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學作文彙編9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國學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國學作文彙編9篇

學國學作文 篇1

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這是我們今天中隊會的主題。經過了本次中隊會我頗有感觸。

首先先說“學國學經典”我在本次中隊會我知道了原來中國國學經典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例如:《大學》《老子》《詩經》《中庸》《論語》……並非只有平時的《弟子規》《三字經》。我知道了許多國學的小故事、和一些國學經典裡的名句、一些國學經典歌……我這次對國學經典有了深入的瞭解,我要學習國學經典!

接著說“做美德少年”我也懂得了許多的美德好少年該有的習慣與行為:在學校裡遵守紀律、不打鬧,聽老師的話,講誠信懂禮貌,積極回答問題,老師講課不可以在底下玩,說話,搞小動作、要團結,不以自己為中心,要以團體、班級為中心、在公共場合不喧譁,不隨地吐痰,講衛生,聽父母的話,不讓父母太操心……這些道理我都懂,不過很少落實到行動,我現在要落實到行動上。

我對本次中隊會真是頗有感受。

學國學作文 篇2

5月20日,我們在端午節前迎來了一次特殊的主題班會。說它特殊,是因為這次主題班會上有遠道而來的英國朋友與我們一起學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之前,老師先為我們講了一些端午節包粽子、佩香囊、喝雄黃酒的習俗。講完這些之後,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學習包粽子。在之前,先請家長來為我們示範一下。”話音剛落,一位家長站起身來,說:“包粽子,首先把兩片棕葉疊在一起,隨後折成漏斗狀,再把口折上,最後用繩子紮好,就包成了。”

包粽子活動正式開始了。我按平時的方法包了起來,可是塞米的時候,不是太少,就是乾脆從漏斗的底部漏光,弄得桌布上全是米。再看我們這組的英國朋友,雖然語言不同,但在我們幾個的“Chglish(中式英語)”和手勢下也明白了大概。瞧,他在我們組家長的指導下,已經包好一個了,而且包得還挺好呢!看著英國朋友的出色表現,我們也不甘落後。我在多次失敗後終於折出了不漏米的漏斗。雖然小了點,但至少能裝米了。在我扎繩子時遇到了些困難,我怎麼也扎不上去。後來,我想到了用嘴咬住繩子的一端,這樣扎就方便多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粽子。相比之下,英國朋友的表現倒是好得多,又獨立完成了第二個粽子。我們組的其他同學也都包了許多粽子,平時紀律不太好的同學也創下了包13個粽子的紀錄……

就這樣,我們包粽子的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了。在老師作了幾句簡單的總結後,我們依依不捨地與英國朋友道別。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包粽子的本領。

希望這種有意義的活動我們能多多參加!

學國學作文 篇3

歲月的梭子已在歷史的詩篇中悄然劃過,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詩人,智者已離我們遠去,但是消逝的是他們的軀體,不滅的是他們的靈魂.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篇又一篇發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衝擊心靈的文學著作.時代的鐘聲已在21世紀的今天深沉敲響.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作為一名正中學子,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國學經典,應該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這筆寶貴財富?毫無疑問,應該學習,繼承,發揚!

清晨醒來,手捧《歸去來兮辭》,站在校園的柳樹下,讓自己的精神伴隨著清爽的晨風,放飛到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思想沉澱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

華燈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輕輕滑過泛黃的《詩經》;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繾綣,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這豪邁,都是國學經典帶給我們的美的感受與體驗.這便是文學的魅力,這便是國學經典的魅力,洗滌人的心靈,充實人的思想!

國學經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張力.詩行意味著寬度,詩人意味著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讀者構成了長度,不朽的國學靈魂讓三維空間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汗青似乎依舊淡淡滲出,優美的重章疊句,用思緒凝成的經典卻跨越數十個世紀抵達心魂.日益發展的資訊網路只不過縮短了物質的距離,而國學經典卻打通了連線古典與現代的時光隧道,使我們的心靈有一個埠,能與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對話,與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產生共鳴.所以,請不要閒置這個寶貴的埠,拂去積滿的灰塵,去細細品味這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依舊教育世人的國學經典吧!

