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項羽本紀》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史記·項羽本紀》有感1

“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的悲歌,也是他自身的寫照,在最後一刻選擇烏江自刎之人,曾經帶著八千江東子弟奔行於戰場,曾經擊垮強秦成為“霸主”,最後在烏江邊卻只有二十八騎兵,或許時間可以沖刷一切,而時間所流過的地方,便成了歷史。

《史記·項羽本紀》有感

這是個抱有雄心的人,敢說出“彼可取而代也”的少年,賓士於沙場,到變成倍受人尊敬的項王,的確是個偉大的人物,但他卻沒有回眸身後血紅的戰場,多少人為了自己的信念而選擇的地方,多少亡靈將會飄泊的地方,多少失去至親的人哭泣的地方。

大概,沒的犧牲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我們將飄浮於血海之上的地獄命名為世界。戰爭之中,很多人都會成為這血海的一部分,也許項羽在“坑秦卒二十餘萬人”之時並沒有想過吧,他也會成為血海的一部分。在戰場上,誰都沒有對錯,因為某一個目的、某一個信念的戰鬥,但是在殺了人之時,被殺人的親人、摯友就會產生怨恨,怨恨就會產生新的戰場。戰爭、戰爭的現實就是殺戮,項羽,也並沒有想過敵人也是人吧,都擁有過重要之物的人吧。

殺戮得來的只是暫時的天下,只有虛偽的和平,天下也好,國家也好,只有愛與和平才能得到永遠的天下,但是也並不是完全就是這樣,如果一個已腐朽的地方,仍舊毫無反抗,逆來順受的話,處境也只會更糟,那麼能完全改變又可以避免流血的方法又是什麼?時間正微笑了,它將繼續前進。

但是殺戮並不是真正的項羽,“君王為人不忍”,范增對項莊這麼說過。的確,項羽是豪爽的.,“壯士!賜之厄酒”、“賜之彘肩”、“壯士、復能飲乎”,面對怒瞪自己的樊噲,項羽這麼說道,沒有惱怒,也沒有驕傲,以一番豪情對待另一個豪義之士。

“天下匈匈者數歲者,徒以吾二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他對劉邦這麼說過,他也具有憐憫之心,當初對於秦的反抗也不是因此而來的嗎?但是一切又將建立在血海之上,這是旁觀者的視角,當局者按照自己的正義而行動,但又何為正義?在實行這份正義之時,又有多少靈魂的消亡,但是這便是現實,想要得到什麼,必須付出什麼,即使得到的並不是所期待的,戰爭或許也只是一種對於自我正義的體現,但戰爭的現實依舊還是殺戮。

在項羽那頗有諷刺意味的那句“吾為汝德”中以自刎終結了一段戰爭,但又不缺乏一絲豪爽,然而他卻註定認為“天亡我”,其實並不然,如果要說人生是一本書,我們每個人都是作者,自刎,是項羽自己選擇的,那麼,他後悔嗎?我並不清楚。也許,在烏江邊上正漂泊著一個壯士,一個曾經的霸王的影子,他抑是笑、抑是痛苦,只是一直漂泊著,他的名字叫“歷史”,他還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不同的地方,不僅是在這烏江的邊岸上,他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邊。他只是默默地注視著我們的每一天,默默地記敘著什麼,默默地陪伴我們。

《史記·項羽本紀》有感2

因為看黥布列傳諸多情節與項羽有關,返回來把"項羽本紀"看了一遍,感觸良多。

項羽世代為楚將,其叔父項梁。

陳涉起義那年的九月,會稽郡守把項梁叫去商量,說江西皆起,此亦天亡秦之時,俗話說先發制人,後發則制於人,吾欲起事,使公及桓楚將。項梁腦筋轉得快,立馬心裡就有了主意,說,桓楚正逃亡在澤中,我侄子項羽知道他的去向,我去找他來。然後他叫項羽持劍立在門外,讓他看其臉色行事。項梁回到郡守房間,說“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項梁就把項羽叫進房間。須臾,樑眴籍曰“可行矣”於是項羽手起劍落,一劍斬了郡守的頭顱,就這麼簡單地殺了本欲與他們一起起事反秦的會稽郡守(可憐的人啊,對項梁叔侄本無惡意,結果連名字都沒留下就成為項羽劍下亡魂)。項梁持郡守頭,佩郡守印,走出郡守房間,一時間左右大亂,項羽所擊殺數十百人,方令一府中皆懾服,莫敢起。項梁召集認識的各路豪強官吏,宣佈起事反秦,遂舉吳中兵,徵集下割各縣壯丁,得八千兵士,再部署吳中豪傑為校尉、侯、司馬等職,其中有個人沒得職位,去問緣由,樑曰:“前日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能任用公。”眾乃皆服。於是項梁自任會稽守,項羽為裨將,管理下屬各縣。

