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9W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是以第三次全教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二年級實驗班第一學期使用。為幫助教師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材的編排、教材特點、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及提示幾方面作些介紹。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一、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 加大教材的改革力度,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2. 編輯思想要符合先進的教育理念,教材內容要體現時代精神和現代意識。

3. 教材要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尊重多樣文化,從全人類的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

4. 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絡,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5. 教材的呈現方式要靈活多樣,有助於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他們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6. 教材要體現開放性和彈性。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發展、創造的空間,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

二、教材編排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涵蓋都比較寬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容比較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

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並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複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臺。

八組課文之後,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後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450個。生字表㈡是全冊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這兩種不同要求的字分別在課後練習裡標明。除了識字課和課文安排了識字任務外,在“語文園地”裡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三、教材特點

1. 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一組教材均以“導語”的形式點名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臺等內容都圍繞著本組的專題安排。如第二組,簡短的導語點出了本組的專題–––學校生活。識字課的內容是關於學校生活的動賓詞語。接著,安排了《一株紫丁香》、《我選我》、《一分鐘》、《難忘的一天》四篇課文,說的都是學生生活中的事,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勞動以及要珍惜時間的教育。“語文園地”裡“口語交際” 的話題是結合課文《我選我》的內容設計的,讓學生談談對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看法,討論如果班裡改選幹部,自己會不會選自己。“展示臺”則引導學生展示在課外活動中學到的本領。

再如第六組,導語(“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點出了關愛他人的專題,識字課是與本組專題聯絡密切的內容(見103頁),接著,安排了四篇課文:《窗前的氣球》是講關心同學的故事;《假如》是講一個孩子懷著一顆善良的童心幫助弱者的願望;《日記兩則》是講城裡人幫助貧困山區兒童讀書的事;《古詩兩則》(“回鄉偶書”“贈汪倫”)反映的是真摯的鄉情與友情。“語文園地”中的兒歌(《誰和誰好》)、“口語交際”的話題(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展示臺”的內容(唱《愛的奉獻》這首歌),均與本組專題有一定聯絡。這樣安排,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加強整合的思想,便於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2. 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識字課的內容圍繞本組的專題,而且形式多樣。有描寫秋天美麗景色、反映學校生活和引導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詞語,有表達愛國之情的三字經,有講思想方法、給人啟迪的成語,有提倡團結合作的諺語,有教學生怎樣做人的對聯,還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拍手歌。為便於學生朗讀,多采用韻文的編排形式,即使是一串詞語,讀起來也十分上口。如識字, “金秋時節、景色宜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秋高氣爽山、河壯美、五穀豐登、瓜果飄香、春華秋實、秋收冬藏”。這樣語言優美、內容豐富的識字課,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識字的語境,使識字與閱讀緊密結合,還加強了字、詞、句的綜合練習,並有利於積累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興趣和熱愛。

3. 課文的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與九年義務教育同冊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課文。新選的課文有描寫自然景象的《秋天的圖畫》,有反映學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鐘》,有表達愛國情感的《歡慶》《我們成功了》,有教育學生要善於發現別人長處,遇事要多動腦筋的《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酸的和甜的》,有倡導友好相處,表現尊重個人選擇的《紙船和風箏》《稱讚》《從現在開始》,有體現關心他人的《窗前的氣球》《假如》《日記兩則》,有反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淺水窪裡的小魚》《父親和鳥》,有介紹科學知識和科技成就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農業的變化真大》等。這些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聯絡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質兼美,語言典範,學生愛讀,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本冊教材的課文體裁多樣。童話、寓言、詩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記等應有盡有,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4. 課後練習重視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於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本冊教材課後除了安排朗讀、背誦、寫字、詞句理解與運用等語文基礎知識的練習外,還編排了詞句積累與擴充套件的練習;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練習(如,讓學生回答:“除了小鳥以外,我們還應該愛護哪些動物?”);把課堂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的練習(如,讓學生回答:“看到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你會怎麼做呢?”);有利於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練習(如,讓學生收集資料、自編拍手歌)等。

設計這樣的練習,用意在於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充套件課內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動手找,動手做當中增長本領,形成和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5. 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了親和力。

