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1

該影片講述了在陝西的無雙鎮裡,吹嗩吶這項民間藝術,不止於娛樂,更是用在了喪事上,以示對故者的一種人生評價——道德平庸者只吹兩臺,中等的吹四臺,上等的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百鳥朝鳳”。而整個無雙鎮,唯有焦三爺會吹這“百鳥朝鳳”。

年幼的遊天明成為了焦三爺眾徒弟中的一員。但他肯吃苦,勤於練習,師傅更看重的、他所擁有的便是他骨子裡對嗩吶的喜愛和高尚的人格,因此,遊天明成了唯一習得“百鳥朝鳳”的接班人。但後來,隨著西洋樂器的衝擊到來,適逢大事,村民們越來越少的選擇請嗩吶班,而是選擇更震撼的西洋樂隊。遊天明不願嗩吶就此沒落,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影片結尾,雲天明成功申遺,成為了嗩吶非遺繼承人。

這部影片給我的震撼與感動,絕不僅限於其畫面的寬闊、人物內心的細膩、背景音樂的穿透力,而是在於他的思想主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不斷衝擊世界甚至改變著中國傳統文化。從歡樂聖誕節到情人節,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而傳統的中國節日卻漸行漸遠。尤其是商家更是津津樂道,特別是聖誕節,無論大街小巷,熱鬧程度,有增無減;中國傳統節日日漸清淡,端午重陽元宵,越來越不被重視,在電影院,美國大片、日本動漫成了眾多觀眾的選擇,國產片卻常被冠以“爛片”的稱號……

對此,我們要做的是保護與繼承。可以改變的是文化的內容,但不可以改變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邁且患有肺癆的焦三爺為演奏百鳥朝鳳,一口鮮血噴出,這是對藝術的堅守,更是對文化的獻身!正如焦三爺所言:“這秦川大地,不能沒有嗩吶!”我們傳承的文化,是隨著血液繼承下來的一種品質。回看當今,各種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影片、節目譬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不斷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們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探索學習……“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兒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擁有繼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傳統的種子定會在天朝大地上永遠生根發芽!

影片到最後,在師傅焦三爺墳前,遊天明滿懷悲痛地奏響了驚天動地的“百鳥朝鳳”雲霧中,師傅坐在太師椅上,微笑地看著徒弟,面容驕傲地聽完了整曲,罷了,起身,頭也不回地消失在遠方……

那一刻,我意識到,傳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恆。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2

影片講述了小男孩遊天明跟著老一輩嗩吶匠焦三爺學習吹嗩吶的事情,在這部影片中,焦三爺對遊天的嚴厲是希望他能更好的吹奏嗩吶,將嗩吶傳承下去,而父親對遊天明去學嗩吶的初衷是在那個年代學好吹嗩吶可以光耀門楣,也可以養家餬口。

殊不知,在時代的變遷下,在農村的這種紅白喜事上,嗩吶漸漸被淘汰。但我們對嗩吶的傳承不僅僅是它的技巧和方法或者是這門樂器,而是一個對傳統民樂的繼承精神和認同感,嗩吶是中國民族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影片也是圍繞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展開情節描述。

《百鳥朝鳳》出自《唐書》及《太平御覽》,百年朝鳳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眾望所歸,而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在死後享有這首曲子,影片中有三處是關於吹不吹百鳥朝鳳演奏的問題,第一次是給一個不好的幹部,他的家人哀求焦三爺為其家父吹上一曲百鳥朝鳳,在那個年代,焦三爺義正嚴辭地拒絕了,因為那個人擔不起這首曲子,他的家人也被狠狠的打了臉。第二次是一位好乾部,焦三爺當著很多人的面總結了這位幹部的畢生,此等德高望重之人擔的起這首曲子。第三次則是遊天鳴對師父焦三爺獻上一首百鳥朝鳳,在影片的最後,焦三爺的魂魄伴著這首《百鳥朝鳳》向遠方走去,焦三爺也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他對嗩吶的熱愛和對嗩吶傳承的`決心。

影片中還有一處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情節,在改革開放之後,村裡的一戶人家在喪事上既請了西洋樂隊,又請了民族樂隊,當然,那個時候的中西方文化還沒有融合,結果兩隊人馬就打了起來,這也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觀念的根深蒂固。

當然,影片中的主人公也通過刻苦學習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嗩吶匠,吹嗩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遊天明剛開始學的時候一直在吹蘆葦杆,我有很大體會。也讓我想起了我剛學吹竹笛的時候,每天只能吹笛頭,吹響才能練指法,其中的艱辛非常瞭解,努力就會有收穫,遊天明也因此獲得了成功,繼承焦家班發展為遊家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遊家班最終還是沒能發展起來,這是一大遺憾,但也同時向我們闡述了一些較之傳統,落後的文化終會被淘汰,成為寶貴的遺產,若不加以創新,不與時俱進,也只落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號。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3

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一小段電影《百鳥朝鳳》,覺得不錯,休息的時候又特地找來視訊完整看了一遍,看完覺得特有感觸,特寫來跟大家分享。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作品。吳天明作為老一代導演的代表,他的作品追求的是純真藝術之美,而他本人對於藝術的熱愛,則通過片中嗩吶匠焦三爺完美的演繹了出來。

影片中,老一代嗩吶匠焦三爺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老人家表面上嚴肅古板,實則心中充滿了正直與熱血。在焦三心中,“百鳥朝鳳”是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聽的,當查家子孫想用高價請焦師傅給其當了四十年的村支書父親吹“百鳥朝鳳”時,焦師傅斷然拒絕了,原因是其父在位期間將村裡其他姓氏人家全擠走了,德性不夠。而當竇家請嗩吶班時,焦師傅主動提出要給竇老爺子吹“百鳥朝鳳”,原因是老爺子生前“抗過日,打過土匪,領人修大壩時被砸斷四根肋骨,稱得上德高望重”,而此時他的身體早已積勞成疾,此時他使用生命在吹嗩吶!

