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8W

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

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1

離心靈最近的太陽,離太陽最近的樹,離樹最近的大自然。

這篇文章給予了我強烈的心靈震撼。人類自私自利,砍伐紅柳,破壞生態平衡。

當人類從砍伐紅柳後所得到的“好處”,歡笑過後,回味著苦澀的眼淚和深深的無奈,浸透著沉重的悲哀!

紅柳的生存壞境十分惡劣。它們生活在“這世界的第三極,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可是,它們並沒有低頭彎軀,而是昂然挺立!它們有著鐵一樣鏽紅的枝幹,鳳羽般紛披的碎葉,偶然會開出穀穗般細密的花。紅柳叢對著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從容不迫,怡然自得。

固住泥沙,保護環境,是它們的本職,更是責任。燃燒自己,造福人類。

與冰山一樣,都將偉大的力量凝聚且埋藏起來。“最健壯有力的`小夥子,也折不斷紅柳蒼老的手臂了。“一個健碩有力,一個蒼老鋼勁。

最終,紅柳沒有能鬥過狡猾的人類。人們的快速地把紅柳砍了個精光。從此,再也沒有什麼能擋住風沙,它們無情地飛向世界各個角落,帶著罪惡,帶著懲罰,飛得很遠、很遠。

人們是真心的狠,只要是有利用價值的,就恨不得統統掠奪過來。那高原上的英雄——紅柳,住民的驕傲,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消失的那樣殘忍,令人心碎。如果它們依舊存活在這個世上的話,那麼它們將帶著堅強不屈和永不破滅的正義抵擋住黃沙。傲然挺立在沒有多少氧氣的寒風中,帶著堅強而堅毅的微笑,默默付出。

我實在佩服這些紅柳,它們的精神令我向往,無私奉獻,毫無怨言,默默無聞。而為什麼人類要將這樣的植物滅絕?我想他們是沒有體會到正義的難得,沒有領略到黃沙滿天的絕望與悲痛。

待沙塵暴真正來襲之時,人類就會追悔莫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在荒漠中,人類非但不多植樹造林。相反,濫砍亂髮。已經有這麼多沙漠了,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恐怕連江南水鄉這種山美水美的聖地也要變成貧瘠的荒漠,寸草不生,黃沙漫天,人們將像睜眼瞎一樣盲目地在這片沙地中摸索前行,碰這碰那,災難連連。像紅柳這樣的樹林,固住了泥沙,隨著它們的漸漸長大,流沙被固住的越來越多,最後便聚成一座沙山。紅柳的根極其寬廣,根有多少,沙山就有多大。

其實,紅柳的枝葉算不得好柴薪。真正頑強的是紅柳強大的根系,他們與沙子粘結得如同鋼筋混凝土。一旦燃燒,便會吐出持續而穩定的熱量。多麼溫暖人心!

文章的最後一段實在是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正義的嚮往和對紅柳的不捨,對大自然,當然是無限熱愛。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最美的願望!

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2

如果你讀過《離太陽最近的樹》,那麼應該對這兩個場景記憶很深了:紅柳叢佇立在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的雪原上。它們有著像鐵一樣鏽紅的枝幹,風羽般紛披的碎葉,偶爾會開出穀穗樣細密的花;被炸藥炸開而掘走紅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術的傷員,依舊大睜這空洞的眼瞼怒向蒼穹……

是的,這是離太陽最近的樹的悲劇。在高原執勤的戰士們為了減少燒柴的開支,不惜鏟去這高原惟一的綠色,把這種能固住黃沙的生靈無情地掘盡燒光,連根帶須都煙銷灰滅了。我想,整個高原都能聽見紅柳那無助的哭泣和吶喊,在寒冷缺氧的雪域間迴盪。

如果,那生長在青藏高原的紅柳是離太陽最近的樹,那麼我們這座低海拔的城市裡的樹算是裡太陽最遠的樹。

高原上的紅柳,太高、太遠,觸及不到,而我們身邊的樹近在咫尺,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綠色。隨著城市的不斷成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環保意識,不少人已經投身於植樹護木的活動中去。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怎樣愛樹木嗎?離太陽最遠的樹能擺脫紅柳的厄運嗎,在我們的“保護”下成長嗎?

