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6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歡迎大家分享。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5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

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關聯惡化,戰爭一觸即發。然而身處俄國上層社會的人們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幹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茨,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在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感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赴沙場,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衝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著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的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自衛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國人民的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祕密組織,而那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執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向以來,我都很喜愛彼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但是略顯輕浮了些,因此一經阿納托裡誘惑便放下了對安德烈的感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因此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以前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資料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難怪著名作家高爾斯華綏說,如果要舉出一部貼合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個定義的小說,我就要選取《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2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讀書不僅可以增長我們的學識,更能夠塑造我們的品質和性格。它可以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也完全可以把讀書當成一種心靈義務對待。在諸多文學作品中,我最為喜愛《戰爭與和平》,它的場面極為開闊,人物形象鮮明,有一種大海般恢弘開闊的美。

世界的歷史可說是一部戰爭史。自十字軍東征,第一、二次世界大戰,至近代亞洲的泰緬戰爭、中日戰爭,哪一次不是死傷慘重、民不聊生?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便是以四個豪族作主線,在戰爭年代與和平時期的交替描寫中,為我們展現了1895至1820年俄國曆史的生動畫面。從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和平,是人性光明的表現。而戰爭,只能造成國破家亡、亡命傷身、人們流離失所的悲劇。

記得小說主人公安德烈曾說過:“假使每個人只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沒有戰爭了。”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戰爭中,硝煙瀰漫,耳畔是聽不盡的嘶喊聲。但在士兵們的內心深處,他們是在呻吟、在流血,他們在企盼下一個消亡的肉體不屬於自己!而戰爭始終具有其殘酷性、現實性,那些士兵中,大多是從老百姓中抽出來的壯丁,他們來自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為了戰爭,他們身份統一為士兵,也許有的人從彼此仇恨卻站到了同一戰壕裡,因為目前他們共同的敵人是對面的機槍和炮火!

有史以來,各種戰爭不勝列舉,我們真是避之惟恐不及。當世界人民一致期盼新世紀和平安定之際,隨著3月20日那場流彈的侵襲、警報的驟鳴,卻將一切願望打碎!

戰爭可以說是解決國際糾紛問題的最糟糕、最危險的選擇。使用戰爭手段既不符合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安定與發展的願望,也無助於從根本上消除引發紛爭的固有矛盾;既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也會播撒新的仇恨與敵對的種子,甚至加劇不同文明之間的誤解和對抗,使部分地區乃至全球局勢陷入新的動盪和混亂。20日那隆隆的轟炸聲,破碎的已遠不止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己使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為之憤慨。立即停止對伊戰爭,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在《戰爭與和平》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作者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呼籲我們“愛好和平的人們,聯合起來吧,讓我們只有一個旗幟——和平!”這個口號,應成為我們世界人民永恆的追求!“戰爭與和平”,我們渴望和平、擯棄戰爭!讓我們乘著《戰爭與和平》這艘思想之船,共同祈盼和平,驅散戰爭的陰霾,還海灣地區一片祥和寧靜的晴空!我們一定會生活在世界各國人民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3

