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通用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通用6篇)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1

周秀芳今年已是70歲高齡,10多年前就已從教育崗位上退休。但她人退心不退,一直關心關注著教育事業,特別是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一個朋友講起湖南省漵浦縣北斗溪鎮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教學設施十分簡陋,大部分教師都會被艱苦的條件嚇跑,孩子們沒有明亮、寬敞的教室學習,沒有合適的地方鍛鍊,教育力量十分薄弱,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周秀芳在心裡默默地記下了這個事情,並下定決心要去看看山裡的情況和那些孩子。過完年後,周秀芳就隻身跑到千里之外的湖南進行考察,所見所聞令她深感震驚。當時的九溪江鄉(現已合併到北斗溪鎮)只有一萬人口,卻分佈在海拔六百米的大山深處,有些村子連公路也沒有。“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到桐林國小考察的情景。當時正下著雪,三十多個孩子擠在教室裡,即使生了三個爐子,孩子們還是小臉凍得發紅,渾身瑟瑟發抖。”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周秀芳內心最柔軟的那根弦,她決定留下來支教。

漫漫助學之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來回學校的路坡陡彎急,有恐高症的周秀芳上山下山坐在車上都要閉著眼睛;山上的學校簡單得難以想象,教室是茅草棚子,四面透風;山裡的學生住得分散,走訪一個學生都要走半天路,多少次她一回到簡陋的宿舍累得倒頭就睡……但只要看著一張張對知識充滿著渴望的熾熱雙眼,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圍在她身邊甜甜地喊著“周老師”、“周奶奶”,她就覺得她的選擇十分正確,十分值得,她就會覺得非常幸福!

就這樣周老師留在了桐林國小給孩子們上課,她時不時的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當地教學的真實情況和感受,卻無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廣泛關注和傳播,大家紛紛點贊,並用實際行動支援周秀芳。當時雖遠在美國洽談業務的張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師周秀芳愛心召集後,完成業務就直奔漵浦南站,專程從上海趕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門都關不住,風一刮裡面冷得刺骨。並且房子看上去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晚上四處都是黑咕隆咚的,看著都害怕。”當張剛看到破爛的校舍、簡陋的課桌椅和落後的教學條件,看到年邁卻毅然選擇在貧困地區支教的老師時,他的靈魂被深深地滌盪了,他當即決定捐資30餘萬元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去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國小開始動工了。周老師在當地一邊教書,一邊監督建設進展。“老師的大愛情懷深深感染著我,作為學生我一定會把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傳遞下去。”張剛回去之後,把周老師的事蹟在告訴了身邊朋友和大學同學,有感於周老師的無私奉獻,大家決定再在當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國小。就這樣,你出5萬,我出10萬,一共湊了35萬元。與當地政府和學校聯絡後,決定修建前進希望國小。去年9月,這兩所三層樓高的希望國小全部建成,學生們全部搬進了新校舍。不僅如此,在張剛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援下後來又捐修了撻溪國小和鳳型國小。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2

“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

張桂梅18歲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1990年從麗江教育學院畢業後,張桂梅隨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孰料,丈夫被診斷出胃癌晚期,於1996年去世。她從大理調到華坪教書,“逃避過去的生活”。1997年,她查出患子宮肌瘤,但為帶好畢業班,仍然堅持上課,直到把學生送進考場她才住院,手術取出的肌瘤重達兩公斤。現在,她患有嚴重的肺纖維化、肺氣腫,每天離不開止痛片。

不幸沒有打倒張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燒自己的柴火,轉機就在於華坪這方熱土和這裡的好心人。

1998年縣裡婦代會上,全體代表和縣領導主動為張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沒有留錢坐車,走幾個小時路回到山裡。手捧著這山鄉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

民族中學裡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學生。有的家長帶著一包鋼鏰和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捨不得吃菜。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為幫助孩子們,張桂梅節衣縮食。

1998年入黨後,她對工作更加投入。她為每堂課設計開場白,有時朗誦小詩,有時唱支歌謠,有時講個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教班級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張桂梅任院長。第一天就收了36個孤兒,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愛乾淨的她變了。2003年到2007年,她四處籌集資金,給孩子們改善生活,平時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民族中學裡女生很少,兒童之家的孤兒各有各的不幸,這讓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母親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2002年,她開始籌建免費女子高中,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到哪裡找錢!