剛一起事就充滿血腥凶暴,比較起來還不如像陳勝吳廣那樣,塞個紙條放到魚肚子裡,刻個石碑埋在土裡之類的,有點浪漫主義色彩呢。不過項梁基本上是個有點頭腦的人吧。

說到這裡,其實項梁項羽叔侄起事也不是偶然,書中有交代,項羽從小就是胸懷大志的人,當年項梁與項羽因殺人避仇躲到吳中,秦始皇巡遊會稽,兩叔侄在人群中觀禮,項羽就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項梁較為老成知道利害,趕緊掩了侄子的口離開,但心中已有些罕異。這個情節也許有演義的成分。不過兩叔侄在會稽比較有名,項梁“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項羽則是天生有神力,“長八尺許,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叔侄倆相得宜彰,起事前已在吳中有些聲望和勢力,這些背景應該是靠譜的`。

另外,從本篇一開始的描述已經看出,項羽很有個性,對自己的武力比較自信,但是學習就有點不大上心,“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恨鐵不成鋼,項羽還有理由:“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項梁乃教籍(項羽名籍,字羽)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看來,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好學生,放到今天絕對過不了大學聯考關。那麼,項羽的成名是否證明:自古以來差生也可以成功的,大學聯考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好勵志);但是,項羽最後的失敗是否又證明:無論如何,不學習始終無法成大事的(仍然是勸學勵志的好題材)。嗯,好像前後有點矛盾……反正吧,事情就是這麼個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視角會有不同的結論。————不好意思,我又進入話嘮模式了。

回到戰國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項梁起事後,廣陵人召平矯陳王詣封項梁為楚王上柱國,令他急引兵西擊秦。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此時陳嬰也在東陽起事,東陽豪傑聚了二萬人想擁立陳嬰為王,陳嬰反覆推辭不願牽頭,告訴一眾軍吏,說項家世世為楚將,不如讓他們為將帥,“我倚民族,亡秦必矣”。於是,東陽豪傑以兵屬項梁。後來,黥布、蒲將軍也以兵屬項梁。共六七萬人,軍下邳。項氏軍隊逐漸壯大。

然後經過一番混戰,先是打敗了秦嘉,兼併秦嘉軍隊,再與秦章邯作戰,項羽攻襄城,“已拔,皆坑之”。此時項梁聞知陳王的確切死信,就召諸別將到薛城議事。范增建議立楚王。項梁從其議,乃求楚懷王孫叫“心”的,立為楚懷王,陳嬰任上柱國,項梁自號為武信君。此時劉邦已於沛縣起事參加了這次議事。

幾月後,項梁帶兵攻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田榮帶兵歸齊後,順便趕走了齊王田假,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田假逃到楚,田假的相國田角逃到趙,田角的弟弟田間也在趙地不敢回齊。項梁破了秦軍後乘勝追擊,並催促田榮一起攻秦,田榮提條件,要項梁殺田假才會助楚攻秦,項梁拒絕,同時趙國也不殺田角田間“以市齊”。“齊遂不肯發兵助楚。”這件事導致後來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田榮的份,田榮不服,叛楚。

項梁派劉邦、項羽屠城陽,攻定陶(未果),殺李由,攻外黃(未果),一路攻城略地,逐漸有些驕傲。宋義勸項梁驕兵必敗,項梁不聽。結果秦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於外黃,項梁死。

唉,項梁有頭腦會兵法,與項羽的勇武相配,本來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可惜就這麼死了,天不佑項羽啊。

劉邦項羽帶兵離開外黃攻陳留,陳留堅守不能下,兩人商量,項梁軍破,士氣受損,不如回守,乃與呂臣軍俱引兵而東,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這邊章邯破了項梁軍隊,認為楚軍已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時,趙歇為趙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兵敗後逃入鉅鹿城中。“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這時候陳餘帶兵駐於鉅鹿城北,稱為河北軍。

