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國學作文彙總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國學作文彙總九篇

國學作文 篇1

星期五的上午,我們學校去聽國學報告,學習和體驗國學文化。

在報告廳裡,老師們幫助我們穿上漢服。我仔細端詳著這些古代人穿的衣服,只見衣服呈天藍色,袖子很長,袖口寬寬的,穿上去很寬鬆。帽子是方形的,前面嵌著一個白色的寶石,後面還有兩根黑色的飄帶。

然後,我們上臺開始學習拜師禮。老師告訴我們作揖是古人很重要的禮節。作揖時,男生的要求是雙手五指併攏,雙臂前伸,左手放在右手的前面;女生右手放在左手的前面。鞠躬時彎腰九十度,起身,雙手放於身體的兩側,握成拳頭,再鞠躬兩次。同學們認真地隨著老師的規範動作作起揖來。我發現腰彎到90度還是比較累的,這說明古代人對待師長非常尊敬。

接下來,就是點硃砂的環節了。老師在我們每個人的眉心點上紅豔豔的硃砂。“這是要做什麼呢?”同學們好奇地小聲咕噥著。老師微笑著對我們說:“古人點硃砂可不是為了好玩,而是表示老師收下學生,為其開啟智慧之門,傳授知識。”

最後,老師又教我們寫甲骨文的“人”字。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同學們,寫‘人’字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古人做人的道理!”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都鄭重地點了點頭。

就這樣,漢服國學文化學習交流活動圓滿結束了。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體驗了漢服的穿戴與裝束,學習了古人交往的禮節,還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做人道理,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

國學作文 篇2

在寧靜的山谷裡,永恆的山脈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蜿蜒綿亙。國學的小溪沿著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著,它發源於昔日的荒山,它消失在未來的沼澤——國學永垂不朽。

國學如遼遠的江海,包容著一切。它是“之乎者也”的翩翩儒雅風度,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質樸無華,又或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般,如珠玉翡翠,叮咚脆響落入人們心間。

國學,有其無與倫比的美,渾金璞玉,天然美質,它浸了你的魂,攝了你的魄,卒成你豐富的內在。

國學的美並不是高傲的,它也源於豐富且安詳的生活,如雪底蒼松,深厚又摯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以上這些來自中國經典的精神,通過蒙學讀物、民間諺語與故事、善書等,通過家教與民間社會生活與信仰,滲透到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規範。

國學的美,並不是淺顯的,它以端莊為底色,細枝末節都滲透著濃郁的美德之風。就比如孔子有云:“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道融入這些國學作品中,潛移默化地滲入每個人的品性中,永遠鮮活;《論語》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寥寥幾字,字字珠璣。好比一陣空靈的風拂過心間,帶著一種無法否認又不抗拒的力量,讓人心中釋然,情操得以昇華。

國學好似脖頸上的珍珠項鍊,美得動人心魄。那麼我們又將如何留住美?《詩經》中的“予遙望兮,蟾宮之上,有綺夢兮,爍爍飛揚。”一句被鳳凰傳奇寫進扣人心絃的歌曲中,一首《月亮之上》火遍大江南北。像這樣把國學變為時尚的組成元素,不正是一種很好的傳承嗎?不妨選一個安靜的午後,仔細品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妙義,翻開混著油墨香的書籍,斟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精髓。

又或是在遇到“扶不扶”的問題時,本著“老吾老及及人之老”的想法,不猶豫地伸出手,雙手交握的剎那,正是國學得以傳承的一剎那。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但願國學融入品性裡,成為每個人一生的底色。

國學作文 篇3

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 。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國學作文 篇4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凝聚著中國數百千年人的智慧。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裡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中成才。在看完《國學小名士》之後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國學,國學是對人類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

比賽的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古典詩詞、名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恍然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優雅的古代儒生。微風拂過我頭上淡藍色的逍遙巾。我坐在一輛古代的馬車上“吱呀吱呀”而去,驛道兩邊是一片火紅的楓葉,把我的雙眼映照的微紅,叫我怎麼不停下來望幾眼?“小林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遠,而紅樓上酒興正濃,蕭是那精精緻致的玉簫,燈是那華華貴貴的銀燈。音樂在身邊流淌,心愛的人跳著心愛的舞蹈,叫我怎麼不想再做一日多情公子?婉約派的詞,猶如淅淅瀝瀝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聲靜氣。它的音韻之美,天字之麗,在悠長的時空裡搖曳,芬芳嫵媚,縈繞在我的心間,回想在天際……

而在中國民族的歷史上,千年的腥風血雨,曾近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家獨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集偉目標,還需要我們艱苦奮鬥,我們要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指引我們前進,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此驕傲,發揚國學文化。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國學小名士讓我們一起在對經典的踐行中,不斷前進: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多讀書。讀國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欲宣啟義,必先讀其書。讓國學帶領我們每一個人在今後的日子裡,向夢想前進,超中國夢前進。國學,必世代相傳。

國學作文 篇5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作,在宋代時才獨立成書。它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也是我國封建時代中後期科舉選官考試的考試用書之一。

這本是我剛看時,覺得好無聊。看這麼一小段,都好像腦子炸了,實在塞不進去,感覺時間過去得如此慢,並無時間飛逝,而是像蝸牛一般在走路。但是,再看了一些後,我便興味盎然。因為其中講的都是人生的哲理,這些人生哲理使我受益匪淺。

尤其是這段: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成其意。這當中所蘊含的道理最主要的就一個字:誠。之所以是誠,是

因為誠是做人的根本。不誠,便是自欺。

從這段中,我悟出了這樣的道理:不要做個雙面人。在有些地方,無法無天,從不拘束,而在另一些地方,才拘束起來,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人,做個虛偽的人。要做個正大光明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以誠為主,別自欺呀!