本冊教材在呈現方式上有很多創新和突破。

首先,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既方便教師的教,又方便學生的“學”,使教科書由“教本”變為“學本”。這冊教科書,無論是導語,還是課後練習或者“語文園地”中的練習,均不再以問題或要求的方式呈現,而是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學習與練習的內容,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學習的距離,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增強了教材與讀者的親和力。如,在《坐井觀天》文後,學習夥伴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在《識字5》之後,學習夥伴建議:“我們也去收集一些諺語吧!”以這種形式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體現了現代教育觀念所提倡的人與文字之間的對話關係,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啟發學生質疑問難,起到良好的推動和導向作用,並能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其次,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於引導學生髮現、探究。教材中,每個“語文園地”都編排了“我的發現”這一欄目,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律。如,“語文園地二”中,引導學生髮現表示動作的詞“掃、提、搬、推、挑、抬、捕、捉、抓”都帶有提手旁;“語文園地三”中,引導學生髮現每組的兩個詞意思相反;“語文園地四”中,引導學生髮現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為加強趣味性,還設計了遊戲式的內容,如,“語文園地七”中,引導學生從一幅組合字形圖中發現,漢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許多新的字。這樣編排,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注意發現的習慣,不斷積累學習方法,而且可以使學生從發現中提高自信,不斷獲得學習的動力。

再次,在“語文園地”裡設有“展示臺”一欄,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能的機會。教材以學習夥伴的展示為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領和學習收穫,使學生不斷產生成就感。如,“語文園地一”的展示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書。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2

一、教材概貌

本冊教材分七個部分:

一、讀課文識字,兩個單元11篇課文。

二、讀課文了解內容,兩個單元11篇課文。

三、讀課文圈劃詞句,兩個單元12篇課文。

四、讀課文邊讀邊想,兩個單元11篇課文。

五、古詩誦讀,每單元安排一次,共8首古詩。

六、語文快樂宮,每單元安排一次,共8次。

七、聽說活動,集中編排,共6次。

二、本冊教材教學要求

1.學會414個生字,大致瞭解在語言環境裡的意思。會用兩種查字法自學生字。

2.鞏固漢語拼音,正確掌握拼音方法。

3.積累344個詞語,聯絡上下文及生活實踐瞭解詞語在文中意思。

4.積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初步運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能養成邊聽邊想,邊聽邊記的習慣,並能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

6.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7.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讀書的習慣。

三、本冊教材重、難點

1.學會414個生字,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自學生字。

2.積累344個詞語,並聯繫上下文及生活實踐理解詞語在文中意思。

3.能養成邊聽邊想,邊聽邊記的習慣,並能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3

一、基本內容

本冊教材還是延續一年級教材的思路,全書共十六個主題單元,其中包括三個集中識字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和一個開放單元《書的世界》。每個單元大致包括兩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一共27篇主體課文,讀背古詩7首,自讀短文12篇。集中識字單元需要學習25個部首:第二單元學習6個部首,第一篇看圖識字,從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建築引入。後面分三部分,學寶蓋(宀)頭、穴字頭、廣字頭、廠字頭還有門字框和戶字頭這6個部首,都是和建築有關的部首。第七單元學9個部首,學和身體各部位有關的一些名稱,和人體有關的9個部首,通過這9個部首來識字。第十二單元又安排了10個部首的學習,先學的是山、土、石這些偏旁的生字,由丁丁、鼕鼕對話:山上有什麼?有岩石有土,引出和山石土有關的一些生字;地上有什麼?有金屬礦藏、寶石,引出了金、玉這些偏旁的生字;水中有什麼?有魚、有貝,就引出了帶魚字旁、貝字旁和貝字底的生字;最後是和廚房有關的皿字底、刀字旁、立刀旁等等。按照山上、地下、水中、廚房中的這個排序,選擇了相關的部首進行識字,目的也是為了學生識字有興趣,並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發生聯絡。

 二、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和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在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策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