“她最懂山裡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於是,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她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

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張桂梅告訴記者,這所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天,靠的是黨委和政府作堅強後盾。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捐款人姓名。各方的關心張桂梅都記在心裡。女高學生在校三年,只需付生活費。這給每個貧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費用。

11年來,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夜裡12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11年來,她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裡,走過11萬公里山路。爬山一爬就是幾個小時。一次家訪,脫下外套塞給貧困戶,自己凍成傷寒……

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峰,多年來跟著張老師家訪,吃了不少苦頭。他感慨:“張老師最懂山裡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有種精神撐著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縣城邊上,初冬的獅子山挺拔秀麗、色彩斑斕。採訪中,突然傳來一陣旋風般的咚咚聲。張桂梅微微一笑:“是課間操,走,下去看看。”

來到院壩,學生們早已列隊整齊,她們的課間操是歌舞“南泥灣”,陽光下紅校服熠熠生輝。

10多年來學校堅持每週“五個一”紅色教育——黨員佩戴黨徽上班、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為鮮明的女高特色。語文老師韋堂雲說,女高老師團結如一家,黨員帶頭,張老師身先士卒。

2008年剛辦校時只有一棟教學樓,吃飯、上廁所都在校外。張老師讓女老師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學生上廁所。不到半年,17名員工跑了9個,剩下的8個人裡有6名黨員,張老師把他們找來,“革命戰爭年代,黨員在陣地就在,今天,我們要堅守這塊教育扶貧的陣地。”

從那時起,紅色教育在這裡生根,群山裡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華坪女子高中連續9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1645名學生從這裡走進大學。

而年邁的張桂梅,沒有孩子,沒有家庭,把自己所有的工資、獎金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捐給山區教育和社會事業,坐著4塊錢的“摩的”,每天往返於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

張桂梅不覺得苦,因為“有種精神支撐著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裡不愧。”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3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老師和畢業班的班主任,趙鹽萍老師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注重課堂效率的提高,注重學生思想的變化,教書不忘育人。班級有一位學生,成績不好,上課還經常講話,趙老師多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可效果不明顯。後來趙老師發現他樂於助人,就號召其他學生向他學習。之後他好象變了一個人,學期結束被評為優秀學生。多年來,趙鹽萍老師所任教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活動開展有聲有色。自己也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趙老師用她的愛心、耐心、細心,贏得了孩子的天真無邪的童心!

該同志自工作以來,愛崗敬業,忠於職守,關愛學生,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她愛學生勝過愛自己,每當班級裡有學生生病,她總是打電話詢問或登門探望。班級裡有幾名後進生,她總是抽時間耐心地輔導他們,每當他們有一點進步,她就表揚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現在班級裡有很多留守兒童,她時刻留心他們,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並經常找他們談話,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總之,她默默耕耘,用真誠無私的愛感染和教育每一個孩子,用質樸高尚的人格影響並感化每一個學生。

該同志參加教育工作以來,工作兢兢業業,團結友愛同志,關心愛護學生,以良好的師德、優秀的教學實績,贏得師生及家長的好評,並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勇於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做到教學育人,以理育人,服務育人。

作為一名女教師,她常用女性特有的細心和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有學生生病了,她總是及時地打電話詢問病情或前去探望,噓寒問暖,端水送藥,在學生返校後幫他補習功課。有學生父母離異了,能在不傷及他們自尊心的情況下,儘可能給予更多的關愛,儘可能保護他們敏感而脆弱的心靈。學生成績退步了,垂頭喪氣,朱軍老師總是能敏銳地察覺到,用各種方式鼓勵他們站起來,去迎接學習的挑戰。

總之,她從登上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注重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後進生和特困生,她更是滿腔熱情、竭盡全力地予以幫扶和轉化,始終堅信真誠和熱愛是開啟心門的鑰匙。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4

“青春是美麗的。但一個人的青春可以平庸無奇;也可以放出美麗的火花。可以因虛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結結實實的步子,走到輝煌壯麗的成年。”這就是她——作為一名教師的格言。正是在這條格言的指引下,她一路走來,身後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寫滿了勤奮、謙遜、嚴謹、求實。

她叫徐儉麗,自98年工作以來,一直勤懇敬業,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認認真真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她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工作一絲不苟,教學以實為本,育人從實際出發。她憑著踏實肯幹,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同事的認同。