讓我們從日常做起,誦讀國學經典,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用我們的言行守候國學這片泛土,用我們不斷的繼承和發揚,使民族的精魂萬古長青!

學國學作文 篇4

當我進入一年級後,開始學習國學經典《弟子規》。裡面有很多經典名句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為規範。

以前我總是不聽老媽的話,常常惹老媽生氣,做錯了事也不認錯。學習了國學裡的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之後,我知道了父母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知錯能改了。

從小老媽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學習了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後,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把這種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尊老愛幼從我做起!

我會繼續在國學裡學習和體會做人的道理!

學國學作文 篇5

清晨,窗外朝霞一片,透著高傲的紅,冷落的紫,和含笑的黃與橙。泛出的紅暈與純淨的天空互相照應,預示著今天的美好。

白飄的雲送我們到了友好學校,寒冷的溫度不但沒有吞噬掉我們的喜悅和快樂,反而,增加了熱烈和興奮的氣氛。

歌聲餘音繚繞,將友誼定格在這一刻,這一刻將像一枚明星,光輝地寫在友誼之冊上。各方的禮物也飽含著各自的感情,將大洋彼岸兩個學校同學聯絡在一起,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架起友誼的橋樑,共同成長進步。歡迎的掌聲,連綿不斷,婉約地寫著初見時的興奮、喜悅之詩。

下午,純英語課開始了。雖然我都學過認識的單詞,但是真正到用的時候,卻很難流利地運用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沒有比別人多會多少。原本想技壓群雄,現在也只能和同學一樣乾瞪眼了。接著是拼寫比賽,聽著許多單詞,都是見過、知道的,也會讀,但就是拼寫不出來了。想著平時父母苦口婆心的勸我記單詞,可我卻不以為然,現在可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從今以後,“學無止境”的忠告將印在我的書本上,為我自己時時刻刻敲響警鐘。

今天,真是一個具有深厚意義的one day呀!

學國學作文 篇6

同學們曉得什麼是國學嗎?國學是遙不可及的深邃學識,也不是單調累味的書利常識,而是中邦人建身養性的處事哲教,是豐盛智慧的活水源頭,是構成美妙品格的典型,是華夏兒父生生不息的精力。這就是我讀國學的深入意思。

例如:東漢時,廬江郡陳家村裡,生涯著陳君賢一家人。

一地陳君賢的小兒子陳爵和摯友陳挺來到湖邊釣魚,意外的領現湖中有很多像銅錢一樣的東東,金燦燦的特殊招人愛好。這二個孩子也不釣魚了,抬下魚竿,下到湖中就往撈。不一會兒,就撈上來許多。他們單手捧著,高愉快興的跑回家。

陳爵一歸到家面就拿給父疏陳君賢望。陳君賢十分吃驚答兒子:“你是從哪裡得去的這些貨色?”陳爵就把事情的經由本底本標地向父親說了一遍。陳君賢讓兒子領著他到了湖邊發明水中竟還有良多黃金。

湖中有黃金的新聞很鈍在村莊裡傳啟了,村裡的大人小孩皆趕來水中撈黃金。一陣繁忙功後,大夥各有所獲,一共撈出十多少斤黃金。陳君賢以為這是國度的錢,不應當據為己有。他壓服了自人的兒子和城親們,把從湖裡撈沒來的黃金全體接給了官府。官府又把這件事講演了上級民府。

鮮君賢跟陳野村村官拾金不昧的業績傳替美聊。

這個故事告知了咱們幹我要有丟金不昧的良惡品德,是大家的就是從彼的,不是本人的就還給他人就像例子中的舊臣賢一樣一樣也會蒙到別己的稱頌!這讓爾想伏了一件事件。

那天很暖,我到商店購了幾根冰棍,這時出去了一箇中年的男子,說要幾盒煙,就是掏錢的那一霎時間,從心袋裡掉出了20元錢,我原認為他會拾起,沒想到那個男的,基本沒瞅睹,拿了煙就走了,我拿訖炭棍,拾起錢,衝了出去,大叫:“叔叔,錢……”那個男子停下足步,說了一句:“是我嗎?”我喊著:“你是不是丟錢了?”叔叔掏了口袋一數,實的多了錢,立刻回身,衝我走來,該我把錢遞給他時,他說:“謝謝你,你真是個拾金不昧的佳孩子!”我啼了笑,即騎車走了,心想:這都是國學,為我帶來的利益,讓我從陳家郡的故事中,領悟深刻的情理,是國學為我涵養作的很大的晉升。想著想著,後點傳來了幾聲謝謝,那聲音是那麼洪亮,傳的是那麼遠,我的口兒是這麼甜。

