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後感集錦1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3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集錦13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溝通非常常見,人們經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他人進行評判,一味的比較,威脅他人,以不得不為幌子來回避責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苦。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書中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並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來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出口成傷。

第一步是觀察,講事實而非評論。“你根本不照顧這個家庭”比“你一週有五天都晚上十一點才回家”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反彈,讓溝通失控。基於事實的溝通是尊重,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感受,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現在可能有什麼樣的感受或者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後的需求,人們感受到生氣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此時不該用責備自己或他人的形式來宣洩不滿,這對解決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什麼幫助。最後說出請求,明確需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更利於直面解決問題。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在生氣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將錯誤歸結給他人,這種無謂的發洩並不利於解決問題,有時候發洩完還會有自責情緒,讓生活更糟糕。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可以試試在今後的溝通中用到“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步法,在情緒爆發前給理智留一點思考的時間。

通過對這《非暴力溝通》一書的閱讀,我在慢慢改善自己與其人的溝通方式,對於與其他人在溝通中出現的一些暴力溝通,也能夠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原因,並且及時呼叫自己學到的知識,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和和堅定,學會感恩,學會愛自己。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來踐行。要把非暴力溝通作為工作、生活中的一項修煉堅持下來,做一個平和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2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發現一本好書,非常棒,是美國的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看後感覺非常受用。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書裡講述的溝通方式很簡單,就是把不舒服的責任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說對方引起的。比方說,每次你看到孩子滿地亂丟玩具或者老公不收拾家務,就會叨唸他們,結果他們不但不改,屢屢讓你忍不住自己收拾,最後惹得一肚子氣,他們煩,你也煩。其實換一種方法,換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改變他們這些屢教不改的行為:

第一句:當我看到你又把玩具亂丟在地上(要述說事實,任何人都不可以反駁的事實。比方說,亂丟,就是一個批判,不是事實,人家覺得玩具本來就該放地上的!)

第二句:我覺得很不舒服(陳述自己的感受,誠實、中肯)

第三句:因為我很不喜歡家裡看起來凌亂(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歸咎到自己身上,因為我不喜歡凌亂,我才不喜歡你把玩具丟地上,否則我一點也不在乎的,不是嗎?)

第四句:可以請你撿起來嗎?或是以後你可以玩耍後自己將玩具收進玩具箱裡嗎?(提出一個可行的要求,對方可以照著做的合理要求)這種溝通方法真的很棒,可以化解很多糾紛,尤其是對付青少年反叛期的孩子,特別管用。

這本書很好的地方不只是光教你如何表達感受,與人溝通,它還從其他很多方面提醒我們如何傾聽內心中不同的聲音,以及懂得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學會觀察內在的情緒和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等——學會懂得自己,就會懂得別人,獲得愛、和諧和幸福!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3

非暴力溝通專注於四個方面:觀察、表達觀察結果、表達自己的感受、告知具體的請求。很多時候我們的話語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十之八九是因為我們表達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從說第一句話開始就加上了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情緒,對方很可能不願意對你開啟心扉甚至產生牴觸心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區分評論和觀察。批評往往暗含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很有可能獲得申辯或反擊。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比較可能得到積極的迴應。學會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

學會傾聽。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在安慰他人或提議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們需要的。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這類的詞。如果談話偏離主題或者讓很多人感到無聊,可以打斷講話人,因為講話的人可能也感到非常無聊。沒有人想自己講的話被當作負擔,比起假裝在聽直接打斷更好。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失誤揭示我們的侷限性,並引導我們成長。儘量避免對自己說“應該”,對已經發生的事使用“應該”這個詞,只會加重自責。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如果感到自責,就專注於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這樣我們就可能從自我評價中獲益。

憤怒是由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同一件事,不同的需要導致不同的感受。對他人的指責反映了我們遇到了挫折一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於別人做了什麼,而在於我怎麼看待對方及其行為。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

A、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也別做。

B、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C、體會自己的需要。

D、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感覺這本書非常適合老師和新手媽媽讀,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時,如何控制情緒理性溝通,需要慢慢學習。當然,也很適合用來處理人際關係。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4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聽過讓自己不舒服的耳語,也經歷過讓自己內心痛苦的溝通過程。在我看來,不一定是當面的謾罵以及嘲諷才算得上暴力,雖然那些難聽的話語只是一瞬間的衝擊,那些隱性的暴力語言,卻給心靈帶來長久的傷害。

