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學誦讀作文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誦讀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國學誦讀作文5篇

國學誦讀作文 篇1

經典誦讀,是我們年段這屆讀書節的重頭戲。為此,老師在班上充分地進行動員:“第一、第二拿不到,總要拿個第三回來吧!”她鏗鏘有力地用手比劃著說。

這次國學經典要朗誦《詩經》、《禮記》裡的一些篇目,它們都是含有大道理的精彩片段,比如《玉不琢不成器》,總讓我想起臺北故宮裡的那棵“大白菜”,它的質地本身並不好,卻在能工巧匠的手上變成了舉世無雙的傑作;每當我彈琴的時候,就想起了“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古人話說得真精煉,又讓人回味無窮!

為爭取好成績,班主任安排了兩次彩排。開始的時候,大家念得有氣無力,就像電影裡的機器人一樣,永遠只有一個聲調,完全聽不出感情,又因為人多,個個便拉長聲調,像夏天的鳴蟬,直叫人昏昏欲睡。黃老師一見不妙,心生“數計”,採用二重唱式、重複式、領誦式等種種辦法,來調節大家的情緒。果然,同學們一下子興奮起來,漸入佳境,神采飛揚:念《碩鼠》的時候,聽起來很是義憤填膺;讀《河廣》的時候飽含深情--,總之,誦讀比默讀大大地加深了我們對經典的感悟。兩次排練成效立現!

當我們排著整齊的佇列,男生著黑色西裝,女生穿白色毛衣,走上大講臺時,我們感到緊張又期待,緊張得面色嚴肅,但又期待能充分發揮我們的水平。音樂響起,抑揚頓挫、整齊又富有感情變化的朗誦聲迴盪在大禮堂,不知道古代的孩子和我們朗讀時是不是一樣呢?不過,經典在哪個時候讀都是魅力無窮啊!

比賽結果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比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國學的美,經典的永恆價值以及誦讀的意義。還有一個最直接的結果:我感冒了。

國學誦讀作文 篇2

文化乃民族之本,國學乃文化之基。國學可以開啟一個人的智慧,培養一個人的性格,給予一個人通往知識殿堂的階梯。

我近期讀的國學是《唐宋八大家》。翻開這本厚厚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愈的《馬說》。看著這字字珠璣,我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個手拿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邊被抽打的一匹馬,卻在不停地哀鳴。這可是一匹千里馬啊!可是,它為何看起來卻顯得瘦弱無比呢?原來是馬伕沒有給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馬吃不飽,力氣不足,越發被當作了普通的馬來對待。“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但是千里馬何時能等來伯樂?又何時才能盼來脫穎而出的機會呢?假如世上已無伯樂,已無擅於洞察的慧眼,那麼世上的千里馬也會隨之“消失”。

我領悟到了,韓愈所講的千里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樂,是暗喻發現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並不是高深得讓人難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再看下面這篇《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老師們經常囑咐的:“如果課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課再問老師”。可是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嗎?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動請教他人為恥!被動接受和主動請教,都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對於我們來說,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多麼一語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誰那裡,誰就有資格成為老師,而不論他的地位和名氣。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就會“惑”到永遠而一事無成。韓愈的《馬說》讓我明白了伯樂是多麼的重要,那麼他的《師說》則讓我懂得了學習求知的態度和解疑釋惑的方法。國學總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滌了心靈,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豁然開朗。

國學誦讀作文 篇3

上國小後,我一直非常喜歡《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它每學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讀完後我總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淺,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來分享吧!

《國學經典誦讀》裡記載的都是我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美華章,內容很豐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以及《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又有《論語》、《孟子》、《大學》等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單元后面的《千字文》,儘管每期書上選登的都只有短短几個字,卻字字是經典,內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僅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即使是片刻時光也要努力爭取利用”。但通過這簡單的八個字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終生適用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價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只有時間是永遠也買不來的,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所以,必須好好珍惜時間。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時間的寶貴,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空閒時多讀各種像《國學經典誦讀》這樣有益的課外書,還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我的圍棋和乒乓球愛好堅持下去,爭取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國學誦讀作文 篇4

在國學課上,老師教給我們很多的經典語句,讓我感觸最深的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老師解釋道:“土裡挖出來的玉石並不珍貴,沒有價值,也不討人喜歡。要經過玉石匠人的`雕琢打磨後,才能成為人人喜愛的美玉。人也一樣,再聰明的人,如果不學習,或者學習不用功,就不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你們現在,就像一塊塊剛出土的玉石,正在接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打磨,將來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我每個星期都要去校外興趣班學習民族舞。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我一次都沒有落下過。在寒冷的冬天,我凍得手腳都僵了也沒有叫一聲苦;在炎熱的夏天,我熱得汗流浹背,仍然堅持練功,接受老師嚴格的訓練。有一次練習壓腿,很多孩子因為怕疼當場哭叫起來了,輪到我了,我心裡很緊張,老師幫我壓的時候,疼得我眼淚都冒出來了,但是我咬牙沒有哭出聲音,並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我要堅持!只有持之以恆地用功,才能成為一塊最美的玉。”

現在,我已將《國學經典》熟背於心了,其中這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也被我當作座右銘端端正正地貼在書桌旁的牆上,它時刻提醒著我——勤奮好學,一定要從現在開始。

國學誦讀作文 篇5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聖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聖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