在生活中有著許多雙面人,但同時也有許多光明正大之人,再照亮雙面人的缺點,以致改進。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以誠為本的人吧!

國學作文 篇6

“請同學們向大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咦?你聽,是誰在喊禮呢?哦!原來是正在給五年(2)班同學上國學公開課的張堂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向掛在黑板左側的孔老夫子像行禮呢!

在場的不止有同學們和張老師,還有學校的一些中學部老師也來到了我們班聽課,這樣的陣勢我可是頭一回遇見,我的心裡不由得緊張起來。

開始上課了。張老師把我們全班35個同學分成了七個小組,分別以“宋、楚、秦、魯、吳、齊、燕”七個國家命名,看著桌子上放著的“春秋七雄”桌牌,我彷彿穿越到了孔子生活的時代。我所在的小組是“宋”國,而我這個小組長暫時成為了宋國的君王。

在這次國學公開課上,老師帶領我們朗誦了《論語》課本里“述而第七”的第三十章:“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熟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張老師似乎知道我們短話有許多不解的問題,便讓我們每個小組討論後再提出三個問題。經過討論後,我代表小組提問了:“周朝為什麼會有這樣‘同姓不婚’的禮制?巫馬期是誰?為什麼孔子明明被人指正了錯誤仍然覺得十分幸運呢?”張老師認真地聽了每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在接下來的講解裡他為我們一一作答。

“昭公知禮乎?”這句話是陳司敗問孔子的,昭公指魯國的君王魯昭公。陳司敗為什麼要問孔子魯昭公知禮乎呢?原來魯昭公娶了一位與他同姓的女子。在當時的周朝,有“同姓不婚”這樣的禮制。所以魯昭公在這一點上是違反了當時的禮制的。可孔子為什麼還回答“知禮”呢?

張老師為了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講了兩個故事——《棄老遺筐》和《諸葛子瑜之驢》。《諸葛子瑜之驢》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諸葛恪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字子瑜)的長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差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大臣們看了立即議論紛紛,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諸葛恪雖然生氣,但他小小年紀怎能違抗君王呢?他靈機一動,跪下來說:“請求給我一支筆”。諸葛恪拿到筆後在“諸葛子瑜”四字後面接下去寫了:“之驢”兩個字。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諸葛恪用他的聰明才智把窘迫變成了賞賜。張老師告訴我們孔子的回答正如故事中的諸葛子瑜一樣是“為尊者諱”。古聖先賢聞己過喜而改過自新;聞尊者過則想辦法委婉勸諫。通過“棄老遺筐”和“諸葛子瑜”的生動故事,加深了“忠告而善道之”的理解。

這次國學公開課,不僅非常有趣,還讓我們學會了“為尊者諱”的道理。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特別的深刻,因為自己平日裡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8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作為其中的一支,它通過樸實的文字、優美的韻律、凝練的語言來反映生活、抒發情感。兒時的我,就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

剛咿呀學語的我,每天便隨父母拿著鵝的圖片誦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雖不明其義,但那簡短的句子卻朗朗上口,令我牢記於心。每次在電視上或鄉下見到鵝時,這首《鵝》就會脫口而出。

大一些時,幼兒園的老師教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並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種下要珍惜糧食的信念。

讀國小時,我已經能夠讀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麼雄奇壯麗,也能夠理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親情是多麼可貴,還能夠體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不一定那麼準確,但我對詩詞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國中後,隨著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讀到多美的詩詞。當讀到“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時,我不禁熱血沸騰,真想披甲上陣,與詩人共御外敵;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操時,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誠愛國,為偉大的祖國奉獻一切;當讀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豪放與灑脫時,我倍受感染,告訴自己事無完事、人無完人,不要過於計較得失;當看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的悲哀與無奈時,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愁緒……從詩詞中,我學會珍惜,學會欣賞,學會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愛國,學會灑脫,學到優美的語言。

中國的詩詞,細膩處如少女情懷,欲語還羞;豪放處似天馬行空,徜徉恣肆;悲傷時如杜鵑啼血,寸斷肝腸,激昂時似金戈鐵馬,銳不可擋。中國的詩詞,國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語言中的精靈,它是會燃燒的句子,它激勵我前進,它指引我提高,它將一直伴著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9

接觸國學應該是兩三歲的時候,父母會叫我背誦《三字經》,那個時候還不懂得國學的意義,但現在學的越多就越能看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裡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幅畫面:現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非常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