手捧一本《戰爭與和平》,彷彿置身於那個硝煙瀰漫的時代。以往總是崇敬拿破崙的勇敢和智慧,從未想到從俄國的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是如此不一樣。托爾斯泰以其深刻細緻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巨集大壯闊而又生動逼真的歷史畫卷。我從中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看到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讓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場就是一個看似隨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輕公爵形象。他厭倦上流社會的虛偽、無聊,不願意被這種生活所束縛,所以他進取參軍作戰,期望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功成名就,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然而他卻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統治集團的虛偽、無能,當他死裡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睜睜看著妻子難產死去。這一系列的打擊使他灰心喪氣,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虛無。以往渴望建功立業的他隱居農村,只想獨善其身。在皮埃爾的熱情勸說下,他漸漸振作起來,在自我的領地上實施了一系列改革並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決定自我“應當平靜而安穩地度過後半生”。直到遇見美麗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麗和無憂無慮激起了安德烈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於是他再次走進了彼得堡的喧囂之中,加入了當時俄國的社會改革熱潮。他贏得了娜塔莎的感情,然而兩人訂婚後,娜塔莎的背叛又讓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戰爭再度興起,安德烈身負重傷,最終在娜塔莎的看護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尋著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價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尋求著一種超脫世俗生活的價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啟發我們讀者的思索: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應當怎樣生活?這樣的問題我想每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都應當以往想過,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樣經過了一個反反覆覆、時而興奮、時而落寞的痛苦的內心掙扎過程,甚至很可能到此刻都沒有找到能夠真正說服自我的明確答案。我想,這個我們苦苦追尋的、左右我們的生活態度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哲學吧。每個人的人生哲學都不盡相同,然而每個人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卻頗為相似。是也?非也?哪裡有衡量的標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於汨羅江畔嘆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直到此刻每個人都還是一出生就在不斷追尋,並且在這個追尋過程中成長、老去、直至死亡。或許,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尋吧!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然而人類怎能停止思考呢?雖然奧斯特洛茨戰場上高遠的天空依然飄浮著寧靜、鎮定的白雲,老榕樹依然歲歲枯榮,安德烈的心靈歷程卻不會停止。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4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裡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侷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侷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麼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儘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5

在我心中,《戰爭與和平》這部鉅著內交融了太多智慧與勇氣,殘忍與堅強,高貴和卑微,它將種種的感情和殷紅的鮮血,塗抹在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記憶上。

那一個個精彩的情節深深地打動了我,作者將心理動作語言都傳神地用語言演繹了出來,作為讀者,我彷彿可以潛進書中,和人物對話,揣測人物的心理。那種奇妙的感覺讓我彷彿脫離了現實,進入到那個動亂的年代,感受著朝中的勾心鬥角,欣賞著歐陸都市的繁華絢麗,為貴族考究奢華的生活而驚訝,為命運多舛的人物而嘆息。熱血與華貴穿引在這個安逸又動亂的時代,引領著我的心上下起伏著。

書中繁多的人物各有特色,或高尚,或卑鄙,或智慧,或愚蠢。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各面,無論是光明或是陰暗,總有一個難忘的故事將它們印在我的心中。正是那一個個鮮明的角色,讓這藝術的殿堂更加璀璨輝煌,儒雅的安德烈公爵有情有義,在他的心中卻不失堅決,他愛家人更愛國家,在生死徘徊後,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歸宿,他的家族更多了一份悲劇色彩,但正氣長存,那一份傲骨從沒消失,厭惡趨炎附勢的清高卻導致了家族的頹敗。美德不能長存,這又何嘗不是這個時代的悲劇呢。皮埃爾伯爵家族卻又像另一出的悲劇,他作為私生子,卻在嫉妒與爭鬥聲中,繼承了並不在意的鉅額遺產,卻同時被推向了上流社會,身不由己地與愛上他錢財的女人結婚,卻過不上幸福的生活。在燈紅酒綠的都市,疲於奔命地來往於舞會,酒館,那種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抗爭了,參軍了,他沒有因此死亡,而是得到了嶄新的人生,在波瀾起伏的情節中,好像鳳凰就此涅槃,是那份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支撐著伯爵走出噩夢的吧。

在書中,我心中產生了一種顛覆的感覺,在這裡,壯麗地死亡卻像是一種新生,那些在精神上苟延殘喘的貴人,卻更像死了一般地墮落。在爭鬥之中,天真單純彷彿就成為了愚蠢,在官場之上,虛偽狡詐卻搖身變成了高尚與忠誠,成為虛偽者攀上名利高峰的通行證。錯亂的世界卻顯得那麼自然,也許這就是生活,在這裡,是為了生存而生存嗎,還是為了堅守自己的信念,像尼古拉老公爵那樣,有很高的名望卻默默地死去。在這些主人公的背後,還有許許多多為了國家願意獻出生命的高尚的士兵 ,他們是平凡的,卻又是偉大的,那份對皇帝對國家的熱誠,在國家風雨飄搖之時,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他們是小人物,卻散發著比達官貴人們更奪目的光輝。在這個時代,他們是明星是主宰。他們身上的是一個時代應有的美德,可惜那些美德就像他們一樣被淹沒在了塵土之中。也許每一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點,站在那個背景下來看,對錯並不會那樣的分明。