前不久,我在《新明晚報》上看到一篇記者訪問林場志願者的報道。大學生志願者王同學告訴記者:“許多人來種下的樹都是不達標的,這樣做不僅浪費了樹苗,還耗費了人力、資源。很多人有環保意識,但自身對這方面的技術掌握的並不多。我們不得不把這些跛腳的小樹重新挖走,它們根本無法長大。”我看向那幅新聞圖片,儘管是黑白照片,但照片上的小樹東倒西歪清晰可見。兩個工作人員正圍著一棵“病秧子”,準備把它挖出來。我忽然想到幾年前,學校組織我們去植樹。我們雖然有一腔熱情,卻都笨手笨腳的,植下的小樹也都向圖中的一樣七扭八拐。我們走後,工作人員一定又大費周章把那些不達標的'小樹苗給挖走了吧。

報道的末尾,王同學向大家呼籲:“種下的樹木都需要精心保養和修護,這樣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如果大家真的熱心環保,就請大家捐助給環保組織吧,那裡會用捐款為樹木提供最好的服務。”文章的最後,附上了中國環保網的網址。我趕忙開啟電腦,輸入了網址,渴望能得到一些募捐的訊息。

無論是離太陽最近的樹,還是離太陽最遠的樹,它們都會因為殘酷的人類而走向滅亡。前者已無法彌補,但後者我們依然能夠搶救。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讀到這兩個故事,能懂得如何愛這些默默守護我們的綠樹。

但願,高原上的某一個角落能重新竄出挺拔的紅柳,我們身邊的樹也能常綠不衰。

這些,都在我們的肩上。

離太陽最近的樹讀後感3

帶著目標上路。

聽,窗外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擊打在樹梢上的聲音,彷彿積蓄了它所有的力量,只為擊打下那調皮的蟲兒;瞧,院落前那含苞欲放的花兒迎接春風的姿態,彷彿積蓄了它所有的力量,只為能夠裝點大地;想,繭兒中那即將破繭展示自我的蝴蝶,彷彿積蓄了它所有的力量,只為能夠華麗蛻變……

它們,都有自己的目標,都在不斷努力,不斷向目標邁進,不是嗎?

讀完畢淑敏的《每隻小狗都有一個目標》後,我不禁感慨,其實不僅僅是狗兒有目標,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追求。

回憶著那些瑣碎的,繁雜的'記憶,我想到了那些歷史上,生活中,擁有執著目標的人,他們也正在默默感動著我,影響著我。

愛迪生,是美國乃至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他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他二十幾歲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一直堅持不懈,先後用了竹棉、石墨、鉭等上千種等不同材料做燈絲材料做實驗,時常通宵達旦。有一次,他和他的助手連續工作了五晝夜。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他終於實驗成功,選擇了用鎢做燈絲,發明了電燈。

他正是經過不斷地努力,向著那唯一的目標前進,最終成功了。

而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竺可楨,也是一個有恆心,有執著目標的人。

竺可楨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在北京北海公園裡,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從北門進,從南門出。晚上從南門進,從北門出。長年累月,很少間斷,這位老人就是竺可楨。他到北海公園來觀察植物的生長,動物的來往生育,瞭解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他邊觀察邊記日記,發表了《物候學》。

他是為了人類能夠掌握氣候,少些災禍,一直向著這個目標在努力著,最終他成功發表了《物候學》,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啊。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社會上,也有執著目標的人,這其中之一就是劉偉。

劉偉,是北京人,10歲因意外觸電失去了雙臂,但他對鋼琴充滿了熱愛,於是就練習用腳彈鋼琴,卻遭到音樂學校和學校校長的侮辱與歧視,說會影響校容,但他不放棄他的夢想,終於,他在《中國達人秀》的現場,向世人展示用腳也能彈鋼琴,博得了眾人的讚揚,最終,站在了20xx年中國達人秀總冠軍的領獎臺上。

他是值得人尊敬的,他對理想,對目標的執著也是真實可見的。

他們,都為自己的目標在不斷努力,不斷奮鬥著,難道我們就不該樹立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目標嗎?

俗話說的好:山高有攀頭,路遠都奔頭。是啊,人生旅途漫漫,同學們,我們需要找到我們付諸努力的目標,不斷努力,帶著目標上路吧!讓我們創造出屬於我們的一片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