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5W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1

一天午餐時,我和保育員正在給孩子們盛飯菜。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

今天,孩子們吃的是紅燒肉,鹹蛋南瓜和菠菜平菇湯。吃飯開始了,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這時,只聽見有個孩子大叫:“老師,你看呀,她把肉扔到我的盤裡了!”我回頭一看,只見小琪把自己盤裡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他的盤裡,見我來了,低下了頭對我說:“老師,我不要吃肥肉。”我忙問:“那肥肉給誰吃呢?”她不情願的看了看我,沒做聲。放學後,我向她的家長了解到:原來,在家裡小琪的奶奶特別疼她,好吃的東西,奶奶都是留給她吃的。

反思:

有些孩子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是因為孩子覺得分享就會使他失去他所得到的東西。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有願意與他人分享的意識。在家裡,家長還要教孩子給家人分東西。例如:當父母買回點心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讓孩子分點心,先分給老人,再分給父母,最後給自己。當孩子分東西給家長時,家長應高興的接受下來,並表揚孩子真懂事,讓孩子養成有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良好習慣。

現在的獨身子女多,生活上一般都由父母包辦,有些家長便把對孩子的愛狹義的理解為保證孩子的物質需求,家長為了來表示自己的愛,往往不惜自己節衣縮食,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忽視瞭如何從情感上給孩子以愛撫、同情、體貼和鼓勵。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這就會導致孩子情感體驗貧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現麻木、無知的狀況。所以,父母長輩應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這樣孩子才會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迷失方向,更健康的成長。

通過這一次與家長的談話,家長也認識到自己一教育上的不足,要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科學的教育孩子。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的深奧,也需要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使孩子更健康的發展。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2

在日常生活環節中,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莫過於進餐,針對小班的年齡特點,主要是訓練幼兒能夠自覺的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其中大致可分為兩方面:硬體和軟體。硬體,包括進餐姿勢、速度、程式等規範;軟體,則包括幼兒進餐情緒、對飯菜的好惡等。

通過對我班幼兒進餐環節的觀察,孩子們在進餐規範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在進餐過程中,孩子們較興奮,時常會竊竊私語甚至互相嬉戲,如果教師不提醒就會愈演愈烈;姿勢不正確,無法避免的會使飯菜掉到地上、桌上,偶爾還會出現碗碟掉到地上的現象;幼兒進餐速度不均衡,或快或慢。

針對這些問題,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先,我只是在進餐過程中不斷提醒、督促,但效果並不明顯,對幼兒的行為只起到了暫時的壓制。之後我採取說理的方法,例如:吃飯時說話,管理氣管和食道的小門就會同時開啟,飯菜就會自動的跑到氣管中去等,孩子們從道理上理解了各種進餐規則,但由於個別幼兒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仍需在教師的不斷提醒下,才能正確進餐。

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溝通,我採取了與幼兒互動的教育方式。在分組教學中,我與幼兒共同討論了進餐的程式、規則、以及在進餐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孩子們非常積極,提出了許多我平時沒有注意的問題,例如:個別幼兒遇到不愛吃的東西,到最後就會故意扔到地上以此來逃避,教師可以為她繼續加菜;有些小朋友想添飯時,總是用嘴來代替手,教師就可以先給舉手的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到教師一雙眼睛遠遠不如孩子們幾十雙眼睛觀察的仔細,在細緻的討論後,我讓孩子們將進餐環節中的各項規則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於是各項規則形象的躍然紙上。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對於自己定的規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進餐過程中較以前也有了明顯的改進。

在進餐環節中我也作了針對性的改動:將原先值日生將勺子一一發到幼兒手中,改變為值日生將勺子放入罐中,孩子們可在吃飯時自行取,飯後自覺擦桌子。節省了時間和人力。雖然,目前有些幼兒還需教師和其他小朋友的不斷提醒,但在不斷的糾正和改進中,已有了顯著的進步。我相信他們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3

我們班有個漂亮的小美女叫茹茹,她不僅漂亮聰明,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歡樂。對於寶寶在吃飯問題上,我們需要從頭開始。比如飯前洗手,教寶寶先認識手心手背,在教寶寶洗手的方法,先洗手心再洗手背,吃飯姿勢的糾正,要用右手拿勺子吃飯,勺子怎麼拿,用哪個手拿等這些都需要從零開始慢慢教。

第一次吃飯我們是花功夫最多的一次,他們也是學的最認真的一次,茹茹是學的最好也是學的最快的寶寶。到了下午餐時,大多數的寶寶根據提示都基本記住了。就在大家吃的香噴噴的時候,我突然聽到洪亮而且稚嫩的一句話“小朋友快用右手拿勺子老師說吃飯要用右手拿勺子”。

通過我的觀察,糾正後的寶寶們吃飯用手的姿勢都是對的。我疑惑的問茹茹指的那位小朋友。茹茹指著對面的寶寶說“老師他不是用右手拿的勺子”。

當時的我特別高興我覺得這個寶寶的洞察力非常好,我又想怎麼形容她就明白的更快呢?後來我想寶寶們只有自身真正的體會了他才會理解真相的,然後我就讓茹茹用右手拿著勺子走到對面的小朋友的邊上,我說茹茹你發現了什麼呀?他拿的和你用手一樣嗎?她天真的說,老師他怎麼的手和我的一樣。我說茹茹真棒,老師跟你說,因為你們坐的方向不一樣,你們右手拿東西的方向就是相反的,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4

吃飯進餐,無疑是幼兒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以及入園後,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因此,常常會聽到離園時家長問孩子:“今天吃什麼?你吃飽了嗎?”在幼兒園每學期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關於“吃”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討論的重點。

同時,吃飯進餐也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如何讓幼兒愛吃飯,吃好飯,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紅黃藍幼教集團管理與研究的重點。

反思日常餐桌現象,孩子們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不愛吃飯、吃飯慢、挑食、掉飯粒、餐具使用不當、衛生習慣不佳,等等。雖然老師們在努力營造寬鬆愉快的進餐環境,比如,進餐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幼兒進餐始終處於被動管理中,教師會催促幼兒“快吃”、“吃完”,也會不斷提醒幼兒注意“規則”,導致幼兒體驗不到品嚐美食以及進餐本身的快樂,也無法發自內心地遵守各種文明進餐的禮儀和規範。

關於吃飯的小班教育隨筆5

在幼兒園裡,每天孩子們吃飯時,我們老師總是要不斷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飯,吃飯時不要說話,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自發產生免疫。吃飯時磨磨蹭蹭,佔用了太多時間,不利於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之後,我找到了讓孩子快快吃飯的“誘餌”,在我們班“小老師”這一稱號是孩子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其實,“小老師”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飯時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師”這一角色對大家的誘惑。我們告訴孩子們吃飯最快的前幾名將會成為“小老師”,下次吃飯時,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碗、發勺子,而且“小老師”可以在吃飯時坐到桌子的前頭,這些特權是孩子們吃飯速度很大的動力。

自從實施這一方法後,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明顯提高。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也得以很好的進行,而且孩子們樂於助人的品質也得以提高。

可見,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誘餌”並加以恰當的引導,孩子們做事情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崗位上收穫快樂和成就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