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W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3篇

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教學總結:對數學新教材的幾點認識

在知識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侷限於以前的高學歷,而對人才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只注重了經濟的增長,不顧人的發展,其中的弊端不言而喻。針對事實,對學校教育進行改革刻不容緩。

縱觀歷史,數學及其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息息相關。在當代,數學的影響已經遍及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成為推進人類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從而使得社會也不斷對公民的數學素養進而數學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①以反映未來社會對公民所必須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②以與學生年齡特徵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③使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中學習數學,發展數學。課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目標就是讓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課程改革的思想,讓所有的學生學會數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瞭解數學,欣賞數學。

好的教材是學習的關鍵,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教學,我對這本華東師大版的教材有了一些認識:

1、 新教材強調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數學課程標準》的這一理念,著眼與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要求數學課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心理髮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活潑是學生的天性,而新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和題材有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有時代氣息的問題,這些都讓學生倍感親切。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開展了許多有趣的小活動,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例如做七巧板活動,讓同學們根據書本對七巧板的介紹,自己做出七巧板,再把它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學生們踴躍參加,交上來的圖案千奇百怪,有的連我自己都想不到,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孩子也積極參加,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2、 新教材強調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古人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千百年來,教師只被賦予了一個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只要告訴學生什麼是數學,怎麼做數學就可以了,而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角色要發生轉變,即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威地位,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教師角色轉變的重心在於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引導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給以恰倒好處的點撥。教師的作用,特別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方面,在於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境之中的機會,在於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

新教材之中有一個填數的題目,我在教學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該填什麼數(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其中的規律以及填數的技巧,我適時地進行點撥、啟發,鼓勵學生踴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結果,我從學生那裡學到了許多填數的技巧,而且還從中發現了幾個平時並不怎麼發言表現的學生的思維敏捷等特點,這堂課使我受益非淺。課後,我佈置了一個思考題,讓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有6個大碉堡和6個小碉堡,相互間有等長的地道連線,形成一個整體,已知每個大碉堡有4條地道,每個小碉堡只有一條地道,試畫出這個整體的結構圖。這一道題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是不容易。沒想到的是,班級中有一部分的同學經過討論,也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從這一次的活動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只要方法運用得當,引導得當,師生的位置擺正,有許多問題和困難是能夠迎刃而解的。

3、 新教材中增大了統計學方面的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資料描述資訊、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首次將“統計觀念”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統計是通過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為人們更好地制定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因此在教材中加入統計方面的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具有從紛繁複雜的情況中收集、處理資料,並作出恰當的選擇和判斷的能力。

從教材之中的“資料的收集”中可以看出,學生不但要具備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而且還要親身經歷收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並能根據資料作出合理的判斷,為此,我在教授本節內容時,讓同學分成八個小組,分別就八個問題對全班同學進行調查,並收集資料,統計出人數,製作成表格,並思考從這些資料之中能發現什麼,能得出什麼結論。整個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收集資料的過程,並根據資料作出大膽而合理的判斷。運用資料作出判斷這種思考方式在社會生活之中經常用到,需要學生從小體會,去運用,不僅要意識到解決問題需要收集資料,而且還要討論需要收集哪些資料,採取什麼樣的辦法進行收集;還要親自去做一些調查;面對收集到的資料,還要進行整理使之更清晰;最後才能得到結論。

從以上幾方面可以看出,新教材不僅對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一個平臺,又為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學習具有自己個性的數學提供了一個發展的空間。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不斷地傾聽、吸取、完善,必須在教學工作中隨時進行反思和研究,在實踐中學習和創造,這樣才能貫徹課改的精神,才能培育出富有個性的學生,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的人才。

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新教材的實施有其好的方面:

新教材的編排總體上感覺是好的。關注人生、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選文注重了和生活的聯絡,注重了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選文的體裁多樣性,篇幅短小,文質兼美,富有時代氣息,便於學生學習。學生使用新教材後,對語文課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具體表現為: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特別是綜合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廣闊的空間。他們在學習中初步掌握了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了綜合分析能力。

2、由於新教材在編寫上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絡,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因而在學習中學生能充分調動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想象能力,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教師在教學時能夠不斷地鼓勵創新,另闢溪徑,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樹立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了他們的靈感。