讀這本書,讀到的是智慧,是熱血,是悲情,是感動。我想,這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卻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6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了。

十二歲的時候我開始讀它,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年,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才發現,這本書是我永遠也讀不完的。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永珍的,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爭與和平》裡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託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為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託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裡。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裡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裡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麼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儘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7

我很想談談那位性格深沉而堅毅的安德烈公爵,這位時常默默不語,時常又冷言冷語,深沉而堅毅的男人,與皮埃爾的寬厚善良構成巨大反差。但兩個人卻是至交好友,兩人都願望做對民眾和國家有意義的事。區別在於皮埃爾期望做得好,可是效果不佳。安德烈從沒說過期望,可是卻在切切實實地解放著農奴。然而,令人扼腕嘆息的是,這位光彩奪目、散發人格魅力的安德烈公爵卻突然間地死掉了。他死於戰爭時期的傷口感染,這個意外事故讓我們這些擁有發達醫學的現代人感到十分地不能理解。

我也很想談談那位性格隨和善良的皮埃爾伯爵。他是位寬厚善良、樂於施捨、不修邊幅的好人。我們看到了他婚姻的曲折,看到了他在內心深處的思考,看到了他貫穿始終對周圍人和事的細微地觀察。作者把他寫得如此重要,讓我一度認為這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我也很想談談那些幾乎一閃而過的人物。傑尼索夫,驃騎兵軍官,尼古拉的好友兼青年時期的榜樣。是個意氣風發的人物。衝動地向朋友的妹妹求婚,同樣,又衝動地帶領自我的士兵(為了不至於捱餓)搶奪軍需官的糧食。於是,因為搶奪糧食這個原因他消失了,他在半途中離開了我們的視線,他可能入獄,也可能在醫院中死掉。於是我們為他的命運感到十分不平,這絕不應當是這為平民英雄應有的命運。然而造化弄人,在抵抗拿破崙入侵的前夕,俄軍總司令的府邸,又出現了這位英姿颯爽的軍人的身影。

嚴厲的、正派的阿莫羅西莫娃,歡樂、熱鬧的羅斯托夫伯爵一家人,剋制內斂、溫柔賢淑的瑪麗亞公爵小姐,這些都給我們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記。

然而,我決不能忘記談一下庫圖佐夫,這位指揮俄軍抗擊侵略者,一度敗退於拿破崙的俄軍總司令。他始終如一地認為看似失利的鮑羅金諾會戰是促成敵人滅亡的勝利的會戰,而並非像其他的當事人,僅僅因為俄軍的撤退和古都莫斯科的被放棄就斷定這是一場失敗的會戰。事實證明,法軍在僵持幾個月後莫名其妙地撤退了,隨後又近似瘋狂地潰敗了,老將軍庫圖佐夫最終如願地,讓“急於回家”的法國人不得不在嚴寒中“吃馬肉”去了。

讀到文章的最終,越發地感受到庫圖佐夫的人格魅力。他少有激動的一面(除了在戰前激動地要侵略者去“吃馬肉”這一段),大多數都是一種疲倦和理解的狀態。他不參與談話,也不發表意見,任何激昂煽情的言論在他面前都沒有表現的餘地。他不置可否,很少發表評論;可是他貫穿始終的言行,體現的是一個強大的堅韌的人格力量。