我想這些所謂的“暴力”在孩子心裡會種下怎樣的種子如果說我們閱讀了很多關於暴力的書籍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辭,在交流過程中能感受到自己帶給對方的舒適以及禮貌的話,但不妨回過頭想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孩子因為老師或者家長在他年幼時對他的否定和批評而將他那顆面對世界好奇的心靈扼殺在搖籃裡。

很多時候成長只是一瞬間的`事。在家庭成長中,我很感激他們,儘管我們曾經用多麼令對方痛心的方式去證明我們對對方的愛,但是我從這個過程中學會了理解與表達愛。在閱讀完書中前兩個章節時,我發現要不使用暴力,也要掌握一些方法的。例如:“你真的懂我嗎?”“你不懂我”其實“懂”這個字眼,是需要雙方的努力,若只有一方的努力,那麼所做的都是無用功。

在東方父母的教育中,大多都是他律他制。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就要符合他們的規律,這叫做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有隔閡,問題大多都是來源於父母本身。他們往往會覺得:“你是我的孩子,你什麼事都要聽我的,因為我是過來人,不會害你的。”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常常用命令的語氣讓我們去達到他們心裡的那個預期。書中寫到,一位母親對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說:“你應該將電視機旁邊的髒襪子洗了”若他把那句用命令的語氣換成“我希望或者你願意將電視機旁邊的襪子洗了”這樣會出乎意料的達到你所期待的有效溝通的結果。

書中提到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剛開始以為這本書是講說話的技巧,讀完才意識到,溝通的本質不是在於如何去說,而是語言背後的思維,如何去想,如何去體會自己和對方的感受。簡單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換位思考。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5

小時候犯了錯,我通常是還沒開口便止不住地抽泣。

奶奶會對我說:你先別哭,好好地說,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就行了。

媽媽會說:你再哭,把事情弄成這樣,還敢哭,知道錯了沒?!

如果說要把《非暴力溝通》用一句話總結,便是:把事情說具體了,不要大而化之,在上升到某種意義層面上前,先就當下的事,有條理地表達出前因後果,再說出當下的真實感受,便是好的溝通,或者溝通的基礎。

於是,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奶奶和媽媽對我的教育方式,奶奶是老人特有的慈祥,母親是典型家長的威嚴樹立,奶奶引導我建立溝通的前提——真實表述事情的過程,母親告訴我延續溝通的條件——表達感受。

彼時年幼的我當然是無法將這兩種溝通方式結合在一起來看,但是隨著和越來越多的人接觸,早年養成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得以顯現,特別是在看完《非暴力溝通》後,引發了更多共鳴。

全書六百多頁,作者用了1/6的篇幅,在開篇講“讓愛融入生活”、“是什麼矇蔽了愛”。愛和信任,就是開啟溝通的大門,“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作者告訴我們,非暴力溝通,就是愛的語言。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

那麼,怎麼開口呢?

“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如刑警探案,首先都不會直接下定論,而是先回到原處,儘可能地還原現場,再逐一尋找證據,通常我們所遭受的“語言暴力”後,最先感受到的是情緒,但是為了解決暴力本身,情緒的衝動並不是答案,只是我們表達的推動力,我們需要像探案一樣,首先一五一十地表達出我們聽到的或者說過的語言現場。“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

非暴力溝通的一方面是誠實地表達自己,另一方面是關注對方,用同樣的方式,先去觀察對方的言行,再以此為基礎,發現對方的需求。也許心門不只一扇,我們依次開啟,去互相展現,對方才能看到門後那個你的真實世界,才願意張嘴說出愛或者有關愛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6

自認為上次讀《非暴力溝通》已經很認真了,今天拿來重讀,居然又有好多新的感悟。

《非暴力溝通》在前言當中明確地告訴我們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開端。當我們遇到人際衝突時,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他不理解我,我的觀點完全正確,他為什麼總是執迷不悟?我們自認為自己正確無誤,是源於我們的自信,可是我又說服不了對方,因為他也有自信。