學國學作文 篇7

對於經典,我起初並不瞭解,後來在資訊張老師的指導下,我才對經典有了一些認識。我現在正在讀《論語》。《論語》是我踏入經典世界的第一步,說實話,我對經典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並不覺得讀經典有多麼的好。

不過,張老師每逢資訊課就向我們推薦。我想:張老師這麼積極,也許經典真的對我們幫助。接著,在張老師的要求下,我們班很多人都買了《論語》。在經典的世界探索起來。我記得以前張老師對我們說:“我女兒也讀經典,如果我要害了你們,那我也已經把我的孩子給害了。”我知道張老師的女兒俞典典讀經典讀得很棒,要是我也能這麼厲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反正也沒什麼壞處,多讀點書也好啊!我覺得經典中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華。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在讀中國的經典,我們這些實在的中國人怎麼能不如外國人呢?所以說,我們就要更瞭解經典,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要讓自己更深地體會經典。

學國學作文 篇8

禮儀是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有揖禮,同學禮,各種各樣,方式各異。

蔣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學國學經典,做少年君子的課堂,告訴我們君子是儀表堂堂,衣著整潔,有誠信等等。而關於有誠信的看法,一位小同學回答:“有誠信即誠實,不說假話,只說實話。”她的觀點受到了其他同學和蔣老師的認可。然後老師教我們作揖禮。“左手在右手前面,大拇指靠著食指,表示謙卑;如果是給孔子行禮,還要齊脣,齊眉,齊額,身體下傾90度……”在蔣老師詳細的指導下,我們個個都熟練地向老師作揖禮,大家都學得十分認真,還相互作揖禮,大家做得興高采烈。我們的揖禮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呢!

老師說孔子說過關於禮的話。正如:子曰:禮者,敬人也。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誰想來講三個小金人的故事?”螢幕上赫然出現了三個小金人。“我,我來!”大家順著聲音望去,一個小妹妹舉著手。“好,”老師和藹可親地說,“請你來講講吧。大家鼓掌歡迎!”啪啪啪……掌聲如雷。“從前,有個國家……”小妹妹胸有成竹的講道。故事講得非常生動,大家聽完了故事,大家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把聽進的話轉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左耳進,右耳出,也不是眨眼之間就告訴別人。

老師還告訴我們學禮的作用。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教養。二、有助於改善自己的關係。三、有助於維護自己的形象。同時還要注意以下3點:1、問候的次序。2、會微笑地問候禮儀。3、問候的內容。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禮儀的知識。同時也深受啟發,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現代人們追逐成功的同時,忽視了自我內在的成長,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而國學禮儀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所以從我們國小生開始做起,學好國學禮儀,做好國學禮儀傳播,用實際行動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學國學作文 篇9

今天下午,是我們的中隊會時間,今天我們中隊會的主題是—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

我們先進行了幾個環節,唱隊歌,報告人數。一切都準備完畢後,我們又開始了小組討論環節。老師說:“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展現,可以是詩詞朗誦,小故事……”輪到我們了,賈金博是提問題,我是背誦論語。當我們都展示完時,老師說;“這次都很好,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完後,老師又給我們準備了國學經典的一些難題,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一句話裡的床是指什麼?有人說是窗戶,有人說是現在睡的床,可是答案卻是窗前的籬笆。這一問,把我們都問傻了,為什麼是床前的籬笆呢?還有紅樓夢的原名是什麼,我聽後,也想不出來,最後,有人一透露答案,我們才知道它的原名是石頭記。

這一節課我很開心,因為我收穫到了許多,並知道了許多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