有時候自我受到別人誤解和攻擊的時候,想想書中的庫圖佐夫,便會覺得眼前的一切可是滑稽可笑。於是便能淡然處之。--因為真正實在的東西,不是那些表演,而是我們的作為;決定事態發展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意願,而是事情本來就是那樣。--這樣的性格與命運,正印證了中國一句古話:“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遠。”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8

作為一位讀者,愛一本書是多麼自然的事。

《戰爭與和平》帶給人無邊的理想和希望,帶給人信仰。是的,我想我是陷入了另外一種狀態,不僅僅因為托爾斯泰那高超的藝術,而且因為他在書裡所描述的那種廣闊博大的情感世界與深遠浩瀚的精神境界。它征服了我,影響著我,使我幻想自己也能夠拋卻卑微的塵世生活,融入到那樣的世界——愛的世界,融入到永遠明亮,永遠純潔,永遠跳動著愛的溫暖的火焰的世界。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猶如在一個巨大的陰影裡徘徊。良久,視覺範圍閃現出一個模糊又清晰的印象,後來便豁然開朗了。其中描寫了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寫了人們的理想和鼓舞人心的目標,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我感覺到,托爾斯泰不只想訴說這些,更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這個世界本是一個整體,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無論托爾斯泰自己,還是他的國度。他所描繪的`戰爭,他筆下的人物,無論善的、惡的,甚至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完整整體的一部分,都銘刻著這個整體的烙印。這個整體在他看來就是真理,就是愛。正如他在書中寫到“是的,愛,但是,不是對某種東西,為了某種目的或者出於什麼原因的愛,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時候,看見我的敵人,我依華考|zk168然愛他的那種我所體會到的愛。我體會到那作為靈魂本質的不需要物件的愛。我現在體會到這種幸福。愛鄰人,愛自己的敵人。愛一切——愛上帝所體現的一切。”

這句話使我感受到愛彌散天宇,遍及四海。世界上沒有比它更加有力的事物了,因為只有它,可以消除一切差別,包容一切苦難,消滅一切惡的根源。它使這個世界再沒有個體的界限,再沒有彼與此的分別,沒有仇恨,互相平等。是的,我們都在裡頭,每個人,每個動物、植物,還有那些沒有生命的事物。

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人同河一樣,每條河有時窄,流得急;有時寬,流得平穩;有時混濁,有時澄清;有時涼,有時暖。”人也是如此雖都有人類品性的根苗,但表現出的卻各不相同,書中的各種人物也是因為愛而融合的。

由此不由使我想到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呢?戰爭從來不能贏得它們想贏得的東西——真正的對於一切的佔領,因為對於人的精神世界的佔領和統治,無法通過戰爭這種方式來完成。

雖然戰爭能夠使我們收穫一點什麼,但對於人民來說更向往的是和平、充滿愛的境界。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很多,最令我感動的是托爾斯泰所帶給我們的廣闊博大的愛,他深深愛著這世間的一切。即使無法達到這樣一種愛的極至、超脫、完美,但他使我們學著去擁有一顆博愛的心,我想這便是此書所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9

俄國作家列·托爾斯泰有三部影響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戰爭與和平》,它被譽為“一部史詩般的鉅作”。托爾斯泰在最終對歷史、民族的總結中,提出了這樣一句話:歷史是一門關於各個民族和整個人類的生活學問。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題——戰爭與和平的精華之處。

是什麼使得這本書魅力四射?從1805年抵抗拿破崙侵略的俄奧聯軍到1812年俄國反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從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宮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經過對真實的人物如亞歷山大一世、拿破崙、庫圖佐夫和虛構的四大家族羅斯托夫、博爾孔斯基、別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述,再現了俄國曆史上這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謳歌了俄羅斯民族為保家衛國而戰鬥的偉大精神。