2.認字475個,學習偏旁部首累計至70個左右。學習利用漢字的規律,重點是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個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初步學會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書上的77頁金鑰匙有認字方法小結。方法就是看字形來認字,比如是山字就是象形字;看拼音來認字;也可以去問別人,還有看上下文來猜,還有讀字讀半邊,比如說青等一些字;還有。可以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以後就可以熟練運用了。一年級滲透性的學習了字理識字,但它一直不是作為知識點來講授的,只要求學生接觸,有感性認識,讓學生自己發現,去思考。在一年級識字量的積累上,對漢字的表意功能有初步認識,有體會。三個集中識字單元都是引導學生對漢字的表意功能有一個認識,而漢字的形聲字,用聲旁來表音的特點也開始在本冊滲透,第十單元和第十四單元就出現了這類的設計。比如說67頁那個小話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就開始滲透漢字聲旁的特點。另外第十四單元93頁有一個“比一比,讀一讀”,就是進行比較,深一步了,讓學生想一想字意有什麼變化。這一冊集中識字是從表意的特點來進行,到下冊的時候再來講聲旁。在教學中希望老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的實踐。認字目標應當靠學生的實踐來完成,而不能當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知道了,懂了並不等於會了,更不等於能熟練掌握,要注意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來體會漢字的特點,感受漢字之美,實現認字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第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至少需要半年的努力,教學時也應把它當一個過程來看待,不要企圖一蹴而就,也不要奢望所有的孩子同時都能掌握,難點越分散學生學起來越容易,積極性也越高。第三,要正確處理認字、識字能力、文字知識三者之間的關係,識字量是形成認字能力的基礎,文字知識是為多認字、快認字和培養識字能力服務的。但它不能成為識字教學的支柱內容,教學中老師可以使用形聲字、形旁、部首等概念,但不應要求學生掌握它們,適度的滲透字理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能讓他們悟出漢字的特點,可是過分的重視字理分析使學生失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並不利於識字教學的效率,即使是那些學生明白了字理的字,也需要循序漸進的教學。一年級上冊是點點滴滴的滲透,下冊是稍做面上的滲透,本冊爭取讓孩子在認識上產生飛躍。但是教材也沒有涉及聲旁表音的情況,許多部首學了也不要求學生了解它的原意,也並不要求學生要讀懂正文,總之文字知識要掌握精當、好懂、有用的原則,不宜要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學生在分析字形的時候,(因為在這個學期,我們開始要求學生來學習分析字形)編上一句話等等,這是一種記憶術,老師不必用所謂正規的字理知識去糾正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只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學會這個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老師本人要說的就必須是符合文字學的知識了。

3.學習。從第二單元開始學習部首查字法是以金匙鑰的形式出現的,第13頁認識字典,第三單元19頁學習,第四單元27頁學習查詢難檢字,這三個單元連續出現學習部首查字法的內容,但並不要求學生一步到位。第七單元的時候開始限時,要求學生通過練習提高速度,基本上要求一分半鐘查到。學習部首查字法,如果由老師來講那將包括很多的內容,特別容易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們的設計希望能利用畫面,引導學生來讀畫,讀畫中的文字,有的學生就開始說了,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既然要肯定有一些問題需要前期解決,這個孩子就說提手(扌)旁、門字框、單人旁都是部首,用部首來查,那咱們找一找部首的目錄,找一找檢字表,看一看正文。可以像圖畫表現的一樣,分成小組讓學生用字典自主來學習,根據畫中的提示自己一步一步去發現,去學習,遇到障礙可以小組交流,其他的同學可以幫助,老師也可以給予一些適當的指點。這樣就需要老師創設情景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學生想學了,就引出這個活動。像19頁學習,是用丁丁冬冬交流的形式說你是怎麼的?他說我的方法是數、查、記,數部首的筆劃,查部首的目錄,記住檢字表的頁碼,查到後到檢字表上就要數另一部分的筆劃,再查檢字表,從檢字表上找到正文的頁碼這樣才能找到,底下查一查、試一試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按照文字表述嘗試做一做。這時候如果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生生之間的交流,他們之間的語言是比較直接和有效的,比老師去說更好。難檢字在“勇敢”單元,學查難檢字設計這個金匙鑰有三個目的:學習如何確定一個字的部首,熟悉沒學過的常用部首,學查難檢字表。字的部首,一般是以上到下、左到右、內到外的順序來確定的,如果在這幾個位置都找不到,就可以去查難檢字表了。教學生學習查難檢字表之前,應該先熟悉部首目錄,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去看,對照目錄去想例字,再由學生出例字練習,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上中下都可以,然後學生會找部首在哪個位置,學生可能找不到,這時候就引出問題:這樣的字怎麼辦?那就去查難檢字表。凡是做部首的字都不在難檢字表裡,比如鮮血的血,身體的身,因此熟悉部首目錄是非常重要的。一次練習是不可能使學生熟悉所有常用部首的,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一邊查一邊認識生的部首。凡是沒學過的部首可以暫且可以稱它為什麼旁,由學生自己給它命名,儘量讓學生自己活動,不要求非常的精確、準確,讓他們在自己的實踐中去發現,去學習,去找出學習的辦法來。