所以,雙方就糾纏於為自己辯護,最後誰也戰勝不了誰。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卻徒增煩惱。我們渴望進步,我們渴望良好的溝通,我們渴望和諧的人際關係,可是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如何才能說服他呢?這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我們需要轉變的'是溝通方式,我們要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蘇菲派詩人魯米寫到:“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初讀這句話,覺得作者真是沒有底線,怎麼連道德與不道德都不進行區分了,那這世界上還有正義嗎?如果對於不道德行為不去譴責而放任自流,哪裡還有公平正義?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再往後看,慢慢理解了。

作者的意思是,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要條件反射地對對方以道德或不道德進行評價,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就是非暴力溝通。它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於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

書中又講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表達—需要—請求四個要素非常簡單,但真正做到卻很難。書中的“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於對其中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於是用什麼字眼進行交流”,這句話清晰的給出了一直困惑我們的問題的答案。

道理很簡單,為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到?那是因為我們的覺察不夠。我們表達的錯誤,是因為我們覺察的不準確;我們體會不出內心的需求,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到內心真實的聲音。

“而我傾聽每句話包含的情感和需要。我並不將他的話視為攻擊,而當作來自人類同胞的禮物。”當我們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覺察了。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7

讀完《非暴力溝通》,我有以下幾點感想。

其一,馬歇爾。盧森堡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能通過無關或反面的語言瞭解說話的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讓對方有種遇到知音樣的感覺,而人一旦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後面的事情就好說了。我們與人交流的時候要“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去體會他人”。

人與人之間隨著年齡、閱歷、立場的不同,想法也會不同,但是哲學上說“別人也是另一個我”,也就是說人性有很多共通的東西,與人溝通時如果能站在對方立場上去想問題,可能就容易理解他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言行。準確瞭解到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其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心平氣和。當我們生氣時,很容易把自己的.憤怒情緒怪到別人身上,“都怪你,我都被你氣死了!”這樣的話我們可能都說過。

這樣的話一出口,對方要麼是否認,心想“怎麼能怪我呢?你就知道怪別人”,要麼是自責、內疚,反正都是不舒服的感受。可見生氣的時候少說話,減少語言傷害發生率。先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要,再心平氣和地表達出來。生氣的時候也少做決定,因為我們在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差的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完全相反。

其三,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外國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溝通模式跟老外又有些不一樣。老外溝通模式比較開放,有一說一,心裡有想法會直接說出來,照章行事。

而我們中國人常常心口不一,說是,可能是不是,說不是可能是是。我們比較含蓄,很少會把想法直接說出來,甚至一句話可能有好幾個意思,中國人是最難琢磨的。

我們還容易反駁別人,即使心思被對方猜中了,也要嘴硬說“不是”。據說國際上通用的重要檔案都是用英文寫的,不能用中文,因為中文一句話含義太多,有爭議的時候不好解釋。

要知道我們是一個處處留餘地的民族,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心裡有對方,開心好說話,心情好的時候說什麼都願意聽。願我們成為心平氣和的人,用和氣的磁場去感染別人,有愛,有心,好好說話,開心工作,舒心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8

在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後,我經常會回憶起我國中階段的生活,書中講了有一些懂得“非暴力溝通”說話方式的老師,那些同學是幸運的。非常遺憾,我在國中時遇到的這位老師,他和同學們溝通的方式幾乎都是暴力的,不光有語言暴力,還有肢體暴力。

這位男老師脾氣很暴躁,尤其喜歡體罰學生,男同學女同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體罰,同學們犯的錯,無外乎就是考試沒考好或者上學遲到。記得一位男生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他拳打腳踢,口吐白沫,最後休學了。想想那時我們的小心靈得多害怕,得受到多大的摧殘啊!記得有些同學大膽的'和老師說,能不能體罰時不要讓學生們看到,老師說:“不行,要不怎麼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在我們小時候,家長都不大管我們的學習,也不會太關心我們在學校的情況,估計家長都想像不到我們在學校就是待宰的羔羊,這位男同學受到如此重的體罰也沒見家長找到學校。女生體罰輕一些,考試達不到目標的被打手心是常有的事。

同學中犯最大的錯估計就是早戀了,而受到的懲罰就帶有侮辱性了。男同學被帶到操場揍一頓,女同學被罰在學校跑操時讓她站操場邊,全校的師生都看見了,每個跑操的人都會問那個女生為什麼站在那裡,然後就會有人告訴他,因為早戀(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可想而知,最後兩位同學雙雙退學了。

