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教材分析:小松鼠找花生果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5W

《小松鼠找花生果》(國標本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

優秀教師教材分析:小松鼠找花生果

科普童話的教學要抓兩點,即科學性和趣味性。既然是科普性的文章,必然向孩子們傳遞一些科學常識。本文通過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告訴孩子們花生果是結在泥土裡的這一科學常識。而這一常識非常明瞭地表達在文字中,孩子們一讀就知道了,既然是一讀就明瞭的,很顯然就不必作為本課的主要內容來學習。可在拓展延伸時讓孩子們通過文字的學習以及自己的生活常識,瞭解到還有不少植物的.果實是結在泥土裡的。

下面我們關注的就是文字通過童話的形式來顯示這一科學常識,讓這一科學常識在孩子眼裡顯得很有意思,即它的趣味性。怎麼在教學中突出這種趣味性呢?

教學時可以緊抓小松鼠找花生果:由花生開花了(很美,吸引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過冬(高興)——每天看著,沒有見到一個花生果(產生疑惑)——花生果長在泥土裡(明瞭)為線索,配以兩幅圖,讓孩子們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想象這一過程中小松鼠的動作、表情、語言,引發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品味文字的趣味性。

教學時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1.圖文結合,美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品味美。

第一自然段中“綠油油、黃燦燦、真好看”邊讀邊讓孩子們想象課文描繪的花生是什麼樣的?課件展示花生花的圖片,圖畫與朗讀結合讓學生充分體驗文中所描寫花生花的豔麗。引發學生讀課文:這麼美的花生吸引了誰?它想做什麼?又是怎麼做的?

第三、四節裡,“從那以後、每天、直到、睜大眼睛、自言自語”從這些詞中,我們讀到什麼呢?引導孩子們細讀品味,調動文字內容和學生經驗之間的“相似塊”,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讓孩子們展開想象。使文中的語言變成小松鼠的動作、語言、神態,讓孩子們真切地體會到小松鼠由高興——疑惑的感情變化。

2.圖文結合,想象說話,拓展延伸。

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文字以生動形象、充滿情趣的語言“連結”了學生的想象世界。而最後一幅圖又自然地騰出文字的“空白”,給學生馳騁想象的天地。教學時,可讓孩子們仔細觀察插圖,想象小松鼠聽了蚯蚓的話後會怎樣說,怎麼做呢?讓學生通過觀察展開想象,表達感受。在語言實踐中,品味科普童話的趣味性。教師可作為夥伴參與其中,適當點撥、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投入語言實踐,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

最後再進行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是結在泥土裡的呢?你是從哪裡知道的?還可引導孩子們再讀一些類似的文章如:《豬小戒找花生果》等,讓語文教學與自然生活相聯絡,讓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大語文”的教學觀,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