部首查字法應該用來獨立認識生字。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愛查、會查、自覺查,把當作最可靠的認字方法來對待,把使用工具書當作最重要的閱讀習慣之一來培養。由於學生識字量小,讀正文是有困難的,學習剛開始只要求他會查,能找到字,讀準字音就行了。初學的時候不宜要求速度,日後通過反覆的練習逐步加快速度。到第七單元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了速度的問題:丁丁冬冬就有一個提示,我用八分鐘查了五個字,你怎麼樣啊?到了十五單元就要組織的比賽,比一比誰查的快。要讓學生在學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並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學生來說,的困難,第一個就是確定部首,還有翻頁找頁挺麻煩,但有些孩子很聰明,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有的孩子把部首的頁碼記住,到時候就翻那一頁,有的孩子在某頁碼夾紙條,有的孩子把字典用彩筆塗了,到時候一翻,這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老師要發現這些小創造,要及時讓孩子總結經驗,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怎麼能查的'快,引導學生先找出耽誤時間的環節在哪兒,再想辦法,這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發現問題以後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教參上也提了幾點建議,第一個記住部首的目錄,檢字表和難檢字表的頁碼。第二掌握確定部首的方法適時地使用難檢字表。第三要記住同一部首同一筆劃的字是按照橫豎撇點折的順序排列的,比如說月旁,六劃的字有32個,要找髒字,第一筆是點,點在32個字中靠後排,如果學生能夠發現最好,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這個規律,老師也可引導他適當注意一下。是一項技能,技能要靠練,不能靠講,所以讓學生反覆進行練習,在實踐中提高速度,他就會產生興趣。

4.寫字260個。在語文天地中設計了例字描紅,並對字形結構的安排做了指導,我們有一個寫字本,對所寫的漢字做了規範的很具體的指導,但教師不要把這些指導做為知識來傳授,也不必特意提醒學生對照指導去寫每個字,而是由學生去感知,去體驗,去發現漢字的美。在低年級階段首先是要求把字寫正確、寫工整、寫規範。可以指導學生注意關於書寫的提示,能領悟多少是多少,能嘗試多少是多少。在今後的書寫過程中逐步通過量的積累,通過比較逐步理解、掌握。由學生自己去看、去嘗試,發現字型的變異,字形的框架。老師不要太著急,不要反覆枯燥的練習、書寫,以免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學習寫字的興趣。要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方法實現部分認字與寫字的合流,學生學習字理的過程,學習練習分析字型既是認字也是寫字的步驟,所以凡是那些引導學生分析過字型的漢字即使是不要求寫的也可以在分析以後試著寫一寫。當然要學生自願,有興趣就可以寫一下。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分析字型的藝術,也會鞏固學會的字,同時會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因為他已經超過了必學的範圍。什麼是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方法呢?恰當與否一要看是否出於學生自願,二要看是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三要看效果是否好。之所以特別強調恰當是說教材並沒有要求學生必須認寫合流,在這裡教師有廣闊的自主空間,可以根據你班學生的發展情況自己確定。二年級下冊將繼續學習將近450個生字。到二年級的結束是一個學段了,有許多事情要做。所以希望老師能根據四冊教材的整體安排正確把握本冊的教學目標。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我們前面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剛開始學漢語拼音時,拼音都不要求寫,很多老師很著急,實際我們安排在第二學期,學生大量的看了以後基本上就掌握了,寫起來就很容易。我希望老師儘量按照教材的安排來做,不要把某些東西提前,不適當的提前就容易加重學生的負擔。當然我們也尊重有些老師的創造性,您可以根據您學生的狀況,選擇學生學習的內容。但是我們希望不要加重學生負擔,這做為一個基本原則吧。

5.繼續練習抄寫音節。在本冊語文天地裡沒有出現抄寫,但是老師們不要把這個忽略掉,要讓學生練習抄寫,要求學生給生字標音,能夠在的時候準確的讀出生字字音,注意不要返生。這裡提醒各位老師注意,我們把拼寫的一些規則和寫都放到一年級下冊,但一年級下冊實際上是沒有全部講完,有一部分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如大Y和小i在拼寫的時候就要出問題了,就是一定要教給學生這個規則,大Y在什麼情況下用,小i在什麼情況下出現,什麼時候用。再比如ü上兩點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不去,老師一定要強調。還比如說u和o相拼,和o,活潑這個詞,聲母和o之間什麼時候需加u,這些需要老師帶學生去做練習,去發現它的規律。

