及知識競賽活動。

二、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1、時間上的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遊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國小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國小,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鐘,對很多一年級國小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許多孩子對國小生活的嚮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裡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鐘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準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國小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後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範。還可以組織大班年級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組織幼兒觀看有關錄象,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裡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儘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時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準時上幼兒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用權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國小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國小後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4、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從語言環境上來講,珠海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方言地區,其中最主要的有廣東話、客家話、潮州話、標準的或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話等。家長的文化素質也參差不齊,這給我們特區的幼兒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一方面要求教師注意語言的規範、優美、豐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師鼓勵幼兒多作普通話交往,還要提倡家庭裡多用普通話交談。其次,在大班環境創設中要創造一個自然學習漢字的環境,喚起幼兒無意識頻繁出現的漢字的本能。如,圖文並茂,蒙臺梭利的三段式學習法等,都是幼兒自己創造的學習漢字的方法。

5、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我園,特別是大班堅持開展了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通常,班裡有這樣的情形,識字的小朋友喜歡讀書,讀書又能學到更多的字。人與書產生互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增長。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國小,給國小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如開學上課時,能聽老師的要求正確理解拿、取書,能看通知,喜歡識字活動,能順利地閱讀報紙,能正確理解題意。識字興趣、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比不識字的小朋友強,學習的起點高。

值得說明的是,我們老師從來不專門設計活動教識字,幼兒識字活動都安排在分割槽活動裡,幼兒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大環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興趣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加以遷、選擇。要知道,在幼兒階段識字不是任務,而"利用環境、自然習得"則是取得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同樣,我們把這條經驗介紹給家長。

6、適當向幼兒進行拼音教學

在與國小老師討論過程中,國小老師指出幼兒在上國小後學習拼音只有一個月時間,這給學生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在國小老師的指導下給幼兒進行23個聲母的教學,我們利用各種空隙時間,運用電教化的手段進行教學。如:國小語文拼音的軟體、拼音的磁帶等。給予幼兒標準的發音和正確的指導。使孩子上國小後能更紮實的學好拼音。

經過以上的這些活動為幼兒進入國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日後的工作中我們還會探索更多的方法,讓孩子能更好的過渡這個成長的轉折點、困難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