楚懷王見項梁軍被破於定陶,就來到彭城親自領兵,這時候齊國的高陵君因為在項梁失敗前聽到宋義對項梁驕兵必敗的預言,對宋義十分信服,就在楚懷王面前極力推薦宋義,“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悅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

但是,事實證明,這個任命是失敗的。

宋義率兵行至安陽,停留了46天,項羽催促,說目前秦軍圍趙王於鉅鹿,要趕快“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則說“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打的是撿落地桃子的主意。宋義是主帥,只好聽他的。但是宋義做得有些過分,乃遣其子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而此時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極其憤怒,乘早上朝見宋義之機,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眾將皆懾服,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將軍誅亂。”然後大家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並派人去追殺了宋義之子宋襄。派人報懷王,懷王任命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黥布、蒲將軍等皆屬項羽。這個,又一次手刃上司,奪得指揮權。項羽實在不是一個容易掌控的下級。唯一可以控制他的恐怕只有項梁,可惜死早了。

至此,楚懷王只是個橡皮圖章,項羽成為楚國的實際統帥。

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後,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派黥布、蒲將軍帶二萬兵士渡河,救鉅鹿。戰事稍有勝利,陳餘又請求援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就是這樣來的。一到鉅鹿就圍了王離,與秦兵交戰多次。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諸侯兵也到了,不過均作壁上觀,楚軍則以一當十,楚兵呼聲振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結果大破秦軍鉅鹿解圍後,“項羽召見諸侯,入轅門,無不膝行而上,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矣。”此時,項羽(楚軍)之勇無人能敵,項羽憑楚國戰功成為諸侯統領。

然後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不下。秦二世派人去責備章邯,章邯就派長史欣去秦宮請示彙報,但是趙高把持秦政,讓長史欣等了三天還沒見到趙高,心知不妙,跑回到章邯軍中,幫章邯分析,推測趙高可能害章邯:“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同時,陳餘也寫信勸章邯叛秦,章邯猶豫了。偷偷派人與項羽定約。約未成。又打,漳南、汙水,三次大破秦軍。此時敗軍章邯固然已無戰意,勝者項羽軍也糧草怠盡人困馬乏,於是兩軍於洹水南殷墟議和。項羽立章邯為雍王。但是,主帥是降了,士兵卻出了亂子:諸侯兵士以前在服役或路過秦中時,秦中官兵難免傲慢,如今情勢改變,諸侯吏卒自然對秦兵多有奴虜行為,秦兵們私下就有了怨氣。諸將聽到風聲,告之項羽,“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項羽以為然,“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新安城南。”——唉,一聲嘆息。不知道當時章邯等人對此事作何感想……

項羽這一路腥風血雨殺過來,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完全沒有半點誇張啊。

然後就是著名的鴻門宴的故事了,以鴻門宴為轉折點,項羽的人生曲線從上升開始折向下沉。不過這一篇已寫得太長,很累了,後面的留待下一篇再寫吧。

這次把項羽本紀重新看了一遍,完全顛覆了以前對史記本紀的看法,本來我一直吐槽本紀沒有世家和列傳寫得精彩的,現在重新看了這一篇項羽本紀,簡直驚豔。寫得太好了。

如果可能的話,也許以後在繼續往後看列傳的同時,可以時不時的返回來重新看幾篇本紀。看情況吧。

《史記·項羽本紀》有感3

之所以稱之為粗讀,主要是時間不足,又患於文言文功底的淺薄,幾乎只是草草瀏覽,若要說讀懂,則還是靠了譯文。雖說如此,憑藉這次的閱讀和已往對項羽這個人的認識,還是產生了一些想法與見解,藉此表述一下而已。

他是狗熊,亦或是一代梟雄?讀罷掩卷,這個問題卻始終揮之不去。也許,項羽真就是兩者的統一吧。若是客觀的評價歷史,單方面的不滿,單方面的崇敬都是不可以的。雖說《史記》中摻雜了許多司馬遷的觀點,字裡行間溢位的是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但是,卻仍舊有許多地方,他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了共鳴。我不是歷史學家,我不指望著什麼還原歷史真相,我更渴望從人性,從項羽的本質上來閱讀《史記》,從中發掘我想要的。

他是熊。在書的開頭就草草地為項羽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競學”。少時的項羽,幾乎可以說成是一事無成,他沒有毅力,不用心鑽研,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浮躁之氣。由此聯想,20餘歲的他,血氣方剛,頭腦發熱,又怎能敵過能屈能伸,老奸俱滑,沉著穩重的50餘歲的劉邦呢?