6.閱讀。第一,一年級上冊提出指讀,讓學生把小手指放在要讀的對應的文字上,讓他們集中注意力;下冊開始要求指但不要出聲或者說小聲讀不用手指;本冊繼續練習。這樣逐步逐步的過渡到二年級下冊以後能夠儘量的使學生脫開手指降低聲調來學習默讀,第二學段就要求學習默讀。學生現在脫不開手指也可以,但要把聲放小,或者只用手指別出聲。由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不必要求所有學生一步到位,到本冊結束大部分孩子能夠默讀一個段落就可以了。第二,要學會藉助課文的插圖來閱讀,能夠看懂情節簡單的多幅畫面講故事。如書上36頁有個看圖講故事,能看出圖與圖之間的聯絡,也能夠看懂單幅圖,根據文字提示和圖中顯示的一些細節來理解這個圖表現的內容。又如《勇敢》單元42頁,放了一個小話筒,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你自己在家害怕嗎?介紹你獨自在家的經歷。這個練習就是要求學生看圖想象編一個故事,老師就要引導孩子注意他的表情,在什麼環境裡他的動作都要注意,注意細節。第三,在閱讀中要積累詞語,學習不同的句式,同時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願意和書交朋友,同時學習查詢目錄,樹立查詢資料的意識,初步知道書是應該分類的,這在第九單元《書的世界》裡面。要知道在哪裡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書,還有怎麼辦圖書角?在老師帶領下參觀一下當地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看一看別人是怎麼查詢圖書的,向同學們介紹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給自己的圖書分一下類,交流怎麼分類,這是最基本的,讓學生接觸這方面的知識。第四,背誦和朗讀是按教材的要求,但是我們鼓勵多背,多認字,自讀的短文裡有很多學生不認識的字。第五,要積極地認真地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能結合課內外的閱讀共同討論,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象。總之是要在語文的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養。

三、教學建議

1.關於備課。備課備什麼?應該從四個方面來備。一是準備教參以外的相關資料。我們提供的教學參考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各地情況各位老師的水平、經歷、教學風格不同,要和當時當地的實際相結合,要準備教參以外的相關資料。二是對每個單元總體思路的把握。每個單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來研究教材內容。三是瞭解學生原有的基礎和水平。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策略和方式,這點特別重要。要了解學生,不然備的課就白備了。四是樹立科研意識。把我們的教學和科研聯絡起來,要理性的備課。那麼教案的形式是什麼樣的呢?教案不再是線性的形式,不再是由一連串的序號組成。不再是一匯入,二學習新知,三鞏固練習。而應該是板塊式的或者是網路形的,學生的狀況,教材的內容,要達到的三維目標,還有教師自身的優勢都應該考慮在內,都應該在教案上體現出來,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在動態環境下的主體創新活動,每教學四十分鐘,既有學生的創造也有老師的創造,每一份設計都是有多個方案的,而不是一個。這裡要特別強調,不能無視兒童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要了解到他們頭腦中已有了哪些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備課。教育要以人為本,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需求和利益為主要依據,不要再一廂情願的編寫和導演劇本。一年級下冊有一篇課文叫《好事情》。有一位老師講這篇課文的時候把尤拉想做的好事寫在黑板上,希望同學明白尤拉想做的好事是做不到的,由此揭示這個故事的主題。讀完以後問學生,尤拉想做的好事你能做嗎?同學都表示能做。這個回答出乎老師的意料,不能因勢利導。上述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老師把學生的思維強行納入了成人的思維。老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漠視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真誠的想辦法做好事,都被否定了,也就打擊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損傷了學生向善的美好的情感。教材是學本,是學生的直接的對話者。我們不要把它當成至上性的東西,老師們可以進行再創造再修改,讓它更符合自己地區的需求。