在焦三那個時代,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是從前出活的時候,“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下面孝子賢孫跪倒一大片”。當後來天鳴告訴他出活已經沒人行出師禮的時候,焦三隻是憤憤的說“沒規矩了,沒規矩了”,然後拿出自己珍藏二十年的老酒與天鳴共享,又把祖宗傳下來的所有寶貝嗩吶全部贈給了天鳴,最後演奏一曲後醉醺醺的躺在地上睡著了,盡顯無奈。

焦三膝下無兒女,收了兩個小徒弟:遊天鳴和藍玉,來傳承自己的手藝。而當他最後只能選其中一人作為接班人的.時候,他沒有選更有天賦的藍玉,而是選擇了技藝不如藍玉的天鳴,原因很簡單,只因他看到了天鳴在他父親跌倒時留下的眼淚,由此看到了一個人內心的善良。而事實證明焦三的選擇是正確的',在天鳴接班後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裡,傳統嗩吶的地位日漸被西方樂器所取代,天鳴沒有忘記師傅的教導,即使收入越來越低、甚至已經到了娶不上老婆的地步、所有的師兄弟都放棄嗩吶進城打工,他仍然選擇了堅持。

影片結尾,天鳴在焦三墳前獨自吹了一首《百鳥朝鳳》為師父送行,焦三坐在旁邊一臉欣慰的表情,演奏完他便轉身離開了。看完影片,心裡感觸很深,首先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問題的擔憂,再有就是師徒二人對於藝術真摯追求與熱愛的佩服,還有很多想說的卻不知怎麼表達,只能推薦大家抽空看看此影片。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4

師兄們告訴焦三爺,天鳴病得厲害。焦三爺略加思索,說:“遊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勞吧。”說完,他背朝人們,劇烈地咳嗽幾下。片刻,他轉回身,捧起嗩吶,堅定而又大聲地說:“《百鳥朝鳳》,敬送亡人。”

嗩吶聲響起,抑揚頓挫,真好似百鳥朝見鳳凰。天鳴的鳥叫也是惟妙惟肖。漸漸地,天鳴愣住了,他看見一股殷紅的鮮血在鏽跡斑駁的嗩吶管上流著,是那麼刺眼!一股,兩股,天鳴毅然拿走師父的嗩吶,三爺再也沒忍住,“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吐在地上。但他顧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跡,大吼一聲:“拿鼓來!天鳴,你繼續吹!”說著,便“咚咚咚”地敲了起來。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麼堅決!那麼無畏!

我的眼淚從眼角悄然滑落。這個堅毅的身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頭。

焦三爺是在用生命吹嗩吶呀!他不顧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決然地吹響,這不僅是對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對嗩吶藝術刻骨銘心的熱愛啊!他把嗩吶吹到了骨頭縫裡!我的'視線又一次模糊了。

為什麼焦師傅能用生命吹嗩吶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是傳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鮮血告訴鄉親們,不要忘記嗩吶;告訴天鳴,不要氣餒,牢牢守護嗩吶的技藝,八百里秦川不能沒有嗩吶!

現在,只要一開啟收音機、電視機,就聽到或搖滾或悠揚的西洋樂曲,它們就像細菌一樣無處不在,肆意侵佔著民族樂器的世界。許多民俗藝術正在遠離我們,瀕臨失傳。

慶幸的是,又有人開始重視民族樂器,嗩吶藝術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些曾經拼了性命保全民俗技藝的民間藝人們,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了吧?

《百鳥朝鳳》告訴我們,民族文化才是我們的根,我們要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民族瑰寶重新綻放光芒!

觀看百鳥朝鳳有感500字五篇5

整個電影要表達什麼呢?嗩吶作為一門手藝,曾經很受重視。吹嗩吶的師傅就講究傳承,選人就很嚴格,練功不得馬虎。一旦學成,可以一招鮮吃遍天,經濟上可以養家餬口,社會上也有地位(迎接嗩吶班子要行接師禮)。

但是,隨著對外開放,洋樂器的競爭,社會需求逐漸減少,嗩吶班子收入微薄,已經不足餬口,這門手藝就日漸衰落,從事者也日漸凋零。

整個電影,主要講的就是這些。

再看它所弘揚的`精神。

其一是作為百鳥朝鳳這支曲子,輕易不吹,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受。逝者如果為人不善,給多少錢也不吹。嗩吶一藝雖小,也可寓褒寓貶,有一個社會評價的功能,發揮著揚善抑惡的功效。

其二,是那個時代的師徒關係。徒弟要尊師,要勤勉,要知恩圖報。師傅教了你手藝,掙了錢要感謝師傅。就像遊天鳴和藍玉一樣,要趕緊幫師父割麥。而師傅對於徒弟,除了精挑細選,嚴格要求,還有愛護、體恤。電影中師父師母在雷雨天給送傘送衣服,接徒弟,都是這層意思。

似乎僅此而已。

它是否還缺些什麼呢?比如對於人性的挖掘,或者是藉助於鏡頭的表達,總感覺意思還有些淺。在缺少娛樂的過往,嗩吶已足以承擔點綴場面的重任,時過境遷,從內容到技巧都故步自封,它除了衰落還能怎樣?

當然,這樣的電影容易過審,因為它單純。說到底,電影藝術也是一種言論,還是一種寓褒寓貶。

近期有被罵交警貼罰單而被拘留的,也有因為辱罵災區人民被判徒刑的,還有因為妄議“四大發明”受到嚴懲的。言論環境如此,真讓人不寒而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