從故事一開始,戰爭與和平這兩條線索就“和諧”地交替進行著,到1812年,這兩條主線就明顯地交融在一齊了:彼得堡的宮廷正在舉辦沙龍宴會時,莫斯科的居民正從將要被炸燬的城市逃出…..作品有著許多類似這樣的場景描述,在讓人影響深刻的同時,也不斷地催人思考。當戰爭平息下來幾年之後,我們仍然能從“和平”這根線條中隱隱看到殘留的戰爭的影子。

戰爭的場面經過精工描述變得活生生起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奔跑廝殺,簡直讓我喘可是氣來。貴族伯爵皮埃爾·別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霧氣籠罩著灌木叢,忍不住讚歎這般美景,和平時期司空見慣的景色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竟然是那麼難得!僅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才能深刻體會到和平的珍貴,戰爭期間,人們開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親人、糧食、風景……戰爭使得和平時代的一切夢幻主義者變成了現實主義者。

我發此刻作品中,不管是俄軍戰士們用生命換取的一場場勝利,執著地捍衛自我的國土;還是法軍突破俄軍的一道道防線,直逼莫斯科的軍事行動。交戰雙方都是打著“效忠皇帝、振興民族”的旗號的。在那時的俄國,亞歷山大所到之處民眾一片歡呼,在小說中,當尼古拉和別佳·羅斯托夫見到沙皇時激動萬分,覺得自我就算戰死沙場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統治之後不久,拿破崙又稱帝了,法軍也是打著皇帝和民族的旗號到處征討的。實際上,歷史書上對拿破崙戰爭的評價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戰爭的性質由此變得相當複雜。

托爾斯泰把歷史的程序比作“推動人類提高的神祕力量”,這個力量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評定,並且這股“神祕力量”往往會使一個民族駛入暗無天日的黑洞,在這股神祕力量面前,你會看不清方向,你會無法招架,希特勒時期的德國即使如此。這股神祕力量還會淘汰落後的制度,歐洲文藝復興、中國辛亥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這些程序並非都是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的,但其程序都堪稱驚心動魄。

既然托爾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述戰爭與和平這兩個巨集大的主題,那麼我也學著抽象地思考:在戰爭時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時期,戰爭也會被抽象化。

歷史卻往往都不是這樣。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0

這幾天,我重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這部古典文學名著,描寫戰爭筆觸雄偉,描寫日常家庭生活細膩感人。

什麼是戰爭?德國的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指出,戰爭就是一場大規模的決鬥;它是一種暴力行為,意在強迫對手服從己方意志;它是嚴肅的手段,為達成嚴肅的結果。在我看來,很少有什麼正義的戰爭。戰爭是殘酷的,表現在一個方面就是會有大量的人員傷亡,包括士兵和平民。

安得烈公爵在第一次受傷後,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是幸運沒有光顧他第二次,他拋下七歲的獨子,死去了。安德烈公爵的死很令人難過,他的兒子本已在出生時失去母親,然後又失去父親。雖然有姑姑照管他,但那姑姑在心底承認,對他沒有對自己孩子那樣的感情,雖然她也為此感到抱歉,並且想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一個曾經那麼依戀和愛戴哥哥的妹妹,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還是要把重心放在自己家裡。這也許就是人之常情?

索菲婭是另一個令我同情的人物。她是一個孤女,自幼寄養在姑媽家。她愛她的表哥尼古拉,愛得堅定不移、毫不動搖。然而她沒有財產,不能挽救已現頹勢的貴族家庭,因此她的姑媽始終堅決反對。尼古拉的感情變化莫測,從來不能給她一個承諾,而她還是不計後果地拒絕了另一個追求者。索菲婭美麗、堅韌、通情達理,她為這個家庭做了很多犧牲,這是她的優點還是她的弱點?她知恩圖報,阻攔了想要和人私奔的娜塔莎,保護和挽救了那個險些自毀一生的丫頭。這個輕浮的娜塔莎不斷地陷入戀愛,她為了一個面孔漂亮、頭腦愚蠢的傢伙放棄了和安德烈公爵的婚約,前者根本沒有打算對她負責,後者為她再受打擊。安德烈公爵在妻子難產死後一直心情冰冷抑鬱,他因為娜塔莎而再次萌生的柔情和對生活的希望又破滅了。