2.關於教學的策略問題。我們所有語文學習活動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要引導學生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學習語文,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來學習語文。不要單一的,而是整體推進。有的老師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訓練能力,放棄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僅僅保證知識單線出擊了,明顯的表現在識字和寫字的問題上。還有單純搞活動,為活動而活動。就是說活動和學習不要脫離,不要成為單一的課型。關於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我們現在經常說要進行小組合作,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學習者與他人互動的社會環境是學習的媒介。我們鼓勵學生參與,去探究,去合作,但是要講究適當二字,只有當多個人比一個人更好的時候才應該採取合作的形式。當分享交流對每一個人來說是有益的時候才應該採取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不要流於形式。而且要注意要有個人體驗的空間,進行獨自思考,要有這個過程。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要讓他自己去修正,學生是通過修正來實現他的學習和發展的。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自己修正自己總結。放在板書上解決,需要老師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注意一點:除了合作學習外,要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有效的學習需要學生來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要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一個流程圖,當一個人在陳述的時候,在反駁的時候才可能重建自己的知識的結構,所以說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策略方面,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思考探究答案的機會。教師要實現幾個轉變。第一,由重視講知識結論轉變為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第二由重視學生記錄現成的知識轉變為重視引導學生再次發現和重組知識。第三由重視書本知識轉變為重視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的考慮問題和靈活的解決問題。第四由重視單科獨進只作知識點的教學轉變為重視學科間和知識點之間的綜合貫通。第五由重視統一要求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差異和個體發展。注意:第一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第二是把學生需求做為教學的出發點。第三要給學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間。第四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課堂的即時評價。一年級下冊提出讓學生設立評委。如第一單元“元宵節”的口語交際,由學生輪流擔任評委。本冊仍繼續採用學生評委的形式。學生對別人做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客觀地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別人。教師的指導要具體,不要走形式。目前課堂評價的偏差,一是一律化——你真棒!學生的稱讚並不是發自內心。況且讓學生看到差距也會是一種激勵。二是一邊倒——或者都挑刺,或者都說好。本冊應有評價水平的提高。評價時要講出理由:為什麼給這個成績?還應能提出建議:需要怎樣改進?教師可進一步組織學生評價評價者,這種評價是一種示範,一種提高,教會學生如何評價,也是一種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所以,應當作一個教育的過程來對待。

4.自主學習。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學習內容等不同情況組織自主學習的形式。提出自主學習的要求,不要空泛地開展,沒有具體措施或要求過多。

5.整體推進。兩種偏向:活動和學習分離,趨向兩極,形成單一課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做任何學習活動都要考慮三個維度,促使學生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有臨場發揮,要有教學機智,新就新在前面沒有,教案上沒有。教師需創新,也需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

6.自主性作業

的設計建議:

難度自選——根據學習目標設計ABC三個等級的作業。分別體現語文綜合能力的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等。例如,一年級下冊《大熊貓》一課,課後思考題是:“大熊貓是什麼樣的?描一描,說一說。”可設計為:A完成要求,並編一個熊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B完成要求,並用“熊貓”一詞寫一句話;C邊讀課文邊完成要求。A級作業適合於程度較高的學生——掌握了熊貓的基本特點,且想象力豐富、表達能力強——可要求離開課本獨立完成;B級作業適合於大多數學生——熟悉課文,瞭解有關熊貓的資料,且有表達願望——要求能夠藉助課文完成;C級作業適合於程度較低的學生——要求完成最基本的要求,老師應多加關注,給以及時的指導或採取同學互助的形式,保證這些孩子能夠獲得一定的學習成果。

數量自選——允許學生根據各自的記憶特點,接受能力的差異,選擇確定各自的作業量。此種方式適用於重複性作業。例如抄寫生字:如果抄寫三遍即可掌握,就不必一律要求寫五遍。這需要老師在開始時即提出明確要求,並及時檢測,逐漸使學生養成注意力集中,自覺運用學習技巧加快學習速度,有效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這樣做也可以使抄寫的過程不再枯燥,成為學生激勵自身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體驗。

形式自選——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長、不同愛好、不同水平,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供學生自選;也可由學生自主設計練習,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池塘邊的叫聲》文後思考題是:“青蛙會給小魚講什麼故事呢?”可以設計以下幾項作業,由學生自選其中一二項。(1)替青蛙編故事,講給別人聽;(2)表演青蛙和小魚的對話;(3)畫出青蛙和小魚,貼在板報上,最好有個文字介紹;(4)查有關青蛙或魚的資料,抄寫下來,貼在教室裡;(5)有語氣地讀課文,錄音,請同學猜猜是誰在讀;(6)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在橫線上填空”後,再寫出青蛙與小魚的一兩點區別;(7)完成“語文天地”中的“讀多音字,組詞語”後,試著用上其中的幾個多音字詞語說幾句話。

自主學習既是終極目標,也是階段性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一個過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在這全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清醒地把學生髮展放在首要位置,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層次要求,有不同的學習形式;不同的教學內容也要有不同的策略設計。例如,課文長,可一段一段地學習生字;課文短或學生程度高,則可以全文學習。此外,要注意語文學習的個性化特徵,要重視學生的個人體驗,這是不可超越的。必須給學生個人內化的時間和空間,不能一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就把所有的過程都設計成討論、交流、互助,要有學生獨立思考、體驗、整合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