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太陽》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8.87K

聽《太陽》有感1

《太陽》是一篇說明文。它重在向學生介紹有關宇宙的知識,太陽的知識。

聽《太陽》有感

從今天老師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老師有自己不同的教學風格,課上引導質疑的方法就很好。在這裡,有成績我們不想多談,值得探討的問題,可簡述如下:

1、 有些閱讀體驗老師是不應代替學生的體驗的.。

比如,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講的有關太陽的知識(太陽的特點)――大、遠、熱。這一知識點不是教師讓學生自己通過讀書得來的,而是教師直接出示太陽圖,並用太陽的自言自語說出了大、遠、熱,然後讓學生去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用自己的話幫太陽公公具體介紹自己的特點。這種教師的思維(教師告知)代替學生思維的做法,不可取。

2、 教學不是把重點放在學習有關宇宙的知識、太陽的知識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說明方法上。

教學中始終抓住“說明方法”不放,而對太陽的大、遠、熱以及與地球等的關係,課文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絡,理解不深不透。應該把握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領悟寫法

3、 堂上缺少琅琅的讀書聲。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還是多了些,分析多了些,學生讀、議的機會少了些,沒能聽到琅琅的讀書聲,有些遺憾。

聽《太陽》有感2

5月8日在海鹽實驗國小低段教研組長,縣語文學科帶頭人盧老師的帶領下,實驗國小的沈老師給我們送來了一堂三年級語文課《太陽是大家的》。課後盧老師作了精彩的點評,還與我校的老師進行交流,

下面我就談談自己膚淺的想法。

一、聰明孩子是誇出來的。

今天的課上,我們看到了老師在評價激勵孩子方面許多閃光的細節。“你很會思考!”,“自信的小手舉起來了!”“你的聲音真好聽,如果再響亮一些會更好,。”,“怎麼難讀的詞語都會讀,來教教大家!”,“齊讀的聲音真好聽!”“最會寫字的孩子是坐得很端正的。”,“染字用的真神奇!”等等。課堂上,教師的那一句句表揚,一次次笑臉,一個個那傾聽的眼神,都給學生(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給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沈老師的那麼會發現,會捕捉,會誇獎,而且沒有重複,真是不簡單,看著平時不怎樣的孩子說的頭頭是道,真是想不到。我想:作為教師,就應該想沈老師那樣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珍視每一顆童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就會讓我們的教學更精彩。

二、注重朗讀教學,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提升。

這首優美的小詩,只有在反覆誦讀中才能理解其蘊含的思想情感。課上,老師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讀,指名讀,小組讀,範讀等等。每次讀都是有目的的指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理解去讀,如:老師讀了以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從哪些詞句讀懂了什麼?如果你把這些美麗的景象記在腦中老師就更佩服你了?這些提問,不僅加強了讀的引領,也強化了孩子在讀中的的感悟,理解。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逐步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讀書,體悟感情,實現了從語言文字到文字內容,從文字內容到語言文字的提升。

三,精心設計,突破重難點

教師課前精心備課,不僅製作了精美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在重點段的學習中,老師在引導孩子們感受太陽的無私和為大家帶來的快樂和溫暖時,在誦讀之餘,還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抓有著豐富內涵和韻味的關鍵詞,如“紅彤彤”由讀音—字形—疊詞的擴充套件,還有就是“朵朵白雲”的講解,從詞義的理解—白雲的數量—疊詞的擴充套件等方式來細細深入理解太陽的無私。在利用品詞、誦讀重點段,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後,沈教師善於抓住時機,及時填補課文的留白處:一天中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她,她,……

讓學生進行想象寫話的訓練。我想我們就應該像這樣在不放棄內容的前提下,從語言形式的角度去開發、利用我們的教材資源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

四、教學內容與作業巧妙地結合。

學生一般手裡都有課堂作業本和同步練,究竟怎麼有效地用,什麼時間用,我們許多教師心裡沒有數,隨意性比較大。我們可能有時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講完課文後,開啟作業本一看,當堂課的教學內容與佈置作業沒有必然的聯絡,而有些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又有一定的難度,對於中差的學生來說可能更是難以招架,因為這種題型牽涉到審題、語言組織、甚至標點的運用等等(比如今天這一課裡的第3、5題)所以,必須另外再花時間去輔導,講解,這樣也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今天沈老師的課堂上,講解與訓練巧妙結合,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榜樣,值得我們學習的。由此,我也想到了,以後的備課中,不能忽視課堂作業的安排與選擇,使課堂更實在更有效。

非常感謝實驗國小,感謝實驗國小低段教研組盧老師和沈老師,在沈老師的演繹下,我們看到了一節簡約、務本、樸實的語文課,一節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相結合的閱讀課,猶如一縷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也給我們聽課的老師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聽《太陽》有感3

陳潔老師的課素來就以行雲流水的設計、激情澎湃的語言、熱烈持久的感染和深刻內斂的意蘊見長,常能讓人感觸良多。這次,接連兩次聽了陳老師執教的《“番茄太陽”》後,更是湧現了許多感想。