他是雄。他是貴族出身。“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在封建社會初期,貴族出身,加之秦王暴政,項羽不知憑此籠絡了多少民心。又加之“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更是說明了項羽先天條件好,有著成為一代豪傑的各種條件,梟雄之相!

他是熊。本已接近“天下無敵”的'他,在鴻門宴上坦言“此沛公左司王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如此出賣了為他報信的曹無傷,可見做人之無心機;又“君王為人不忍”,不殺劉邦,錯失良機,可見之優柔寡斷;又“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顯示其人目中無人,驕傲自大,不夠低調。

他是雄。漢二年春,“項王乃西從大蕭,晨擊漢軍而來,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體現了他的作戰才能,英勇善戰,為人們所敬佩,感慨。

他是熊,礙於面子與那層虛榮與羞恥之情,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亡我,我可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自刎而死。“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失去了最為寶貴的東西——勇氣與希望。過了江東,發生了什麼事情,又有誰會知道呢?歷史也許就在項羽的一念之間而被顛覆,為什麼不勇於嘗試呢?逃避的人是膽小的人,膽小的人絕不是勇士!

他是雄。司馬遷曰:“夫秦失政,陳涉難守,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王諸侯來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他是熊。司馬遷又曰:“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為徵經營下下,五年卒之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由引觀之,項羽的確是“熊”與“雄”的統一。既然沒有絕對,沒有所謂的盡善盡美,那麼我將盡力學習項羽的“雄”的一面,摒棄項羽“熊”的一面,“博古以為通今”,就讓項羽的故事永遠塵封在歷史的卷軸之中,讓我的故事在明天更加精彩!

《史記·項羽本紀》有感4

這學期期選修了史記導讀這門課,所以有機會認真的讀一讀這部史家經典著作。

記得初次讀《項羽本紀》,是在高中的時候吧!記得那個時候為了應付考試,不得不背古文,所以經常要被迫讀一些十分生澀的古文,然而我卻是從那時侯起,漸漸迷戀上了古典文學,對於別人的無奈來講,那時候的我應該是欣喜的吧!

人們都說他是悲美英雄,由於他的勇,他的悲,他的愛,他的兒女情長……

再讀本紀,全篇最使我震撼的一幕發生在垓下:當四面楚歌的項羽獨帶二十八騎,憤憤地道出了那句被後人緊緊握住作為證明其自負把柄的話:“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之後,面對敵眾我寡的局勢,他堅定地對所剩不多的部下說:“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接著,他的諾言都一一實現了……重聚戰將後,那個悲美英雄悠悠問道:何如!就在此處,我忽地就被他的'霸氣所震懾,所感染了,我不由自主地欽佩上了他,即便,這個人物是我一直所不喜歡的:因為他的自負,他的優柔……末路的英雄總會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何況那個英雄是項羽,那個場景是在垓下。

總觀全篇,項羽的諸多缺點導致了他不能被大多數忍喜歡,他實在是過於嗜好殺戮:在發跡之前,誘殺無辜縣令,而那人正是要資助他去暴的資助者;而後,他又殺卿子冠軍宋義,而且他有著冠冕堂皇的理由,認為宋義延誤戰機,只為保己,而這個人又是義帝親封的上將軍,謀略過人,亦曾經預言過項梁的失敗;而後項羽屠咸陽,坑秦兵,盡失民心。這樣一個雙手沾滿了無辜生命的鮮血的人,後人僅僅因為那段霸王別姬的逸事,烏江自刎的悲壯,便十分的懷念他,讚譽他為悲美英雄,所謂英雄,不單指勇力,智慧,我想更重要的應該是他的德行!

他是當世無雙的勇將,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因為這個人內心裡並沒有安天下的志向,亦可說是胸無大志。徒有謀臣范增卻不能挺之用之,他的失敗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項羽這個悲美英雄也只好在歷史上來充當這樣一個讓人又敬又恨而且又憐的矛盾角色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