徐老師熱愛教育事業,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得到鍛鍊,在教學工作中得到提高。在班主任工作中,她是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者,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此外,她還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經常閱讀各類專業書籍,學習別人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經驗,並適當加以改變運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學以致用。徐老師就憑著這種堅定的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辛勤地耕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學生身上

一、精耕細作,精細管理

重視思想教育是徐老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法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思想教育就好比三軍的糧草。徐老師以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每接手一個新班,她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瞭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以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科學人生觀教育,圍繞著“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做文章。通過“出黑板報、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等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徐老師還別出心裁在班級設立了“知心姐姐”信箱,為學生開設一條可以傾訴隱私又得到保護的途徑,及時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困惑,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徐洋同學性格內向,平時與其他學生來往不多,顯得孤僻鬱悶。一天,他寫信給徐老師說:“看到其他同學與朋友一起遊戲,學習,我好羨慕啊!老師,大家為什麼不喜歡我呢?”徐老師找他聊天,瞭解他的興趣愛好,特長,鼓勵他主動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班隊課上,徐老師讓徐洋展示了自己的特長,這讓徐洋自信大增,也讓其他學生重新認識了他。許多學生願意與徐洋一起玩了,徐洋也融入了三(1)這個集體,開心多了。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如今農村中國小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這部分學生長期遠離父母,親情缺失造成他們生活習慣差,意志薄弱,心理異常,學習態度不端正.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僅是家庭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新的社會問題。倘若對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小而言之,將有損於留守兒童本身的健康成長和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大而言之,將不利於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徐老師對待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加倍用心。

上學期,徐老師新接班級中,留守兒童就有十幾個,佔班級學生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徐老師首先調查了留守學生,建立檔案資料,聯絡簿,以全面瞭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況,興趣愛好等.經常找這些學生談心,排憂解難,幫助他們解決感情上的困惑、學習中的苦悶、生活中的煩惱。朱志超是學校有名的雙差生,他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跟爺爺奶奶過,爺爺管教方法粗暴,動則打罵,孩子從小就情緒激亢,仇視一切,不服從管教。徐老師瞭解情況後,就經常找他談心,處處關心、鼓勵他,對他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大力在班中表揚。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她像媽媽一樣愛撫他,讓他把心中的苦悶傾訴出來。她還主動與其父母取得聯絡,讓他們最好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絡,讓孩子多聽到父母的聲音,逐步醫治他的心病。一學期下來,朱志超的學習成績上去了,也開始面帶笑容的融入集體中了。

哪位學生生活上有困難了,她都會盡心盡力的幫助.在節假日、學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們帶回家,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照顧他們,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得到親情般的關懷。今年五一長假期間,徐老師原打算和家人一起外出旅遊。但當她得知,五月四日是班裡一個叫王燦的孩子的十歲生日.該生爺爺奶奶年紀較大,農活多,無暇給孩子過生日。她放棄了遊玩的計劃,把王燦帶到家中,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還邀請了他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慶祝.當王燦在生日歌中許願的時候,他激動得哭了.他說:“我從沒過過這樣的生日,徐老師比媽媽還親啊。”

正是徐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經她調教出來的學生,無論在學習態度上,思想動向上還是禮儀表現上都有著十分優秀的體現。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徐老師也是躬身實踐,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她本人深得學生、老師、校領導、學生家長的好評。