娜塔莎最後嫁給了安德烈的朋友皮埃爾,一個性情溫和寬厚的富翁,生了一堆孩子。尼古拉娶了安德烈的妹妹,一個有錢的伯爵小姐。索菲婭一直未嫁,她儘自己所能為家裡每一個人出力,卻從得不到感謝。而娜塔莎對嫂子說,索菲婭是一朵謊花,不會結果。她忘了和索菲婭從童年時代開始的情誼,對她的陪伴和好處,顯得無情無意。這很令我傷感。

一部《戰爭與和平》寫盡眾多人物的悲歡離合,托爾斯泰作為一名文學巨匠,對人物的描寫十分細膩準確,使人宛如親見。我認為是托爾斯泰的作品使他偉大,而非他的人品。他曾和女農奴生下一名私生子,還把他的私密日記拿給妻子看,使妻子想要“燒了他的日記和過去”。他曾經嫉妒陀思妥耶夫斯基娶了一個好妻子,因為後者的妻子對後者的寫作事業幫助巨大;他令妻子不斷生孩子,卻拿這事來責怪她“只會生孩子”。和這樣的男人相處,一定很不容易。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1

《戰爭與和平》這本書主要以抵抗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為中心,通過對幾個貴族家庭的詳細描寫,反映了從1805年到十二月黨人起義前夕這段歷史時期的俄國生活。

1805年,拿破崙集結軍隊繼續向西挺進。俄國受到了威脅,遂與奧地利簽訂盟約,共同抵抗法軍。 雖然到處都是人心惶惶,但人們的生活並沒有被打亂,貴族們依舊舉行盛大的舞會接待客人,依舊和朋友們聊天玩樂。在莫斯科,人們生活平靜,在另一邊庫圖佐夫卻在帶領軍隊抵抗法軍的入侵。皮埃爾的父親去世了,他從一無所有變成了俄國首富,姑娘們都對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參軍了,公爵夫人為他生了一個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還一直在追求著索麗婭。沒過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時愛上了阿納托裡。過了一段時間,戰爭打到莫斯科來了,人們紛紛離開,逃往別處。戰爭進行得很激烈,雙方傷亡慘重,安德烈也在戰役中犧牲。拿破崙似乎很有勝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俄軍勝利了。從那以後,生活恢復了平靜。娜塔莎與皮埃爾結婚生子,瑪麗亞和尼古拉也結婚了,人們都生活得很幸福。

從文章中我體會到衛國戰爭中,俄羅斯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力量。人民都願意參軍為國犧牲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不怕死亡,隨時隨地做好準備戰鬥,只要國家用得上他們,他們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務。文章中許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軍官就擁有這種精神:樸實英勇、藐視死亡,他們都很有英雄氣慨。文章中的庫圖佐夫遇事沉著冷靜,腦子很靈活,每一步都思考得很詳細、很周到,是人民智慧的體現者。在戰爭中俄羅斯能以少勝多,他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小說中的三位貴族優秀青年安德烈公爵、皮埃爾和尼古拉公爵,都曾英勇地投身到衛國戰爭的最前線。安德烈公爵不僅是庫圖佐夫的好助手,還是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他為國捐軀,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現在人們的好日子都是用那些英勇獻身的勇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他們是多麼的不容易呀!在戰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士兵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戰鬥。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退縮,只想著怎樣才能勝利,才能讓子子孫孫們幸福地生活,他們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那些被法軍抓走的俘虜們,他們就算死也不屈服,也不出賣國家和人民,與膽小怕死、傲慢自負的拿破崙相比較,他們顯得多麼偉大、多麼高尚。雖然他們很平凡,但是他們所做出的是令人尊重、敬愛的事,我們要向他們致敬,也要向英勇的將軍、士兵、統帥等等一些人致敬,感謝他們所付出的一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2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展現了一個巨集大的歷史場景——拿破崙與莫斯科戰役。但他不僅描寫了戰爭,而且把相當的筆墨放在了對普通人日常生活變遷的描述上,多了幾分溫情,同時加劇了悲劇色彩。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能深入骨髓得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我只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不過我寧願我一直停在這個階段。但從電影展現的幾個並不血腥的鏡頭中,我深刻體會到戰爭的恐怖,原來不流血也可以令人戰慄不已。