《“番茄太陽”》是國標版教材中的一篇新課文,文章情節曲折動人,結構完整,內涵豐富,而又感人至深。課文是講了一個叫明明的孩子,生下來就雙目失明,為了能讓孩子復明,父母帶著他來到城市,他們靠賣蔬菜過日子。明明雖然是個盲童,但很聰明,對周圍的事情也很好奇。她的父親教她撫摸各種東西來感知世界萬物。當明明想知道太陽是什麼樣的時,爸爸很自然地拿起番茄讓明明摸,在明明的心中太陽就是番茄這樣的。雖然他們的生活也很困難,他們的生活也很艱辛,但他們的生活是樂觀的,開朗的。作者也是一個雙腿殘疾的人,當時心情一直不好,可自從結識了明明一家,從他們的身上,更從明明熱愛生活的笑聲中讓一直灰暗的自己逐漸快樂了起來。後來,有好心人給明明捐獻眼角摸,明明一家離開了。可是,明明在離開時對作者說,因為有好心人幫助她,她才可以復明。等她長大了,她也要把自己的腿給作者。愛是相通的,愛是可以傳遞的。這樣純真、開朗、樂觀的明明就好似她說的“番茄太陽”一樣掛在作者的心頭,也掛在我們的心頭。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本文頗長,所以把握文章的靈魂,有抓有放,尋找一個切入口統領全文的教學顯得猶為重要。

教學中,陳老師讓學生指出關鍵句“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分析這是一個怎樣愛笑的孩子呢?一次又一次以番茄太陽為抓手,緊扣描寫“笑”的重點字詞品味涵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逐層走進文字的核心,通過讀、議、思等方法,一步一步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明明的“笑”,感受其中的純真、堅強、溫暖、善良。又以笑牽引出文中的“我”當時的處境,理解“我”的心情變化。學生通過比較、敘述者理解自然也能感悟到文章的主旨,明明本身就是“番茄太陽”,她熱愛生活的“笑”是愛的主旋律,不僅光鮮明亮,而且溫暖人心,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這就是“愛的傳遞”、“愛的力量”。教師通過富有激情的匯入語,富有感染力的過渡語,引導學生仔細傾聽別人的發言,抒發自己的感受,發表不同的見解,最終讓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啟迪,留下樂觀生活的信念。

言有盡而愛無限,在這精彩的課堂上,我聽到了愛的聲音,看到了愛的交流,更感受到了愛的傳遞。

聽《太陽》有感4

最近,我聽了石鼓路國小的王文老師執教的《番茄太陽》一課後,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一、巧妙的導課方法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開課時,王老師巧設懸念,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教學巧設懸念,誘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去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十足地學習新課。王老師是這樣匯入的:“同學們,看到了《番茄太陽》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嗎”?通過設定疑問,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們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把番茄和太陽兩個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呢?”“為什麼把番茄比做太陽呢?”王老師適當地設疑置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讀書慾望,引起了學生們急切想了解課文的內容的慾望,很自然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為下一步讀好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了教師、學生與文字的對話

首先,王老師注重了和文字的對話。王老師課前通過獨立鑽研教材,看教材說明,準確深刻的領會了編者的意圖和背景,對所講知識的進行引入、分析、引申、鞏固,對知識點講解的先後順序,重、難點進行剖析,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準確的把握了教材。這也是引導學生和課文進行對話的基礎。

其次,注重了學生與文字的對話。王老師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指名讀書、教師範讀、學生再讀,再次指名讀的形式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自由讀好文字,實現了學習目標。在自主讀書時,候老師給學生明確了要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情感體驗。在指名讀書時,教師給予了及時評價和鼓勵,記得有一位同學在讀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時,沒有注意停頓,老師及時的指了出來,並進行了範讀,讓這位同學再讀時,候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再讀,你一定能讀的更好。”一句平常的話,卻堅定了學生讀好書的信心,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老師範讀時,我更領略了王老師讀書的功底,王老師那富有情感的讀書,把學生帶到了情境之中,讓學生從教師的範讀中獲得了情感和體驗,以至於讓學生再次讀書時,很快的體驗到了課文的內涵。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真正體現了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幫助、指導、點撥學生學習;學生和教師一起跟教材進行民主對話,實現了“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個性化的自主建構。通過讀文字,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閱讀才是自由的閱讀,有效的閱讀。

三、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王老師在本次教學中,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也真正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王老師讓學生在標畫描寫明明笑的句子後,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笑中體驗課文的內涵,“咯咯的笑是什麼樣的笑?”“如果不是盲童……笑的像個天使”從這句話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每次從菜場經過……特別愛笑”從特別愛笑中你讀懂了什麼?“明明堅定自己看到光明的信念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從捐獻眼角膜,明明感受到了什麼?”等等一系列的引導,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從王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學生一步一步的理解了課文的內涵,感悟到了社會生活的美好,要熱愛生活,再接受別人的愛的同時,要學會去關愛別人。

王老師在課堂上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不斷地設定一些疑問情景,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自覺、主動地對該課文深入地鑽研和學習,使自學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主體地位逐漸得到加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