二、以愛為橋,傾心教育

愛心成就教育。徐老師就是憑著一顆愛心來做好她的教育工作的。“教書育人是自己的職責,愛崗敬業是自己的本分。”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教多年來,她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心中裝著學生,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那是05年12月的一天中午,徐老師因急著上班給一個後進生補差,途中不幸發生了車禍,顱內出血,昏迷了整整一天,情況非常嚴重。第二天,同事們來到醫院看望她,此時她剛醒來不久,身體極度虛弱。看著她纏滿紗布的樣子和不穩定的病情,看著只有幾個月大的嬰兒,同事們為年輕的她深深擔憂,悲痛。可她沒說一句自己的病情和難過的話,而是著急的問:“我班安排人代課了嗎?學生快考試了,我怎麼在這時候倒下呀,學生的考試怎麼辦呢?”在場的人都被她的一席話感動了。是啊,在徐老師心中,學生和她摯愛的教育,才是最另她牽掛的。住院期間,她還多次打電話給代課的老師,交代班級學習中的薄弱點,重點學生的教育方法等。按醫囑,她的病情最少要休息四個月,可剛休息了不到兩個月,學校開學了,她在家裡坐不住了,硬是要到學校,家人不放心,帶她到醫院複查,CT片顯示,顱內還有少量積水,仍需休息。可她卻說:“我上學期已經耽誤了學生考試了,這學期我得趕緊補回來。”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又來到了她最愛的學生中來,給學生上課,雖然經常感覺頭痛頭暈,可她一咬牙堅持下來,從沒請過半天假。她用自己的一片愛心贏得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別林斯基說過:愛是鑑別教育的尺度。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徐老師認為,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愛學生,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徐老師新接班級中一個女同學,逐漸顯山露水起來:根本不想學習,破壞課堂紀律,下課調皮好動,惹是生非,比男同學還淘氣。面對這樣一個女孩,無時無刻都擔心她會惹出事端來。於是,徐老師採用了各種方法說服教育她,並請家長配合。為了鼓勵她,利用她膽大的優點,讓她當語文科代表,因此她曾告訴徐老師“老師你這樣看得起我,我一定要學好英語。”徐老師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後都和她談心,小到女孩的行為舉止,大到談理想抱負;遠的說說她的光榮歷史,近到表揚她的點滴進步。在她身上花去了大量的閒暇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徐老師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期末她的成績進步較大,行為習慣也有些改變。後來,她轉學了,走時依依不捨。曾寫信給徐老師,信中有一句話:“雖然我離開了,可你是我永遠的老師,將來我也要當老師。”是啊,永遠的老師,這句話是徐老師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得到的最好回報。由於徐老師言傳身教,她所任教的班級,從班風到學風都十分良好,每年都被評為學校文明班,先進班。

三、潛心鑽研,創新實踐

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徐老師潛心鑽研、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她還率先在宜小網站上,建立班級部落格,不厭其煩地教學生怎樣發表文章,怎樣管理和修改文章,幫助同學把每一週的優秀日記發表上去。起初的時候,每天都有幾篇好文章等待發表,有的寫寫學校的趣事,有的傾訴成長的煩惱,有的談談比賽的得失……去掉哪一篇都是捨不得的。可班上僅有五六位同學家裡有電腦並會操作。為了能讓班級的部落格快點豐富起來,她下班回到家裡就徑直坐到電腦前面,連兩歲半的兒子也無瑕顧及,晚上,望著沉睡中的兒子,想著兒子早上醒來見不著媽媽,晚上回家也沒時間陪他玩玩,她好內疚。可當見到同學們一次又一次在部落格上看到自己的文章而高興得手舞足蹈的樣子時,那時,她覺得她的付出是值得的。如今,她們班級的部落格正如火如荼地發展並壯大著,學生也從中感到了極大的學習樂趣。

一路艱辛一路歌。徐老師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校優秀中隊”,“文明班級”。她本人也多次獲得“優秀輔導員”,“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面隊驕人的成績,徐老師只是輕輕一聲:“這些是我應該做的。”當一名班主任容易,當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很難。徐老師正以優秀班主任的高標準不懈努力著,恪守著自己的誓言,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最美麗的火花。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5

過了解了劉芳老師的光榮的事蹟以後,我不僅僅感到震撼,更多應該是慚愧吧!雖然自己與劉芳老師相比,應該感到更健全跟幸運,但自己卻始終還是缺乏她堅持不懈,積極樂觀的精神態度,以及對生活,對工作的摯愛與真誠的程度,其中,我很喜歡劉芳老師說的一個詞,“用愛傾聽”,是的,她看不見,但她能聽見,足以說明劉芳老師的人生態度是相當樂觀的,還寫成了兩部長篇小說,一部17萬字,一部28萬字。其中,《石榴青青》已經出版。一個盲人能寫出那麼多字的小說,也足以說明劉芳老師就是一個傳奇人物,我彷彿更清楚的找到了自己活的目標,劉芳老師就是我的榜樣,我下定決心向劉芳老師看齊學習,以下是我自己向劉芳老師學習的幾點:

1.主動探究調動學生們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作為老師,要想一切辦法使學生願意主動聽你的課,且方法還應該多樣多彩,使課堂生動精彩,讓學生對你的課感興趣,只要將學生們的興趣抓好,不管老師能不能看到學生,她們都會自覺的學習,而且效率還更高。比如,劉芳老師,當她看不見時,她上課就採用說、學、逗、唱,她幾乎變成了相聲演員,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她說“眼睛不好,上課就一定要生動,才能把幾十雙眼睛吸引到我這兒來。”並且,這這想法也得到了證實,她的班級成績不僅沒有因為她眼睛的問題而退步,反而教出了兩個語文單科會考狀元,在白雲三中至今無人超越。這讓我受益良多啊!