拿破侖波拿巴的野心太大了,已經佔領歐洲的他,想讓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臣服與他。於是盲目出兵莫斯科,20萬的士兵,同樣的野心勃勃,一路上所向披靡,這更膨脹了拿破崙的野心。在俄國陣營中,老將庫圖爾克頂著所有壓力,下令撤離莫斯科,留給法國人一座空城。拿破崙的確佔領了它,但他沒有打敗俄國人。隨後,嚴寒飢餓像魔鬼一樣附在了法國士兵身上,蠶食著它們的士氣。拿破崙只好撤兵回國,但在過河時,他遭到了俄軍的反擊,無數年輕士兵,魂斷在這離家20xx英里的皚皚雪地上。

撤軍的過程不是幾個詞可以形容的,艱辛?悲苦?還是慘壯!在雪地上沒有任何遮掩,寒風滲入骨髓,路上不是泥濘不堪就是積雪深厚,每走一步都是一個勝利。早上能醒來就是上帝的恩賜了,跟不上隊伍的就地槍決,而他的衣服馬上就會被別人拿走。茫茫的雪地裡,人變得無比卑微。

我看到這一場景內心很痛。我不願意相信歷史上發生過這麼殘酷的事情,而且這只是電影,真實的歷史肯定比電影殘酷萬倍。人是最美好的事物同時也是最醜惡的,因為人的野心,可以將數萬同胞的生命視如草芥。在司令部,軍官們把戰爭當做一場遊戲,因為他們不在最前線,他們最後才受到傷害,或許還不會呢!

拿破崙眼看著他的軍隊被圍困,被消滅,眼睛裡閃出了淚光,他是在為同胞的死難過?還是為自己霸業不成而傷心?在國旗燃燒躍動的火焰中,他的法蘭西帝國,他最引以為傲的騎兵,即將灰飛煙滅。只因一份無法滿足的野心。多少悲愴,多少悔恨!只能有歷史回答。

戰爭,給婦女和老人小孩的傷害同樣巨大。女主角娜塔莎悲傷地在士兵出征前的檢閱上說:“又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到戰場上送死了!”出戰前,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活著回來,一次告別,也許就是永別了,讓我想起了杜甫的“爺孃弟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同樣令人心痛欲絕。國難當頭,總會有有志青年希望為國出力,親赴前線。娜塔莎的弟弟就是如此。沒有任何經驗,結果一上戰場就被敵人射殺了。空有一腔報國熱情,不僅丟了性命,更給家人帶來了無可癒合的創傷,這不值得啊!當我還是為他的死感到傷心。

最後,戰爭結束後,人們回到莫斯科,由於法國人的踐踏,已成一片廢墟。但是在這一片廢墟之上,仍有綠色的生命,生命不會因戰爭而枯萎!和平的一刻,是不用擔心沒有明天,是和親人團聚在一起,是面對困難險祖仍不失勇氣和信心。

只要熱愛生活,希望就會延續,這也許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3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巨集偉鉅著,它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作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曆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畫的十分準確,景物如臨眼前,雖是19世紀的作品,但流傳至今,卻依舊熱捧真實,其中流露出來對人性的悲憫情懷,穿越時空背景,仍舊撼動人心。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為情節線索,生動地展現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場面壯觀,描寫的十分清楚,體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說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富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向,意志堅定,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具有民族氣質的女人。他們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地刻畫出來。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他隨和、善良、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有點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十分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有點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裡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讓我感到很可惜。《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裡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簡單,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4

