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傅雷家書》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7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讀《傅雷家書》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以前也曾經翻閱過,但只覺得這是一本愛的對話。時隔幾年,再次閱讀,卻有了新的思考:教育,到底何時才是盡頭?它的目的何在?

翻開《傅雷家書》,盡是父母對孩子用心良苦的諄諄教導,隨和親切而又令人覺得溫暖。當讀到這句話時,我有些感觸:“哪個人教育一個年輕的藝術學生,除了藝術以外,再加上這麼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來播的種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開花結果——我指的是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我被這句話所震撼。在我們的身邊,教育的產物有多少是真正人格卓越的人,而又有多少是內心空虛、毫無道德準則的“藝術家”?

從小父母老師就教我們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但彷彿道德在教育中所佔的分量要遠低於知識的傳授,我們在道德上的陶冶和認識還遠遠不夠。曾經看過一篇故事,一位外國孩子看見乞丐坐在街邊,他賣了兩個麵包坐在乞丐旁邊和他一起吃,臉上毫無厭惡之色,而中國孩子雖然同樣也會感到憐憫之情,但真正付出行動的卻很少,大多都是將身上的零錢投進乞丐的碗中。也許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但也足以讓我們引起或多或少的觸動:我們懂得用自己的道德觀去衡量、評論,但卻懼怕於實踐。每當看到那些電視中那些作出錯誤選擇併為之付出代價的人們,我都會惋惜地設想,如果他們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他們的教育中能含有更多做人和道德的成分,如果他們或多或少的知識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也許他們的人生路能走得更順暢,也更能作出不違心的選擇。人們說“知識決定命運”,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汲取的那些對於人生的正確認識和道德上的陶冶,才能讓我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有正確的方向指引,這樣的教育至少能保證我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是走在正道上的。

這次去臺灣旅遊,更深深體會到了教育中道德對於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樂於助人、熱愛國家、熱情好客、認真負責這些美好的品質一旦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他就一定會被人尊重,就一定是可愛的。相反,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公共道德都做不到,連最自然的關懷和友善都無法傳遞給他人,無論我們的身份和屬性如何,都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當我看到,即使是臺灣街邊最平常的路人或者銷售員,當任何人需要幫助時,他們都會熱心地幫忙;當我聽到,服務者和被服務者在服務完的時候,雙方總會真誠地道謝和祝福;當我參與到這種友善之中,和臺灣的同胞們在溫泉池中暢談,在任何場合中都習慣了對他人說謝謝,在旅行的最後一天和難忘的司機師傅強忍著淚水分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種舒心,也許這就是道德和教育為每一個收益其中的人所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將教育無限地延續了下去。這樣的教育,是無盡頭的,是受益終生的。

至此,我終於明白了心中的疑惑,就在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的時候。一位農民工不顧自己的安危跳入火海救出被困的老太太。當記者問他當時有什麼感受的時候,他詫異地說:“當時一心想著救人,哪有什麼感受。”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教出偉大的人和有傑出成就的人,至少現在還不是。當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道德準則,我們盡到了自己作為各種角色應盡的責任,我們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人生也一定是美好的。當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我們不會因為膽怯而退縮,不會因為自私而放棄,這時心中唯一的標準就是良知。這時教育最基本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教人必須先教做人。我想,傅雷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教育絕非數日便能完成,這需要我們每個人不懈追求、不斷地超越和實踐。今天,我終於讀懂了《傅雷家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