  (二)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1、由於數學英語課在國中的課時多,家長、學生等對其的重視程度又超出語文,因而課外閱讀的時間更無法保證,只有讓位給數學英語。

2、中學語文與國中脫節,給國中語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而在新教材教學中仍應強調基礎拼音、寫字、解詞、品味詞語,以及寫作訓練方面對學生嚴格要求。

3、綜合性學習課由於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第三單元“走進大自然”就無法按書中的要求帶領學生或學生自主結合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語言,欣賞自然美進)也就無法在課堂上充分開展活動。學生有時就會有應付的做法。

4、選文方面,依然感覺有個別篇目不太適合教與學。例如:《化石吟》雖是一首詩歌,但它只注重了與自然科學的聯絡,文學性較弱,學生對它難以產生興趣。

5、在課堂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很困難的,有些基礎差的學生要麼閒談,要麼跑題。因而教師一方面應在課堂中逐步地培養、教給學生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另外,還要允許教師和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新教材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新課標指導下的新教材已經歷了兩年的風雨洗禮,我在認真學習相關資料、鑽研新教材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對韶關地區統一使用的外研社高中英語新教材有如下體會:

一、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特點

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

高中英語教學目標中,不僅提出了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方面的級別目標,還提出了對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級別要求,使語言學習的內涵更為全面和豐富。在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描述中,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體現了教育目標從關注語言轉向關注對人的教育,強調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突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特徵

高中英語教學指導檔案中,第一次明確了外語課程得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徵,指出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是培育公民外語素質的重要過程,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會意義。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外國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這將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民族素質,有利於促進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由此可見,高中英語課程是全民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重要課程。

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高中英語課程的重點。《高中英語標準》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用英語進行恰當交流的能力;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外研社高中英語每冊書的《致同學》中明確說明:本教材為同學們提供探究式、發現式、任務型等多種學習方式,為大家提供語言應用的平臺。遵循“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而能用”的原則,力圖使學生逐步獲得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的方式上,強調學生在參與、實踐、討論、探究和合作中學會用英語來表達、交流,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鼓勵教師轉變觀念、轉變角色,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需求,在教學中開展研究,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和發展適合自己教學條件和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擴招後高中學生的現狀及教師對新課標的影響

由於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一新生的整體素質呈下滑趨勢。許多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更談不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策略。很多學生,尤其是來自農村、山區的學生,連單詞的發音都發不準,更別談如何學英語,怎樣學好英語,甚至對英語有一種牴觸的畏難情緒。對於成績良好的學生來說,他們也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一定掌握了科學的學習策略,對於難度較大的內容或需要深入研究的知識,他們可能就束手無策了。大部分學生,只注重記一個個孤立的單詞,卻不知道怎麼用;只知道語法很難,背了一大堆的語法規則到頭來卻一塌糊塗;只注重如何排除錯誤選項,在題幹中找暗示解題等等諸如此類的應試技巧,卻不注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自然這與考試的評價方式及教師的思想灌輸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也是新課程改革舉步為艱的結症所在。

目前,隨著大學聯考的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聯考這個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在逐步與新課標的教學目標相接軌。在英語大學聯考的新題型中,正逐步刪減佔大比分的“碰運氣”的選擇題,增加體現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主觀題型,突出考查學生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毫無疑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隨之轉變。

三、我的教學對策及效果

針對英語教學的現狀,我於20xx年年底開始,就自己任教的三個教學班開展了小範圍的教學研究活動。經過一個學年的摸索,我體會到:對學生而言,高中和國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習階段,如果學生沿用國中學習的方式,是適應不了高中學習要求的。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一跨入高中就瞭解並逐漸適應高中的學習模式,要激起學生學好英語的興趣及信心,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策略。否則,學生就會越學越吃力,越學就越不想學。為了進一步驗證我的想法,我確定以《學習習慣與學習策略的培養》為課題立項研究,並於05年成功申報為樂昌市的英語教研專案。從此,我正式開始進行教學研究。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採取以舊帶新、結合生活實際、單項或綜合語言知識與技能訓練等多種方式複習舊知識、傳授新知識,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掌握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通過每天任務、學習小組活動等形式多樣的課後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適時放映流行的健康向上的英語國家大片,鼓勵並引導同學們對影片進行討論,進而對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式學習。通過這種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既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又使同學們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並能靈活運用。下面我將陳訴一些具體的做法,望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