感覺那時候同學們和老師之間是沒有溝通的,每天努力學習不是因為愛學習,而是因為害怕老師。後來畢業以後,同學們交流起來,都說恨死了那位老師,那本該美好的少年時光就毀在這位老師的手裡。那時我們都巴不得趕緊畢業,脫離魔掌。

看了這本書後,真是浮想聯翩。推己及人,希望自己對孩子對他人,都能做到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交流。學習,一直在路上。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9

本書中指出的問題,在許多文化中都存在,即壓抑個人的感受。在中國,我們每個人被各種關係定義:父母、孩子、朋友、上司、下屬……每個人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至於感受……不重要。

我的感受,當然重要。你的感受,也同樣重要。非暴力溝通提供了一種溝通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別人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

我認為這種溝通方式尤其適合家庭,家庭中的成員有著不一般的感情紐帶,相互關心、相互支援,但同時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小矛盾。如果這些小矛盾不能很好的處理,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傷害。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這四個要素有兩種用法:表達自己&傾聽他人。書中對整個體系有著詳細的介紹,我只想講兩個我感受最深的點。

區分評論和觀察結果:

我們總是下意識對我們看到的事物進行評論,比如我看完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會說這本書寫的非常好,這就是一條評論。

如果換種表達方式,我仔細考量我的觀察結果以及自己的感受,那應該是這樣: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一種全新的溝通體系,解答了我的`“怎樣做才算不評判”的疑問,讓我知道了聽到不中聽的話時產生的負面情緒的根源在於我們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本書帶了我如此多的幫助,我讀完以後感到非常的驚喜,忍不住想要推薦給其它人。

傾聽他人:

小孩尤其需要被傾聽。小孩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而且他們的探索不會預設前提。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應對這樣“不講理”的探索讓他們頭痛不已。非暴力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應對“不乖”的小孩。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當我們被理解的時候,我們會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願意去做一些本不是很願意做的事,小孩也不例外。

如何傾聽呢?當我們懂得如何去使用非暴力溝通四要素(敢穿、感受、需要、請求)去表達自己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基於這些要素去傾聽和理解他人。

我家飯飯不到三歲,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要求,當然也包括不合理要求。當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只要能夠認真的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並且讓他感到他被理解了,通常接下來的溝通就會變的容易許多。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0

在20xx年寒假拿到的書,終於在20xx年8月份看好了,其實不是覺得厚了,也不是因為沒時間,就是因為第一眼看到就覺得應該是大眾心理學的內容,作為一個學了心理學專業的,自然明白有很多書籍其實就是從專業心理學中吸取一部分而成文的,所以,暫時擱置了。直到,有一天,有個老師告訴我,這本書很好看哦,所以,翻開了。

其實,我一般是看完書籍之後才會去看作者的簡介的,當然除外那些本來就已經很熟悉的作者,這樣就會讓我在看書的同時也一併體會作者的經驗,一同猜測作者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往往有時候翻看簡介的時候都會讓我大吃一驚,很有幸可以拜讀這麼優秀的大師的作品。人本主義的確是我在本書中第一眼看到的。

我喜歡這些章節,當然每一個章節都是書中必不可少的,都是會給人不同收穫的。區分觀察和評論:感觸很深,因為我們往往會根據觀察自動做出反映,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後會用言語或其他形式表達出來,但往往這樣的`觀察只是片面的,往往這樣的猜測只是其中之一,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怕的是貼標籤和誤會。

觀察是把你看到真實的行為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緒不帶任何批判表達出來的,而評論則是根據你自身的價值體系對該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人們對於評論向來是喜歡反駁的。例如:你想說小紅很懶惰的時候,不妨想想你為什麼想這麼說,因為你看到她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或許就可以換一種表達,我看到你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基於觀察和事實),這讓我覺得你是一個懶惰的人。