《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被法國作家莫泊桑稱為俄羅斯的“莎士比亞”,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非常有名,而我今天又閱讀了這部《戰爭與和平》。

故事講的是1805年7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閒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帕甫羅芙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兒海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皮埃爾,他戴著眼鏡,剪短髮,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皮埃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祖霍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當時他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裡,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保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麗莎和妹妹瑪麗婭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徵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皮埃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祖霍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瓦西里公爵早就窺視別祖霍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聯合別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兒——大公爵小姐卡季什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皮埃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海倫嫁給彼埃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皮埃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羅霍夫之間的曖昧關係,他與陶洛霍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巨集大量的哲學的薰陶,回到了妻子身邊,但妻子依然放蕩如故,令皮埃爾陷入了鬱鬱寡歡的生活中。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鬥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麗莎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作品。我明白站在時代的路口上我們要選擇正確的道路。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15

俄國作家列·托爾斯泰有三部影響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戰爭與和平》,它被譽為“一部史詩般的鉅作”。托爾斯泰在最後對歷史、民族的總結中,提出了這樣一句話:歷史是一門關於各個民族和整個人類的生活學問。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題——戰爭與和平的精華之處。

是什麼使得這本書魅力四射?從1805年抵抗拿破崙侵略的俄奧聯軍到1812年俄國反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從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宮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過對真實的人物如亞歷山大一世、拿破崙、庫圖佐夫和虛構的四大家族羅斯托夫、博爾孔斯基、別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寫,再現了俄國曆史上這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謳歌了俄羅斯民族為保家衛國而戰鬥的偉大精神。

從故事一開始,戰爭與和平這兩條線索就“和諧”地交替進行著,到1812年,這兩條主線就明顯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宮廷正在舉辦沙龍宴會時,莫斯科的居民正從將要被炸燬的城市逃出…..作品有著許多類似這樣的場景描寫,在讓人影響深刻的同時,也不斷地催人思考。當戰爭平息下來幾年之後,我們仍然能從“和平”這根線條中隱隱看到殘留的戰爭的影子。

戰爭的場面經過精工描寫變得活生生起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奔跑廝殺,簡直讓我喘不過氣來。貴族伯爵皮埃爾·別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霧氣籠罩著灌木叢,忍不住讚歎這般美景,和平時期司空見慣的景色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竟然是那麼難得!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才能深刻體會到和平的珍貴,戰爭期間,人們開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親人、糧食、風景……戰爭使得和平時代的一切夢幻主義者變成了現實主義者。

我發現在作品中,不管是俄軍戰士們用生命換取的一場場勝利,執著地捍衛自己的國土;還是法軍突破俄軍的一道道防線,直逼莫斯科的軍事行動。交戰雙方都是打著“效忠皇帝、振興民族”的旗號的。在那時的俄國,亞歷山大所到之處民眾一片歡呼,在小說中,當尼古拉和別佳·羅斯托夫見到沙皇時激動萬分,覺得自己就算戰死沙場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統治之後不久,拿破崙又稱帝了,法軍也是打著皇帝和民族的旗號到處征討的。實際上,歷史書上對拿破崙戰爭的評價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戰爭的性質由此變得相當複雜。

托爾斯泰把歷史的程序比作“推動人類進步的神祕力量”,這個力量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評定,而且這股“神祕力量”往往會使一個民族駛入暗無天日的黑洞,在這股神祕力量面前,你會看不清方向,你會無法招架,希特勒時期的德國即使如此。這股神祕力量還會淘汰落後的制度,歐洲文藝復興、中國辛亥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這些程序並非都是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的,但其程序都堪稱驚心動魄。

既然托爾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寫戰爭與和平這兩個巨集大的主題,那麼我也學著抽象地思考:在戰爭時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時期,戰爭也會被抽象化。

歷史卻往往都不是這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