2.讓工作、生活充滿愛

不管自己從事什麼職業,生活條件如何,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那就是“愛”,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心做,講真誠,論踏實,認認真真去體會。例如,劉芳老師當班主任教育學生時,總是用實際行動去打動學生們,而不是吼也不是罵更不是打,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慢慢的感化她們,比如說,常與學生談心,做學生們的朋友,真誠地使學生們信任自己,而且還給學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或者當學生很需要幫助時,站出來給予物質或者精神方面的幫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其中,在她的學生中,很多孩子都管她叫劉媽媽,多麼親切啊!

3.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放眼看去,其實,每一個成功的人士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有堅強的毅力跟恆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給自己下定一個目標,可是真正堅持下來的卻沒有幾個,劉芳老師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跟她多年堅持是分不開的,其中,有多少艱苦心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而她卻能一直堅持著。我想這點應該是大家都應該向劉芳老師學習的地方。

總結:

總之,對劉芳老師的事蹟我感慨萬千,自己與劉芳老師相比,應該感到更幸運,劉老師為了更好,更樂觀的生活,能克服那麼多的層層阻礙,而我又有什麼理由懶惰呢?行動起來吧,讓今後的生活充滿色彩!劉芳老師,你就是我的楷模!

教育工作者人物事蹟6

陳老師,現任運河國小教學副主任兼六年級語文教師。工作12年間,虛心學習,銳意進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自20老師年首都師範大學畢業至今,陳老師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用耐心和智慧成為學生成長路上最好的陪伴者。作為班主任,陳老師的為師之道是“做智慧型教師”。當學生受到挫折,感到迷茫時,她送去溫暖和夢想;當學生學做人,學做事時,她送去幫助和期望……將心比心,她把自己看成學生,體會著他們的喜怒哀樂;她把自己當做長者,牽起孩子的手去感受陽光。 11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中獲得“通州區優秀班主任”、“北京市紫金盃優秀班主任”“青年崗位能手”等光榮稱號,而陳老師最珍愛的一份榮譽卻是一位六年級畢業生自己繪的一副畫——一條彩色的紙帶精心地綁著一個小畫軸。開啟來,畫面唯美精緻,更令人心生溫暖的是那兩行工整娟秀的小字:“在我們絕望的時候,您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我們迷茫無助的時候,您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學生們喜愛她,敬佩她,感謝她,她卻總說:“我要感謝孩子們,是孩子們讓我明白,每個人都該學會成長。”

學生們喜愛陳老師不僅僅因為她是位良好的陪伴者,更是因為她的語文課堂讓人受益匪淺。“學習型教師”是陳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方向,她是個善於反思的人,勤於反思每節課的得失,力爭完善教學方法;她是個積極進取的人,不斷髮現問題總結經驗,以求為學生帶來最優質的課堂教學服務。她曾在通州區第幾屆“春華杯”課堂教學評優中取得一等獎第一名、在北京市青年教師課堂觀摩中獲得第一名、在北京市的習作和古詩文研討中上展示課,她師從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國小語文辦公室主任張立軍老師,她深深地認識到新一代教師使命的重大,明確了對於學生道德垂範、情感培育、知識傳授、學法引導,乃至人生啟迪的重要。

從班主任到學校的教學副主任,陳老師的每一步都走得紮實而踏實。她將提升學校語文教學質量為己任,精心組織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活動。“研究型教師”是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近一年的語文教師教學研討活動中,她帶領老師們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關注學生在趣味中進行學習;在中年級的教學中關注習作的指導和段落的教學;在高年級的教學中關注閱讀化繁為簡,增大閱讀的空間。在活動中,陳老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不同年段的老師一起研究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在她的帶動下,老師們覺得教學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研討是一種真真切切的需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