相比你直接說一句你真懶,應當會更讓人能夠接受,能夠意識到為什麼人家會這樣說我。這個非常適用於教學中,小孩子往往很在乎家長或者老師同學的評論,尤其是老師,當老師因為學生今天沒有完成作業,直接告訴這個孩子,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我想或許這個孩子以後就這樣自暴自棄了,或許這個孩子就揹負著這樣一句話耿耿於懷,如果告訴他原因,或許下一次他的行為就會有所改變,不會因為個別事件去否認或者判斷一個人的人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作者:蘇夢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1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大家初次看到時會覺得溝通怎麼會和“暴力”扯上關係呢?初次接觸這本書,是我的閨蜜、大學老師隆重推薦給我的。她告訴我能從本書中找到人與人之間以及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祕籍。我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而且大學聯考在即,他此時的心理狀態,包括和父母的溝通問題以及我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我希望能從自身改變,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悅,讓生活變得和諧並充滿歡樂,所以我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

本書的作者和創始人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他早年生活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充滿暴力的生活環境促使他去了解是什麼讓人們互相傷害,以及什麼樣的交流方式有助於矛盾的和平解決。這個願望引起他對臨床心理學的興趣。1961年,他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得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卡爾·羅傑斯。1963年,他創立了非暴力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作為一種交流方式,目前已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層面和各種環境中,幫助預防和解決學校、家庭、商業、醫院、監獄等環境中的矛盾與衝突。20xx年,盧森堡博士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書中說到的暴力不是我們字面理解的狹義的概念,書中提到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絡,出於對生命的愛而希望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改變,從而有助於生命的健康成長。

本書提到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有愛、表達、感受、傾聽、感激等關鍵詞代表了作者對非暴力溝通的精髓,通過誠實地表達自己,讀後感.而不批評、指責;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和指責的模式,並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的處事方式,讓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平和,積極的行動,重獲生活的熱情。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2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他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這種方式來談話和傾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非暴力溝通則能夠治癒內心深處的.隱祕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侷限性、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以及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它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平和。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人性是相通的,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作為人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在發生矛盾和衝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將能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傾聽、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本書分十三章深入的闡述非暴力主張積極進取,而非消極無為。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是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通過對這本書的精讀和書中的一些練習,我在慢慢改善自己與人的溝通方式,對於與其他人在溝通中出現的一些暴力溝通,也能夠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原因,並且及時呼叫自己學到的知識,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平和和堅定。學會感恩,學會愛自己。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來踐行。要把非暴力溝通作為工作、生活中的一項修煉堅持下來,做一個平和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3

非暴力溝通的本質是心中要有愛,對他人有愛,對自己有愛,非暴力是愛的外在形式。在溝通過程中通過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解讀自己和他人的內心、體會各自的感受,並將這種感受合理地表達出來,使得雙方能夠互相理解,最終實現和諧的、充滿愛的溝通。非暴力溝通的基本前提是假設人感受的一致性以及同理心,即人的基本感受是相同的,正因為人類的感受相通,所以才能相互理解。

讀這本書一方面能夠學會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這種方法,另一方面讀書的過程也是對心靈治癒的過程。書中對人心理需要和感受的剖析之精準,時常讓人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如果早點知道這些該多好啊。在此,我非常感激本書作者和譯者,讓我們知道應當多注重自己內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表達這些需求使溝通能夠愉快地進行,下面列一些令我感觸較深的點,談不上感受,權當雜記吧。

1)外在的驅動力是壓力,內在的驅動力才是真正的動力。一個人如果總是以“應該”做什麼來要求自己、命令自己,那他一定會偏離自己的內心,導致內在的.分裂與不滿。就像戀人剛開始是出於對對方的喜歡,所以一切關係都很融洽。而當熱戀期過了,出於讓對方幸福這一責任方面的考慮,愛情往往變得沉重起來。

2)喜歡使用暴力的人,無論是肢體暴力還是語言暴力,是因為他內心的平靜遭到了破壞,尤其是被暴力所破壞,所以他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自己內心的和平。但暴力從來無法根本性解決問題,因為暴力不是人內心最終的需求。

3)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需要,故而真誠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靠、更長久。

4)向別人傾訴有助於瞭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像有些東西在你你說出來的時候你才能更客觀、更全面地理解它。在痛苦的時候,合理的傾訴能夠避免自己被充斥在頭腦裡的各種想法所束縛。

5)最後,這本書值得時常拿出來看看,當作一碗心靈雞湯吧,需要的時候治癒一下自己的內心。

熱門標籤